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大写的数字
不知朋友是有什么用途?
1.如果是一般用途的话二楼的朋友的就对了。{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拾壹 拾贰 拾叁 拾肆 拾伍 拾陆 拾柒 拾捌 拾玖 贰拾};
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贰"不要写错,很多人写成“貮”也就说那“两横在上面”。正确的是"贰"。
2.如果是在支票上用就要注意了:
数字上了拾以后,比如:要表示15元,要用中文大写正确的是:壹拾伍圆整;
另外日期写法:2009年7月5日,正确写法:贰零零玖年零柒月零伍日
2.大写八怎么写
大写的八:捌(如下图)
捌,古代的意思是一种聚拢谷物的没有齿的耙。现在通常用于记账时作八的大写,如:捌仟元整。用作动词时,可以做扒开解释。
扩展资料:
八,量词,汉语汉字,音bā。
词义:
1、数字,一至十之间的一员,七加一所得,大写为捌。
2、分之意。 〈动〉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
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part;leaveeach other]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说文》。段玉裁注:“今 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part;leave each other]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捌
3.日期大写怎么写
中文金额数字大写分别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圆、角、分、零、整(正)”。
1、出票日期(大写):数字必须大写,大写数字写法: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2、壹月贰月前零字必写,叁月至玖月前零字可写可不写。拾月至拾贰月必须写成壹拾月、壹拾壹月、壹拾贰月(前面多写了“零”字也认可,如零壹拾月)。
3、壹日至玖日前零字必写,拾日至拾玖日必须写成壹拾日及壹拾X日(前面多写了“零”字也认可,如零壹拾伍日,下同),贰拾日至贰拾玖日必须写成贰拾日及贰拾X日,叁拾日至叁拾壹日必须写成叁拾日及叁拾壹日。
扩展资料
大写作用
票据的出票日期必须使用中文大写。为防止变造票据的出票日期,在填写月、日时,月为壹、贰和壹拾的,日为壹至玖和壹拾、贰拾和叁抬的,应在其前加“零”;日为拾壹至拾玖的,应在其前加“壹”。如1月15日,应写成零壹月壹拾伍日。再如10月20日,应写成零壹拾月零贰拾日。你如果只写了壹月,可能被篡改为壹拾壹月,如果写伍日,肯能被篡改壹拾伍日,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篡改和变造。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大写
4.1005500大写怎么写
1005500大写:
壹佰万伍仟伍佰元整
大写数字常识
阿拉伯数字对应的人民币金额用中文大写汉字如下:
0(零)、1(壹)、2(贰)、3(叁)、4(肆)、5(伍)、6(陆)、7(柒)、8(捌)、9(玖)、10(拾)、100(佰)、1000(仟)、10,000(万)、10,000,000(亿)。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可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科学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明初,朱元璋应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现在,虽然解放后有些账目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但是一些重要账目、报销单据、支票汇款、股票国债票据依旧使用大写汉字数字。
大写数字主要规则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3、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
5.2355033.8元大写怎么写
2355033.8元大写
贰佰叁拾伍万伍仟零叁拾叁元捌角
大写数字常识
阿拉伯数字对应的人民币金额用中文大写汉字如下:
0(零)、1(壹)、2(贰)、3(叁)、4(肆)、5(伍)、6(陆)、7(柒)、8(捌)、9(玖)、10(拾)、100(佰)、1000(仟)、10,000(万)、10,000,000(亿)。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可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科学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明初,朱元璋应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现在,虽然解放后有些账目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但是一些重要账目、报销单据、支票汇款、股票国债票据依旧使用大写汉字数字。
大写数字主要规则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3、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
6.1888236大写是多少`
1888236大写是:
壹佰捌拾捌万捌仟贰佰叁拾陆元整
大写数字常识
阿拉伯数字对应的人民币金额用中文大写汉字如下:
0(零)、1(壹)、2(贰)、3(叁)、4(肆)、5(伍)、6(陆)、7(柒)、8(捌)、9(玖)、10(拾)、100(佰)、1000(仟)、10,000(万)、10,000,000(亿)。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可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科学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明初,朱元璋应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现在,虽然解放后有些账目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但是一些重要账目、报销单据、支票汇款、股票国债票据依旧使用大写汉字数字。
大写数字主要规则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3、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
7.八的大写是什么
八的大写是捌。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简单的改为等复杂的汉字,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
后来被改写,并一直使用至今。大明政权建立之初规定:每年全国各布政使司、府、州、县,都要派计吏到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钱粮数。各级政府之间及与户部之间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稍有差错,即被退回重报。
扩展资料
大写数字在则天朝以后不仅使用在碑石上,也出现在诗文中。唐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宋版《白氏长庆集》中《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有这样的记述:“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捌万贯。”其中“贰”“拾”“漆”“捌”都是大写数字。
顾炎武说这个“漆”字,本应作“桼”,多的三点是后人妄自加凿的。“漆”后简为“柒”,又省作“七”。大约到了宋代,官府文书所用计数数字都得用大写。
宋代学者程大昌在其所著《演繁露·十数改用画字》中写道:“今官府文书凡计其数,皆取声同而画多者改用之。于是壹、贰、叁、肆之类,本皆非数,直是取同声之字,借以为用,贵点画多不可改换为奸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写数字
8.4667314.6写成大写怎么写
4667314.6写成大写
:肆佰陆拾陆万柒仟叁佰壹拾肆元陆角
大写数字常识
阿拉伯数字对应的人民币金额用中文大写汉字如下:
0(零)、1(壹)、2(贰)、3(叁)、4(肆)、5(伍)、6(陆)、7(柒)、8(捌)、9(玖)、10(拾)、100(佰)、1000(仟)、10,000(万)、10,000,000(亿)。
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可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科学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明初,朱元璋应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现在,虽然解放后有些账目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但是一些重要账目、报销单据、支票汇款、股票国债票据依旧使用大写汉字数字。
大写数字主要规则
1、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到"元"为止的,在"元"之后,应写"整"(或"正")字,在"角"之后,可以不写"整"(或"正")字。大写金额数字有"分"的,"分"后面不写"整"(或"正")字。
2、中文大写金额数字前应标明"人民币"字样,大写金额数字应紧接"人民币"字样填写,不得留有空白。大写金额数字前未印"人民币"字样的,应加填"人民币"三字。在票据和结算凭证大写金额栏内不得预印固定的"仟、佰、拾、万、仟、佰、拾、元、角、分"字样。
3、阿拉伯数字小写金额数字中有"0"时,中文大写应按照汉语语言规律、金额数字构成和防止涂改的要求进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