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中大派键怎么表示
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π型化学键,这种不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的π键称为离域π键,或大π键。
形成条件
①这些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②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
③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2倍。
是3个或3个以上原子形成的π键
通常指芳香环的成环碳原子各以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彼此侧向重叠而形成的一种封闭共轭π键。
例如,苯的分子结构是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结合成一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正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上余下的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由于都处于垂直于苯分子形成的平面而平行,因此所有p轨道之间,都可以相互重叠而形成。
苯的大π键是平均分布在六个碳原子上,所以苯分子中每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是相等的
又如,1,3-丁二烯分子式为H2C=CH-CH=CH2.4个碳原子均与3 个原子相邻,故采用sp2杂化。这些杂化轨道相互重叠,形成分子σ骨架,故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每个碳原子还有一个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分子平面,每个p轨道里面有一个电子,故丁二烯分子中存在一个“4轨道4电子”的p-p大π键。通常用
2.化学,大派键是什么
1、大派键:在多原子分子中如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它们连贯重叠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p电子在多个原子间运动形成π型化学键,这种不局限在两个原子之间的π键称为离域π键,或共轭大π键,简称大π键。
2、派键:原子轨道垂直于键轴以“肩并肩”方式重叠所形成的化学键称为π 键。形 成π 键时,原子轨道的重叠部分对等地分布在包括键轴在内的平面上、下两侧,形状相同,符号相反,呈镜面反对称。
名字中的希腊字母π代表了p轨道,因为π键的轨道对称性与p轨域相同。p轨道通常参与形成π键,然而,d轨道同样能参与形成。
扩展资料:
性质:
1、两个p轨道形成一个π键尽管π键本身弱于σ键,但是π键仍然和σ键并存于多键中,因为合并的键比他们分别都要强。这一点从通过比较乙烷(154 pm)、乙烯(133 pm)、乙炔(120 pm)的键长就可以看出。
2、从原子轨道重叠程度来看, π键 的 重 叠 程 度 要 比σ 键 的 重 叠 程 度 小 ,因 此π 键的键能要小于σ 键的键能,所 以 键 的 稳 定 性 低 于σ 键,键电子比σ 键电子活泼,是化学反应的积极参与者。
3、当两个原子形成共价单键时,原子轨道总是沿键轴方向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所以单键都是σ键;形成共价双键时,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 键 ;形成共价叁键时 ,有一个σ 键和两 个 TT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π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派键
3.什么是离域大派键
在离域分子中,参与共轭体系的所有π电子的游动并不局限在两个原子附近,而是扩展到组成共轭体系的所有原子间,这样的共轭π键也叫大π键,离域π键或非定域键。
由于共轭π 键的离域作用,当分子中任何一个组成共轭体系的原子受外界试剂作用时,它会立即影响到体系的其它部分。共轭分子的共轭π键或离域键是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位。例如1,3-丁二烯、苯。这种特殊的键是苯具有特殊性质的根本原因。
扩展资料
形成大π键的条件:这些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2倍。
大π键是3个或3个以上原子形成的π键,通常指芳环的成环碳原子各以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彼此侧向重叠而形成的一种封闭共轭π键。
例如,苯的分子结构是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结合成一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正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上余下的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
由于都处于垂直于苯分子形成的平面而平行,因此所有p轨道之间,都可以相互重叠而形成以下图式,苯的大π键是平均分布在六个碳原子上,所以苯分子中每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是相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域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域
4.碳酸根的大派键是怎样的
碳酸根的大派键是中心碳原子提供一个空轨道,3个氧原子各自提供一对电子,形成一个4中心6电子的大π键。
碳酸根的中心原子碳采取sp杂化(两条不满的p轨道),而且氧原子也有不成对的p电子,这三个原子中就在两个方向上形成了各有四个电子的两个离域π键。
扩展资料:
大π键形成条件
①这些原子多数处于同一平面上;
②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
③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2倍。
大π键分类
离域π键:在这类分子中,参与共轭体系的所有π 电子的游动不局限在两个碳原子之间,而是扩展到组成共轭体系的所有碳原子之间。
这种现象叫做离域。共轭π键也叫离域键或非定域键。由于共轭π 键的离域作用,当分子中任何一个组成共轭体系的原子受外界试剂作用时,它会立即影响到体系的其它部分。共轭分子的共轭π键或离域键是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位。
定域π键:有机分子中只包含 σ 键和孤立π 键的分子称为非共轭分子。这些σ 键和孤立π 键,习惯地被看成是定域键,即组成σ 键的一对σ 电子和孤立π 键中一对π 电子近似于成对地固定在成键原子之间。
这样的键叫做定域键。例如,C2H4分子的任何一个C-Hσ 键和CH2=CH2分子的π 键,其电子运动都局限在两个成键原子之间,都是定域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π键
5.化学 大派键
你说的是共轭大∏键吧。
首先介绍一下∏键吧:
在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通常以三种杂化方式出现:
第一种是sp3杂化,即2s轨道和三个2p轨道杂化形成四个sp3杂化轨道,相互成107度28分的夹角,因为这种碳原子中没有空余的p轨道,所以也称饱和碳原子,如甲烷中的碳就是sp3杂化碳;
第二种是sp2杂化,即2s轨道与两个2p轨道杂化形成三个sp2杂化轨道,相互成120度夹角,剩余一个p轨道与三个sp2轨道均垂直,乙烯中的碳就是sp2杂化碳;
第三种是sp杂化,即2s轨道与一个2p轨道杂化形成两个sp杂化轨道,相互成180度夹角,同时与剩余两个p轨道两两垂直,乙炔中的碳就是sp杂化碳
杂化轨道呈现一头大、一头小的形状,大的一头就易于成键,通常多个碳原子相连就是杂化轨道的大头相互重合成键,这种键键长短,键能高,称为σ键
而对于不饱和的碳原子,也就是sp2碳和sp3碳,剩余的p轨道也会参与成键,它们两两重叠成键的键长长,键能小,称为π键
当化合物中出现共轭结构时,也就是形式上的“单双键交替出现”,这时所有的碳原子同取sp2杂化,剩余的p轨道同向排列,相互重合,形成一个多电子共轨道的大∏键,称为共轭大∏键。
共轭大∏键中多电子共轨道,所以电子的自由度高,总熵较高,所以稳定性也相应提高,这就是共轭烃不易加成的原因
6.二氧化碳的大派键
C、O之间形成两个西格玛键,最上面的四个电子参与形成一个大派键,最下面的四个电子参与形成另一个大派键,两个大派键都是三中心四电子。
位置关系:不妨建立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以水平方向为x轴,竖直方向为z轴,垂直纸面向外向里为y轴。那么两个西格玛键在x轴上,py-pyπ键的对称镜面为x-z平面,pz-pzπ键的对称镜面为x-y平面。
7.求派键详解,什么叫派键啊
是π键。。
若原子轨道的重叠部分,对键轴所在的某一特定平面具有反对称性,所成的键就称为π键。
例如,px与px轨道对称性相同的部分,若以“肩并肩”(侧面)的方式,沿着x轴的方向靠近、重叠,其重叠部分对等地处在包含键轴(这里指x轴)的xy平面上、下两侧,形状相同而符号相反,亦即对xy平面具有反对称性,这样的重叠所成的键,即为π键。形成π键的电子叫π电子。
π键的重叠程度比σ键小,所以π键不如σ键稳定。当形成π键的两个原子以核间轴为轴作相对旋转时,会减少p轨道的重叠程度,最后导致π键的断裂。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两个原子的p轨道线性组合能形成两个分子轨道。能量低于原来原子轨道的成键轨道π和能量高于原来原子轨道的反键轨道π,相应的键分别叫π键和π*键。分子在基态时,两个p电子(π电子)处于成键轨道中,而让反键轨道空着。
如,按照分子轨道理论来处理,O2分子轨道式为:(每个括号右侧的数字写在右上角)
O2[KK(σ2s)2(σ*2s)2(σ2px)2(π2py)2(π2pz)2(π*2py)1(π*2pz)1]
两个p轨道形成一个π键尽管π键本身弱于σ键,但是π键仍然和σ键并存于多键中,因为合并的键比他们分别都要强。这一点从通过比较乙烷(154 pm)、乙烯(133 pm)、乙炔(120 pm)的键长就可以看出。
拥有双键和三键的原子通常有一个σ键,余下的则是π键。π键是由于平行轨道重叠形成的:两个轨道纵向的相遇,形成比σ更弱的键。π键中的电子有时也被叫做π电子。
π键并不一定要连接几个原子,金属原子和氢分子的σ键间的π交互作用在一些有机金属化合物的还原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炔和烯中的Π键经常与金属结合,所成的键含有很高的Π成分。
仅在部分分子中,σ键比π键更活泼:比如六羰基合二铁(Fe2(CO)6)、C2和乙硼烷B2H6。在这些化合物中,中心原子仅含有π键,为了能够造成轨道间的最大重叠,键长比预计的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