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村想建一栋文化综合楼不知道怎样写申请书,求懂得写的人士邦忙,
申请书最核心的是表述愿望、提出请求
(不要太长,说清楚自己请求就好,太长反而适得其反)
申请书的写作格式一般来讲都是固定的,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
(一)标题
申请书一般由申请内容和文种名共同构成。题目要在申请书第一行的正中书写,而且字体要稍大。
(二)称呼
通常称呼要在标题下空一两行顶格写出接受申请的人名称,并在称呼后面加冒号。如“敬爱的···老师:”。
(三)正文
动机、理由要重点写。申请的理由比较多,则可以从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
(四)结尾
申请书可以有结尾,也可以没有。结尾一般写上“此致——敬礼”之类表示敬意的话即可。
(五)落款
落款,即要署上申请人姓名和成文日期。
2.见村楼记 翻译
昆山治城之隍(没有水的护城壕。有水称池。无水称隍。),或云即古娄江(又名下江,即今浏河。在江苏省东南部。浏河,源出太湖,东北流经苏州、昆山、太仓等市,到浏河镇东北入长江。),然娄江已湮(指河流堵塞),以隍为江,未必然也。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形容水流蜿蜒曲折的样子),遂东南入于海。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李宪卿,字廉甫,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七年进士,历官河南按察使、湖广巡抚,后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所以称中丞。)先世(祖先)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在外做官)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江西)南昌之官廨(官署,公家办公的地方。)。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今山东兖州)、汴(开封的古称,此处代指河南)、楚(今湖南、湖北地区)之境,自岱岳(泰山)、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水中小块陆地),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不明白)之。中丞既谢世(去世),延实卜居(选择居住之地)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楼房的挑檐像鸟展翅)出于城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水塘港口纵横交错),田塍(田埂)如画,而村墟(泛指村庄、村落)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曰见村。
余间(偶尔)过之,延实为具饭(准备饭菜)。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二十四年;一纪十二年。),不意(想不到)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方思曾,即方元儒,字思曾,昆山人。明嘉靖十九年举人,是归有光的好友),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带鞭。此处指骑马)入城,往来省墓(扫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道路),皆可指也。
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出殡时牵引灵柩的人)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即不忘根本之意),肃然桑梓之怀(即故乡之思。古人有在房屋周围种桑树和梓树的习惯,因此常以桑梓代指故园),怆然霜露之感矣(思念先人之情感)。自古大臣子孙蚤(早)孤而自树者(少时丧父却能自强不息,有所建树的人),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3.见村楼记 翻译
昆山治城之隍(没有水的护城壕。
有水称池。无水称隍。)
或云即古娄江(又名下江,即今浏河。在江苏省东南部。
浏河,源出太湖,东北流经苏州、昆山、太仓等市,到浏河镇东北入长江。),然娄江已湮(指河流堵塞),以隍为江,未必然也。
吴淞江自太湖西来,北向,若将趋入县城。未二十里,若抱若折(形容水流蜿蜒曲折的样子),遂东南入于海。
江之将南折也,背折而为新洋江。新洋江东数里,有地名罗巷村,亡友李中丞(李宪卿,字廉甫,江苏昆山人。
嘉靖十七年进士,历官河南按察使、湖广巡抚,后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所以称中丞。)先世(祖先)居于此,因自号为罗村云。
中丞游宦(在外做官)二十余年,幼子延实,产于江右(江西)南昌之官廨(官署,公家办公的地方。)。
其后,每迁官辄随,历东兖(今山东兖州)、汴(开封的古称,此处代指河南)、楚(今湖南、湖北地区)之境,自岱岳(泰山)、嵩山、匡庐、衡山、潇湘、洞庭之渚(水中小块陆地),延实无不识也。独于罗巷村者,生平犹昧(不明白)之。
中丞既谢世(去世),延实卜居(选择居住之地)县城之东南门内金潼港。有楼翼然(楼房的挑檐像鸟展翅)出于城之上,前俯隍水,遥望三面,皆吴淞江之野,塘浦纵横(水塘港口纵横交错),田塍(田埂)如画,而村墟(泛指村庄、村落)远近映带,延实日焚香洒扫读书其中,而名其楼曰见村。
余间(偶尔)过之,延实为具饭(准备饭菜)。念昔与中丞游,时时至其故宅所谓南楼者,相与饮酒论文,忽忽二纪(二十四年;一纪十二年。)
不意(想不到)遂已隔世。今独对其幼子饭,悲怆者久之。
城外有桥,余常与中丞出郭,造故人方思曾(方思曾,即方元儒,字思曾,昆山人。明嘉靖十九年举人,是归有光的好友),时其不在,相与凭槛,常至暮,怅然而返。
今两人者皆亡,而延实之楼,即方氏之故庐,余能无感乎!中丞自幼携策(带鞭。此处指骑马)入城,往来省墓(扫墓)及岁时出郊嬉游,经行术径(道路),皆可指也。
孔子少不知父葬处,有挽父(出殡时牵引灵柩的人)之母知而告之,余可以为挽父之母乎?延实既能不忘其先人,依然水木之思(即不忘根本之意),肃然桑梓之怀(即故乡之思。古人有在房屋周围种桑树和梓树的习惯,因此常以桑梓代指故园),怆然霜露之感矣(思念先人之情感)。
自古大臣子孙蚤(早)孤而自树者(少时丧父却能自强不息,有所建树的人),史传中多其人,延实在勉之而已。
4.村级项目申请怎么写
范文:
村级文化室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县文化局: ##村位于##县城东面,全村总面积701公顷,共有1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人口1545人,党员31人,全村经济基础差,是革命先烈诞生之地。 2008年在县委领导,县组织部门的大力支持下,2我村建立了一栋占地面积184平方米的四层村级组织活动中心。为了加快我村、农村经济建设新步伐。2009年向应中央1号文件关于全面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实施农村基层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在改善办公条件的同时,建好较规范的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实用技术培训室配齐相关的设备及丰富书籍资源,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我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目前因新建村中委会活动中心带来资金困难,特请求文化部门对此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为感。 ##镇##村委员 2009年7月10日……
5.归有光《见村楼记》的译文
原文 余外家世居吴淞江南千墩浦上[1]。
表兄淀山公[2],自田野登朝[3],宦游二十馀年[4],归始僦居县城[5]。嘉靖三十年[6],定卜于马鞍山之阳、娄水之阴[7]。
忆余少时尝在外家,盖去县三十里,遥望山颓然如积灰[8],而烟云杳霭[9],在有无之间。今公于此山日亲,高楼曲槛,几席户牗常见之。
又于屋后构小园,作亭其中,取靖节“悠然见南山”之语以为名[10]。靖节之诗,类非晋、宋雕绘者之所为[11]。
而悠然之意,每见于言外,不独一时之所适。而中无留滞[12],见天壤间物[13],何往而不自得?余尝以为悠然者实与道俱[14]。
谓靖节不知道,不可也。 公负杰特有为之才,所至官,多著声绩[15],而为妒媢者所不容[16]。
然至今朝廷论人才有用者,必推公。公殆未能以忘于世[17],而公之所以自忘者如此。
靖节世远,吾无从而问也。吾将从公问所以悠然者。
夫“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8],靖节不得而言之,公乌得而言之哉[19]?公行天下,尝登泰山[20],览邹峄[21],历嵩、少间[22],涉两海[23],入闽、越之隩阻[24],兹山何啻泰山之礨石[25]?顾所以悠然者,特寄于此!庄子云[26]:“旧国旧都[27],望之畅然[28]。虽使丘陵、草木之缗[29],入之者十九[30],犹之畅然[31]。
况见见闻闻者也[32]?”予获侍斯亭[33],而僭为之记[34]。 翻译 我外祖父家世代居住在吴淞江南边的千墩浦边上。
表兄周淀由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外做官二十多年,罢官回来后在昆山县城租房居住。嘉靖三十年,在马鞍山的南麓,娄水的两岸定居。
回忆起我小时候曾经住在外祖父家,大概离县城三十里,远远地遥望马鞍山坍塌如一堆堆积的土灰一样,云雾缭绕,似有似无。淀山公越来越喜欢这座山了,在山上建了高大的楼阁,弯曲的栏杆,台几、坐席、门窗随处可见,又在房子的后面建了一座小花园,在园子中建了一座亭子,用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作为亭子的名字。
陶渊明的诗不像晋代、宋代那些刻意修饰文字的人所做的一样,而恬淡自然的意韵,常常体现在言外,不只是一时的适意。而看到天地间的万物,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到了哪里能不悠然自得呢?我曾经认为悠自得的人确实能够和天道成为—体,说陶渊明先生不知道天道,是不行的啊。
淀山公依仗杰出有为的才能,所做官职,多有显著的声名和功绩,因而不被嫉妒他的人容纳。然而到现在,朝廷谈论可以重用的人才,还—定推崇淀山公。
大概淀山公没有被世人所忘怀,然而,他自己却忘怀到这种地步。陶渊明先生已经远去了,我无从跟随他来向他请教。
我将要跟随淀山公向他请教“悠然”的原因。那“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诗句,陶渊明没有能够说出其中“悠然”的含义,淀山公哪里能够说出它呢?淀山公游历天下,曾登上泰山;游览邹山,游历嵩山及少室山之间,涉游东海和南海;进入福建和浙江两地深险难行的地域,这马鞍山与泰山的一块大石头有什么不同呢?回想淀山公的悠然自得,只寄托在这座山中吧!庄子说:“自己的祖国和故乡,看到她心里就舒畅,即使丘陵萆木杂芜,掩蔽了十分之九,心里仍然舒畅。
何况是亲身见闻到本来面目的呢?”我获得陪同这座悠然亭的主人的荣耀,冒昧地写下了这篇文章。 注释 [1]外家:指外祖父家。
吴淞江:又名苏州河,在今江苏省南部、上海市西部,流经昆山。千墩浦:归有光《前山丘翁寿序》:“吴郡太湖之别,为淀山湖,湖水溢出为千墩浦,入于吴淞江。
当浦入江之处,地名千墩;环浦而居者,无虑数千家。” [2]表兄淀山公:周大礼别号淀山,系因淀山湖之地而名。
归有光的母亲周桂与周大礼的父亲周书同一祖父。 [3]自田野登朝:指周大礼于嘉靖十一年(1532)考中进士而入仕途。
[4]宦游:古人指外出做官。 [5]归:指罢官里居。
僦(jiù)居:租房。县城:指昆山县城。
[6]嘉靖三十年:即公元1551年。 [7]定卜:指定居。
马鞍山:在今江苏昆山境内,又名玉峰。其形如马鞍,故名马鞍山。
阳:山的南面称阳。娄水:即娄江。
归有光《见村楼记》:“昆山治城之隍,或云即古娄江。然娄江已湮,以隍为江,未必然也。”
阴:水的南面为阴。 [8]颓(tuí)然:坍塌的样子。
[9]杳霭:云雾飘渺的样子。 [10]靖节:即陶渊明(365—427),晋浔阳(今属江西)人,一名潜,字元亮。
曾为州祭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后为彭泽令,因“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隐,以诗酒自娱。他诗风恬淡,状写山川田园之美,朴素自然。
有《陶渊明集》,世称靖节先生。《晋书》《宋书》皆有传。
悠然见南山: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11]雕绘:指刻意修饰文字。
[12]中无留滞:指心中无阻塞之处,随遇而安。 [13]天壤间物:指天地间的万物。
[14]道:这里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韩非子·解老》:“道者,万物之所然者,万理之所稽也。”
[15]声绩:指声名与功绩。 [16]妒媢:即妒忌。
[17]殆:大概。未能以忘于世:指没有被世人所忘怀。
[18]“山气”四句:见陶渊明《饮酒二十首》之五。大意是说,归鸟群使人感受到真朴自然的意趣,忘了再加辨析。
李善注“欲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