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读“揠苗助长的揠”字
某届全国电视相声大赛的决赛现 场,一位相声演员将“揠苗助长”说成 了“yàn(宴)苗助长”。
这个演员说学 逗唱的功夫再好,观众和评委的印象分都不会太高了。“揠”读yà,含义单一,即指拔。
学生识得“揠”字,几乎都是从“揠苗助 长”这个故事开始。“揠苗助长”比喻 不顾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把事情弄坏,也说“拔苗助长”。
“揠”和“偃”字形极为相近,不小 心便会用错。“偃”音“yǎn”,意为仰面倒下、放倒。
“偃旗息鼓”的意思是 放倒军旗,停击战鼓,原指秘密行军, 不暴露目标,现多指停止战斗,也比喻 停止做某事。“偃”又当“停止”讲,“偃武修文”谓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偃”也是一个动词,表示动作,所 以非常容易与提手旁的“揠”相混。如 从形旁来分析,就可区分二字。
“偃” 本指人仰面倒下,故形旁为“亻”;“揠”即“拔”,表示人手上的动作,故形旁为“扌”。
2.揠苗助长的故事怎么写
古宋国有个人,他嫌禾苗长得太慢,就一棵棵地往上拔,很疲惫的样子回了家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苗长高了一大截!”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苗都死了。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就像拔苗助长的人,非但没有好处,反而害了它。
道理:1.客观事物的发展自有它的规律,纯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很可能效果还会与主观愿望相反。这一寓言还告知一具体道理:"欲速则不达"。
2.人们对于一切事物都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把事情做好。反之,单凭自己的主观愿望去做,即使有善良的愿望,美好的动机,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揠苗助长的揠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