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楷体字是什么样的
楷体字的样式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体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字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点)、掠(长撇)、“啄”(短撇)、提(直钩)等笔画,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在楷体字又分为大楷和小楷
1、小楷。顾名思义,是楷书之小者,创始于三国魏时的钟繇。他原是一位杰出的隶书大师,所作楷书的笔意,亦脱胎于汉隶,笔势恍如飞鸿戏海,极生动之致。惟结体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仍存隶分的遗意,然已备尽楷法,实为正书之祖。到了东晋王羲之,将小楷书法更加以悉心钻研,使之达到了尽善尽美的境界,亦奠立了中国小楷书法优美的欣赏标准。
2、大楷。一般情况下,人们把一寸以上、数寸以下见方的真书称为大楷。较此更大的真书大字被称为“榜书”、“擘窠书”。根据历代书法家积累的经验,学习书法应先写大楷,作基本练习。掌握好大楷的点画、结构、布白,做到点画准确精到,结构疏密得当,则退而写小楷可做到结体宽绰开张,点画规矩清楚;进而学榜书则能结密无间而气魄宏阔,不致涣散无神。
扩展资料:
在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钟繇的《宣示表》(左图)、《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楷书章法并不复杂,其主要形式有中堂、对联、条幅、横披、扇面等。楷书的章法布置,字距与行距大多基本相等,但也有行距大于字距的;一律自右至左竖写,横披的少字数者也仍然是由右至左书写;现代的中文横写是自左至右,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用这种方法,但竖写是仍然以从右至左为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楷书
2.楷书的奋字怎么写
楷书的奋字: 奋字篆隶楷行草书欣赏: 篆 隶 楷 行 草 奋 fèn 〈动〉会意。
金文字形,中间是“隹”(鸟);外面象鸟振翅欲飞之势;下面是“田”,表示空旷的田野。本义:鸟类振羽展翅。
奋,翚也。——《说文》 奋隼归凫。
——张衡《西京赋》 1. 鸟张开并振动翅膀:~飞。~翅。
2. 振作,鼓劲,振动:~起。~力。
~勇。~不顾身。
振~。勤~。
兴~。 3. 提起,举起:~臂。
~袂(举袖,形容奋发的样子)。~笔疾书。
常用词组: 奋笔疾书 奋不顾身 奋斗 奋发 奋发图强 奋飞 奋力 奋起 奋起直追 奋武扬威 奋勇 奋战。
3.怎,学,爸,今,兴,半这些字怎么写才端正
怎么才能把字写好?
写字的风格往往能反应出一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一笔好字也同样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引起他人的注意,同时也为自己的未来事业的成功道路上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下面列举把字写好所需要做的事情。
1.首先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吃苦耐力的精神,同时也要有把字练好的决心。要明确写一手好字是需要时间来磨练的。
2.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一方面写字时手握笔的姿势要规范,另一方面写字时的坐姿也应做到规范。
3.要想写好字,首先就必须得一笔一画,慢慢练习写字。就得先把字写工正,由于汉文字是方块字,因此可以采用一些提供描摹功能的字帖来加强练习。起初,从笔画写起,等熟悉之后再练习写笔画较多的字。刚开始练习写字时建议写楷体。等熟练之后,再练习其它字体,或者进行行书的练习。
4.坚持天天练习写字,只有持之一恒,才能把字练好。建议每天用20至60分钟的时间来练习写字,并且要每天坚持写字。同时仔细揣摩字体的结构组成,以及各个笔画组成之间的协调方式。
5.学会与人交流。在练习写字的过程中, 不断与其它练习者进行交流,相比探讨,分析字的构造方法,同时,相互取长补短。以便促进写字的技能。
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采纳!
您的采纳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4.关于宋体,楷体,篆书,柳体,颜体,黑体,仿宋
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它们是有联系的,这个可能肯定!
从文字发展史来讲,篆书是最早出现的字体(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从书法史上来说,有五体书之说,即:
篆书——包括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隶书——包括简帛书
真(楷)书——包括魏碑
行 书——包括行楷
草书——包括章草、今草、行草和狂草
宋后,因活字印刷的发明,产生了用于印刷的专用字体——宋体,
到近现代,因书籍印刷的广泛使用,开始出现了其它的印刷用字体,像你所举的黑体,还有像广告体、综艺体、琥珀体等等大家都经常使用的字体。
所以,应该是先有书法字体,再有印刷字体,而且印刷字体多是从书法字体上演变而来的。
2、你上面所列的柳体、颜体是楷书的一种,它是因书法家的个人风格而形成的字体(魏碑是文字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字体),柳体创造人是柳公权,颜体的创造人是颜真卿,他们都是唐代人,同属于楷书四大家(另两位是欧阳询和元代的赵孟頫)。
由第一个问题分析可知,文字发展史上,篆书过后是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所以它们的出现是有前后关系的。
至于宋体、仿宋、黑体,它们同属于印刷字体,最早出现的是宋体,然后是仿宋和黑体。
3、电脑里面有草书字体,不过不多,我以前用过,忘记是哪个字库里了,名字叫“黄草”,很漂亮的。你可以到网上找下这个字体,应该有。
4、宋体是秦桧发明的,这个在史学上还有争议,因为这些并无正史记载。民间流传秦桧发明宋体,当时称秦体,后人恶其名,改为宋体,至今。不过有一点可肯定:宋体肯定是宋人发明的。
还有传说,后人(一说秦桧)在模仿宋徽宗的“瘦金体”时创造了仿宋体。
篆书(小篆)是秦相李斯综合当时各国字体而成的一种规范字体。
秦始皇时代有个人叫程邈,在狱中研究文字的改进,想把篆书中的圆匀对称,而做平正,以求书写时的快捷,以利于一般公文的操作,所以称之为隶书。
传汉代的张芝发明了草书。
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
至于黑体字,是近代才出现的印刷字体,本人暂没看到记载发明人的资料。
以上除了篆书的改进人是李斯外,其它的都没有充分的史料证明,只有野史或当时笔记稍有提及。有的甚至是民间传闻。可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