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离域大派键
在离域分子中,参与共轭体系的所有π电子的游动并不局限在两个原子附近,而是扩展到组成共轭体系的所有原子间,这样的共轭π键也叫大π键,离域π键或非定域键。
由于共轭π 键的离域作用,当分子中任何一个组成共轭体系的原子受外界试剂作用时,它会立即影响到体系的其它部分。共轭分子的共轭π键或离域键是化学反应的核心部位。例如1,3-丁二烯、苯。这种特殊的键是苯具有特殊性质的根本原因。
扩展资料
形成大π键的条件:这些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这些原子有相互平行的p轨道;p轨道上的电子总数小于p轨道数的2倍。
大π键是3个或3个以上原子形成的π键,通常指芳环的成环碳原子各以一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彼此侧向重叠而形成的一种封闭共轭π键。
例如,苯的分子结构是六个碳原子都以sp2杂化轨道结合成一个处于同一平面的正六边形,每个碳原子上余下的未参加杂化的p轨道。
由于都处于垂直于苯分子形成的平面而平行,因此所有p轨道之间,都可以相互重叠而形成以下图式,苯的大π键是平均分布在六个碳原子上,所以苯分子中每个碳碳键的键长和键能是相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域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域
2.离域PIE键是什么
当分子结构中有多个连续排布的原子的p轨道参与形成pi键,可以使得电子在整个所有提供p轨道的原子的范围内进行运动,而不是仅仅被限制在邻近的两个原子。这样的pi键称为离域大pi键。
这样解释很单调,举个两个典型的例子你就知道了。
1,3-丁二烯。结构CH2=CH-CH=CH2,4个碳都提供了一个p轨道形成pi键。这个时候从结构上分析,中间2号3号碳都有肩并肩排列的p轨道,其实形成pi键的条件已经满足了,因而事实上整个pi键电子云沿着整个碳骨架排布,结构式中间写的是单键,其实还是有pi电子的。所以在和卤素1:1进行加成的时候,更多时候会生成1,4加成的产物,比如和Br2等摩尔反应,在产物除了正常的1,2加成产物Br-CH2-CHBr-CH=CH2之外,同时会生成1,4加成产物Br-CH2-CH=CH-CH2-Br2,这个1,4加成的产物就是离域大pi键存在的最好证据。
还有就是苯,6个碳原子都提供了一个p轨道形成pi键,所以这个离域大pi键是环状的结构。这也就是有的苯的结构式写法是一个六边形里面一个圈的原因,因为不是独立的3个双键。
3.如何计算离域∏键
首先看参加到电子离域的原子数目,写下面
再看离域的电子数目,写上面
so eazy
then,判断哪些原子参与了
就比如那个BF3吧,B是缺电子的,都缺了,肯定拿不出多余的了,对吧?
F是什么来着。。。2s2 2p5,对吧
除了一个单电子和B形成δ键,还有孤电子对
而且这一对电子必须是要竖起来的,这样3个F的轨道才能在同一个平面上
而B提供了一个空的轨道,帮助形成离域
那不就是派4 6了嘛
4.有机化学的共振式怎么写
以烯丙基正离子为例 它的共振式可以写成这样:
【⊕CH2—CH=CH2】↔【CH2=CH—CH2⊕】,“⊕”为正电荷。离域之后 分子中的电子都不局限于每个碳与碳之间 而是有可能分布在任意一个碳原子周围。给出了两个极限式 这两个极限式的贡献是均等的 也就是说整个分子轨道上的电子有五成是按左边极限式排列 另外五成是按右边的极限式排列。 虽然看上去那俩极限式是一样的。。。 如果是重氮甲烷CH2—N≡N之类的话就不是对称结构 所以这种的极限式就不会是看上去一样的了 而且重氮甲烷的各极限式的贡献 也就是电子排布符合极限式的几率也是不同的 而不像烯丙基正离子一样五五开
共振论就是处理这种π键电子离域时 描述电子所在的状态的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