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淇的繁体字怎么写
“淇”的繁体字是淇,笔画顺序是点、点、提、横、竖、竖、横、横、横、撇、点。
汉字:淇
拼 音 :qí
部 首: 氵
笔 画: 11
五 笔: IADW
释义 :〔~水〕水名,源出中国河南省淇山,流入卫河。
详细释义:
1.水名。又名“淇河”
淇,淇水出河内共北山,东入河,或曰出隆虑西山。——《说文》
2.古为黄河支流,自河南省林县东南曲折流至今汲县东北淇门镇南入黄河。
3.古州名 。今县名。在河南省。
4.山名。又名“北山”、“大号山”、“沮洳山”等,为淇水所出。
5.泛指积水、积雪。
组词:
1. 淇溪[qí xī] 即 淇水 。
2. 淇园[qí yuán] 古代 卫国 园林名。产竹。在今 河南省 淇县 西北。
3. 淇卫[qí wèi] 箭竹名。
4. 淇澳[qí ào] 见“ 淇奥 ”。
5. 淇洹[qí huán] 即淇园。
2."盥"的象形字怎么写呀
象形
象形是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法。象形又分为两类:
一类是独体象形字,即通过描摹事物的轮廓以表示该事物,如日 、月 、鸟 、鱼 、鹿 、羊 等字,它们的甲骨文写法,就像这些物的形状。
一类是合体象形字,即虽然也画成事物的轮廓,但还需要借助于主体事物来帮助表义否则就不知道所象何物。如眉、果 、牟 、瓜 等字所描绘的,因 在目上,所以人们才知道是眉;因 在木(树)上,所以人们才知道是果,因在牛头上,所以人们才知道是牛叫时发出的气;因 吊在藤蔓上,所以人们才知道是瓜。合体象形
这种字有两个以上的构件,构件之间既有形体上的联系——几个构件形成了一幅复合性图画,又有意义上的联系——几个构件的意义之和就是这幅画的含义。“汉字的构造”着眼于形体上的联系这一主要、本质特征。以构件可否单用为标准,我们把这类象形字分为以下三小类:
1.构件均不可单用的合体象形字。如:“卵、合、晶”等。
2.由可单用和不可单用的构件组成的合体象形字。如:“祭、盾、丹、卑”等。
3.所有构件均可单用的合体象形字。如:“典、寒、朝、乳、多”等。
象形字的义类
1、象身。
(1)大类。立、并、黄、央、乘、美、无、天。
(2)人类。北、比、从、化、尼、众、保、长、尿、屎、旅、尾、并、戍、伐、何。
(3)女类。安、妇、妻、妥、母、奴。
(4)卩类。印、辟、即、既、卿、次、死、令。
(5)爪类。采、昌、舀。
(6)又类。羞、为、秉、兼、祭、史、及、得。
(7)攴类。牧、败、般。
(8)廾类。弄、弃、粪、兵、戒、丞、兴。
(9)丮类。斗、执、报。
(10)口类。司、鲁。
(11)止类。步、陡、降、涉、正、各、出、去、后。
2、象工
(1)皿类。益、盥。
(2)干类。兽、单。
(3)戈斧类。戈、或、戊、戌、我。
(4)矢类。矢、晋、射。
(5)户类。户、门、闩、开。
(6)匚类。区、匠、医。
(7)东类。动、量、重。
(8)斗类。斗、升。
(9)豆类。豆、丰、登。
(10)巨类。工、巨、矩。
(11)彡类。彭、须。
3、象物。
(1)楼类。果、巢、林。
(2)屮类。才、屯、生、暮、莽。
(3)朿类。棘、枣。
(4)火类。火、庶、灾、焚、光。
(5)桑类。桑、丧。
具体的我也不是怎么清楚,希望你能在此中有些领悟。
3.诗淇的字意
诗,汉语一级字,读作shī,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说文解字》认为是“心志”。
淇是一个汉字,读音为qí,汉字基本意指水名,源出中国河南省淇山,流入卫河。总笔画数为11,左右结构,部首为氵。
淇 Qí【名词】
①水名。又名“淇河”
②按,古为黄河支流,自河南省林县东南曲折流至今汲县东北淇门镇南入黄河
③古州名 。今县名。在河南省
④山名。又名“北山”、“大号山”、“沮洳山”等,为淇水所出
⑤泛指积水、积雪
扩展资料:
诗字的发展:
诗,形声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尚未见于甲骨文和金文。据学者周策纵研究,有指祭祀中伴随着某种动作、音乐、歌诗和舞蹈的一种特定行为的意义。
后来,当强调音乐、歌诗和字词等方面时,就造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