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描写蛇外貌的段落或句子怎么写
以下是描写蛇外貌段落及句子:
1. 它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蛇类是变温动物,体温低于人类,又被称为冷血动物,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蛇会进入冬眠状态。
2. 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蜿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
3. 蛇类有换皮的习性,一般被称为“蜕皮”。在蛇类的蜕皮习惯中,蛇皮是一层叠一层的。蛇鳞是紧密相连的,新旧的蛇皮紧紧相连,蛇类蜕皮的过程就像把袜子从脚掌褪出的情况一样。
4. 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头部一般呈圆锥状,前端细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状,蛇的躯干部呈长筒状,蛇的尾部为肛门以后的部位。
5. 小蛇在杂草从中舞蹈,通体碧透,晶莹的双眸射出冷冷的光。无疑,那妖冶的舞姿是种让人无法抵御的诱惑,像极了荒原上一朵怒放的罂粟花,爱上它,便是致命的伤。
6. 听到蛇这个名字,一定会让你毛骨悚然,心惊胆寒。俗话说:“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确,蛇那光滑的外表,充满杀机的大舌头,着实让人害怕,再加上蛇的家族里又有响尾蛇、眼镜蛇、七步蛇等毒蛇,就更令人害怕了。
7. 蜕皮时,蛇的新旧皮之间会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蛇的蜕皮。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流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跟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入进发情期。
8. 我,爱上了小蛇的舞姿,爱怜的把它捧入掌心。我的手掌白的近乎透明,透过薄薄的皮肤可以很清晰的看见掌心纵横的脉络,听见血液流动的细微的如泉吟的声音。小蛇的身体是透亮的绿,如同被水晶折射出的绿祖母的碧,它的体内有纤细的被称做“刺”的骨头。
9. 蛇是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的总称。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无可流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笼盖有鳞。
10. 因为蛇分毒蛇和无毒蛇。一旦被毒蛇所咬,会使你神经和血液中毒,甚至危及生命。最毒的蛇有五步蛇、眼镜蛇、蝮蛇和金环蛇、银环蛇等。因毒蛇之厉害,故把狠毒之人称之为蛇蝎。
11. 一天,太阳照着大地暖烘烘的,我一个人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突然,我发现小路的中间有一圈绳子似的东西。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条蛇。它身上满是绿色的花纹,头向上抬着,嘴里的两根须子还一动一动的,眼睛望着我。显然,它已经发现了我。
12. 眼镜王蛇又称山万蛇、过山风波、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同样具有眼镜蛇的大多数特点,只是体形更大更长,颈部扩铺时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但它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灵敏,头颈滚动灵活。
13. 蛇是爬行动物,是由于它有特殊的运动方式:一种是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爬行时,蛇体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如果把蛇放在平滑的玻璃板上,那它就寸步难行,无法以这种方式爬行了,当然,不必因此为蛇担忧,因为在自然界是不会有像玻璃那样光滑的地面的。
2.加蓬愧蛇怎么写
你说的是加蓬咝蝰吧!
加蓬咝蝰(Bitis gabonica)
英名:Gaboon viper,River jack viper。
命名人:Bibron et Dumeril。
特征:全长120~150cm,最大可达2m。体型粗,体重沉。183cm长度的个体曾有过11Kg的重量记载。体色有淡淡的、有黑褐色复杂而鲜艳的斑纹排列。头呈三角形,毒牙长。之前所述记载的183cm的个体,它的毒牙长达5cm。并且与蝮蛇不同的是,它没有热窝。
生态学:栖息于非洲大陆的热带雨林中。与本种的近缘,栖息环境也一样的鼓嘭咝蝰来比,加蓬咝蝰主要在热带雨林,而鼓嘭咝蝰主要栖息于草原。以鼠和蛙、小鸟等小动物为食。本种与其它蝰蛇不一样的是,一旦咬中猎物,那么直到猎物死了也不会松口。喜欢躲在落叶下面守株待兔,身上的图案是极好的伪装,捕食鸟类和哺乳动物。
毒液:主要成份是出血毒,对于人类的致死量是60mg。每次排毒量平均350mg,所以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就没有生还的希望。
分布:加蓬咝蝰分布在非洲西部和中部。
繁殖:卵胎生,一胎最多能生60条幼蛇。
3.蛇的几种写法如繁体的
1、蛇 秦 李斯 小篆
2、蛇 唐 孙过庭 《书谱》
3、蛇 唐 怀素 自叙帖
4、蛇 唐 孙过庭 书谱
5、蛇 不详 篆书白氏草堂记六屏
6、蛇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像双钩勾勒出蛇的形体,有头、腹、尾的形状,到了金文时逐渐写作“它”,在“它”字不断的变化中,将头部逐渐的变为“宀”;腹部与尾部变为“匕”,“它”是“蛇”的本字。
在《说文解字》中:“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屈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在民间常将蛇称作“长虫”可证明此。
4.描写蛇的外貌和特征 详细,快
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或直线行走或弯蜒曲折而前进,这是由蛇的结构所决定的。
蛇全身分头、躯干及尾三部分。头与躯干之间为颈部,界限不很明显,躯干与尾部以泄殖肛孔为界。
蛇没有四肢,全身被鳞片遮盖,有保护肤体的作用。蛇分为有毒蛇和无毒蛇,无毒蛇头部一般呈圆锥状,前端细而后端粗;有毒蛇呈三角形状。
它们喜栖于墓洞中,洞口可见稀稠成粒的粪便,这样我们就知道洞中有没有蛇了。蛇有冬眠的习性,到了冬天盘踞的洞中睡觉,一睡就是几个月,不吃不喝,一动不动地保持体力。
待到春暖花开,蛇就醒了,开始外出觅食,而且脱掉原来的外衣。蜕皮时,蛇的新旧皮之间会分泌出一种液体,这种液体有助于蛇的蜕皮。
从蛇蜕的外衣直径和长度可测出蛇重量甚至说出蛇的名称。蛇蜕皮后不久,活动量增大,觅食量增加,体况逐渐恢复。
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到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进入发情期。寻偶时,雌雄蛇发出的鸣叫声清晰明亮,“哒哒哒”如击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