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人的节日有哪些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义,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
2.给老人的春节贺词写点儿什么好呢
●春节即将来到,我用祝福捻制成的绒线,烛光下为您织起一件红色的毛衣:前身是平安,后身是幸福,吉祥是厚厚的肩,如意戴在袖子里,领子蕴藏着体贴,口袋把快乐盛满,穿在身上让温暖包裹着您,让我的心陪伴您度过新年! ●春节到,乌纱帽往你头上掉,老婆看你笑,美眉要你抱,钞票朝你飘,乐得你直喊:要,要,要…… ●祝您春节一而再再而三事事如意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彩生活八面玲珑久盛不衰十全十美百年好合千禧之际万贯家财慢慢享用! ●玫瑰是我的热情,糖果是我的味道,星星是我的眼睛,月光是我的灵魂,一并送给你,我爱的人,春节开心就好! ●新年到了,我未能送您温暖的冬衣,也无需华丽浪漫的诗句;没有贵重的礼物;也没有玫瑰的欢喜。
但有比那些更珍贵的祝福献给您:祝您在新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亲人邻里和和睦睦,新朋老友开开心心,生活简单快快乐乐,处世稳重平平安安;天天心情愉悦,岁岁喜气洋洋! ●祝福加祝福叠满无数个祝福,祝福减祝福又是祝福的起点,祝福乘祝福是无限美好祝福,祝福除祝福是惟美厚重的祝福,没有什么比祝福更贵重的礼物! ●看着窗外柔和的阳光,聆听树上小鸟的歌唱,心房四壁刻满了对您的涟漪和向往。
春节就要到来了,我们在期盼着那欢乐的喜庆之夜,屏住呼吸,静听那古老厚重的除夕夜的钟声敲响回荡。
●云是绚丽的,雨是透明的,风是执着的,月是深情的,思是缠绵的,爱是永恒的,星是灿烂的,您是难忘的。衷心地祝福您——春节快乐! ●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领略到腊梅顶风寒霜,那诱人的清香意味悠长;只有懂得关爱的人,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丽,那快乐的心情幸福激荡;只有经过不懈努力的人,才深深知道幸福来之不易。
祝您在春节万家团圆的日子里举杯高吭幸福日子万年长! ●星星的寂寞月知道,晚霞的羞涩云知道,花儿的芬芳蝶知道,青草的温柔风知道,梦里的缠绵心知道,心里的酸楚泪知道,我的思念您知道!我的祝福请记牢:祝春节快乐! ●相逢是首悠扬的歌,相识是杯醇香的酒,相处是那南飞的雁,相知是根古老的藤,心静时总会默默地祝福您,愿幸福与平安伴随着您甜甜蜜蜜的一生。新年好心情! ●摘一千颗星星照亮您的前程;种一千朵玫瑰陶醉您的心情; 折一千只纸鹤放飞您的欢乐;找一千种理由让您幸福安宁;说一千个句子祝您春节团圆喜庆! ●如果我是你眼中的一颗泪珠,我会顺着您的脸庞滑落到您的心灵深处。
如果你是我眼中的一颗泪珠,我今生为不愿意失去您而宁肯不再哭。每逢佳节倍思亲,祝福远方的您春节愉快幸福! ●这是我对你的祝福:遥遥的梦亮起一盏灯,听我心愿一声声,但愿你的人生再也没有伤痕,但愿你平安一程又一程,但愿所有的美好装满您的梦,祝福您新年快乐快乐永恒!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
装满一车幸福,让平安开道,抛弃一切烦恼,让快乐与您环绕,存储所有温暖,将寒冷赶跑,释放一生真情,让幸福永远对您微笑!大年三十吃饺子!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凉风冬听雪,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愿您与春节相伴与快乐牵手,让平安传情幸福永远相约。
●默默地思念很深,默默地祝福最真,默默地怀念难舍难分,默默的牵挂永远在心,默默地等待春节来临,默默地。
祝福春节愉快团圆欣喜万分! ●山脉能阻隔天高地远,却阻隔不住深深思念;经纬可以拉开距离,却挡不住真挚的情感;岁月可以流逝华年,朋友再远也会亲密无间。春节来临送去我的祝福片片! ●过去一年走过的脚步,留下的是艰辛和攀登的苦,未来一年里展望的路,你我仍需带着更高的理想继续付出。
从现在做起迈出勇敢和坚定,祝新的一年里有更大的进步。 ●以感谢为圆心,以真诚为半径,送给您一个圆圆的祝福,让爱您的人更爱您,您爱的人更懂您!祝福您和亲人和和美美,祝福您的父母健康幸福! ●天鹅湖边鸟飞绝,良无一点双人行。
双木非林心相连,您若无心先自飞。(猜出每句一个字共四个字是什么?)好棒!您一定猜对了!那奖品就是上面的祝福多多请您带回家和亲人们一起分享,恭喜您过一个愉快而祥和的春节! ●你要是敢春节不快乐,我就把你的脸打成彩屏的,脑袋打成震动的,耳朵打成和弦的,全身打成直板的,你再郁闷就打成折叠的,如果还敢就把你打成二手的. ●春节将至,来一组节日短信,给所有坛友拜个早年!!^_^ ●春节到,乌纱帽往你头上掉,老婆看你笑,美眉要你抱,钞票朝你飘,乐得你直喊:要,要,要。
●朋友总是心连心,知心朋友值千金。
灯光之下思贤友,小小讯儿传佳音。望友见讯如见人,时刻勿忘朋友心。
祝新春愉快! ●老婆是家,情人是花;工资给家,奖金买花;病了回家,好了看花;希望你在新的一年里记得常回家看看,但也别忘了浇花。 ●愿你一年365天天天开心,8760小时时时快乐,5256000分分分精彩,31536000秒秒秒幸福。
●财神让我转告你,要对人好,尤其要对发这条信息给你的人好,常让此人开心,多多请此人吃饭并送厚礼,财神才会关照你。 ●今年春节不送礼,发条短信传给你。
健康快乐长伴你,幸福美满粘着你,还有我要告诉你,财神已经盯上你!! ●祝。
3.有没有一些老人过生日的话给写几个把
我奶奶今天要过生日,,家里的人都去。
一桌子的人。
作为奶奶孙子的我的提个酒但是不知道说点什么好,没年我的家人过生日过什么节日的我们这些人都要提酒的,有谁能帮帮忙,我得先祝奶奶生日快乐什么的,然后还的祝愿其他的人什么什么的,象是心想事成 万事如意的话有点太土了,也不能太花哨,毕竟都是给长辈们祝福,,谁帮我想想,谢谢了。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的浪漫是生命的浪漫。
因此,我选择了这个绿色的世界,馈赠给你的生日。愿你充满活力,青春常在。
愿电波驾着我的祝福:幸福,好运送给你。祝你生日愉快!天天愉快! 都说流星可以有求必应,如果可以我愿意在夜空下等待,等到一颗星星被我感动,为我划过星空带着我的祝福落在你的枕边生日快乐 这是郁金香的日子,也是你的日子。
愿你年年这一天吉祥如意,芬芳馥郁! 生日快乐!我要送你一份纯情奶糖:成份=真心+思念+快乐,有效期=一生,营养=温馨+幸福+感动 在您的身上,我懂得了人生的意义,看到了真正的生命之光祝您生日快乐虽然不能陪你度过这特别的日子,但我的祝福依旧准时送上:在你缤纷的人生之旅中,心想事成!生日快乐! 原所有的快乐,所有的幸福,所有的温馨,所有的好运永远围绕在你身边!生日快乐! 青春的树越长赵葱茏,生命的花就越长越艳丽。在你生日的这一天,请接受我对你深深的祝福。
只有懂得生活的人,才能领略鲜花的娇艳只有懂得爱的人,才能领略到心中芬芳祝你有一个特别的生日谢谢你还记的我的生日,你刚才怎么不接电话呀?能给我打个电话吗? 祝我美丽的乐观的热情的健康自信的充满活力的大朋友妈妈生日快乐! 我为你收集了大自然所有的美,放在你生日的烛台上。将能说的话都藏在花蕾里,让它成为待放的秘密。
日光给你镀上成熟,月华增添你的妩媚,生日来临之际,愿朋友的祝福汇成你快乐的源泉愿祝福萦绕着你,在你永远与春天接壤的梦幻里。祝你:心想事成、幸福快乐!生日快乐! 喂!老友,今天是你的大生日!在这个时刻,我要送给你千万个嘱咐与问候,这是最值钱的“寒酸”! 祝您过个够味、够劲的生日,我的爸爸! 悠悠的云里有淡淡的诗,淡淡的诗里有绵绵的喜悦,绵绵的喜悦里有我轻轻的祝福,生日快乐! 又是你的生日了,虽然残破的爱情让我们彼此变得陌生,然而我从未忘你的生日,好多年了,每一个生日我们都没忘记给对方祝福,希望这一生都拥有这友情,真心祝你生日快乐! 愿我的祝福,如一缕灿烂的阳光,在您的眼里流尚,生日快乐! 正如玫瑰逗人喜爱,愿你的生日带给你愉快,因为你是最可爱的妹妹,祝生日快乐!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醒来惊觉不是梦,眉间皱纹又一重在你生日的这一天,只希望你能快乐、健康、美丽生日快乐! 心到,想到,看到,闻到,听到,人到,手到,脚到,说到,做到,得到,时间到,你的礼物没到,只有我的祝福传到 热烈祝贺你的生日,捎给你我对你的爱,也寄来一件小礼物。
多保重! 今天有了你世界更精彩,今天有了你星空更灿烂,今天因为你人间更温暖,今天因为你我觉更幸福! 在宁静的夜晚,点着暗淡的烛光,听着轻轻的音,乐品着浓浓的葡萄酒,让我陪伴你渡过一天难忘的生日 摘一片雪花,把祝串成洁白的树挂,为你的生日奉献一朵亮丽的心花。 长长的距离,长长的线,长长的时间抹不断,今天是你的生日,远方的我一直在掂念着你,祝你生日快乐! 愿像那一树枫叶,在晨风中舒开我纯洁的浅碧,在夕阳燃烧我殷切的灿红,给你的生日。
4.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怎么写
一、春节的来历: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最重要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节日。是中华文明最集中的表现。自西汉以来,春节的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春节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2006年5月20日,“春节”民俗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的来历有一种传说,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乡亲们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把‘年’兽撵走。”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二、春节的习俗
1、腊月二十三 祭灶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2、腊月二十四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3、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
旧俗认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亲自下界,查察人间善恶,并定来年祸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称为“接玉皇”。这一天起居、言语都要谨慎,争取好表现,以博取玉皇欢心,降福来年。
4、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5、腊月三十除夕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爆竹、吃年夜饭、给压岁钱、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5.重阳节作文怎样写
重阳节是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老人的节日. 老人,不落的太阳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里面所说的“佳节”,就是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在这一天,人们登高远望,思念亲人。今天就让我陪着大家再话重阳节。
1989年,我国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便成了我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在这里不禁会有人问,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用得着你在这里提醒我们吗?的确,我国历朝历代都有关爱老人的政策法规,例如汉代就明确指出“凡不孝者,斩之。”
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还专门下令各州府给当地为人正派的老者月月供米,年年供肉。但我在这里想告诉在座诸位一组数据。
曾经《东方时空》作过一个调查:你知道父母的生日吗?结果是怎样,70%的人知道,而30%的人知道其中一位或不知道。或许你会想,知道的还是大多数呀,但是如果我们以此为样本,你就会发现这实在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要知道,我国上网的主要人群是中青年人,他们大多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和民族的希望。但他们竟然忘记了父母的生日,忘记了有生养之恩的父母,这样的人怎么能说他会为人民服务呢?更有甚者,有些人不但不照料父母,反而还打父骂母,横眉冷对,视若旁人。
要知道,我们也有老去的那一天,常言道:“儿子打老子,一辈还一辈!”关爱老人,更是关爱我们自己! 从1950年到上世纪90年代末,世界老人数量增长176%,中国老人数量增长了217%;在本世纪未来的25年,世界老人将增加90%,中国老人将增加111%。我们正在逐步向老龄化社会过渡,老人将作为一个更大群体参与社会的各方面工作。
自80年代起,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关于老年人的立法和努力建立健全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以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我看来,只有千千万万家庭的问题解决了,社会这个大问题也就解决了;只有每个人都关爱老人了,这个社会自然会走向和谐的道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对于老人,他们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他们中有很多人依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其中“感动中国”的当选人年逾九十的学术泰斗季羡林,笔耕不辍,在晚年的著作中,对中国文化、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21世纪的人类文化等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今年已经95岁的两院院士侯祥麟老人,每天上午9点准时到办公室上班,继续为发展我国的石化和石油事业做贡献…… 这足以说明,老年人拥有的丰富知识与阅历是我们社会的宝贵财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尊重老人、敬重老人就是在尊重他们的人生历程,就是在对他们的生命致敬。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见挫折与失败。但当我们将心平静下来与老人交谈一下时,你就会感到他们是如此的饱经沧桑,他们用自己一生的时间逐渐积累下来的经验是如此精辟。
作为“过来人”他们用自己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他们以健康乐观的心态,自强不息的精神,表里如一的品质,超然脱俗的情操,坚忍不拔的意志,善良平和的为人,不畏艰难的勇气,勤俭节约的美德激励着后人向前行进。 “家有一老,犹有一宝。”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这些对祖国做出过贡献,对我们所在家族做出过贡献的老人做些事情,爱惜他们、帮助他们吗?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为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本分;作为公民,帮助老人是我们的义务。尽管这种本分和义务还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更加努力,从点滴做起,让尊老、爱老、敬老、助老这根接力棒永远跑下去。 重阳节很快就要来临,我们小学生应该尽自己一份力量去关心自己身边的老人。
这不,前段时间……那还是在放国庆七天长假的时候,我正在写作业,妈妈正在看电视,突然,我听见隔壁的胡奶奶发出了“啊啊”的呻吟,我连忙放下手中的笔,向胡奶奶家跑去。我急切却又很有礼貌地敲着门:“胡奶奶,我是莎莎,您怎么啦?快开门呀!”过了好一会儿,胡奶奶才出来开门,只见胡奶奶平时那张红光满面的脸现在苍白得像一张纸,她双手捂着肚子,脸上却还是装出一副慈祥的笑脸,困难地说:“是莎莎啊,快请进!”我焦急地问胡奶奶:“您怎么了,郑叔叔和王阿姨呢?哦,他们啊,吃喜酒去啦,我这把老骨头…..走不动了,就待在家里了。”
“哦,是这样呀,您好像生病了?”“哦,没有没有。”胡奶奶一边摇摇手,一边还是忍不住地捂着肚子。
“您别装了,我都看见了。”我有点不高兴了,胡奶奶明明生病了嘛,她为什么要撒谎呀!听到我已经识破她的借口,便又笑着说:“没什么大毛病,就是老毛病胃疼又犯了,不碍事的。”
我听了心里才算舒了一口气,还好,不算什么大毛病。于是,我连忙扶胡奶奶到沙发上躺下休息。
又回到家中倒了一杯水和找出一片缓解胃疼的药,便小心翼翼地拿给胡奶奶,热情地对她说:“胡奶奶,这是缓解胃疼的药片,你吃下它,胃疼就会好一点的。”没等胡奶奶说话,我又跑回家找出一只热水袋,烧了一锅热水灌了进去,一摸,嘿,还真暖和!我急忙跑到胡奶奶家,帮她把热水袋塞进衣服里。
6.谁能帮我设计一个关于老人的节日计划啊 急用啊
一、关心高龄老人生活,对九十岁以上及贫困老人,作一次全面慰问,上门送温暖。
二、对70岁、80岁和80岁以上寿星,进行祝寿,祝贺他们生日快乐,健康长寿。
三、邀请驻区单位医院的医生服务进社区,为老人们免费进行身体健康检查。
四、召开退休老干部座谈会,通报社区工作进展情况,征求各种意见,共创和谐社区。
六、组织社区老年协会会长、社区退休干部、老年文体队伍骨干来社区交流、联欢。
七、对下一代进行“敬老爱老”传统教育,组织南京石鼓路小学学生上门为社区残疾老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
在街道老年协会的重视支持下,在广大老年人的积极参与下,秣陵路社区老年人一定会过好一个欢乐、祥和、热气腾腾的老人节。
供你参考
7.今天是不是老人的节日呢
是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都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们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都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一些可口的饮食。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
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后来重阳节被立为才老人节。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插茱萸和簪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