1.陈嘉庚办学的体会小作文100字
当我掩上书卷的时候,一位面容慈祥、头发整齐、手拄拐杖的老人,身穿一身笔挺的西装站在了我的面前,他仿佛在对我说:“要想让中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的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说这句话的老人,就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大实业家——陈嘉庚先生。
展开历史,我们好似又见陈嘉庚先生坐在床边,手握妻子的手向她诉说自己想要办学的想法,那焦急、忧虑中流露出真诚而恳切的话语不禁在我耳边响起:“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
当学校办起来了,我们发现,在教室的窗外,陈嘉庚先生静静地站在那里,听着琅琅书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历史虽已过去,但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又岂止是陈嘉庚先生的伟大成就,还有他那如山岳办矗立在人们心中的爱国情怀!我
2.读陈嘉庚办学有感的作文怎么写
学习《陈嘉庚办学》这篇课文后,一个杰出的爱国华侨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的形象深深地触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陈嘉庚衣锦还乡时,发现自己小时候念书的私塾关闭了。一打听,原来因为贫穷,很多孩子对那点微不足道的学费依然只能望天兴叹。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要拿出自己远涉重洋、苦苦挣来的积蓄,可妻子犹豫不决,但在陈嘉庚的耐心劝说下,她终于被说服了。于是学校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陈嘉庚先生听着琅琅书声,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就这样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了许许多多的学校!读了这篇课文,我被陈嘉庚关爱孩子、热爱教育、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感动了。陈嘉庚的故事虽然在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一粟,但他塑造的形象确实无比高大的,在于陈嘉庚先生商海弄潮的伟大成就,更在于他那被人津津乐道的情系家乡、心系教育的伟大爱国情怀!在万众一心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依然有着数不胜数的像陈嘉庚这样的人,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呕心沥血,贡献了生生不息的巨大力量,我们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好学生。现在,我们要发扬陈嘉庚的那种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发奋读书,争取学有所成,早日报效祖国!
3.游陈嘉庚公园的心得体会
嘉庚公园位于集美鳌园北侧,门与鳌园相连,是后人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教育、培育人才、造福社会而兴建的。按照传统园林布局,把纪念性、文化性和游乐性有机地融为一体。
陈嘉庚先生的晚年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集美家乡的建设中了,但他不幸于1961年病逝,有许多计划中的事情还没来得及做。他曾说过鳌园完工后,前面的海边空地要建一个公园。夙愿未了,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为完成陈嘉庚先生遗愿,将鳌园的北侧开辟为公园,该园于1992年动工,1994年10月竣工,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5500㎡。
4.写一篇《陈嘉庚办学的读后感
我很幸运,在最好的时光里遇到了你们这些最好的朋友。能和你们共度好时光,我三生无憾。
我在房间里踱来踱去,并不时地抬头看看墙上的表。秒针“哒哒”地转着,我的心也越来越焦急——今天是我的生日,朋友们怎么还没来?终于,门口响起了敲门声,我感到了友谊的磁场越来越强烈,我箭一般的蹿到了门口。门刚被打开一条缝,只听得门外齐声喊道:“生日快乐!”果然是他们,是好友志刚和传玺,他们带来的有大大的蛋糕和灿烂的微笑。
享受完美味的蛋糕,用水冲去满脸的奶油,我们决定去村里寻点乐趣。我们来到了村里的木片场。木片场里堆了好些精致的木棍,它们都被一圈栅栏困在中间。木片场旁边有一个小屋,走了小屋的陪伴,它才看起来没有那么孤寂。我们一跃便跃过了栅栏,在一个个完美落地后,我们径直走向那堆木棍。我们一人挑了一件称手的兵刃,上演了一场黑帮火拼的大戏,我们都被对方高超的演技和夸张的表情逗的哈哈大笑。打斗正酣,只听得传来一声咆哮:“都滚!”这声音有千军万马奔腾之势,声波之强就足以使树叶微微摇动。我们定眼看去,只见小屋门口已伫立了一个彪形大汉。那人光着膀子,双手搭在腰间,他一脸横肉,双眼瞪的比灯泡还大,牛气冲天。不好!“警察”来了!快撤!
我们一路跑到了麦田,确定安全后才停下,缺心眼般的对视而笑。麦田一望无际,绿油油的,“浅鬣寸许”,躺上去打几个滚,很舒服。志刚提议摔跤。志刚生得一副关公模样,并且有令人羡慕的肱二头肌,一看便是能以一敌十的角色。我和传玺经一番商酌,决定联手将这厮制服。比赛一开始,我对传玺使了使眼色,我们上去就一个抱住了志刚的胳膊,一个抱住了腿。志刚的脸憋的越发红了,他使出吃奶的劲,左右一甩,我和传玺就呈抛物线状飞了出去。志刚双手捶着胸膛,伴作猩猩模样,向我俩反扑了过来。于是,一场摔跤比赛成了你追我赶,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天空。鸟儿们似乎读懂了我们的心思,也“叽叽喳喳”的跑来助兴。
谢谢你们和我共度这美好好的时光。
5.根据陈嘉庚抗日救国的事例,写一遍小论文阿、、、、就我,急那
财富为陈嘉庚奉献社会、报效祖国提供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
这种可贵的精神正是陈嘉庚作为一位资本家但却超越了资本家唯利是图的本性。当陈嘉庚拥有一定的物质财富以后,反馈给社会主要办了两件大事。
一、以极大和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祖国和南洋人民的抗日斗争;二、千方百计、竭进全力创办教育,用教育拯救祖国和推动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陈嘉庚身体力行,他继承中国儒家传统的“诚毅”精神,以超越普通人的思想情操和人格力量影响和带动了千百万华侨,同心同德,共赴国难,为击败日侵,挽救危亡线上的中华民族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陈嘉庚把“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作为改变贫穷,富国强民的坚定不移的信念。
以此感召千千万万的华侨,投入到兴学报国的伟大行列中。在推进祖国和世界人类和平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陈嘉庚的崇高思想和卓越的组织领导才能凸显而出,华侨领袖地位逐渐形成并日益巩固。
新加坡与泰国相仿,是个善于包容的国家,这里既是各国移民人口的聚汇地,又是华人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中心,对东南亚各国尤其是华人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也为陈嘉庚开展华侨运动,有利组织抗战和兴学教育,以至成为海外华人所衷心拥戴的华侨领袖提供了活动舞台。
而领导华人社团、组织抗战机构的重任又只能历史地落在陈嘉庚身上,如福建会馆、怡和轩俱乐部、新加坡筹赈会、南侨总会等,为陈嘉庚伟大方略的实施和华侨领袖崇高思想的展现创造了有利条件。以下就几个历史阶段和后人的回忆片断,足见**为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崇高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1909年,陈嘉庚在新加坡与孙中山会晤,深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1910年,他与胞弟陈敬贤一道加入了中国革命同盟会,并慷慨资助孙中山的革命活动。
1913年,陈嘉庚回故乡创办了集美学校。从此,陈嘉庚将个人的企业、利益与革命活动、创办教育、祖国前途紧密相连。
自中华民族掀起抗日救国运动之日起,陈嘉庚便首当其冲,早在1928年日本制造的济南惨案,他就组织山东惨祸筹赈会,抵制日货,致使橡胶制造厂被奸商烧毁,损失惨重。1937年的“七七”事变以后,陈嘉庚发起组织新加坡筹赈会,并被推任主席,捐募新加坡币一千万元,支持祖国抗日战争。
1938年,陈嘉庚被选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并以国民党参政员的身份痛击汪精卫对日和谈的投降卖国丑恶嘴脸,邹韬奋评价陈嘉庚向国民参政会发来的电报“敌为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十一个大字“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
表现了陈嘉庚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公忠为国的大无畏精神。1939年,在陈嘉庚的号召组织下,3200多名南侨机工走进了多难的祖国,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赤子功勋”的感人故事。
南侨机工们用生生死死写下的那段历史,迸射的是万劫不灭的民族精神——陈嘉庚的爱国主义精神。1940年,陈嘉庚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亲率的南侨回国慰劳团一行先后视察了重庆——陈嘉庚所看到的是**花天酒地,挥霍无度。
而后访问延安——**领袖的廉洁奉公,延安八路军的军政严明,使陈嘉庚真相大白,他仿佛在茫茫的夜色中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认定中华民族的希望在延安,在**和**的身上。从此,陈嘉庚成了中国**最热心最真诚的朋友,以极大的爱国热忱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
6.陈嘉庚》读后感短一点
陈嘉庚先生17岁离开故乡,赴南洋经商,以其优秀的品德、坚毅的个性和开拓进取的精神,经过艰苦创业,从一个渔村少年成长为东南亚华侨工商巨子. 陈嘉庚先生经营企业所赚得的钱数以亿计,但他说,“财自我辛苦得来,亦当由我慷慨捐出”.他认为经商赚钱只是手段,赚钱的目的是要将赚得的钱拿出来为社会办好事、办大事,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以便能建设一个能与“欧美列强并驾齐驱”的独立统一和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他指出,“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从1894年在故乡集美创办“惕斋学塾”算起,陈嘉庚先生一生中兴学历史长达67年之久,创办和资助的学校多达118所,一生献给文化教育事业的钱,按照当时黄金价格估算,超过一亿美元,在中国教育史上乃“千古一人”. 陈嘉庚先生的一生蕴育了伟大的嘉庚精神.嘉庚精神的内涵集中反映在爱国主义精神,还体现在重义轻利、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诚实守信、嫉恶好善的重德精神,刚健果毅、坚韧不拔的自强精神,艰苦朴素、勤勉节俭的清廉精神,与时俱进、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等五个方面.而贯穿陈嘉庚先生一生的一条主线,就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陈嘉庚先生以祖国的利益为人生的最高利益,以祖国的需要为人生的最大需要,以祖国的富强为人生的最终目标.爱国主义是陈嘉庚先生一生恪守的信念,也是他一生行为的准则,更是嘉庚精神的核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陈嘉庚心得体会一遍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