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写的汉怎么写
拼音:hàn
笔划:14
五笔:IAKW
部首:氵
结构:左右结构
繁体:汉
笔顺:点、点、提、横撇/横钩、捺
释义:
1.天河:银~。云~。气冲霄~。
2.成年男人:~子。老~。
3.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族。~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
4.中国朝代名:~代。~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名〉
(会意。从水难(省去隹)声。音熯。本义:水名。即汉水)
同本义,又叫汉江,长江的最大支流
汉,汉水也。上流曰漾。——《说文》
徐偃王处汉东。——《韩非子·五蠹》
达于汉阴。——《列子·汤问》
汉之阴。
收众汉南。——《资治通鉴》
又如:汉女(传说中的汉水女神);汉津(汉水);汉阴(汉水南岸。水南岸背太阳叫阴,水北岸面太阳叫阳);汉渚(汉水水边;汉水)
银河。也称云汉、银汉、天汉
星汉灿烂。——曹操《步出门夏门行》
又如:汉沂(银河边);汉清(即清汉,天河)
朝代名,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共历24帝,统治406年
匈奴留汉使。——《汉书·李广苏建传》
不知有汉。——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其实汉贼。——《资治通鉴》
废汉自立。
又如:汉宇(汉室。指汉朝。也称汉家);汉军(汉朝的军队;元、清时称以汉人编成的军队);汉风(汉代的威风或诗风);汉唐(汉代和唐代。因两代的文治武功都很盛,故常常并称)
民族名。汉族的简称。如:汉民族(即汉族);汉礼(汉族礼仪)
汉族人。如:汉军旗(汉族依照满洲兵制编入汉军各旗的人);汉旅(汉人军队);汉儿(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对汉人的称呼)
男子的俗称。如:醉汉(喝醉了的男子);单身汉(没有妻子的人);莽汉(粗鲁冒失的男子);老汉;壮汉
国名
(公元221—263)三国之一。史称季汉,又称蜀汉。刘备所建
(公元304—329)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刘渊称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公元311—347)东晋十六国之一。西晋时李雄称帝,国号成,至李寿时,改号为汉,史称成汉,也称后蜀
(公元917—971)五代十国之一。刘隐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
2.隶的拼音怎么读
隶 lì dài 繁体字: 隶 隶 隶 lì
基本字义
1. 附属,属于:~属。配~(从属)。直~中央。
2. 封建时代的衙役:~卒。皂~。徒~。
3. 旧社会中地位低被奴役的人:奴~。~仆。
4. 汉字的一种书体:~书。~字。汉~。
详细字义
〈动〉
1. (隶:又樆尾会意。本义:逮、捕、追及)
2. 同本义 [catch;capture]
隶,及也,从又从尾省,又持尾者从后及之也。——《说文》
3. 跟从;附属 [be subordinate to]
隶而从者。——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不隶于宫观之籍。——明· 顾炎武《复庵记》
4. 又如:隶事(以故事相互隶属)
5. 通“离”。流离 [live the life of a refugee]
饿馑流隶,饥寒道路。——《汉书·叙传·王命论》
6. 通“肄”
7. 检查 [examine;review;inspect]
关东吏隶郡国出入关者。——《史记·酷吏列传》
8. 练习 [practise]
廼令群臣习隶。——《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名〉
1. 中囯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slave;person in servitude]
舆臣隶,隶臣僚。——《左传》
皆得以隶使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甿隶之人。——汉· 贾谊《过秦论》
欲效野夫贱隶。——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出入必舆隶。
2. 又如:隶人(职位低微的吏役;因罪被罚为官奴而从事劳役的人);隶仆(仆役);隶户(被没入为奴隶的人家);隶农(农奴,佃户,代耕农)
3. 特指衙役 [yamen runner]。如:皂隶
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
4. 即隶书(秦书八体之一。又名“八分体”。相传为秦人程邈所作,由小篆省简变化而成) [official script,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current in the Han Dynasty]。如:隶绝(善于写隶书的高手);隶习(练习,演习);隶篆(隶书与小篆)
常用词组
1. 隶书 lìshū
[official script,an ancient style of calligraphy current in the Han Dynasty] 一种汉字字体,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汉朝的隶书笔画比较简单,是汉朝通行的字体
2. 隶属 lìshǔ
[be subordinate to;b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r command of] 受统辖;从属
直辖市是直接隶属**的市
3. 隶卒 lìzú
[yamen runner] 衙门里的差役或衙役 隶 dài
基本字义
1. 古同“逮”,捕获。
繁体字:隶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