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好《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及文字格式
检察工作实践中,侦查监督部门不少检察官在撰写《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上抓不住这种工作文书的要领,笔者根据撰写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谈一谈怎样写好《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
一、明确撰写要求,把握四个要点 如何能够从众多的案卷材料中,抓住摘录重点,客观全面反映案件事实,首要一点在于明确《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的撰写总要求,而体现撰写总要求实质上就是一个综合分析、去粗取精、把握实质的过程。因此,撰写好《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还要把握好四个要点:第一要明确文书性质,《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不是对外的法定文书,它是案件承办人通过阅卷,综合分析归纳所形成的反映案件全貌及案件办理流程的内部工作文书。
第二要弄清与阅卷笔录的区别。过去的阅卷笔录只是承办人对卷宗所有材料的摘抄过程。
而《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则是承办人对卷宗所有材料进行分析、提炼、归纳的过程。第三要全面反映。
撰写《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的基本点是要能全面展现出案件的事实、办理过程。第四要找准重点。
撰写《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的重点是审查认定的事实和证据部分。 二、体现审查过程,把握三种关系 一份好的《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不仅要能达到“意见书在手如同卷宗在手”的总要求,而且还要能体现案件的侦查过程、审查逮捕工作过程,尤其是承办人对案件事实和证据的取舍、认定过程。
做到这一点就要在审查撰写过程中,把握好三种关系:其一是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与被害人陈述的关系。其二是犯罪嫌疑人供述与辩解及被害人陈述与其他证据之间的关系。
其三是证据与证据之间的关系。总之,只有认真审查,正确把握上述三种关系,去伪存真,在三者之间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加以对比、分析,并得出逻辑性的结论,才能发挥出《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应有的作用。
三、注重因案制宜,突出案件主题 高检院印发的《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的样本,对这种工作文书的结构、要求、组成部分等作了明确的规定。通过检察实践证明这一文书体例虽然适宜大多数案件,但案件事实从来各不相同。
因此,在撰写中要遵循“因案制宜”的原则,就特殊的个案适当调整、增减文书内容。其次每一个案件却有其特有的主题。
比如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案件,它的主题就是要反映出哪些事实是清楚的,哪些证据是充分的;不构成犯罪的案件,主题是法律规定的未达到犯罪数额和情节,或者是没有证据证明是其所为。只有抓住和围绕案件主题,才能做好《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
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文书格式) XX省XXX人民检察院 审查逮捕案件意见书 x检捕审( ) 号 一、受案和审查过程 本院___年__月__日接到xx县_____以____字( )第___号提请批准逮捕犯罪人___涉嫌__________罪的文书及案卷材料、证据后,承办人_______审阅了案卷,讯问了犯罪嫌疑人,告知有关权利和义务,核实了有关证据,现依法对本案审查完毕。二、犯罪嫌疑人基本情况 犯罪嫌疑人___,_,____年__月__日出生,_族,___省__县__人,__文化,职业__,家住__县__镇__村___组___号。
简历岁在校读书; 岁在 。没有受过行政、刑事处罚。
无影响羁押的严重疾病。___年__月__日因涉嫌________罪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现羁押在__县看守所。
家庭情况父亲:母亲: 三、发案、立案、、破案经过 四、经审查认定的案件事实 (一)侦查机关认定的案件事实 (二)经承办人审查认定的案件事实 经审查,承办人认定的案件事实与侦查机关认定的案件事实一致。认定上述事实有以下证据证明:1、物证、书证(1)__县公安机关提供的___的户籍证明,本证明可以证实___己经达到应负的刑事责任。
(2)2、证人证言 3、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 4、鉴定结论 本鉴定结论符合________罪_____的规定。以上证据证实的内容能够相互佐证,而且证据来源合法,足以采信。
五、需要说明的问题 六、处理意见 承办人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经触犯我国《刑法》第264条规定,涉嫌盗窃罪。其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符合批准逮捕条件。
承办人意见: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60条第1款的规定,建议以________罪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___。承办人:XXXX。
2.公文意见如何
拟办意见是办公室文秘人员在来文处理过程中所撰写的应由哪位领导审批、哪一部门承办以及承办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事项提出的初步处理意见,它是 供领导批办文件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办公室在文件处理时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节省领导工作时间的有效措施之一。
拟办意见的撰写非常重要,要根据来 文的内容和需要解决的事项,视不同问题、不同要求、不同情况撰写不同的 “拟办意见”,不要统统写成“请**领导阅示”或“请**领导批示”等 一个模式。 一、拟办意见撰写的范围 并非所有来文都要撰写拟办意见,一般来说,以下四种来文需要撰写拟 办意见。
(一)上级机关主送本机关并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 (二)本机关所属部门或下级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 (三)平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主送本机关需要答复的文件; (四)一些重要的保密性较强的资料以及所属部门、下级机关主送机关 的情况报告和信函。 二、拟办意见撰写的前期准备 拟办意见的撰写看似简单,但要写出恰当的拟办意见并非易事。
要写好 拟办意见,首先必须认真阅读文件,吃透文件内容,全面了解文件所提出的 问题和要求,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期准备工作: (一)弄清来文主送和抄送机关,已发或应发的领导和部门,初步确定 批办和阅知范围。 (二)根据文件的标题和内容,确认来文是请示性还是报告性文件,来 文中提出了什么问题,是否需要办理。
如果来文在结尾写有“如有不妥,请 批示”,“不妥之处,请予批示”等,就属于可办可不办的范围。掌握的原 则是有问题需要答复为“批办”,无问题不需要答复为“阅知”。
(三)弄清来文的内容与何人何部门有关系,是何人何部门主管,需要 何人何部门了解,从而根据领导分工确定由谁或哪个部门承办,涉及到几个 部门承办的由哪个部门牵头,应由哪位领导批示需要哪些领导和部门阅知。 (四)弄清来文的密级和紧急程度,以便分清急缓,本着方便工作、有 利保密的原则,确定分送范围。
对绝密文件按绝密文件的处理规定办理。 三、拟办意见的写法 拟办意见的撰写无固定不变的格式,但总的原则是文字要准确,观点要 鲜明,要简明扼要,使人一目了然。
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对上级机关主送本机关并需要贯彻落实的文件,要根据文件的要 求和需要落实的问题,提出拟请哪位领导批示,由哪个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