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祭文的写法
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尝!吊君幼学,以交伯符;仗义疏财,让舍以民。吊君弱冠,万里鹏抟;定建霸业,割据江南。吊君壮力,远镇巴丘;景升怀虑,讨逆无忧。吊君丰度,佳配小乔;汉臣之婿,不愧当朝,吊君气概,谏阻纳质;始不垂翅,终能奋翼。吊君鄱阳,蒋干来说;挥洒自如,雅量高志。吊君弘才,文武筹略;火攻破敌,挽强为弱。想君当年,雄姿英发;哭君早逝,俯地流血。忠义之心,英灵之气;命终三纪,名垂百世,哀君情切,愁肠千结;惟我肝胆,悲无断绝。昊天昏暗,三军怆然;主为哀泣;友为泪涟。亮也不才,丐计求谋;助吴拒曹,辅汉安刘;掎角之援,首尾相俦,若存若亡,何虑何忧?呜呼公瑾!生死永别!朴守其贞,冥冥灭灭,魂如有灵,以鉴我心:从此天下,更无知音!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参考一下好不?
2.祭文怎么写
祭 父 文 时维公元二零零七年元月二十一日,农历丙戌年腊月初三,乃祭奠之期,行奠孝子唐守益,孝女唐守琼、唐守芬、唐守容、唐守谦、唐守岑恭具香烛楮财、时鲜供品。
不腆之仪、置祭于家父唐经科老大人灵前,作揖叩首、低头泣血告慰祭奠之辞: 呜呼!终身难忘冬月廿六日夜,刺骨寒风起,吹散我父与子、女两分离,家父撒手人寰,享年七十七。天地感动、长空倾雨。
较场顶竹木低头垂泪,南广河碧水鸣哀悲泣。我们跪拜家父灵前,痛心疾首、泪如断线珍珠涮涮落地,各自哀声悲啼,多少往事从头涌起。
父亲尚未成年,祖父死去。位居兄长,生活靠你、年少失学,在家种地,栽秧打谷是能手。
犁耙铲搭样样行。家庭重担,嫩肩挑起。
解放六年,命运转机,参加工作,服务乡里。 我们作为您的子女,深感荣幸。
因为您退休前,对待工作,敬业勤奋、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勤政为民。人们常说:唐书记,是好人,为人正直,实事求是,办事公平。
对待同志肝胆相照,对待百姓,平易近人。工作几十年,群众有好评:无论在曹营,还是在德胜;无论在县革委,还是在农委。
都一直保持着**员的先进性。 敬爱的父亲啊!您不但是人民的好公仆,还是我们心中的伟人。
您对祖母很孝顺,您对母亲很坦诚,您对我们尽其心,不求我们都成龙成凤,但要我们堂堂正正地做人。教我们爱文就多读书,爱武就去当兵,再不然就当农民,勤劳能致富,勤劳能生存。
父亲思想观念新,从不重男把女轻。不管是儿还是女,同样对待很公平。
同样关心我们成家立业,同样为我们指点迷津。父亲啊!您是菩萨心肠。
善良品行,不使我们挨饥饿,不使我们受寒冷。就怕我们懒惰,就怕我们生病。
为我们健康成长,确实操了不少心。羊是畜牲,不忘跪乳之恩;鸦是禽类,尚报反哺之情。
我们是人,对您的大恩大德,肯定铭记终身。 父亲啊!您因忽然得急病,奇方妙药也不灵。
天命难违成永别。从今后,要见父亲,除非南柯梦里寻。
跪在灵前泪珠滚,思亲感恩之言难表尽,恭奉清酌敬父亲,盼望父亲来领情。敬爱的父亲啊!儿女们祝愿您一路走好!早登佛国入天庭! 哀哉 尚飨。
3.如何写祭文
依老古2113规矩需讲究的多的很,除格式以外,单就5261称呼、落款而言,什4102么样的亲朋各各不同。因1653要饭的毕竟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对古老的繁琐称呼不是全通,而且文言形式的文字不太入门,所以要饭的一般采取抒情散文形式,一来与时俱进符合现代人味口,二来通俗易懂能感之以情产生共鸣。
下面先就普通格式问题简单介绍如下:
在农村,号称“祭文”基本上都属于客祭,主祭叫“哀词”。两者区别在于,哀词以忆平生诉苦述悲为主,客祭则重在写亡者事迹,也可以略带诉苦,以启后人。
祭文开头交待亡者生殁日期,享年多少岁。正文则忆平生写事迹,及孝者的感受,落款则要与亡者相对应。比如祭岳父,落款应是“孝婿”。等等以此类推。
4.祭文的写法
祭文的书写格式: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示例:祭祖父文
维:
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日: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风雨无阻。不避艰辛。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己恭人。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呜呼哀哉!
尚飨!
5.祭文怎么写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样例文式
起车祭文,即丧葬时,灵柩欲抬往山上安葬之时,孝男孝女跪拜之时所寄之文,例文如下:
例一:
公元○○○○年岁次○○年○○之月○○朔越○日
不孝男○○孝妇○○○孝孙○○等敢昭告于
○代大父(或母)谥(或讳)○(姓)公(或○氏)之灵曰:痛维吾父(或母)罔极深恩,未报毫厘,胡云一梦,庵忽辞尘,兹奉灵柩,安葬福岫,灵车既驾,往处幽宅,载 陈牲礼,永诀生天,父(或母)其鉴格耶,尽哀诚
谨告
如上例,“维”字,“某代大父(或母)”,“谨告(或尚飨)”皆在其它行列之上,称为“三开头”,按闽南风俗,子孙辈排列为:不孝男○○,孝妇○○,孝女○○,孝婿○○,孝侄男○○。
6.祭文要怎么写
祭文的书写格式
祭文是为祭奠死者而写的哀悼文章。这种文体的出现,最早追溯到汉代。那时,人们在祭扫山坟陵墓时,往往要诵读“哀策”一即早斯的祭文。到了唐宋,祭文开始兴盛并广泛发展开来,种类也不断增多,还出现了不少写此类文章的大家,如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祭石曼卿文》,都是脍炙人口的祭文名篇。以后人们对这种文体沿用不衰,用它来表达对亡亲故友的哀悼之情。祭文这种形式,现在用得很少,下面仅介绍它的书写格式及示例。
祭文的书写格式: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吴兴、王文濡《续古文观止》中注评说:“韩昌黎《祭十二郎文》、欧阳修《泷冈阡表》,皆古今有数文字,得此《祭妹文》,乃鼎足而三。”这三篇散文,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名祭文”。《祭妹文》又被誉为“古代祭文中的绝调”。一、韩愈:祭十二郎文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
7.祭文怎么写
原发布者:一笑而过XZY
男自称孝男
女自称孝女 对母亲称呼:故显妣(本姓)母(母姓)氏老孺人
男自称不孝男 女自称不孝女 对岳父称呼:故岳考(岳父姓)公讳(岳父名)老大人 男自称孝婿 对岳母称呼:故岳妣(妻姓)母(岳母姓)氏老孺人
自称孝婿 注:其余各类祭文都要灵活应用,并非死板而不变动。文前两奠三献不必写出,由颂文之人念过为是。(文毕亦然)。 文前:1、上香 2、奠嚼(酒) 3、献馔(zhuan)(肉) 4、献羹(geng)(饭) 5、献帛(钱) 文毕:1、叩首 2、叩首 3、叩首。礼毕平身退位。 二、祭文头尾写法:
(文头)时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年,**岁,农历*年*月*日之夜,奠之良辰也,致祭孝男(或孝女)立叩:谨具香烛炬帛,三牲酒醴时馐清酌,一切不典之仪,致修祭于新逝世故显考*公讳**老大人西游,享年*十*寿之灵前而泣以文曰:呜呼!(文尾)哀哉,尚飨祭母舅、舅娘通套文 惟我母舅,品德贤良,支宾接客,考虑周详,操持家务,一生奔忙,克勤克俭,处事有方,任劳任怨,有功不扬,教育我辈,行动影响,上和下睦,四邻敬仰,对待戚友,温良恭让,爱护外侄,如珠在掌,寒暑关照,无异亲娘,期望外
8.祭文的写法
祭文的书写格式: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
—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
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
“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示例:祭祖父文维:公元一九六一年五月三日,齐期刊、大维、二维等,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父德享老大人之灵前而哀日:祖父去世,年仅七旬。奔波劳碌,终生耕耘。
风雨无阻。不避艰辛。
勤俭持家,生活平稳。教育吾辈,克己恭人。
对待敌友,爱憎分明。维护集体,不讲私情。
祖父之德,足启后人。老当益壮,宜寿长春。
无奈不测,急病缠身。一卧不起,迅速辞尘。
呜呼祖父,百喊不闻。肝肠断绝,血泪沾巾。
哀号祭奠,悲痛难陈。黄泉有觉,来品来尝。
呜呼哀哉!尚飨。
9.祭文怎么写
书写格式 开头人们写祭文,习惯以“维”字开头。
“维”是助词,作发语词用,无别的意思。祭文以“维”字开头后,紧接着即言明吊祭文时间及祭谁,谁来祭。
这是开篇明义,首先要点明的问题。 内容祭文的内容必须简短,语言必须精炼,要以简明扼要之词表达悲哀况痛之情。
—般祭文以二三百字为宜,切忌拖泥带水。过去的祭文,语言均押韵。
可—韵到底,也可变韵——即押两个以上韵。 结尾祭文用“尚飨”一词结尾。
“尚飨”是临祭而望亡人歆享之词。尚,是庶几,希望也;飨,设牲牺以品尝也。
格式内容 1.标题。写成 "祭xx文"、"xx"表示死者的辈份或与生者关系。
2."维"起。 3.死者逝世的情况。
4.祭奠人。 5.死者生平及事迹。
6.表示哀痛之情。 7.结语用 "伏食尚飨"。
10.2018年3月17日书落款怎么写
可以写“戊戌春”。
书法作品记年采用的“干支”记年法。“干”是“天干”,“支”是“地支”。所谓“干支”是天干地支的简称。
十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以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搭配记年,就成了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六十年一个循环,俗称“六十年花甲子”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
18、辛巳,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 23、丙戌,24、丁亥,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31、甲午,32、乙未,33、丙申。
34、丁酉,35、戊戌,36、己亥,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55、戊午,56、巳末,57、庚申,58、辛酉,59、壬戊,60、癸亥。
旧历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即旧历正、二、三月为春季,四、五、六月为夏季,七、八、九月为秋季,十、十一、十二月为冬季。
古时兄弟姐妹的排行,有孟、仲、季的次序,(孟为老大,仲为老二,季为三)孟为长,仲为次,季为三。
根据这个,正、二、三月分别为孟春、仲春、季春,四、五、六月分别为孟夏、仲夏、季夏,七、八、九月分别为孟秋、仲秋、季秋;十、十一、十二月分别为孟冬、仲冬、季冬之称。
季节还有一些别称,如春的别称有阳春、芳春、青阳、艳阳、阳中、三春、九春等。夏的别称有朱夏、朱明、昊天、长嬴、三夏、九夏。
秋的别称有素秋、金秋、商秋、商节、素商、素节,金天,高商、三秋,九秋,冬的别称有寒冬、安宁、玄英、三冬、九冬等。
扩展资料:
书法落款常识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正、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
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属书、醉书、嘴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五、日期
历代书画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通过对日期的了解,能使我们在阅读临习碑帖法书的时候,掌握书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面貌,了解一幅书法作品的所处年代及历史背景,对提高自身的书画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
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号,“岁在癸丑”是干支历法的纪年。又如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