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葬礼策划书要怎么写额
葬礼策划书范本,仅供参考:
一、主题
以发扬五千年葬礼文化为主题,对逝世着进行缅怀。
二、时间
以逝世者去世时间为准,在家或殡仪馆祭供。农村和城镇祭供时间不同,可根据逝世者儿孙议定。
三、目的
为了让逝世者的亲戚朋友加深对逝世者的怀念。
五、活动形式
地面,灵堂+土葬(或火葬)
(1)灵堂的布置方案
根据传统方式,继承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丧葬文化。以及采纳本地区的丧葬礼仪,对逝世者表以尊敬的态度,进行策划布置。
挽联方面应该注意言辞,最好以逝世者生前事迹为主题结合而成的挽联。灵堂色调的配搭也是非常重要的,按正常情况,应该只有黑白两色的搭配,这样一来便会显得单调兼深沉。
(2)送殡的过程方案
送殡可以说是整个葬礼的结尾过程,也是整个葬礼的高潮部份。而在送殡队伍当中也会有一些如一些横幅、花圈之类的。
送殡队伍的排列方式也是非常讲究的,如亲属应该陪伴在棺材周围,亲属也就是排在领头小组的后面,按乡下习俗,引路的是一班乐队.接下来就是比较远新一点的亲属.其次的就是再远些的朋友同学们.在这队列当中还应该会有过场音乐的。
(3)送殡日的时间安排(模拟时间,不以为准。要根据本地区丧葬礼仪为准)
1、AM6:30准备封棺仪式
2、7:00花圈、横幅等宣传物料作最后清点3、8:00亲戚朋友陆续到场,派礼物4、9:00乐队器材准备,现场试演5、10:00棺材封棺,周边布置6、11:00全体工作人员休息、用餐7、11:30先头部队起行,带头探路
8、12:00送殡开始,整体出行,按指定队列及路线出发9、14:00到达目的地
(4)入土方案
到达指定的安葬地点后,就要开始准备下葬仪式,也就是把装着你尸体的木箱埋到已经挖好的土坑里。
(5)遗物的去向安排
这部份可以说是自己最难安排的了。因为自己所保留的东西太多,太不好安排。有些贵重的东西当然是留给亲戚,有些不那么重要的就让其弃之。还有,在死前最好列明一张清单,要求烧些什么下来给自己使用。
六、结语
经过一系列细密的安排,相信自己的葬礼应该会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详细的策划,葬礼显得有序可按,有步可依,可以减少成本的同时,也省下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参考资料/link?url=_
2.葬礼策划书要怎么写额
葬礼策划书范本,仅供参考: 一、主题 以发扬五千年葬礼文化为主题,对逝世着进行缅怀。
二、时间 以逝世者去世时间为准,在家或殡仪馆祭供。农村和城镇祭供时间不同,可根据逝世者儿孙议定。
三、目的 为了让逝世者的亲戚朋友加深对逝世者的怀念。 五、活动形式 地面,灵堂+土葬(或火葬) (1)灵堂的布置方案 根据传统方式,继承我们中华五千年的丧葬文化。
以及采纳本地区的丧葬礼仪,对逝世者表以尊敬的态度,进行策划布置。 挽联方面应该注意言辞,最好以逝世者生前事迹为主题结合而成的挽联。
灵堂色调的配搭也是非常重要的,按正常情况,应该只有黑白两色的搭配,这样一来便会显得单调兼深沉。 (2)送殡的过程方案 送殡可以说是整个葬礼的结尾过程,也是整个葬礼的高潮部份。
而在送殡队伍当中也会有一些如一些横幅、花圈之类的。 送殡队伍的排列方式也是非常讲究的,如亲属应该陪伴在棺材周围,亲属也就是排在领头小组的后面,按乡下习俗,引路的是一班乐队.接下来就是比较远新一点的亲属.其次的就是再远些的朋友同学们.在这队列当中还应该会有过场音乐的。
(3)送殡日的时间安排(模拟时间,不以为准。要根据本地区丧葬礼仪为准) 1、AM6:30准备封棺仪式 2、7:00花圈、横幅等宣传物料作最后清点3、8:00亲戚朋友陆续到场,派礼物4、9:00乐队器材准备,现场试演5、10:00棺材封棺,周边布置6、11:00全体工作人员休息、用餐7、11:30先头部队起行,带头探路 8、12:00送殡开始,整体出行,按指定队列及路线出发9、14:00到达目的地 (4)入土方案 到达指定的安葬地点后,就要开始准备下葬仪式,也就是把装着你尸体的木箱埋到已经挖好的土坑里。
(5)遗物的去向安排 这部份可以说是自己最难安排的了。因为自己所保留的东西太多,太不好安排。
有些贵重的东西当然是留给亲戚,有些不那么重要的就让其弃之。还有,在死前最好列明一张清单,要求烧些什么下来给自己使用。
六、结语 经过一系列细密的安排,相信自己的葬礼应该会是独一无二的。有了详细的策划,葬礼显得有序可按,有步可依,可以减少成本的同时,也省下了不少的人力物力。
参考资料/link?url=_。
3.葬礼上的规矩
出殡又叫"出山",出殡要先请阴阳先生选择吉日吉时,叫做"开殃榜"。
出殡之前,先要 辞灵。先装"馅食罐",把最后一次祭奠的饭食装在瓷罐里,出殡时,由大媳妇抱着,最后 埋在棺材前头。
然后是"扫材",即把棺材头抬起,孝子放些铜钱在棺下,然后用新笤帚、簸箕扫棺盖上的浮土,倒在炕席底下,取"捎财起官"的意思。 出殡的程序为:先转棺,将棺材移出门外,再抬起棺材头,备好祭祀用口,由礼生主持礼仪 ,丧主跪拜,礼生读完祭文后,由僧道引导孝男教妇"旋棺",在棺材周围绕行三圈之后, 再用绳索捆好棺材,盖上棺盖。
抬棺即将起行,送葬队伍也要准备好,一般是长子打幡在前,次子抱灵牌,次子以下的孝属 们持裹着白纸的"哭丧棒",大儿媳抱"馅食罐"。准备妥当后,即可起杠,伴随起杠,还 有两项礼仪:一项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头拆开,把里边的荞麦皮等和枕头套一起烧掉;另 一项礼仪是"摔盆",即把灵前祭奠烧纸所用的瓦盆摔碎。
这个盆叫"阴阳盆"俗称"丧盆 子",不过也叫"吉祥盆"。这个仪式很重要,摔盆者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是关系非 常近的人,如果无儿无孙,而不得不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式就会使摔盆者与死者的关系变 近,甚至确立财产继承关系。
摔盆讲究一次摔碎,甚至越碎越好,因为按习俗,这盆是死者 的锅,摔得越碎越方便死者携带。瓦盆一摔,杠夫起杠,正式出殡。
送葬队伍随行。 出殡的顺序一般为: 草龙--铭旗--孝灯--吉灯--放生笼--铭旌--香亭--像亭--魂轿--纸桥- -乐队--灵柩--遗族--僧道--金童玉女--送葬亲友。
当然,各地风俗不同,出殡的队列、形式也有差别。富裕人家仪式隆重讲究,冥器齐全,穷 人家的葬礼,则可能要简单得多,讲究也会少一些。
在传统丧礼出殡路上,还有几项礼仪。如扬纸钱,摆茶桌路祭等。
扬纸钱是扬撒由白纸做成的状如铜钱的纸钱,一般由专人在孝子前面扬撒。在起杠后,遇有 路祭,经过十字路口,河沿,桥梁祠庙,城门,以及下葬时,都要扬撒纸钱。
茶桌和路祭棚多为丧家的亲朋摆设,对丧家表示哀悼和慰问。茶桌供孝子和亲友饮水,孝子 要跑下叩谢。
路祭是指在出殡队伍所经之路设供桌或祭棚,祭奠亡灵,遇有路祭,送葬队伍 一般要停柩进行祭奠和答谢,祭奠完毕即起棺继续前行。 落葬 到达墓地后,再次整理墓坑,把随葬的馅食罐、长明灯放在墓坑壁上龛内,扫去脚印,然后 将棺木徐徐放下,由阴阳先生用罗盘仪矫正方向,由丧主铲土掩棺,并堆土成坟堆。
居丧 在亲人去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必须要在生活的许多方面进行节制,以表示对亲人的哀悼和 思念。这就是居丧。
居丧之礼节,对于孝子要求更严。 ?新式丧礼一般有以下程序: 1、移尸:确认老人已经死亡,可将其遗体移到厅堂或灵堂中,一般仍要燃放鞭炮,点上香和 烛。
2、报丧:死者家人在亲人去世后,应尽快通过各种渠道通知亲友,通知的方式可以是电报、电话、讣告或亲自登门通报。 3、整容:为死者擦洗身子,梳好头发,换上比较整洁的衣服,并将其移入棺材。
4、讣告:用讣告的形式向亲友近邻进行通报。 5、开追悼会 追悼会一般在丧家所设的灵堂里举行。
先要布置灵堂: 灵堂要庄严肃穆,在正后方墙壁上要扎"花牌",一般以深绿色为底色,配上黄色花朵图案 。花牌正前方放灵桌,灵桌后方正中央放死者遗像,周围放黄色鲜花,灵桌上可置备素色鲜 花,中间放灵位。
会场中央悬挂黑色或蓝色横幅,用白纸黑字书写"***追悼会"字样, 遗像正后方花牌上挂孝家的挽联,灵堂两边的墙壁上则可挂客人送的换联换幛。花圈、花篮 则放在屋内门口两侧。
灵堂内左右可摆放长桌子,并配座椅、桌子,可旋转茶水,以备吊唁 者休息时用。在灵堂门外两边分别放一长桌,一处用来收礼,一处用来签名。
追悼会一般在原设灵堂举行,也可另找场地,死者的骨灰盒要摆放在灵堂中间的桌子上,遗 体未火化的,可放于灵堂中间。在追悼会仪式上,亲属一般站左边,主要亲属在前排,吊唁 者站正中,面向遗像或像体。
主持者站前排左边,侧身,一半向着死者家属,一半向着吊唁者。 追悼会的仪式大致为: ①在会场门口迎候亲友和来宾,并发给白花功黑纱。
迎候者一般为丧家委托的亲友。 ②宣布追悼会开始,奏哀乐。
③宣读悼词。 ④来宾致衰辞或发言,宣读唁电、唁函。
⑤众人绕遗体一周,向遗体告别。 ⑥慰问逝者亲属。
⑦追悼会结束。 吊唁者要注意自己的穿着和谈吐,不可穿红戴绿,浓妆艳抹,不可三五成群,窃窃私语,不 可漫不经心,东张西望,行礼时动作要真挚自然。
6.丧服 现在丧葬提倡不穿白戴教,只在左胳膊上带一黑布,上面写一"孝"字,表示老人去世,自 己正在教期,还表示对亡者的哀思怀念。一般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去世后,举行追悼大会时, 在场的同志左胳膊上也都套戴黑布,表示对亡者哀悼,但不写"教"字。
最后要强调的是现在大力提倡火葬,因此一些传统的丧葬仪式有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