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寓言诗我喜欢金鱼或鲤鱼怎么写
金鱼对邻盆的鲤鱼进行讽刺:别以为您也同我一样快活优游,等一下您就成了盘子里的肴馔,岂像我一样享受着永远的自由! “我并不羡慕你这种囚徒的生活。”
待烹的鲤鱼毅然地进行反驳,“我虽然由于不慎遭受了灾难,但我毕竟领略过江湖的广阔。” 不同的环境造就一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的价值观不一样,有人满足于现状,有人满足于过去所得.名其无所谓对错,关键在于是否有所追求.如果只是活着,没有做过什么事情,这一生都将是无趣的,如果心愿已了,就算生命终结,也没有遗憾可言.可悲的不是是不是领略过江湖的高谈广阔,而是安于现状,自以为自由.当然,每个人对于自由是什么的理解也是不同的,有人认为,自由就是可以在广阔的空间里,任由翱翔;有人认为只要被剥夺了生命就没有自由可言,毕竟只有活着才是自由的前提,连生命都没有了,何来自由?这是一首哲理深刻的寓言诗,并不是说这两者之间的对错,而是以一种辩证地思维去说明生命的意义,理想的意义,人生的意倒底何在.我们也应当辩证地地思考一些事情,一些问题,不能片面地看人和事,不能过分强调一方面的事情而误了另一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我们人生方向的正确性.。
2.刘征写的寓言诗
海燕戒
___刘征
有一只小海燕在动物园里长大,
叫它海燕,只因为它是海燕的后代.
它自己,且不必说冲击暴雨,
压跟就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这一天,小海燕从园里飞出来,
飞到大海上,直累得东倒西歪.
他正在絮絮叨叨抱怨命运,
忽然看见海面上出现一座楼台.
小海燕一见打心眼儿高兴,
啊!这才是我理想的大海!
你看摩天的高楼和堂皇的大厦,
那是多么豪华的所在!里边定然有镶着宝石的金笼,
又舒服有暖和,不染一点尘埃;
里边定然有高等厨师制备宴席,
吃什么,只要把嘴张开.有时也可以扇起翅膀飞几圈,
但那是为了消遣,完全自由自在;
有时也可以对着暴风雨吟唱,
但喧嚣和危险完全隔在玻璃窗外.
你看那门前如水如龙的马车,
有多少人为欢迎海燕而来!
我这么飞呀飞的真是傻瓜,
幸福的生活已在眼前展开.
有只海燕打断了它的话;
”那是蜃楼,哪里是什么楼台!
快捉住闪电,骑上乌云的骏马, 看,猛烈的暴风雨就要到来!”
小海燕轻蔑地打了个口哨;
”我懂得怎样为自己安排.
这大海上的风云瞬息万变,
我可不打算被大海埋葬.”
霎时间,海上涌起滔天巨浪,
无数海燕冲天起舞,多么豪迈!
小海燕跌跌撞撞向蜃楼飞去,
一头栽进大海,再也没有回来.
不要以为海燕的子孙一定是海燕,
只有海燕的翎毛并不能驾驭大海.
3.关于寓言的诗句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
1. 有所寄托的话. 《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 陆德明释文:“寓,寄也.以人不信己,故托之他人,十言而九见信也.”
2. 指托辞以寓意. 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元祐献诗十首,其词猥陋,皆寓言嬖幸,而意及兵戍.” 明 王琼《双溪杂记》:“后世山林隐逸之士有所纪述,若无统理,然即事寓言,亦足以广见闻而资智识.”
3. 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常带有劝戒、教育的性质.如我国古代诸子百家著作中的寓言、古希腊《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
根据对预言的理解,我觉得下面几首诗都有点寓言的意思: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梅》王安石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陶者》 梅尧臣
昨日人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蚕妇》张俞
还有很多,根据不同人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吧.
4.寓言古诗的有那些
《半途而废》
《杯弓蛇影》
《鞭长莫及》
《宾至如归》
《病入膏肓》
《伯乐识马》
《不耻下问》
《出尔反尔》
历史成语故事
《百发百中》
晏子使楚
历史成语故事靡靡之音
栩栩如生
一败涂地
草木皆兵
不屈不挠
背水一战
经典历史成语故事
历史成语故事坐怀不乱
历史成语故事大义灭亲
历史成语故事退避三舍
有备无患
是历史故事////////////////////////
郑人买履
"东施效颦"
夫妻妒影
等 ///////////////
5.寓言古诗有哪些
拉封丹的《寓言诗》
以诗句的形式来表现寓言,就是寓言诗。在17世纪的法国,拉封丹(1621--1695)最善于用它来揭露封建王朝的黑暗,谴责贵族阶级的暴虐,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
拉封丹生于一个小官吏的家庭。由于结识了莫里哀、拉辛和布瓦洛等著名作家,因此走上了文学的道路。1664年拉封丹开始发表诗作,1668年发表了《寓言诗》第一集,共6卷。至1694年,共发表寓言诗12卷,计239首。
拉封丹的寓言诗,题材大题取自伊索等古代寓言和民间故事,经过艺术加工并注入现实生活的内容,形成别开生面的风格。他以所描写的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来比拟人类社会。如《狼和小羊》取材于伊索寓言,描写小羊跟狼无论怎样讲道理,但是狼还是要把小羊吃掉的故事,诗中哲理性的名言“强者的理由永远是最好的理由”,深刻地揭示了弱肉强食的社会现实。《小公鸡、猫和小鼠》的猫在小鼠面前越是装成非常温和、谦恭、仁慈的样子,其实告诫人们:伪装的敌人更可怕。拉封丹的寓言诗侧虚伪、凶残与卑鄙。如《患瘟疫的野兽》,写瘟疫在野兽世界中流行,狮王召开讨论会,主张祭献罪大恶极者来制止瘟疫。狮王还假惺惺地坦白自己吞过绵羊、吃过牧羊人等罪孽,似乎自己愿意祭献。但是拍马屁的狐狸却向狮子讨好,认为这些不能算作罪恶,“把羊拿来大嚼一番,正是给了羊很大的面子”。结果所有凶恶的野兽都没有罪,只有老实的驴子由于承认啃了“舌头那么大”的一块青草,被认定为“罪大恶极,死有余辜”,最后被判处了死刑。
拉封丹还有不少诗篇反映了生活哲理。如告诫人们要珍惜友谊,启示人们热爱劳动等。
拉封丹的《寓言诗》简短精炼,形象鲜明,富有戏剧味。善于运用生动活泼的民间语言,文字流畅自然,韵律变化多样而又优美和谐。拉封丹的寓言诗对后来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家都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