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是怎么写的
爱
爱
刬
〈动〉
(形声。从心,旡(j?声。本义:亲爱;喜爱)
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love]
惠,爱也。――《尔雅》
爱施者,仁之端也。――《说苑·说丛》
君子自爱,仁之至也。――《法言》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孝经》。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
爱共叔段,欲立之。――《左传·隐公元年》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
公夫人甚爱女。――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唐·韩愈《师说》
非疏骨肉爱过客。――《韩非子·五蠹》。
又如:爱幸(喜爱宠幸);爱乐(喜爱);爱敬(亲爱恭敬;喜爱敬重);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
男女间有情 [love]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古诗四首》之三,见《文选》卷二十九
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战国策·齐策》。
又如:爱色(喜欢女色)
喜好 [like;be fond of]
爱听古人节义事。――清·袁枚《祭妹文》
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爱莲说》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爱玩(爱好玩赏。后用以指爱好的玩物或对游玩的喜好)
爱护 [care for]
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
好自将爱,一年便健。――《三国志·方伎传》。
又如:爱人以德(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帮助他人);爱物(爱护万物)
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 [be apt to;be in the habit of]。如:爱发脾气;爱下雨
爱惜,珍惜 [treasure;cherish]
爱莫助之。――《礼记·表记》。注:“犹惜也。”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苏轼《留侯论》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
不爱死,义也。――柳宗元《驳复仇议》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又如:爱身(爱惜生命,贪生怕死)
舍不得;吝惜 [stint grudge]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又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四十四章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爱吝(爱惜,吝啬)
贪 [be greedy for]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宋史·岳飞传》
友爱 [friendly affect]
兄爱弟敬。――《左传·隐公三年》
怜悯、怜恤、同情 [take pity on]
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2.古人如何用诗词表达爱情
就拿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来说吧,那里面就有不少描写爱情的句子。“思无邪”的《诗经》中所描写的爱情,也是纯真无比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相恋的两人,隔着一道河湾,就好像隔了千山万水一般,心中想着、念着那个人,可是,要想真的和对方在一起,要渡过那迂回的流水,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到达彼岸的。无独有偶,后世也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反映了与其非常相似的内容,“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在屈原的作品中,也不乏此类互诉衷肠的作品,比如《湘君》和《湘夫人》,就描写了湘君和湘夫人之间,那深深的思念和淡淡的哀怨。“沅有?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这是多么含蓄而又真挚的情感啊。
古人和现代人不一样,没有我们这样便捷的交通工具和通信器材,现代人,无论相隔天涯海角,彼此想对方了,只要一个电话,就能听见对方的声音,发短信,上QQ,能够交流的方法有很多种。
可是,古人就不一样了,书信的传递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相爱的人却又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不能在一起,他们或是为了建功立业而远离故乡,或是为了经商生计而辗转流离,因此,便产生了大量的怨女旷夫,他们看不见对方,只能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自己的心意传达出来。
这就是爱情,不在乎对方是谁,身份地位是高还是低,只有无怨无悔地付出,同进同出,举案齐眉。大词人苏轼,也是这样的一个痴情之人,他妻子亡故十年之后,他依然深深怀念着她,发出了“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的感慨。
这就是爱,爱是不能说的秘密,但是,却能够用诗歌来吟诵。不管是天荒地老,还是红颜憔悴,真正的爱情,都能够经得住考验。
踏破红尘,望穿秋水,只为了寻找心中的挚爱;情丝吐尽,蜡炬成灰,相爱的人也永远都不说后悔。不管在东南西北,不管经历了多少是是非非,当爱情这朵玫瑰盛放之后,有情人就再也不能够说再会。
这就是那些流传千古的爱情诗歌,真正想告诉我们的事情。
3.古人如何用诗词表达爱情的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尚不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忆妾深闺里,烟尘不曾识。
嫁与长干人,沙头候风色。
五月南风兴,思君在巴陵。
八月西风起,想君发扬子。
去来悲如何,见少别离多。
湘潭几日到,妾梦越风波。
昨夜狂风度,吹折江头树。
淼淼暗无边,行人在何处。
北客真王公,朱衣满江中。
日暮来投宿,数朝不肯东。
好乘浮云骢,佳期兰渚东。
鸳鸯绿浦上,翡翠锦屏中。
自怜十五馀,颜色桃李红。
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
4.古人的爱情
中国古代爱情故事 问世间情为何物?自古至今,无论是传说还是确有其人,多少有情人聚而又分,无缘最后的结局…… 下面是在中国古代均流传甚广的十大爱情故事,它们有的是神话传说,有的是文学作品,有的是确有其人,大部分故事都是所谓的爱情悲剧,然而喜剧也不乏其处。
1.梁祝化蝶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
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
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
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
2.牛郎织女 牛郎织女是中国最有名的一个民间传说,是中国人民最早关于星的故事。南北朝时代任昉的《述异记》里有这么一段:“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紝之功,贪欢不归。
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 它是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3.白蛇传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白蛇传》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
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
婚后,她经常用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水漫金山寺”等情节。
白娘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雷峰塔”下。
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4. 长恨歌 《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这首诗是作者的名篇,作于公元806年(元和元年)。
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
诗的主题是“长恨”。 5.西厢记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
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亦相传为元稹假借张生的自传体小说或故事。
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一些文人、民间艺人纷纷改编成说唱和戏剧,王实甫编写的多本杂剧《西厢记》就是在这样丰富的艺术积累上进行加工创作而成的。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6.凤求凰 《凤求凰》传说是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的古琴曲,演义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爱情故。
5.古人的爱情
爱情,是古今人们久谈不衰的永恒话题,多数人觉得现在的人爱得疯狂、爱得昏天黑地、爱得无所顾及、爱得死去活来,充分张扬着个性,享受着自由,毫不掩饰,大胆地表达。
古人却受到种种封建礼教的约束,只能忍受和压抑,殊不知越是压抑的东西越有生命力。人类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压抑的历史.我忘了是谁说的这句话了---越是压抑也越有爆发力,就象气球,里面的气压越大,爆破的可能越大,爆破时的力量声音也越大。
只要有爱情就会有表达,恋爱是谈出来的,谈即是说,也就是表达,谁说古人含蓄?古人对爱情的表达方式,现代人是远远赶不上的。例如唐朝时的一首《菩萨蛮》是这样写的:“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平面上秤砣浮,直到黄河彻底枯。
白日叁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听听,多么铁的一对儿啊!青山怎会烂?黄河岂能枯?北斗怎会回南面?三更天怎会有日头出现?现代人成天发誓“海枯石烂心不变”这不是古人说剩了一千年多年的话吗!还有乐府民歌有一句“……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天啊!什么时候天与地合在一起,才是人家俩人分手的时刻! 元曲里有一首《清江吟》——惜别:“若还与他想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作者托人带信给自己的爱人,不是不愿写信,也不是没有写信的才思,只是因为买不到天那么大的一张信纸!要写的相思太多太多,哪里是一般信纸可以容纳得下的呢?多么炽热!现在的人把爱说成一把火,费翔不是有一首爱情歌曲吗,“你就象那冬天里的一把火,熊熊火焰燃烧了我……”费翔是火的话,我们这位元朝女子可就称得上是蕴藏着熊熊火焰的火山了,看谁疯狂! 古代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女子约好在一座桥下相会。不知什么原因,已到了约定的时间,女子还没到,潮水忽然上涨,尾生不肯失信于女子,抱着桥柱等啊等,最后被水淹死,竟有这样痴情的人! 还有人人皆知的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当然,他们的故事搀杂了有很多的政治原因,如果我们不把他们当作历史人物中的帝王贵妃来看,而当作普通的爱情悲剧,他们那种始终不渝、坚贞专一的爱情还是很值得称颂的。
唐玄宗的后宫有众多的女人,却能“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迫于政治原因,杨贵妃被迫吊死于马嵬坡后,唐玄宗“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合流。”
他觉得昭阳殿里再也没有了人世间的恩爱,从此“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唐玄宗对杨贵妃这种生死不渝的爱,那种生离死别也难改其衷的情感,是很了不得的,尤其是发生在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帝王身上,抛开政治原因,单说爱情,他们可以说从古到今罕见的忠心耿耿。
人去楼空,一钗一扇都能钩起他心碎的悲伤,最后,唐玄宗在深深的思念与忧愤中死去,真是“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爱情这一神圣、永恒的话题,说也说不尽,道也道不完,无论怎样,古人的爱情有许多许多让今天的人们深思的东西……。
6.求古人写的情诗例如:
恋味飘雪:你好。
宋 李清照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宋 吕本中 《采桑子》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宋 陆 游 《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 李 白 《忆秦娥》
秋思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 白居易 《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唐 温庭筠 《忆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都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五代 冯延巳 《鹊踏枝》
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泪眼倚楼频独语:双燕飞来,陌上相逢否?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
7.“爱”是怎么写的
爱爱刬〈动〉(形声。
从心,旡(j?声。本义:亲爱;喜爱)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love]惠,爱也。
――《尔雅》爱施者,仁之端也。――《说苑·说丛》君子自爱,仁之至也。
――《法言》爱亲者不敢恶于人。――《孝经》。
沈宏曰:“亲至结心为爱。”爱共叔段,欲立之。
――《左传·隐公元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父母之爱子也,则为之计深远。
――《战国策》公夫人甚爱女。――明·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唐·韩愈《师说》非疏骨肉爱过客。――《韩非子·五蠹》。
又如:爱幸(喜爱宠幸);爱乐(喜爱);爱敬(亲爱恭敬;喜爱敬重);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男女间有情 [love]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古诗四首》之三,见《文选》卷二十九孟尝君舍人有与君之夫人相爱者。
――《战国策·齐策》。又如:爱色(喜欢女色)喜好 [like;be fond of]爱听古人节义事。
――清·袁枚《祭妹文》晋陶渊明独爱菊。――宋·周敦颐《爱莲说》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杜牧《阿房宫赋》。又如:爱玩(爱好玩赏。
后用以指爱好的玩物或对游玩的喜好)爱护 [care for]吴广素爱人。――《史记·陈涉世家》好自将爱,一年便健。
――《三国志·方伎传》。又如:爱人以德(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帮助他人);爱物(爱护万物)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 [be apt to;be in the habit of]。
如:爱发脾气;爱下雨爱惜,珍惜 [treasure;cherish]爱莫助之。――《礼记·表记》。
注:“犹惜也。”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哉?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不足以死也。
――苏轼《留侯论》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不爱死,义也。
――柳宗元《驳复仇议》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又如:爱身(爱惜生命,贪生怕死)舍不得;吝惜 [stint grudge]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孟子·梁惠王上》又百姓皆以王为爱也。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四十四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汉·贾谊《过秦论》。
又如:爱吝(爱惜,吝啬)贪 [be greedy for]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平矣。――《宋史·岳飞传》友爱 [friendly affect]兄爱弟敬。
――《左传·隐公三年》怜悯、怜恤、同情 [take pity on]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其二毛,则如服焉。――《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8.古代经典爱情名句 看古人是怎样表达爱意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
要见无因见,拼了终难拼。
若是前生未有缘,待重结、来生愿。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海枯石烂不变心、心心相印、天长地久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