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骨料碱活性怎么处理
掺加足量的矿物细掺料。使用矿物细掺料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抑制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危害。吴中伟教授认为,矿物细掺料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它起着根本改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作用。已经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足够的含有活性SiO2的矿物细掺料能够使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完全得到抑制。常用的矿物细掺料为硅粉、粉煤灰、沸石粉、矿渣粉、磷矿粉等。。掺加矿物细掺料还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增强硬化混凝土的抗化学侵蚀性能;水泥的水化是一个由水泥颗粒表面向水泥内部发展的逐步进行的过程,但28天以后,水泥中各种矿物成分的水化程度仅为11%~84%,水泥的实际利用率约为60%~80%。由此可见,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掺入部分活性矿物细掺料可以促进水泥水化生成物的进一步转化。改善硬化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应该注意,矿物细掺料的使用不是简单的对水泥的代替。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矿物细掺料的品种与掺量。研究表明,将两种以上的矿物细掺料复合使用时,其综合效果优于其分别单独使用的总和,这就是所谓的超叠加效应。
对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三个主要条件是使用了碱活性骨料、使用了高含碱量的水泥和混凝土结构所在处的环境中有水存在。其中结构使用环境中有水存在是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碱骨料反应除了可以应用复合使用矿物细掺料的方法加以抑制外,也可以破坏其产生的条件来加以避免。例如,用于室内的不接触水的结构,可以不考虑碱骨料反应的危害;对于用于室外的混凝土结构,我们也可以将使用碱活性骨料配制成钢管混凝土,由于环境中的水很难渗透进钢管里,因此碱骨料反应就难以发生。含有碱活性成分的骨料也是可以使用的。这就为我们找到了合理利用高碱活性骨料的新途径。对北京地区生产的骨料的碱活性调查表明,低碱活性骨料已经越来越少,如果我们不能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这些骨料,我们的混凝土资源就有枯竭的危险,因为混凝土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2.混凝土骨料碱活性怎么处理
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若干年(数年至二、三十年)后发生的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骨料反应需要具有三个条件:首先是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混合材、外加剂和水中含碱量高;第二是骨料中有相当数量活性成分;第三是潮湿环境,有充分的水分或湿空气供应。由于活性骨料经搅拌后大体上呈均匀分布,所以一旦发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内各部分均产生膨胀应力,将混凝土自身胀裂、发展严重的只能拆除,无法补救,因而被称为混凝土的癌症。 满意答案|﹎℡若离/..2级2008-06-22掺加足量的矿物细掺料。使用矿物细掺料是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抑制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危害。吴中伟教授认为,矿物细掺料是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组成材料之一,它起着根本改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作用。已经有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足够的含有活性SiO2的矿物细掺料能够使混凝土中的碱骨料反应完全得到抑制。常用的矿物细掺料为硅粉、粉煤灰、沸石粉、矿渣粉、磷矿粉等。。掺加矿物细掺料还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增强硬化混凝土的抗化学侵蚀性能;水泥的水化是一个由水泥颗粒表面向水泥内部发展的逐步进行的过程,但28天以后,水泥中各种矿物成分的水化程度仅为11%~84%,水泥的实际利用率约为60%~80%。由此可见,在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时,掺入部分活性矿物细掺料可以促进水泥水化生成物的进一步转化。改善硬化混凝土的孔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能。应该注意,矿物细掺料的使用不是简单的对水泥的代替。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矿物细掺料的品种与掺量。研究表明,将两种以上的矿物细掺料复合使用时,其综合效果优于其分别单独使用的总和,这就是所谓的超叠加效应。
对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三个主要条件是使用了碱活性骨料、使用了高含碱量的水泥和混凝土结构所在处的环境中有水存在。其中结构使用环境中有水存在是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必要条件。碱骨料反应除了可以应用复合使用矿物细掺料的方法加以抑制外,也可以破坏其产生的条件来加以避免。例如,用于室内的不接触水的结构,可以不考虑碱骨料反应的危害;对于用于室外的混凝土结构,我们也可以将使用碱活性骨料配制成钢管混凝土,由于环境中的水很难渗透进钢管里,因此碱骨料反应就难以发生。含有碱活性成分的骨料也是可以使用的。这就为我们找到了合理利用高碱活性骨料的新途径。
3.砂的碱活性试验有几种方法
答:(1)建设部标准JGJ52-92规定了两种方法:①化学方法:适用于鉴定由硅质集料引起的碱活性反映,不适用于含碳酸盐的集料;②砂浆长度法:适用于鉴定硅质集料与水泥混凝土中的碱产生潜在反映的危害性,不适用于含碳酸盐集料。
(2)铁道行业标准TB/T2922-1998《铁路混凝土用骨料碱活性试验方法》规定了四种方法:①岩相法:适用于确定骨料的碱活性类别和定性评定骨料的碱活性;②化学法:适用于硅酸类岩石骨料;③砂浆棒法:适用于硅酸类岩石骨料;④岩石柱法:适用于碳酸盐类岩石骨料。 (3)交通部标准JTJ058-2000《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规定了两种方法:①岩相法:适用于鉴定所用集料的种类和成分,从而确定碱活性集料的种类和数量;②砂浆长度法:用以鉴定水泥中的碱与活性集料间的反应所引起的膨胀是否具有潜在危害。
但不适用于碱碳酸盐反应。 (4)GB/T14684-2001《建筑用砂》规定了三种方法:①碱-硅酸反应法:适用于检验硅质集料与混凝土中的碱反应潜在碱-硅酸反应的危害性,不适用于碳酸盐类集料;②快速碱-硅酸反应法:适用范围同①;③岩相法: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鉴定集料的种类和成分,从而确定碱活性集料的种类和数量。
4.进行石子碱活性检验时有哪些方法,如何选用
在用压力容器按法规要求进行的定期性检验。定期检验通常分为:
(1) 外部检查:指在用压力容器运行中的定期在线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2) 内外部检验:指在用压力容器停机时的检验。其检验周期由容器安全状况等级确定,一般为每3年或6年至少一次。
(3) 耐压试验:指压力容器停机检验时,所进行的超过最高工作压力的液压试验或气压试验。其检验周期按固定式或移动式压力容器的不同要求确定,一般为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至少一次,或每6年至少一次。
5.包括碱活性砂石等说法,请问,碱活性成分到底是指哪
水泥碱—活性骨料膨胀反应简称为 “碱—骨料反应”.它是一种由于水泥中的碱分与活性骨料中的氧化硅起反应生成硅酸钠,并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水分而膨胀的现象.必须同时具备以三个条件才有可能发生碱—骨料反应现象:
1、水泥中的含碱量(Na2O+0.65K2O)超过一定的数值,各国现行有关规范多规定为0.6%;
2、活性骨料(目前已经被确定的蛋白石、玉髓、鳞石英和方石英等)含量超过一定的数值,各国现行有关规范多规定为1%;
3、充分的水,如用于水工或港工混凝土.
但是,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并不一定都会发生会膨胀,此时必须进行砂浆或混凝土试验,以鉴定有无膨胀开裂的现象.
碱—骨料反应的过程是:混凝土加水拌和后,水泥中的碱分不断地溶解,水泥浆中铝酸钙和硅酸钙吸收水分,使碱的浓度增大,在凝结以后的养护期中与活性骨料中的二氧化硅起作用生成硅酸钠.其反应式如下:
H2O
2NaOH+SiO2→Na2SiO3+H2O
如H2O中的2应是下标但百度知道我搞不来,抱嫌!若需知特征也可告诉您.因手写!麻烦!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河沙的碱活性结果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