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字拼音怎么写
“人”字拼音是【rén】。
“人”是象形字,知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高级智慧动物称为人。
人生【rén shēng 】:1、人一生中的活动。2、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3、与人的关系生疏,不熟悉。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道九。
人气【rén qì】:形版容人或事物受欢迎的程度。今年机器人的人气很高啊。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每次去菜市场里面都人声鼎沸,热闹的很。
人迹罕至【rén jì hǎn zhì】:人很少到的地方。有些名贵草药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地方。
人心叵测 【rén xīn pǒ cè】:人的心地不可探测。形权容人心险恶。同事都说他人心叵测,我怎么看不出来呢?
2.人字拼音怎么读
“人”读音 : [rén]
[基本释义]
1.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
2.别人,他人。
3.人的品质、性情、名誉。
[详细释义]
〈名〉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说文》
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礼记·礼运》
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列子·黄帝》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清· 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王(人中之王);人满(人多);人寰(人世);人欲(人的嗜欲);人人言(人的评论);人色(人的正常面色);人头号令(用人头示众以示儆戒);人淘里(人群里)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智伯说,又令人请地于 魏。——《韩诽 子·十过》
又如:人兵(兵马);猎人;主持人;盲人;工人;介绍人;行人;证人;法人;报人;强人;恩人
4.人材;杰出人物 。
如:人材(有才学、品貌好的人);人英(俊杰,英杰);人龙(比喻人中俊杰)
5.指人手,干事的人 。
如:人役(仆役;奴婢;差役,差人);人奴(家奴;奴仆);人匠(工匠;匠人)
6.别人,他人
与人罕言语。——明·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人去不中留(本人坚决要离去,他人要留是留不住的);人皆下之(人家都瞧不起他);人物(别人的东西);人我(他人与我);人言(别人的评议)
7.民,百姓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人帐(常人);人佚(民佚);人黎(平民,百姓);人听(即民听,指老百姓的视听);人上(众人之上);人宗(众人的楷模);人等(众人,许多人)
8.智人 。
如:北京人;蓝田人;弗洛里斯巴德人
9.指成年人 [adult;grown-up]
以一人生三计之。——清· 洪亮吉《治平篇》
又如:人种(能传种接代的男人)
10.人事,泛指人生所接触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
如:人遐世远(人情世事久远);人非物换(人和东西都不同于过去的了);人心浇薄(人情淡漠);人功(人事,指人情事故);人故(人事,人之所为);人术(谓处置人事的谋略);人瑞(人事方面的吉祥征兆);人籍(载有人事内容的典籍);人验(指可资验证的人事)
11.尘世;人世 。
如:人家(人间);人我相(佛教指没有真正解脱时的状况);人曹官(人间的官员);人道(佛教六道之一。犹人界);人代(人世);人宇(人间);人封(人间;尘世);人境(尘世)
12.人的身体 。
如:我今天人不舒服;他人在心不在
13.指人情事理 。
如:人功道理(人情事理);人意儿(人情)
14.男女** 。
如:人道惧绝(丧失了**能力);人道(指男女交合);人事(男女间情欲之事)
15.伴侣
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淮南子》
16.果仁。后作“仁”
核者,人也。古曰核,今曰人。——《尔雅·释木》郝懿行义疏
17.通“仁”。仁爱
谓之好人。——《管子·侈靡》
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故君子责人则以人,责己则以义。——《吕氏春秋·举难》
〈代〉
1.每人 一定人群中的每一个
人皆贺之。——《淮南子·人间训》
又如:人人(每个人;所有的人);人不可貌相
〈形〉
1.人为,人造成的 。
如:人厄(人为的困苦、灾难);人火(因人为过失造成的火灾);人均(人为的乐声);人患,人妖(人为的灾祸)
3.拼音的大写怎么写
《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
A a B b C c D d Ee F f G g H h I i J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T t Uu V v W w X x Y y Zz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4.26个音序(拼音的大写字母)怎么读
A (a) 、B (bai) 、C (cai ) 、D (dai) 、E (e)、F (aif)、G (gai)、H (ha)、I (i) 、J (jie)、K (kai)、L (aile)、M (aim) 、N (nai)、O (o) 、P (pai)、Q (qi u) 、R (ar)、S (ais) 、T (tai)、U (u)、V (vei) 、W (wa)、X (xi) 、Y (ya) 、Z (zai)
顺序为:A,B,C,D,E,F,G,H,I,J,K,L,M,N,O,P,Q,R,S,T,U,W,X,Y,Z。其中少了V(因它v不能做音序,而且读不出来)。不过在音节中,韵母ü可以代替V。音序是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大写,音节是指整个拼音(包括声母、韵母以及音调)。
举例:
缕:音序L
幽:音序Y
定:音序D
绿:音序L
扩展资料
性质:
汉语拼音以拼音字母(也就是拉丁字母,多个ü)为顺序的,并且是逐个字母比较排序,如果音节的各个字母相同,则再按声调排序。
如:
啊,宝,白,崩,本,不,补。这几个字按音序排列、音节排序及声调排序,就是啊(a),白(bai,b在a后面),宝(bao,ba一样,o在i后),本(ben,e在a后),崩(beng,比ben多一个g,排在后),补(bǔ,u在e后),不(bù,声调在“补”后)。
写的一个大写字母,是汉字拼音的首字母,指的是字典中按音序排序,查检一个字时,首先要找的那个字母。这个是音序的应用,不是“音序”本身的意义,也就是指大写字母 。
发音方法:
a:发音时,嘴唇自然张大,舌放平,舌头中间微隆,声带颤动。
b: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让气流冲出,读音轻短。
c:发音时,舌尖抵住上门齿背,阻碍气流,让较强的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d: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流后突然放开,气流从口腔迸出,爆发成音。
e:发音时,嘴半开,舌位靠后,嘴角向两边展开成扁形,声带颤动。
f:发音时,上齿触下唇形成窄缝,让气流从缝中挤出来,摩擦成声。
g: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爆发成音。
h:发音时,舌根抬高,接近软腭,形成窄缝,气流从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i:发音时,嘴微张成扁平状,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抬高,靠近上硬腭,声带颤动。
j:发音时,舌尖抵住下门齿,舌面前部紧贴硬腭,气流从窄缝中冲出,摩擦成音。
k:发音时,舌根前部,抵住上软腭,阻碍气流,让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迸发成音。
l:发音时,嘴唇稍开,舌尖抵住上牙床,声带颤动,气流从舌尖两边流出。
m:发音时,双唇紧闭,舌后缩,气流从鼻腔出来,打开嘴,声带颤动。
n: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气流从鼻腔通过,同时冲开舌尖的阻碍,声带颤动。
o:发音时,嘴唇成圆形,微翘起,舌头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居中,声带颤动。
p:发音时,双唇紧闭,阻碍气流,然后双唇突然放开,气流迸出成音。
q:发音时,舌面前部贴住硬腭,气流冲破舌根的阻碍,摩擦成音。
r:发音时,舌尖上翘,靠近硬腭前部,留出窄缝,嗓子用力发音,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声带颤动。
s: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门齿背,留出窄缝,气流从舌尖的窄缝中挤出,摩擦成音。
t:发音时,舌尖抵住上牙床,憋住气后,突然离开,气流从口中迸出。
u: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ü:发音时,嘴唇成圆形,接近闭拢,舌尖抵住下齿龈,舌面前部隆起,声带颤动。
w:发音时,嘴唇拢圆,突出成小孔,舌面后部隆起,声带颤动。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拼音音序
5.拼音的大写怎么写
《汉语拼音方案》中规定A a B b C c D d Ee F f G g H h I i Jj K k L l M m N n O o P p Q q R r S s T t Uu V v W w X x Y y Zz 汉语拼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颁布的汉字注音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音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人字的大写拼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