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蒙早教成语接龙明字教案
蔽明塞聪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
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背暗投明 背:背弃;投:投奔。
指背离黑暗,投向光明。比喻背离昏主,投向明君 阐幽明微 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昏镜重明 将昏暗的铜镜重新打磨光亮。
比喻重见光明 爱憎分明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暧昧不明 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 莫明其妙 说不出其中的奥妙。
形容事情非常奇怪,说不出道理来 明查暗访 明里调查,暗中访问。指多方面调查了解情况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目光敏锐,可以看清鸟兽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车柴草。
比喻为人精明,只看到小节,看不到大处 明婚正配 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 明婚正娶 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 明火执仗 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
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明确无误;正大光明 明抢暗偷 公开抢劫,暗中偷盗 明升暗降 指表面上升官,而实际上被削去权力 明推暗就 表面上推拒,暗地里接受。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拒绝的样子 白黑分明 比喻是非分得清楚。
白蜡明经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
比喻屡试不中。 蔽聪塞明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
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比喻内心的诚意不用表白,必然表现在行动上。 冰雪聪明 比喻人聪明非凡。
不明不白 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察察为明 察察:分析明辨;明:精明。形容专在细枝末节上显示精明。
长夜难明 比喻漫长的黑暗统治。 窗明几净 几:小桌。
形容房间干净明亮。 春光明媚 明媚:美好,可爱。
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春和景明 春光和煦,风景鲜明艳丽。
慈明无双 赞扬兄弟或平辈中之最负声望者。 聪明才智 指人的智慧和才能。
聪明一世 表示一个人一辈子聪明。 聪明智慧 智力过人,心思敏锐。
聪明伶俐 聪明:智力发达,天资高。伶俐:灵活、乖巧。
形容小孩头脑机灵,活泼且乖巧。 大明法度 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
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淡泊明志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
恩怨分明 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耳聪目明 形容头脑清楚,眼光敏锐。 二分明月 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
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奉若神明 奉:信奉;神明:神。崇拜得象迷信者敬神那样。
形容对某些人或事物的盲目尊重。 更令明号 重新申明号令。
说明贤明君主应当取信于民。 公正廉明 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光明磊落 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光明正大 心怀坦白,言行正派。 皓齿明眸 皓:白色的样子;眸:眼珠,泛指眼睛。
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亦喻指美女。
黑白分明 比喻事非界限很清楚。也形容字迹、画面清楚。
简明扼要 指说话、写文章简单明了,能抓住要点。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精明强干 机灵聪明,办事能力强。 敬若神明 神明:泛指神,像敬重神一样敬重对方。
形容对某人或某物崇拜到了极点。多用作贬义。
开宗明义 开宗:阐发宗旨;明义:说明意思。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
考绩幽明 考绩:考核官吏政绩;幽:昏暗;明:清白。指考核官吏政绩得失。
泾渭分明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来去分明 形容手续清楚或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 经明行修 旧指通晓经学,品行端正。
柳暗花明 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
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明德惟馨 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
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明明赫赫 形容光亮夺目,声势显赫。
明人不做暗事 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
明镜高悬 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明窗净几 形容室内明亮、整洁。 明耻教战 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知道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明来暗往 公开或暗地里来往。形容关系密切,往来频繁。
明效大验 显著而又巨大的效验。 明珠弹雀 用珍珠打鸟雀。
比喻得到的补偿不了失去的。 明白了当 形容说话或做事干净利落。
明火执杖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
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廉明公正 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
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明争暗斗 明里暗里都在进行争斗。
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挤。 明察暗访 从明里细心察看,从暗里询问了解。
指用各种方法朝廷调查研究。 明正典刑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
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
2.小班接成语龙教案
语文知识、能力整合的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活动主题:成语接龙。
活动年级:二年级
活动内容:收集成语。
活动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
3、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
1、讲故事: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成语和成语故事?把喜欢的故事讲给同学听好吗?(学生讲故事)说说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谈感受)许多成语和故事能使我们受到启发,让我们认真读一读吧!
2、说成语:今天,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成语接龙”(首尾相接)快快开动脑筋,想想你知道那些成语。
(每组10人,到前面说成语,说不上来即被淘汰,看谁取得最后胜利)
3、识字:
1)、出示第一组成语,学生自由读,认识生字。
2)、出示“寸、益、彰”三个字,读字音,交流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学习二、三组成语。5、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所得。
6、讲成语故事。
1)、学生自愿交流。
2)、听了故事后你知道了什么?
7、写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
2)、找出自己觉得不好的字,教师范写指导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自己评评,看看有哪些进步。
5)、同桌互评,共同进步。
8、练习:
1)、把成语填完整。
( )苗( )长 ( )到渠成 ( )井( )天 取( )补短
2)、把你收集到的成语写下来,和同学互换。互相读一读,记一记。
9、课外阅读指导。
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3.幼儿小班成语教案《点铁成金金玉良言》
【成语】: 点铁成金
【拼音】: diǎn tiě chéng jīn
【解释】: 原指用手指一点使铁变成金的法术。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出处】: 宋·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举例造句】: 真是点铁成金,会者不难,只改得二三十个字,便通篇改观了。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三回
【成语故事】:
晋代初年,南昌有个叫许逊的人,曾经在旌阳县当县令,他能施符作法,替人驱鬼治病,百性们见他像仙人一样神,就称他为“许真君”。一次,由于年成不好,农民缴不起赋税。许逊便叫大家把石头挑来,然后施展法术,用手指一点,能把石头点化成金子,补足了上级征集的赋税。原来指仙人炼丹,仙丹炼成后就可以点铁石成黄金。后人多用来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有化腐朽为神奇之功力。
4.幼儿园中班井底之蛙成语故事教案怎么写
一口废井里住着一只 青蛙 。有一天,青蛙在井边碰上了一只从海里来的大龟。
青蛙就对海龟夸口说: “ 你看,我住在这里多快乐!有时高兴了,就在井栏边跳跃一阵;疲倦了,就回到井里,睡在砖洞边一回。或者只留出头和嘴巴,安安静静地把全身泡在水里:或者在软绵绵的泥浆里散散步,也很舒适。看看那些虾和蝌蚪,谁也比不上我。而且,我是这个井里的主人,在这井里极自由自在,你为什么不常到井里来游赏呢! ”
那海龟听了青蛙的话,倒真想进去看看。但它的左脚还没有整个伸进去,右脚就已经绊住了。它连忙后退了两步,把大海的情形告诉青蛙说: “ 你看过海吗?海的广大,哪止千里;海的深度,哪只千来丈。古时候,十年有九年大水,海里的水,并不涨了多少;后来,八年里有七年大早,海里的水,也不见得浅了多少。
可见大海是不受旱涝影响的。住在那样的大海里,才是真的快乐呢! ”
青蛙听了海龟的一番话,吃惊地呆在那里,再没有话可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