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置的读音怎么读
“置”的读音是zhì
笔划:13
部首:罒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竖、横折、竖、竖、横、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
释义:
1.赦罪,释放
置,赦也。——《说文》
见十置一。——《汉书·尹赏传》。注:“放也。”
高帝曰:“置之。”乃释通之罪。——《史记·淮阴侯列传》
斩首捕虏,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杀之,无有所置。——《史记·吴王濞列传》
2.安放;搁;摆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庄子·逍遥游》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史记·项羽本纪》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王维《送綦母潜落第还乡》
3.设置,建立,设立
于是秦始征晋河东;置官司马。——《左传·僖公十五年》
置园邑三百家。——《汉书·霍光传》
置以为像兮。——《楚辞·屈原·九章》
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汉·贾谊《汉安策》
4.豁免
晋王归晋阳,休兵行赏,命州县举贤才,黜贪残,置租赋,抚孤穷。——明·李贽《史纲评要·后梁纪》
5.废弃;舍弃
置大立少,乱之本也。——《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沛公则置车骑。——《史记·项羽本纪》
又如:置之高阁(比喻弃置一旁,不睬不用);置后(古时大夫死后无子,为死者别置后嗣、暂为丧主之称)
6.搁置;放下;放在一边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诗·魏风·伐檀》
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7.委托;交付。如:置质(委质。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以示献身);置重(侧重;着重)
8.购买;置办
郑人有且置履者。——《韩非子》
9.通“植”(zhí)。树立
凡试庐事置而摇之。——《周礼·考工记·庐人》
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礼记·祭义》
10.古代传递文书的驿站
五十里而一置。——《韩非子·难势》
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11.驿车;驿马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马催。——苏轼《荔枝叹》
造句:
1.他的书零乱地散置着。
2.如果在创业开始阶段你不能够到场并亲自参与,那么你正置自己于潜在的失败中。
3.此类信息都应填写在“后置条件”部分中。
组词:
1.置于死地而后快 [zhì yú sǐ dì ér hòu kuài]
指把人弄死才罢休。
2.置之不问 [zhì zhī bù wèn]
搁在一边,不予过问。
3.置之不论 [zhì zhī bù lùn]
搁在一旁,不予理论。
4.置之不顾 [zhì zhī bù gù]
搁在一旁。不予理会。
鲁迅《〈热风〉题记》:“所以我的应时的浅薄的文字,也应该置之不顾,一任其消灭的。”
5.置之不理 [zhì zhī bù lǐ]
搁在一旁,不加理睬。
2.置组词和拼音
置拼音是:[zhì]
置的组词:
搁置
购置
添置
布置
设置
安置
置换
装置
置信
处置
置疑
置喙
倒置
置身
措置
置评
归置
置备
废置
不置
候置
作置
补置
招置
置辨
埋置
留置
转置
前置
建置
悬置
中置
预置
并置
自置
置酒
叠置
备置
分置
置闰
置后
侨置
错置
置买
散置
创置
置问
投置
阁置
徙置
置醴
收置
辟置
列置
易置
召置
署置
置词
闭置
丢置
……
3.拼音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的拼音是:[pīn yīn]。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现代标准汉语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撰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扩展资料
中国的汉语拼音运动是从清朝末年的切音字运动开始的。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挽救民族危亡和振兴中华的热情,激发着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提出了教育救国的主张,梁启超、沈学、卢戆章、王照都一致指出,汉字的繁难是教育不能普及的原因,因此,掀起了一场“切音字运动”。
1923年8月,教育部召开国语统一筹备会,决议组织“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
1925年9月在北京的部分委员和一些语言学者自动组织“数人会”,提出了《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