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年三十的日记怎么写
今天,是大年三十,一年中最后的一天。
吃好午饭,我和爸爸开着着车子买了很多焰火、鞭炮。
到了晚上,丰盛的晚餐。我们每个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吃好饭,我迫不及待地冲出门去,想快点看到美丽的焰火。
随着"轰--啪"一声声雷鸣般的巨响,焰火开始放了。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一个大花篮,有的像流星雨,五颜六色的烟花看得我眼花缭乱。天空中变成了一个缤纷的神话世界。让我完全陶醉在迷人的世界中。我们除了欢呼和雀跃,还有什么能够表达此刻的兴奋和喜悦呢?
大年三十日记300字二
过年了,家家都会喜气洋洋非凡,他们高高兴兴地迎接新一个的来临。过年时,千家万户都会用烟花来表达内心的激动。
"隆隆隆"这是什么声音呢?抬头看,天空中五彩缤纷,原来这声音是烟花的啊!他们陆续地把烟花放在门前,天空中不在是黑暗而是光明。天空不焕然一新。
紧接着,我们玩起冲炮,一个似火箭一样的鞭炮直冲云霄,它在窜划出了一道道直线。眨眼间,它以"火星撞地球"的样子结束了这一场战争。后来,我又买了许许多多的冲天炮,看着这些冲天炮,我仿佛置身在天空中,环顾那美丽的星光。
最后,我和我的朋友们玩起鞭炮,打来打去,我们的战争十分激烈。他竟然一次就把鞭炮给扔出去了,我左躲右闪,避开了所有鞭炮,正当我得意洋洋之时,他不知道从哪拿出一个鞭炮扔了出去,正当我闪避的时候,那个鞭炮已在我脚上爆炸了,只见我的脚被炸成了黑色的了。我怒了,拿起了一个大型鞭炮扔了过去,"啊!"他大声叫道,只见那大型鞭炮把他的脚也炸了。"哈哈哈"我大声说道:"输了吧!小样。"他哭着说:"输了,输了!"
呵呵,真有意思,这次过年真高兴呀,居然比平常还要激烈,我是不会忘记这一切的!
大年三十日记300字三
一年一年很快来了又去,转眼又是一个年来到了除夕是年的重头戏我在除夕的夜里,看着红红的灯笼从各家的窗户里透出一节一节的喜气,看着楼下的院子里,大家都兴高采烈。
年年的年夜饭,都是山珍海味。可今年,忽然只吃了几个包子。
那仍然不是留在我们心底最初的味觉啊。我们后来经历过的所有荣华和瑰丽,都像一件华丽的袍子,包裹着我们的身躯,他们也许笼罩着不同的身价,但他们一样会有自己的需求和满足,有一样本能的喜怒哀乐。这就意味着,他们都会在心里,有着一些最初的向往,比如生命开始时那份小米粥一样清醇而简单的充足。
在晚上,我们还会放一写鞭炮来添加新年的祥和气氛。
2.除夕的日记怎么写
除夕_650字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最最令我最难忘的还是那洋溢着浓浓的年味的除夕。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每到这一天,远方的亲人都要回到家里与亲人团聚,吃上一餐团圆饭,表示一家人永远团团圆圆,幸福美满。
这天早上妈妈很早就起来切肉切菜、要做五香等好吃的,我则在一边帮忙打下手。帮妈妈擦桌子扫地板做最后的清洁工作。
然后还帮爸爸贴门联。左边是:丹凤呈祥龙献瑞右边是:红桃贺岁杏迎春横批:福满人间。
洗的干干净净的大门上贴着红通通的门联真漂亮啊。最后还在两边挂了灯笼。
吃了午饭我就去洗澡换上新买的衣服,因为我们要去老家爷爷那吃年夜饭的。大伯、姑姑他们也都要过去。
我们开车又拐去买了很多烟花还有一些火锅料然后才出发去爷爷家。到了爷爷家看到奶奶和伯母正在包饺子,我也兴冲冲的跟着包。
可惜我包的都好难看,最后还是妈妈帮了我的忙,要不然一个个都露馅的。没一会姐姐们就都来了,我们就出去玩了。
不过没多久妈妈就来叫我们去吃饭了。吃饭前由爸爸点燃了一串很长的鞭炮,噼噼啪啪响的。
大家围着爷爷家最大的那张圆桌子坐着。中间是电磁炉在烧着汤,里面好多我喜欢的亲亲肠。
还有丸子,还有刚才包的那些饺子,一看就很好吃。桌子上也摆了很多我喜欢吃的排骨酥、牛排、鸭肉之类的。
总之看的我眼花缭乱的。我还和大家干杯了,我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嘿嘿,然后爷爷就塞给了我个鼓鼓的红包,要我好好学习,健康快乐。
嘿嘿,收了大红包,我当然很快乐了。等吃完饭,我们又放了一些的烟花,就全家人在一起看晚会,听爷爷讲话。
再然后我们就各自回家了。可能是白天玩的太开心了,我很早就睡着了。
就连12点的鞭炮声都没能把我弄醒。太可惜了12点有很多烟花可以看的呢。
不过也没关系了,等元宵节就有更多更漂亮的烟花看了。好期待啊。
我又长大一岁了,在新的一年里我要更加认真的读书,不辜负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的期望。
3.关于除夕之夜的日记怎么的日记怎么写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用这句诗来形容今年的春节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市区里已被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十几年了。打我出生起,除了在郊区外,从未在市内燃放过烟花爆竹。今年可是第一年解禁呀!太爽了!哈,哈…
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全家人张罗着丰盛的年夜饭。绷不住的,不到五点就开放了。我们也是如此,表妹格格捧着二十多盒摔炮来了,我俩马上在院子里“啪,啪啪!”地一口气放了十几盒,又试着两个一起放“噼噼,啪啪!”实在是太有趣了!好不容易熬到了晚上七点,由我和表妹主持的家庭晚会也开始了,猜谜、踩气球、抽奖等游戏令每个人都非常开心。虽然我和表妹仍然一本正经地按事先安排的程序主持着家庭晚会,其实窗外的火树银花早就把我们的心带远了,我匆匆地将节目赶到了最后一项-----抽奖!
我一边闭着眼睛在袋中摸索,一边想着该用什么当作奖品。“哈,是老爸!”我扫了一眼四周,突然眼前一亮:“对了,去放爆竹!”我将装鞭炮的纸箱推给了爸爸,然后飞快地穿上外套向外奔去,爸爸他们也是,原来每个人都已经迫不及待了呀!
4.描写除夕的日记
一年结束了,在除夕夜是团圆夜,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的,庆祝一年平安结束,新的一年好的开始。
在除夕这天,家家都忙着贴春联,我们家也不例外,而且每年家里的对联还是由我来贴的。其实这贴对联的学问也蛮大的,你去年时只要一看这对联你就会知道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里的希望和打算,也会知道在过去一年里这家人家里发生了什么喜事,你看这对联神不神呀。
在这一天最高兴的还是小朋友们,他们早早地就叫着让大人接年了,因为接完年之后就可以放烟花了。放烟花时,几个小孩子在旁边叫着,跳着,那高兴劲就甭提了,就连大人也都被他们感染了跟着叫起来。放完烟花一家人围在桌前吃团圆饭,最有趣的就是吃饺子了,而且这吃饺子还能吃到钱,谁吃到钱了那谁在新的一年里的运气将是最好的,所以大家都争着吃,看谁也抢到那个有钱的饺子,但是不管吃到的也好,没吃到的也好,这种抢着吃饺子的气氛是最难忘的……
除夕夜是最难忘的一夜!
5.大年三十的日记怎么写
盼望已久的春节终于来了,我们换上了新衣服,一家人围坐在火炉旁,吃着丰盛的年夜饭,有墨鱼炖猪肚、红烧边鱼、乡里豆腐煮土鸡、芹菜炒猪血粑、小炒菠菜等等……现在想起来我都口水直流。
我们以便吃一边看着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大兵和张卫国的相声段子把我们笑得人仰马翻,在不知不觉中2008年的钟声敲响了,密密麻麻的鞭炮声响彻了神州大地,绚丽的烟花像鲜花一样在天空中绽放,把茫茫的黑夜点缀得如同白昼一般。大年初一早上,我早早起来给爷爷奶奶拜年,爷爷奶奶把早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了我,我拿着压岁钱好高兴,我要把压岁钱存起来,等要用的时候再用。
爸爸还带我到外婆家去拜年了,我见到了四年前的小狗,它长了一身乌黑的毛,我们叫它“黑面”,它如今已长成了一条大黑狗,见到我们来了老远就摇着尾巴来迎接我们。我带着“黑面”到山上去玩了,还用棕树叶做了一把扇子和一把拂尘,“黑面”跟在我的后面像一个忠诚的卫士,当我离开外婆家的时候,它一直送我们上车,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它。
春节我过得好开心啊。
6.写一篇过年日记短一点
俗话说的好:“中国文化,博大精神”!确实是这样的。从中国的传统节日里就可以看出那种精神!
“春节”是每年都会过的节日,也是大家喜欢过的节日。因为每年春节大家都会聚集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上一顿年夜饭。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晚上还有更好的春节晚会。
春节也是有许多习俗的,下面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几种。
第一种:贴春联。这是春节必定要做的事。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三部分组成,对联上、下字数相同,横批均为四个字。如果你的脑袋够丰富,自己也可以创造噢!
第二种:贴福字。这就是个十分有趣的字。一般贴福字都是正这贴,而许多家都是倒这贴,据说这里隐藏的意思是“福倒了(福到了)”就这样,它也是重要的环节。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吃饺子。这就是全家人都喜欢的事,光包饺子可不行,还要在饺子里放入特殊的东西,例如:硬币、花生、枣等。每种食材都蕴含不同的意思,也让家人在吃饺子的时候分享自己的喜悦!
“春节”的习俗还有好多,我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马到成功、心想事成!
7.日记写出除夕夜怎么过
除夕那天就更忙碌了。早上,叔叔和爷爷架起了大锅,准备“下油锅”。
他们把火烧得旺旺的,把油烧得热热的,然后把事先腌好的鱼和莲菜一一放进大油锅里。油锅里顿时“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奶奶、妈妈和婶婶则在一旁准备包饺子。她们一个人剁肉馅,一个和面,还有一个摘菜。下油锅的“噼里啪啦”声和剁肉馅的“咣咣”声混合在一起,像一场好听的交响乐。爸爸也不闲着。他领着我们一群小孩去贴对联。我们给大门上,墙上,窗户上都贴上了春联和福字。就连井上、车上和院子外面的大树上也都贴满了吉利的红纸。到了下午四五点,外面不断地响起了鞭炮声,这就意味着那一户人家开始吃团年饭了。我们也着急了,不停地在厨房里跑进跑出,看看我们的饭菜到底好了没有。过了一会,爸爸一声令下,“放炮!”我们赶紧冲出院子,手忙脚乱地帮爸爸拆鞭炮,拿打火机。随着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美味的饭菜上桌了。爷爷大声地宣布:“开饭!”终于,除夕这天最关键的时刻到来了。
8.除夕日记
除夕随想记 七点钟,在妈妈那吃晚饭。
菜肴很丰富,但吃不下,挑了几根青菜放入嘴里,咀嚼了一会,说老实话,与草的味道差不多。这倒不是因为妈妈的手艺差,只是有些落寞。
情绪是种最容易作怪的东西,有时恨不得给它几个耳光,可人家来无踪去无影,纵然有本事一拳揍过去,下场多半也是自己胳膊脱臼。 这年已是越来越乏味。
屏幕上龙灯在舞,锣鼓在敲,歌声在飘,套话在说,晃来晃去的都是人影,他们在努力地笑。但这些笑容经过千篇一律的包装后,最后泛起在眼角眉梢的竟都是些无法掩饰的嘲笑。
也许他们自己还没意识到这点,以为自己笑得很真诚很好看,他们没去想自己是为什么而笑,说的不客气点,他们现在只是为笑而笑。笑成了一种简单动作,一块招牌,或者说是一个巨大的习惯,这也确实可笑。
把烟点燃。快乐只会来自于自己内心深处。
为快乐而快乐,只也是刹那,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快乐究其本质是种虚无飘缈的东西,想抓住它就必须走进心灵。
所谓节日的快乐只是社会的赋于,只是我们在社会上所扮演的各类角色的赋予。角色不是我们自己。
角色只是样东西。但我们是人,人不应该是样东西。
角色因为使用价值而存在。而人只因人本身的价值而存在。
空气是有价值的,但这种价值总是会被忽略。 出了门,一个人慢慢逛回住的地方。
烟花在夜幕中此起彼伏。在瞬间绚丽的背后是苍穹冷漠的脸,它无动于衷地打量着一切。
硝烟味随空气渗入鼻子,它们撒落于我们的心灵,渐渐成为尘埃。来来往往的人群是一条黑色的河流,一个孩子或是因为放鞭炮炸了手,而站在街道的暗处嚎啕大哭。
没有人走过去,包括我。因为我刚刚亲眼目睹他兴高采烈地把鞭炮扔向人群中。
孩子的哭声很大,但人们怎么会注意他? 大家所在意的只是自己的欢乐。 人的意识来源于自我。
但自我总是迅速膨胀,最后湮没了心灵。自我成了主宰,“我”反而是无足轻重。
本末倒置,又如何不会觉得夜色的沉甸? 个体宇宙的无限因为肉身有限而变得狭隘。人因为认识的缺乏而让社会奴役。
社会的存在是人与人妥协的结果。无数个人的累加意味着某种规则的出现。
规则让人性泯灭。 花开了,它不是为谁开,也不是为自己开,它只是开,它遵守心灵的力量。
花落了,它不是为谁落,也不是为自己落,它只是落,它遵守心灵的语言。 花开花落,自由自在。
一切外物于它的伤害,它根本就不在眼里。没有哪一个物种不是要消亡的,包括宇宙本身。
所以花儿只是轻轻呼吸。 今天是大年三十,天气很热,白日里的街道泛着白光,让人对这个年隐隐约约有了点疑惑。
年应该是怎样?年在传说中是吃人的兽。人因为惧怕,所以过年。
过年意味着什么?日子也是过的,一天天。“过”这个动作很有趣,走过,路过,飞过……,里面总有太多伤感。
有人说过日子也就是过马路,是东张西望左瞧右看。为什么要过马路?因为要去街道对面买点东西。
为什么要去买东西?因为我们已经成为了东西。 人越来越物化。
每个人的脊梁骨后都竖着根遵循某种规则制订出来的量尺。人这个本来是奇妙无比的生物竟然也就可能流水线似的生产操作营销。
这桶量尺的威力确实够大。但它从何而来?也就是因为我们的惧怕。
我们怕什么?怕未知。死是个不可解的未知,所以人人都怕死。
恐惧隐藏在我们内心深处。我们敲锣打鼓,让震耳欲聋的响声把心灵击碎。
人是懦弱的,没有勇气面对的,所以我们过年,所以在我们回家寻求温暖的时候巴西人走上街头狂欢。 方式不一,目的一样。
黑夜里有着黑色的花朵,它们静静开放。一个骑三轮车的人靠在商店门口百无聊赖地等待着他的顾客。
他是辛苦的,他也想过年,但他想赚钱的欲望大于回家过年的欲望。毋须置疑,他是穷困的。
穷人在这个年代已被人忽视,包括他们自己。 习惯的力量会让人变得麻木冷漠。
他们已不再关心别人甚至于自己。默默的愤怒在他们心底滋长,一旦某个盖子被掀开,这种愤怒将排山倒海。
人与人永远是不会公平的。就算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内,也有着统治与被统治。
除了在时空一定位置上的占有,人是生而不平等的。 抱怨诅咒不会改变现实本身。
现实是个陷井。不管是谁坐上“王”的位置后,他将变成“王”,也同样会奴役与他原来一般之人。
角色是心灵最大的敌人。 角色能带来喜怒哀乐。
但也只是角色的喜怒哀乐,而不是你自己的。 你必须在某些时候忘掉自己所扮演的种种角色,与天对视,在大地上行走,你才有可能感受到生命的大悲喜。
那里是我们能来且要回去的地方。 穷者未必可耻。
富者未必可敬。穷者未必善良,富者未必不仁。
财富只是个符号,它能让我们的身体更舒适,但绝对不会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温暖。 财富不具有延续性。
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这些朴素的观念隐含生命至道。
宇宙有无数,你我皆有无数。财富在无数这个概念中何其可笑。
一朵朵花有着惊心动魄的美丽。而我们总是对它们熟视无睹。
因为我们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人了。蚂蚁能知道雨什么时候要下,地震之前,鸟儿会惊慌地飞。
生命最可贵的直觉与本能被人群淹没。我们总不知道自己是谁。
把心静下,把自己放开。溶入自然中。
一只。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除夕日记简单点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