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肚兜的 详情 描述
▲时尚意义 时尚就是女人的玩具。
无论是神秘古老的文化,还是新潮前卫的科技,统统可以融进“服饰”之中,成为女人最得意的玩具。 有人问:你第一眼关注女人身体的哪个部位?有人说是脸,有人说是胸,还有人说是臀,更有人说是腿,但就是很少有人一开始就去注意她们的颈、肩、背。
其实,后者才是最不可忽视的部位。人们常说,有的女人耐看,乍看没什么,愈看愈美丽;有的女人不耐看,初见惊艳,看久了就生厌。
颈、肩、背就是那种耐看的部位,而肚兜则将这些耐看的部位装点得风情别具。 这些部位既不抢眼,也不惊心,在性感上属于“内涵暧昧”的角色:含蓄、沉静、后劲浓郁。
它们迂回地,低调地,在你毫不知情之下偷袭你,让你惊异、震撼,如指尖轻触低伏电压一般酥麻轻痒。那窄细倾斜的肩,由颈部滑下的曲线,沿肩往两侧顺流而下,那道曲线美得令人窒息,与腰线到骨盆处向外那种圆弧状构图有上下辉映之美,肩颈处微微看到骨骼,露而不显,隐而不现。
细长白嫩的颈,上下粗中见细,使人一见就怜,仿佛一阵风吹过,撒下万种风情。而背部的风情则在于比例的合度与线条的柔和。
由颈根以下,微微向上隆起,然后在腰部上方急速收紧向下,构成一个漂亮的长S形,以至臀部再以圆球状高高翘起,让你感受到一种难以抵挡的诱惑。 女人肩、颈的这种风情,往往是穿上了露肩晚礼服,将一头秀发高高挽起之后,自然流露出来的。
然而,近夏的女子,不必再去羡慕穿晚礼服的女人,也不会去在意没有晚宴的日子。因为这种东方女性的典雅与神秘,正在日益流行的精工刺绣、密钉珠花流苏,民族味十足的肚兜中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用华丽与简约的理念解构服装未来风,以全新手法强调民俗,是“肚兜”出现的理由。一根细线牵住颈部,两条丝带束住细腰,小小的肚兜,让年轻女孩把美好的青春展现无遗,特别是洁白的颈、肩、背让人好生羡慕。
更有一些聊发少年心的女人,在这个夏季,把久藏的天真烂漫宣泄在小小肚兜上。 然而,肚兜,并不能让所有女人锦上添花,穿肚兜的女人肩背不能过于厚实,也不宜太过瘦削。
正如有人调侃的那样:女人的虎背熊腰是男人的噩梦;而只剩两块大肩背骨的女人则有如鸟翅。 肚兜,只属于那些胖瘦有度的年轻女性。
就肚兜本身而言,无论是丝亮蕾丝还是弹性细网,都能为其增光添色;水晶珠钻,桃色亮片则如点点繁星更使女性热力四射;简约版本的肚兜就是一块牛仔布,却又把少女的不羁与硬朗表现得恰到好处;而奇异的花卉及植物图案,是最热门的追求,再配合同系列的包袋、颈饰、手链、绣鞋、腰带,则把民族的风潮推至了顶点。 窈窕而爱美的女性请注意 :肚兜,那一抹风情…… 【习俗】 肚兜在婚礼中也有一定的地位。
在客家人的婚俗中,出嫁时,新娘肚兜内藏满各种宝贝,每一种均富有深厚的吉祥涵意。内有历书一本,桔饼两个,冰糖一包,小镜一面,洋银一圆,及铜、银各一个。
历书是取押煞之意,桔饼则为大吉大利,冰糖代表甜和,小镜代表光明,铜取同心,洋银即团圆之意。到了洞房之夜,新娘便取出各物并与新郎共食桔饼和冰糖。
在陕西在关中一带,肚兜往往伴随着人生礼仪。妇女有喜后,母亲和婆家要为快出世的娃娃缝制肚兜。
端午节时,舅舅要给小外甥送肚兜儿。未过门的媳妇也会给未来的丈夫做肚兜。
壮年人到了“过门坎”的年岁,也会换上新裹肚儿图个平安;老年人到了“过门坎”的忌年,闺女要为老人做裹肚儿,祷求长寿。不少地方人死后,净身后先给穿裹肚儿,再穿寿衣。
在山西的大部分地方不论庄稼汉、妇女们,还是娃娃们,一年四季祖祖辈辈都离不开兜肚肚。孩子呱呱坠地,母亲准备的第一件衣服,就是红布兜肚;自此以后外婆家、亲戚们年年生日要送兜肚肚;及至长大成人定了亲,媳妇也要送兜肚儿……。
年复一年,日子变了样,但兜肚的习惯却没走样。 一块尺把长的菱形布,绣上花草图案、麒麟送子、五毒艾虎等吉祥图样,上端缀个套环套上脖颈,下面两头束带齐腰束住,一年四季不离身。
后脑勺留一撮“长命毛”的孩子,光屁股套一红兜肚,活泼可喜,不用担心肚寒;庄稼汉们小憩田头,烈日之下,脱掉外衣,露出精美的兜肚,既有一番情趣,又炫耀了自家媳妇的女红;媳妇们穿上兜肚,给孩子喂奶不用担心肚子受寒……。确实,兜肚既是美观的装饰品,又是和胃暖肚的保健品。
而今兜肚的用场可能已超出了先民的初衷。山西人不仅用它来护身,而且也把自己祈盼安康幸福美好生活的心愿,都寄托在这小小的兜肚上。
【现状】 肚兜是民间的传统内衣。近代由于社会的演变,西方机织品的引进,城市百姓首先改肚兜为衬衫、背心。
但时至今天,偏僻地带尚有穿肚兜的遗习,不过只为幼儿制作,为成人所做的似乎不多见了。
2.古代的肚兜是怎么发明的
关于肚兜,其来源可追溯到天地混沌初开之时。女娲和伏羲兄妹二人在漫天洪水以后通婚,生儿育女,创造了人类最初的服饰——肚兜,目的是用来遮掩人体之羞。
根据中国历史记载,它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818年,《左传》“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通于夏姖,皆衷其衵服,以戏于朝。”这里所说的衵服就是近身衣,也可能是后来的肚兜。先秦称“膺”,汉谓之“抱腹”,流行于魏晋南北朝。亦有一说肚兜是杨贵妃为遮掩她和安禄山私通的痕迹而发明的。民间亦有一说肚兜起于汉时,独身女子因怕被粗鲁汉子欺负,所以用布缠胸,再以带子系至背后,称之为“缚胸”。
肚兜又称“抹胸”,是中国传统服饰中护胸腹的贴身内衣,形状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对角设计,上角裁去,成凹状浅半圆形,下角有的呈尖形,有的呈圆弧形。 肚兜的面上常有图案,有印花有绣花,印花流行的多是蓝印花布,图案多为“连生贵子”、“麒麟送子”、“凤穿牡丹”、“连年有余”等吉祥图案。绣花肚兜较为常见,刺绣的主题纹样多是中国民间传说或一些民俗讲究。如刘海戏金蟾、喜鹊登梅、鸳鸯戏水、莲花以及其他花卉草虫,大多是趋吉避凶、吉祥幸福的主题。
3.肚兜是怎么由来
肚兜是明清时期的一种内衣,从帕腹、抹胸演变而成,不分男女均可穿着。形状一般为菱形,上面结带于颈,左右两带系结于背,下面一角不用带子,正好遮住小腹。秋冬时节所用的肚兜,通常为双层,内纳棉絮,以利于腹部的保暖;老年人所用的肚兜,有时还贮有姜桂、康香等药物的粉末,以防腹疾。年轻妇女所穿的胜兜,常用鲜艳的布帛制成,有些心灵手巧的妇女,还在上面绣以彩蝶、鸳鸯等象征爱情的图纹。
如何穿肚兜?
穿"肚兜"也有学问:
一、"肛兜"和胸衣要搭配得天衣无缝。胸罩带最好使用透明的;如果"肚兜"比较透明,最好用肉色胸贴。胸贴质量一定要好、有些女孩穿"肚兜"跳"迪高",跳着跳着,胸贴就掉了……
二、办公室也可以穿"肚兜",不过,最好在里面配一件贴身的吊带短衫,或加披一件纱衣。
三、如果身材不够理想,最好不要自暴其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