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诱捕拉拉蛄
土壤里的害虫又称地下害虫,种类很多,其中对花卉危害性较大的有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这几种地下害虫除蝼蛄以幼虫和成虫同时危害外,地老虎、金针虫等都以幼虫危害。
土壤里害虫的特点是长期潜伏在土中,食性很杂,危害时期多集中在春、秋两季。北京地区主要在4--5月间活动猖獗。
防治土中害虫应采取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
苗畦要适当深耕细作,消除杂草,以利花卉生长发育,增强抗虫害能力;另一方面适当深耕,使土中害虫的生活条件恶化,从而抑制害虫的发育和繁殖。
施用有机肥料必须充分腐熟,不腐熟的有机肥料,如饼肥或粪肥,能透使多种害虫发生。
用农药敌百虫粉剂处理土壤。用一份敌百虫粉与细土五十份拌匀,直接撒布苗畦,然后翻入土中或开条沟撒入;也可以将敌百虫粉与肥料混合,作基肥或追肥施入土中,对蝼蛄、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人工捕捉幼虫或成虫,清晨在断苗的周围或见残留的被害茎叶的洞口,将土扒开,可找到黑褐色肉虫,即为地老虎幼虫。还可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于黄昏敲震花卉枝条捕杀。
盆类花卉可在培养土中掺敌百虫粉剂防治土中害虫,宜有使用前一周均匀掺入。平时盆土中发现蛴螬、蚯蚓等害虫,也可用敌百虫稀薄溶液点浇除治。
2.蝼蛄是怎样的昆虫
蝼蛄是在地下生活的昆虫,又叫土狗子,一般多叫它拉拉蛄、地拉蛄。
蝼蛄是农业的害虫。它的挖土掘洞的生活习性造成了对农业的极大危害。
蝼蛄的前足扁平,好象泥水工人使用的抹子一样,前端生有锐利的尖爪,能用它在地下挖土掘隧道。到了冬天,它就钻到地下深处越冬。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西北地区,蝼蛄越冬的时间都比较早。在南方江浙一带,蝼蛄的越冬时间,大约在十一月前后。
到了来年春天,蝼蛄就从地下爬出来,马上开始建设它的“家园”。它顺地面斜着向地下掘洞,能掘到三、四十厘米到一百多厘米的深处。
它把这个洞作为它的“老巢”,白天藏在“老巢”里,夜里就出来毁坏庄稼。 蝼蛄除了修建它的“老巢”以外,还在地下挖掘从四面八方通到“老巢”的通道。
因为它专门挑选松软的土地进行挖掘,遇到坚硬的地方就让开,所以它所挖掘的通道弯弯曲曲,好象是战场上的“交通壕”一样。如果它在土质松软的农田里挖掘通道,一分钟就能够挖掘20厘米长。
蝼蛄对农业的危害是很大的,它在地下挖掘的时候,如果碰到作物的根部阻碍进路,它不分青红皂白,一律用“牙齿”咬碎、切断,大吃大嚼饱餐一顿。如果碰到的是马铃薯在前面挡路,它就边挖边吃,把马铃薯拦腰打通一个圆洞,继续前进。
蝼蛄的食性很杂,几乎所有的作物,它都吃,所以都受其害。作物幼小的时候,它不但咬断嫩茎还吃掉种子;作物长大以后,它把根部咬成丝状,凡是大量栖息蝼蛄的被害田里,因蝼蛄在地下挖掘隧道,使作物的幼根和土壤分离,幼苗干枯,以致农田缺苗断垄。
所以说蝼蛄是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地下害虫,是一点儿不冤枉它的。 蝼蛄对自己产卵的安排,显得很有些“深谋远虑”,在五、六月间,蝼蛄经过长期越冬,需要大量取食,以备交尾繁殖。
这正是春播季节,形成一年中第一个为害高潮。雌蝼蛄把隧道里面的一部分通路,开凿成一个象大肚子酒瓶那样形状的空间,最宽敞的地方,约有三厘米宽,七厘米长,这个大肚子酒瓶形状的地方,就是雌蝼蛄在临产前为它自己准备的“产房”。
大肚子酒瓶的瓶口,紧贴在地面的表层。蝼蛄把“产房”整修竣工以后,还要搬运一些腐烂了的杂草到里面去,均匀地铺在四周。
大肚子酒瓶瓶口也用烂草塞住。这一切准备完以后,它就到了“预产期”,准备“临产”了。
它在“产房”里只产卵40—50粒,然后雌蝼蛄就用泥土把隧道里的通路都堵死,目的是保护它产的卵和孵出的幼虫的安全。 雌蝼蛄产了卵以后,并没有完事,还要“大兴土木”。
它要在“产房”外面的周围地面上、距离“产房”二厘米远的地方,挖成圈沟,好象是一圈“护城河”一样。挖出来的泥土,都铺盖在“产房”的顶上,从地面上看,是一个直经五厘米的小土堆。
这是为了使“产房”保暖、防热和避免外来危险。 雌蝼蛄产的卵大约经过十天左右,就孵化成和老蝼蛄的相貌完全。
样的幼虫。刚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为乳白色,逐渐变成褐色。
三天以后,就有很强的活动能力了。铺在“产房”四围的烂草,可以给小蝼蛄随时充饥。
这些事先储备的腐烂杂草,在蝼蛄独立生活之前,足够40一50只小蝼蛄食用。等到把“产房”里的“存粮”吃完以后,小蝼蛄也已壮大成长起来,它们就破洞而出,自己挖掘隧道,从此开始了新的、独立的地下生活。
到了夏秋之交,它已经长成为成年的蝼蛄了,每到夜晚,就在地下“唱”起那忧郁、沉闷的“低音歌曲”。 在昆虫的世界里,一生都过着地下生活的,只有蝼蛄这一种。
但是,它并不是不善于飞翔。夏季,它喜欢潮湿润泽的地方,所以它产卵多集聚在水稻田埂、菜圃地内、沿小河的两岸、灌溉渠道的两边、池塘、水坑等积水洼地附近“安营扎寨”。
越冬的时候,却要找寻干燥的地方。它在十月左右,就离开“家园”,飞往适于它居住的地方;越冬以后,又飞往潮湿的地方,重建“家园”,产卵以后,就结束它的生命而死亡。
它一生中,只有这两次搬迁“家园”时候的飞翔。
3.请用拉字组词
“拉?”的词语:
拉扯 拉拢 拉纤 拉倒 拉杂 拉链 拉萨 拉锯 拉练 拉碴 拉手 拉开 拉杀
拉丁 拉拉 拉稀 拉呱 拉夫 拉拽 拉茬 拉力 拉比 拉忽 拉面 拉伸 拉飒
拉拔 拉攞 拉炮 拉齿 拉歌 拉客 拉丝 拉杆 拉网 拉架 拉套 拉搭 拉闲
拉话 拉朽 拉塔 拉答 拉毛 拉账 拉持 拉平 拉长 拉夏 拉巴 拉马 拉线
拉枯 拉脚 拉擸 拉人 拉索 拉德 拉火 拉逻 拉把 拉谈 拉剌 拉齐 拉叉
拉帮 拉瑟 拉折 拉仗 拉它 拉场 拉稿 拉插 拉撮 拉绊 拉劝 拉差 拉运
拉腿 拉然
“拉??”的词语:
拉皮条 拉拉队 拉家常 拉下脸 拉祜族 拉关系 拉肚子 拉后腿 拉拉姑
拉硬屎 拉郎配 拉山头 拉大片 拉套子 拉偏架 拉舌头 拉场子 拉亏空
拉晚儿 拉洋片 拉近乎 拉杆子 拉大排 拉杂变 拉下水 拉长线 拉丁化
拉包月 拉硬弓 拉交情 拉力器 拉买卖 拉锁子 拉法格 拉火线 拉下马
拉近胡 拉齐套 拉马克
4.“拉”字是多音字吗
拉 lā 〈动〉 拉 lǎ 〈量〉 (1) (形声。
字从手,从立,立亦声。“立”指“站立”。
“手”指“用手”。“手”与“立”联合起来表示“用手把蹲坐的人拖起来站直”。
本义:动手拖人站立。引申义:拖、牵、引、扯、拽。
说明:《说文》解字可从,释义不可从。《史记·齐世家》的“使力士彭生拉杀 鲁桓公”一句中的“拉”是指把鲁桓公拉起来站直。
古代尊者的死法和平民不同。“站着死”是一种尊贵者的死法。
《文选·左思·吴都赋》的“拉捭摧藏”,其中的“拉”与“捭”相对,前者指“拖高”,后者指“抑下”。“摧”与“藏”亦相对,“摧”指“把山尖折断”,“藏”指“把花草掩盖”。
《汉书·邹阳传》的“范雎拉胁折齿于 魏”一句中的“拉胁”是指杀人者用双手插入被杀者的臂胁之间,把他箍住,然后拖起身来使之站直) (2) 同本义 [break] 拉,摧也。从手,立声。
——《说文》 使力士彭生拉杀 鲁桓公。——《史记·齐世家》 拉捭摧藏。
——《文选·左思·吴都赋》 拉干而杀之。——《公羊传·庄公元年》 范雎拉胁折齿于 魏。
——《汉书·邹阳传》 (3) 又如:摧枯拉朽(摧折枯枝朽木。比喻极容易办到);拉杂(折断弄碎。
后用以指杂乱而没有条理);拉齿(折齿);拉枯(摧毁枯朽之物。比喻轻而易举) (4) 牵;引;扯;拽 [pull;drag;tug] 谁能拉花住,争换得春回。
——刘禹锡《花下醉中联句》 (5) 又如:拉手(满人久别见面的一种礼节);拉拉(趿拉,即将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面);拉人(拉夫);拉火线(手榴弹等引爆的拉线) (6) 击,打 [strike]。如:拉三拳(打三拳);拉杀(用杖击杀) (7) 拉拢;联络 [draw in]。
如:拉马(拉拢双方搞不正当的关系);打一派拉一派;拉山头(为私利而组织小集团) (8) 辛勤抚养;帮助 [bring up;help]。如:拉巴(辛勤抚养);拉拨(辛勤扶养、照顾);拉持(拉扯。
辛勤抚养) (9) 闲谈 [chat]。如:拉呱(方言。
闲谈);拉塔,拉搭(方言。交谈;闲谈);拉闲(闲谈);拉舌头(没根据地乱说) (10) 延伸或延长 [stretch]。
如:拉叉(肢体伸展开);拉开距离;拉在后面 (11) 牵引乐器的某一部分以演奏 [play stringed musical instrument]。如:拉胡琴;拉二胡;拉手风琴 (12) 大便或小便;排泄 [empty the bowels]。
如:拉硬屎(强作好汉。也指自恃高人一等的意思);拉肚子 (13) 牵连 [implicate] 此后的小报,每当攻击胡风时,便往往不免拉上我。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14) 拖欠 [owe]。如:拉债;拉账;拉饥荒 拉 lǎ 〈量〉 (1) 指物件、地域被分割开的或划分开的部分。
常与“半”连用,相当于“块”、“边”。如:那一溜是炼钢厂,这半拉是炼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