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碗的说明文怎么写300字左右
我家的 瓷碗,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白色的底,淡蓝色的碎花,不甚惊艳,但看起来却很有家的味道.沾过胖乎乎的饭粘子,盛过滋味百转千回的海鲜汤,装过令人垂涎欲 滴的黄焖鸡,挨过竹筷子地碰,受过铁调羹地敲,淋过柠檬味道的洗洁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家的碗敛藏了所有生活的味道.
衣服越穿越旧,车子越开问题越多,然而碗,却是常用常新.我听人说,瓷器出炉时是用很多光滑的鹅卵石打磨的,碗不仅接受鹅卵石的打磨,还被生活打磨.不论是美味佳肴,还 是残羹冷炙,总是碗先替我们尝到其中的滋味,油盐酱醋,浸润着瓷碗的纹理,以时间的流逝来造就一只光滑剔透的碗.端起碗吃饭的时候,眼睛从碗的弧形边缘处 打量着同桌吃饭的家人们,有的吃的慢条斯理,有的狼吞虎咽,有人嗜辣,有人爱甜,虽然形态各不相一,然而饭香氤氲,洋溢在每个人脸上的都是幸福感.洗碗的 时候,我摩挲着小白碗的边缘,不禁想到,生活、生命也如同碗一样,是个无止尽的圆.
七月的一天,新闻里播报了一起火车追尾事故,死亡惨重.端着饭碗的我,浏览到相关信息时,忽然觉得饭菜难以下咽.有多少正在家里守候儿女归来的父母在听到这则消息时,震惊地摔碎了手中的碗……有多少家庭从此都 要空上一副碗筷出来,等待那个永远回不了家的人……碗中的饭在此时变得格外冰凉.
餐桌对面的空饭碗里是否会有这样看不到的留言:我从远方赶 来,特意做了动车,只是为了能早一点看到你,握住你温暖的手,和你坐在一桌吃饭,相互对望,筷子会在夹菜时碰到一起,我想要尝尝你的手艺有没有进步,我的 妻子.然而抱歉,我无法归家,原本热乎乎的饭菜凉了又热,你还是等不到我,原本给我盛饭用的小白碗,如今是否接满了你的泪水?
碗筷坠地时破 碎的声音中是否能追寻到这样触不到的思念:我放假第二天就跳上了火车,一学期没有见到了,我想你包的茴香饺子想的要发疯,我不断祈祷一路顺风,坐在动车上 每过一座城市就给你发一条短信,我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的妈妈.天遂人愿的事情总是如此少,原谅我,妈妈,这顿饭又要留您自己吃了,我的灵魂永远停在 了这铁轨上了.家里地上那个打碎的碗,您收拾的时候可千万要小心啊,不要被碎片划伤了手,我知道您的心在滴血.
冷冰冰的陶瓷碗里有没有留下 这样一段温热的话语:终于能见面了,我想你想的睡不着觉,这次我给你买了很多的礼物,吃的、玩的,还有一只很漂亮的小碗,以后用这个喂你吃饭吧,我不在家 的时候,你有没有听爷爷奶奶的话,如果我回来发现你没有长胖,我可就生气啦!回来以后我就给你做饭吃,一个月没有吃我做的饭,是不是早就馋得流口水啦,我 的宝宝.对不起,对不起,宝宝,妈妈……回不来了,是妈妈不好,以后再没有妈妈给你端你最爱吃的鸡蛋羹了,宝宝的小碗再没人能暖热了,以后……以后……再 也看不见汤匙那边妈妈的脸了……宝宝,你别哭呀,我和你道歉好不好.
死亡人数至今未明的事故,牵挂着多少人的心,上面的故事会在多少家庭里发生?打破的碗有多少?空出来的碗筷有几双?原本盛满佳肴的小碗,如今被苦涩填满,原本幸福的家庭聚餐,成为了最煽情的催泪晚会.
最近的新闻上报道说,故宫也打破了一只碗,一只价值连城、举世无双的宋代哥窑碗.霎时间举国上下的媒体都把闪光灯对准了故宫.给予追尾事故的目光就此被转移.同样是碗,王公贵族家的和平民百姓家的果然是不能比,有哪家媒体统计过,时至今日,追尾已经欠下了多少顿团圆饭.
宋代的哥窑碗自然很多金,然而平民家庭里的碗是否承载了更多感情?一餐一饭,一只碗也可能陪伴人终老,看到碗角的磕碰也许就能想起某次晚餐上发生的趣事,摸到碗沿的弧度就能回想起母亲盛饭时手掌的温度,一只碗里的记忆又是多少钱可以换来的呢?
打破一只碗,咣当一声,惊醒了多少美梦?一地碎片划破多少现实?捡起碎片,手掌划破,流出的是多少人的泣血哀歌?触感冰凉,多少家庭从此以后就要冰冷度日?打破的碗,你我都无法再将其焗上,只有午夜梦回,那只碗,才会回到当初的温暖.
2.饭字的笔顺怎么写
饭字的笔顺:撇、横撇/横钩、竖提、撇、撇、横撇/横钩、捺
饭拼音:fàn
释义:
1、煮熟的谷类食品:大米饭。
2、泛指人每天定时分次吃的食物:早饭。
3、吃饭,或给人饭吃。
4、喂牲畜:饭牛。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吃饭[chī fàn]
指生活或生存。
2、早饭[zǎo fàn]
早晨吃的饭。
3、饭桶[fàn tǒng]
装饭的桶,比喻没有用的人。
4、烧饭[shāo fàn]
〈方〉做饭。
5、饭碗[fàn wǎn]
盛饭的碗。
3.古代吃饭的碗叫什么
盆、碗、盂、钵等
古人的餐具
簋(fu),形状很像大碗,圆口,大腹,下有圆座。有的簋还有耳朵,或者是方座。米煮好了以后,古人就把饭从甗(上文提到)中盛到簋里,就可以开吃了。
簠(gui),和簋的功能差不多,也是用来盛粮食的,簠大多有盖。最开始有说圆的叫簋,方的叫簠,后来渐渐不那么严格区分了。尤其是在表示祭祀的礼仪时,簠簋两个字还常常连在一起组成特定的词语,表示祭器。
豆,有点像现在的高脚盘,盘上有柄。后来,豆演变成一种量器,古代四升为一豆,就是从它的食具功能来的。
箪(念“单”),多是竹制或苇制的,用于盛饭。从材质上就可以看出,相比较大户人家的青铜制的簋簠,箪多半是平民百姓的食具了。《论语》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们大都耳熟能详:“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描述的正是孔子的学生颜回清贫的生活;当然,更该记住的是他乐在其中的心态。
皿,用于盛饭食用,等同于现代饭碗,两边有耳。
盂,盛饮之器,敞口,深腹,有耳,下有圆形之足。
盆盂,均为盛物之器。
案,有脚的托盘,用于摆放食物,即“举案齐眉”中的“案”。
匕,是长柄汤匙;俎,即现代砧板的前身,两头有足用于支地。古人食肉常用匕把鼎中肉取出,置于俎上,然后用刀割着吃。
箸,夹食的用具,即“筷”。这些餐具的原料有竹、木、陶、青铜乃至金银、象牙所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