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评价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
汉文帝后元年(前163年)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有所失而行有所过与?……将百官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汉明帝永平八年(65年)冬十月,出现日蚀。诏曰:“……永思厥咎,在予一人。群司勉修职事,极言无讳。”
汉武帝即位后穷兵黩武,又好神仙方士,大造宫室,挥霍无度,致使民力枯竭,寇盗并起,天下板荡。晚年,巫蛊狱兴,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俱死于此,株连甚广。不久,即察知太子无辜,乃建“思子宫”,自责悔过,时在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明年,当群臣之面自责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还追悔曾屡受方士仙人欺骗,曰:“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随后,他又驳回了大臣桑弘羊等人屯田轮台(今新疆轮台县)的奏请,决定“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轮台罪己诏》)曰: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乃者贰师败(贰师将军李广利远征大宛惨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令百姓养马即可免除徭役),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2.汉武帝在轮台罪己诏中说了些什么
汉武帝的《轮台罪己诏》就是基于上述社会危机时的帝王“自我批评书”。
晚年的汉武帝深感统治政策应有改弦易辙的必要,于公元89年(征和四年)下诏“罪己”。 《轮台罪己诏》说:“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燧,是扰劳天下,肥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至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同年又下诏“陈继往之悔,罢轮台之戎”。
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等人的屯田筑亭燧远戎轮台的建议,减少了边事,减轻徭赋,重视农业,命赵过推行代田法,改进农具和耕作技术,以发展生产。这些政策使社会逐步安定,封建秩序逐渐恢复,兴兵几十年的大汉王朝又回到了与民休息、重视发展经济的轨道。
朕曾经一时糊涂,听信了一个名叫弘的军侯的上书:匈奴人捆住马的四蹄,扔到城下,说要送马给我汉朝。匈奴长期扣留汉朝使者不让回朝,所以才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兴兵征讨,维护汉使的威严。
古时候,卿大夫提出的倡议,都要先求神问卜,得不到吉兆是不能施行的。因此,贰师将军这次出征前,朕曾普遍地征询朝廷诸位大臣,以及地方郡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长官的意见,大家认为“匈奴人捆缚自己的战马,是他们最大的不祥之兆”,有的认为“匈奴人是在向汉朝显示强大,故意向人显示自己力量有余而已”。
3.汉武帝晚年的罪己诏是怎样的
汉武帝即位后穷兵黩武,又好神仙方士,大造宫室,挥霍无度,致使民力枯竭,寇盗并起,天下板荡。晚年,巫蛊狱兴,卫皇后和太子刘据俱死于此,株连甚广。不久,即察知太子无辜,乃建“思子宫”,自责悔过,时在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明年,当群臣之面自责曰:“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还追悔曾屡受方士仙人欺骗,曰:“向时愚惑,为方士所欺。天下岂有仙人,尽妖妄耳!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随后,他又驳回了大臣桑弘羊等人屯田轮台(今新疆轮台县)的奏请,决定“弃轮台之地,而下哀痛之诏”(《轮台罪己诏》)曰: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乃者贰师败(贰师将军李广利远征大宛惨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令百姓养马即可免除徭役),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
4.汉武帝颁布罪己诏的意义
上乃下诏,深陈既往之悔,曰: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B323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优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译文:前些时,有关部门奏请要增加赋税,每个百姓多缴三十钱,用来增加边防费用,这样做会明显加重老弱孤独者的负担。如今又奏请派兵到轮台去屯田,轮台在车师(今新疆吐鲁番西北)以西一千余里,上次开陵侯攻打车师时,虽然取得了胜利,迫使车师王归降,但因路途遥远,粮草缺乏,死于路上的就有数千人,更何况轮台还要往西呢!过去是朕一时糊涂,仅凭一个名叫弘的军候上书说:匈奴人捆住马的四蹄,扔到城下,说要送马给我汉朝,再加上匈奴长期扣留汉使不让回朝,所以才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兴兵征讨,为的是维护汉使的威严。古时候,卿大夫提出的倡议,都要先求神问卜,得不到吉兆是不能施行的。因此,贰师将军这次出征前,朕曾普遍地征询朝廷诸位大臣和某些地方长官的意见,他们都认为‘匈奴人捆缚自己的战马,是最大的不祥’,或者认为‘匈奴人是向我国显示强大,而实际上他们的力量并不充足,只不过是故意向人显示自己力量有余而已’。那些负责求神问卜的方士和星象家们也都认为‘是吉兆、匈奴必败,机不可失’。又说:‘遣将北伐,至山必胜。卦辞显示,诸将中,以派贰师将军前去最为合适。’所以朕才派遣李广利率兵出征,并告诫他务必不要深入匈奴腹地。可谁曾想,那些计谋和卦辞全都与事实相反。后来抓到的匈奴人说:‘匈奴人捆缚战马,是为了对汉军进行诅咒。’匈奴人常说:‘汉虽强大,但汉人不耐饥渴,匈奴放出一只狼,汉军就要损失千只羊。’等到李广利兵败,将士们或战死,或被俘,或四散逃亡,这一切都使朕悲痛难忘。如今又奏请派人远赴轮台屯垦,还要修筑堡垒哨所,这是劳民伤财的建议,朕不忍听!负责民族事务的大鸿胪还建议招募囚犯护送匈奴使者回国,以封侯作为奖赏,让他们刺杀匈奴单于,以发泄我们的怨愤,这种见不得人的事连春秋五霸都耻于去做,更何况我们大汉王朝呢!况且匈奴对投降他们的汉人要全身严密搜查,怎么可能行刺匈奴单于呢!当今最重要的任务,在于严禁各级官吏对百姓苛刻暴虐,废止擅自增加赋税的法令,鼓励百姓致力于农业生产,恢复为国家养马者免其徭役赋税的法令,用来补充战马损失的缺额,不使国家军备削弱而已。各郡、国二千石官员都要制定本地繁育马匹和补充边境物资的计划,在年终呈送全年公务报告时一并报送朝廷。”
5.汉武帝晚年为什么写罪己诏
汉武帝在反击匈奴的过程中,开边兴利,继往开来,有很大的贡献。但是他竭尽天下民力资财,数十年无宁日,加之以重刑犯、穷奢丽、弄鬼神,终使得民怨沸腾,社会后果极其严重。汉武帝要保存所取得的积极成果,必须及时的在政策上实现转折,使社会安定下来,使人民得以安定修养。
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颁布的轮台“哀痛之诏”,是古代帝王罪己以收民心一次比较成功的尝试,它澄清了纷乱的局面,稳定了统治秩序,导致了所谓“昭宣中兴”,使得西汉统治得以再延续近百年之久。
但是轮台之诏的颁布,不能说是及时的。在之前的若干年,出现过需要转折也可能实现转折的时机。但汉武帝延误了这种时机,从而加深了人民的苦难和政局的动荡。
6.《轮台罪己诏》
读汉武帝《轮台罪己诏》 原文: 前有司奏,欲益民赋三十助边用,是重困老弱孤独也。
而今又请遣卒田轮台。轮台西于车师千余里,前开陵侯击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六国子弟在京师者皆先归,发畜食迎汉军,又自发兵,凡数万人,王各自将,共围车师,降其王。
诸国兵便罢,力不能复至道上食汉军。汉军破城,食至多,然士自载不足以竟师,强者尽食畜产,羸者道死数千人。
朕发酒泉驴、橐驼负食,出玉门迎军。吏卒起张掖,不甚远,然尚厮留其众。
曩者,朕之不明,以军候弘上书言“匈奴缚马前后足,置城下,驰言:“秦人,我匄若马。”又汉使者久留不还,故兴遣贰师将军,欲以为使者威重也。
古者卿大夫与谋,参以蓍龟,不吉不行。乃者以缚马书遍视丞相、御史、二千石、诸大夫、郎为文学者,乃至郡属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皆以“虏自缚其马,不祥甚哉”,或以为“欲以见强,夫不足者视人有余”。
《易》之卦得《大过》,爻在九五,匈奴困败。公军方士、太史治星望气,及太卜龟蓍,皆以为吉,匈奴必破,时不可再得也。
又曰:“北伐行将,于鬴山必克。”卦诸将,贰师最吉。
故朕亲发贰师下鬴山,诏之必毋深入。今计谋卦兆皆反缪。
重合侯得虏候者,言:“闻汉军当来,匈奴使巫埋羊牛所出诸道及水上以诅军。单于遗天子马裘,常使巫祝之。
缚马者,诅军事也。”又卜“汉军一将不吉”。
匈奴常言:“汉极大,然不能饥渴,失一狼,走千羊。” 乃者贰师败,军士死略离散,悲痛常在朕心。
今请远田轮台,欲起亭隧,是扰劳天下,非所以忧民也,今朕不忍闻。大鸿胪等又议,欲募囚徒送匈奴使者,明封侯之赏以报忿,五伯所弗能为也。
且匈奴得汉降者,常提掖搜索,问以所闻。今边塞未正,阑出不禁,障候长吏使卒猎兽,以皮肉为利,卒苦而烽火乏,失亦上集不得,后降者来,若捕生口虏,乃知之。
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修马复令,以补缺,毋乏武备而已。郡国二千石各上进畜马方略补边状,与计对。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
《汉书"卷九十六下 西域传第六十六下》 译文: 前些时候,有关部门奏请要增加赋税,每个百姓再多缴三十钱,用来增加边防费用。这样做明显加重老弱孤独者的负担。
如今又有人奏请派兵到轮台去屯田垦荒。轮台在车师以西一千余里,上次开陵侯攻打车师时,危须、尉犁、楼兰在京师的六国子弟兵都先后西去参加征战,运送粮草接应汉军,国王自己发兵数万人,统驭将帅攻破车师城,迫使车师王归降,取得了胜利。
虽然城里粮食很多,可是兵士无法带足粮食班师回朝,体魄强悍的尽食所蓄,体弱多病的在道上死了几千人。朕派酒泉的驴队骆驼队出玉门关送军粮迎接军队,可是班师的兵士返回张掖不多远,还是有很多人没有回来。
朕曾经一时糊涂,听信了一个名叫弘的军候的上书:匈奴人捆住马的四蹄,扔到城下,说要送马给我汉朝。匈奴长期扣留汉朝使者不让回朝,所以才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兴兵征讨,维护汉使的威严。
古时候,卿大夫提出的倡议,都要先求神问卜,得不到吉兆是不能施行的。因此,贰师将军这次出征前,朕曾普遍地征询朝廷诸位大臣,以及地方郡国都尉成忠赵破奴等长官的意见,大家认为“匈奴人捆缚自己的战马,是他们最大的不祥之兆”,有的认为“匈奴人是在向汉朝显示强大,故意向人显示自己力量有余而已”。
求神问卜的方士和星象家们也都认为贰师将军出征“吉兆明显,匈奴必败,机不可失”,还说:“派贰师将军带兵北伐,到鬴山就能打胜仗。” 卦辞显示派贰师将军前去作战最合适,所以朕才派遣李广利率兵出征,并告诫他慎入匈奴腹地。
可谁曾想到,那些求神问卜得到的卦辞全都与事实相反。后来被汉军抓到的匈奴俘虏说: “匈奴人听说汉军要来,就派巫师埋掉羊牛行走的通道,填掉水井,诅咒汉军。
单于送给汉朝天子良马裘衣时,便让巫师祝愿匈奴好远。匈奴人捆缚战马,是为了诅咒汉军。
还曾卜到汉军有一位将命运不利。”匈奴人又说:“汉朝虽然强大,但汉人耐不得沙漠里的饥渴。
匈奴放出一只狼,汉军就要损失一千只羊。”等到李广利兵败,将士们或战死,或被俘,或四散逃亡,这一切都使朕悲痛难忘。
如今桑弘羊等人奏请派军队远赴轮台屯田垦垦,修筑堡垒哨所,这是劳民伤财,不是忧患天下百姓的好建议,朕不能采纳。大鸿胪建议招募囚犯以封侯作为奖赏,借护送匈奴使者回国的机会,刺杀匈奴单于,发泄我们的怨愤,这种事情连春秋五霸也不会这样做的,况且匈奴对投降他们的汉人要搜查全身,详细盘问被俘汉人所知道的情况。
当今边塞防务还没有走上正轨,宫门都可以随便出人,边疆障候官员派兵士狩猎获皮肉之利,兵士劳苦而烽火松弛,那些活着跑回来的俘虏,知道这种情况。 当今最重要的任务,是严禁各级官吏对百姓苛刻暴虐,废止擅自增加赋税的法令,鼓励百姓致力于农业生产,恢复为国家养马者免其徭役赋税的法令,用来补充战马损失的缺额,不使国家军备削弱而已。
各郡、国二千石官员都要制定本地繁育马匹和补充边境物资的计划,在年终呈送全年公务报。
7.汉武帝为什么下罪己诏
处于晚年的汉武帝渐渐没有以往那么英明善断,并且相信巫蛊之术。长此求仙不得,汉武帝自然心思不安。加上由于皇帝信奉这些方术,长安城内外聚集许多女巫、方士等等,他们经常出入后宫教导妃子们如何讨好皇帝、获得专宠。
有一日,汉武帝住在建章宫,看到一个男子带剑进入中龙华门,怀疑是不寻常的人,便命人捕捉。该男子弃剑逃跑,侍卫们追赶,未能擒获。汉武帝大怒,将掌管宫门出入的门候处死。冬十一月,汉武帝征调三辅地区的骑兵对上林苑进行大搜查,并下令关闭长安城门进行搜索,什么男子倒是没抓到,反倒是在妃嫔后宫搜到一堆木头人。妃嫔们互相告发说是对方诅咒皇帝,导致汉武帝大怒,一下子杀了数百人。这就是巫蛊事件。然而,事情还远远没有结束,这时一个叫江充的人出现在历史上了。
此前事件后,汉武帝产生了疑心,有一次,在白天小睡,梦见有好几千木头人手持棍棒想要袭击他,霍然惊醒,从此感到身体不舒服,精神恍惚,记忆力大减。江充自以为与太子刘据、卫皇后有嫌隙,见汉武帝年纪已老,害怕汉武帝去世后被刘据诛杀,便定下奸谋,说汉武帝的病是因为有巫术蛊作祟造成的。汉武帝立即派江充去追查,江充诬陷太子收有木头人在宫中诅咒皇帝。太子见事态不妙,马上叫人杀了这个佞臣江充,打算自己去向皇帝解释。结果,江充死后,其同党跑去汉武帝那儿诬陷太子想要造反,于是汉武帝派出大军捉拿太子,太子兵力不足,逃出长安。之后,被地方兵力围困,自知回天乏力,自缢而死,他的子孙都一并受到迫害而死,唯独剩下了一个孙子刘病已(后来的汉宣帝)侥幸活了过去。太子的母亲卫子夫皇后知道儿子自杀后,深感悲痛与无奈,也一并自杀身亡。至此,汉武帝才开始悔悟。
汉武帝接受忠臣的纳谏之后才发现自己犯了大错,而且还失去了太子和皇后,悲痛万分。于是,汉武帝反省一路以来,自己求仙不成、又因巫蛊之祸害死太子和皇后,感到十分愧疚与悲伤,于是向天下发布《轮台罪己诏》,说“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糜费天下者,悉罢之!”,以表示承认自己的错误。一世英明的汉武帝,偏偏就在晚年犯了大错,可惜。然而历史上,多的是早年英明晚年昏聩的皇帝。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轮台罪己诏怎么证明是汉武帝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