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几种词的写法
念奴娇定格。
中平中仄,仄平中中仄,中平平仄(韵)。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韵)。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韵)。 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
中平中仄,仄平平仄中仄(韵)。 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韵)。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中平平仄(韵)。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韵)。
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水晶宫里,一声吹断横笛。
当前例词:苏轼《念奴娇(凭高眺远)》返回词牌开头 【变格一】 例词:1: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2: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3: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4:陈亮《念奴娇(危楼还望)》5:文天祥《酹江月(水天空阔)》 上一首例词下一首例词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韵)。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韵)。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仄(韵)。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平平平仄,仄中平仄平仄(韵)。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中仄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仄仄平平,平仄仄、中仄平平平仄(韵)。 羽扇纶巾,谈笑处、樯橹灰飞烟灭。
仄仄平平,中平中仄仄,仄平平仄(韵)。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中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当前例词: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返回词牌开头 【平韵格】 例词:1:叶梦得《念奴娇(洞庭波冷)》 平韵格。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韵)。
洞庭波冷,望冰轮初转,沧海沉沉。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韵)。
万顷孤光云阵卷,长笛吹破层阴。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汹涌三江,银涛无际,遥带五湖深。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酒阑歌罢,至今鼍怒龙吟。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回首江海平生,漂流容易散,佳会难寻。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韵)。
缥缈高城风露爽,独倚危槛重临。 仄仄平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韵)。
醉倒清尊,姮娥应笑,犹有向来心。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韵)。
西江月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 △ (第一句无韵,第二、三句押平声韵,第四句押原韵的仄声韵。这种平仄通押的调子, 的词调中是很少见的。
但是《西江月》却是最流行的曲调。前后阕头两句要用对仗。)
江城子 *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 △ △ △ 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
(仄)仄平平, △ △ △ △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 △ (本是单三十五字,宋人改为双调。) 【破阵子、十拍子】 一名《十拍子》。
唐教坊曲。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
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入场,尤壮观也。”按:《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
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尝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
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韵。
【例词】 破阵子 (平韵)辛弃疾 【定格】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平。 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中仄平。
【相见欢、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 一名《乌夜啼》、《秋夜月》、《上西楼》。唐教坊曲。
三十六字,前片三平韵,后片两平韵,过片处错叶两仄韵,两结九言,宜于第二字略豆,旧谱分作六言、三言两句,不尽适合。中平中仄平平,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中中仄,中平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平平。
2.词是怎么写的
词 拼音:cí 【释义】 ①语言中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词典|名词|用词不当。
②语句;话语:台词|歌词|词不达意。③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句子长短不一:词曲|宋词。
【词汇】 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例句〗要想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我们不仅要多读多听多说,还要掌握一定的词汇。
【词】起于五代与唐,流行于宋的一种文学体裁。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 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 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 词的种类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是配音乐的。
从配音乐这一点上说,它和乐府是同一类的文学体裁,也同样是来自民间文学。后来词也跟乐府一样,逐渐跟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词称为“诗余”。
文人的词深受律诗的影响,所以词中的律句特别多。词是长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数是有一定的。
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词大致可分为三类:⑴小令;⑵中调;⑶长调。
有人认为:五十八字以内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为中调,九十一字以外为长调①。这种分法虽然未免太绝对了,但是,大概的情况还是这样的。
敦煌曲子词中,已经有一些中调和长调。宋初柳永写了一些长调。
苏轼、秦观、黄庭坚等人继起,长调就盛行起来了。长调的特点,除了字数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韵较疏。
一词 牌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②(这些格式称为词谱)。
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
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关于词牌的来源,大约有下面的三种情况:⑴本来是乐曲的名称。
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③,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
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
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⑵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
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④,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
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⑶本来就是词的题目。
《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
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
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
二单调、双调、三叠、四叠 词有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的分别。单调的词往往就是一首小令。
它很象一首诗,只不过是长短句罢了。例如:渔歌子⑤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双调的词有的是小令,有的是中调或长调。
双调就是把一首词分为前后两阕⑥。两阕的字数相等或基本上相等,平仄也同。
这样,字数相等的就象一首曲谱配着两首歌词。不相等的,一般是开头的两三句字数不同或平仄不同,叫做“换头”⑦。
双调词中最常见的形式。例如⑧:踏莎行 郴州旅舍 [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鹧鸪天 元溪不见梅 [宋]辛弃疾 千丈冰溪百步雷。
柴门都向水边开。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日影来。
穿窈窕,过崔嵬,东林试问几时栽?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欠梅。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赴新州 [宋]张元干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易老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
3.风骚一字词出自那里 此处的含义是什么
“风骚”一词,一般会认为这不是好词。特别是用它来形容女性的时候,常常使人联想到放荡轻佻、卖弄姿色等。然而,“风骚”一词最早就源于《宋书》,并与南京乌衣巷一位原来的“住户”很有关系。
许多人对乌衣巷的记忆都来自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那首怀古七绝。“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今这首诗刻在巷口左侧一块毛体狂草石碑上,许多人路过时偶尔会看看这块碑,感觉夫子庙的小吃和秦淮河的游船远比千年古巷更有吸引力。
而实质上“乌衣巷”这个名字蕴含的历史,至今大约已经2000年了。相传东吴孙权的军队着黑色军服,驻扎在秦淮河北岸以拱卫京都的营地称“乌衣营”,这就是乌衣巷的来历。东晋时期,乌衣巷因辅佐司马睿建立东晋王朝的宰相王导,以及谋划淝水之战大胜、中兴晋室的宰相谢安及其世族子孙,绵延近300年居住于此而声名远播,并留下许许多多兴衰浮沉、变幻无常的故事。
相传谢安的重曾孙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其诗写得很有才气。《宋书·谢灵运传》记载:“自汉至魏,四百余年,辞人才子,文体三变……莫不祖同风骚。”意思是400多年来,文体虽不断在变,但仍以《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为典范。赞美诗作“媲美风骚”,指文采斐然,是非常高的称誉。
4.“的”用连笔字怎么写
的”用连笔字书写如下图所示;
的de,dí,dì字:
的字笔画顺序:
名称:
撇、竖、横折、横、横、撇、横折钩、点
部首: 白
部外笔画: 3
总笔画: 8
笔画分解:白勺.
"的"字有三个读音。
读作:de,常用结构助词。如:这把尺子是小花的尺子。
读作:dí,真实、实在,如"的确""的当""的证""的真"。
读作:dì,箭靶的中心,如"目的""无的放矢""众矢之的"。
读作:dī,2012年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正式将"的士"中的"的"注音为dī。
汉字释义
〈助〉
(1)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ic,-ve…]。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of,'s],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代〉pron.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①谁买的书?②他是昨天进的城。③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5.感谢语句子怎么写
原发布者:有实力有勇气
一些感谢的话-生活中表示感谢的话语人在困难的时候,一点点帮助都弥足珍贵;人在顺利的时候,一点点喜悦都让人陶醉;人在寂寞的时候,一小条都可以读到整夜不睡!谢谢你!在忙碌交织的岁月里我会永远珍惜这份友情,轻轻地道一声,却道不尽心中的万语千言,只愿的帖子,捎去我衷心地祝福,我的空间因你而美丽,感谢一路上有你!今天,在遥远的此处,我把你给予我的曾经,折起祝福的纸鹤,飞过千山和万水,只是为了告诉我的恩施你:谢谢你一直的栽培和照顾!谢谢你曾经给过我的,哪怕这幸福的代价是那么大,大到头破血流……我会永远真惜这一段感情,珍惜这一段记忆,谢谢你为我做过的一切!感谢那些关心我的朋友们,是你们让我知道我们彼此从未分开过,也是你们让我知道友谊是什么。对于你们的关心我不胜感激!幸福的生活中少不了你的陪伴,高兴的快乐都是关于你的出现。感谢有你,生活不在孤单;感谢有你,距离不在遥远;感谢有你。上天给予我善感的心一定是有他的意图,除了让我体会更多喜怒哀乐以外,必然有些事情是等着我去认真做的。无论是助人还是助己,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只要用心付出,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你心底坦荡善良,呵护着我善感柔弱的心灵;你待人宽容真诚,谅解着我幼稚任性的举动;你态度亲切温和,融化着我冰冷淡漠的外表;你精神乐观向上,开导着我悲观厌世的思想!亲爱的,真意谢谢你!谢谢上天让我至今仍然活着,有健全的四肢,有敏锐的感官。我常常觉得她在安慰我
6.同学录开篇词怎么写
要毕业的这几天里 ,总是有一个又一个回忆钻入脑海,对你更加的不舍那已是必然
你,XXXXXXXXXXXX(此处是对方的有点)。影响着我这三年的成长,对你,何止是一句感谢,那就不谢了。。
喂~~,有件事啊,我必须得告诉你,哈哈哈哈。。。。XXXXXXXXXXXXX(此处是你一直憋在心里想要告知对方的秘密,对方最囧的秘密,哈哈)
祝福你,那是一定的,希望你以后是像我一样的人吧,这多给你增添帅气及美丽
掌声加狂吼~~~灯光、音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