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代的计数符号有哪些
古时候人们计数的方法有结绳记数,筹码记数和算盘记数。
筹码计数:每一筹码代表1,或10,或100等,以此类推.
商码计数
【释义】我国旧时表示数目的符号,也叫草码,商码.
此外,零还是0.
【商码字符】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 十
【对应数字】
商码: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 十
汉字: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大写: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阿拉伯:1 2 3 4 5 6 7 8 9 10
【书写】
1,就写一个竖;
2,两个竖:〢
3, 三个竖:〣
4,是个交叉:〤
5,写成〥,其实只是 5 字写得草和快
6,写成一点加一横,其中的一点,代表了5: 〦
7,写成一点加两横:〧
8,一点加三横:〨
9,写成“久”的草体:〩
【使用举例】
古代人计数都用算盘,上面一点就像算盘上档拨下一个子,表示五,所以〦是六,〧是七,很好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当〡 〢 〣 相遇时, 中间会变成横划. 否则“| | |”就不知道是一百一十一, 三, 廿一, 还是十二了.如比说2134,要写成 〢一〣〤,32,要写成〣二.
真正运用这些符号,还要结合古代账本竖写的特点.否则,多看少看一个数字,差别太大,通常要记作两行.
例如,标价5角9分,会写作:
〥〩
▲
这个▲代表“角”,它的尖头,一般放在〥和〩中间的下方.
又比如:标价5元8角,会写作:
〥〨
●
这个●代表“元(圆)”,它一般放在〥和〨中间的下方.
再如,标价3908元,会写作:
〣〩0〨
仟
一说仟字要放在〣的下面,可能是各地习惯也有所不同.但要在第一位数字右下方(或下方)标注
2.古代计数方法有哪些
古时候人们计数的方法有(结绳)记数,(筹码)记数和(算盘)记数 。
实物计数,结绳计数,刻道计数等:原始社会的计数方法,说明当时如何用 小石子检查放牧归来的羊的只数;用结绳的方法统计猎物的个数;用在木头上刻 道的方法记录捕鱼的数量等等。
筹码计数:每一筹码代表 1,或 10,或 100 等,以此类推。
商码计数 【释义】我国旧时表示数目的符号,也叫草码,商码。 此外,零还是 0。 【商码字符】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 十 【对应数字】 商码:〡 〢 〣 〤 〥 〦 〧 〨 〩 十 汉字: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大写:壹 贰 叁 肆 伍 陆 柒 捌 玖 拾 阿拉伯:1 2 3 4 5 6 7 8 9 10 【书写】 1,就写一个竖; 2,两个竖:〢 3, 三个竖:〣 4,是个交叉:〤 5,写成〥,其实只是 5 字写得草和快 6,写成一点加一横,其中的一点,代表了 5: 〦 7,写成一点加两横:〧 8,一点加三横:〨 9,写成“久”的草体:〩
3.古代人是怎么计数的
打绳结 远古时是用绳子挽成疙瘩来几数。
还有写‘正’字来记数。以及天干地支 以下是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记数法 163.记政法源流考 钱宝琮 学艺 1921年3卷5期1—6页 164.八卦为上古数目字说 胡怀琛 东方杂志 1927年24卷21期70-72页 165.释数篇 陈柱 暨南大学文学院集刊 1930年1集1—16页 166.数名原始 方国瑜 东方杂志 1931年28卷10期83—88页 167.字马考 梁站庐 东方杂志 1931年28卷17期97—100页 168.大写数字考 梁站庐 东方杂志 1933年30卷15期59—63页 169.读“大写数字考” 陈子展 太白 1934年1卷2期105—10认真 170.广州出土墓砖罗马数字考 容肇祖 辅仁广东同学会半年刊 1934年 2卷 1期1—2页 171.读雷马峨屏调查记——专论第三章第三节(保罗文数字) 闻宥 (天津)大公报 1936年三月9日第多张版图书副刊112期 172.再论保罗文数字 闻肴 (天律)大公报 1936年1月30日第3张9版图书规刊115期 173.$语及保罗语数目字与汉文之关系 邓子琴 志学月刊 1942年4期3—5页 174.唐代大写数字 李炉 陕西文化 1943年1卷2期16—20页 175.数目守 卫聚贤 说文月刊 1944年 3卷12韧93—101页 176.中国古文数名考原 陆懋德 燕京学报 1951年40期151—164页 177.中算家的记数法 李俨 数学通报 1958年6期1—5页转20页 178.阿拉伯数码的历史 钱宝琮 数学通报 1959年9期2—4页 179.中国古典数学中的数码与算式 何章陆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60年三期35—40页 180.中国的世界第———度量衡的十进制 钱宝琮 (上海)大公报 1951年4月23日2版 181.十进小数发展简史 李迪 数学通报 1964年10期47—49页转16页 182.元安西王府址和阿拉伯数码幻方 夏鼐 考古 1960年5期24——26页转23页 183.阿拉伯数字的幻方 安 科学大众 1966年5期39页 184.释“九十” 王宇倩 文物 1977年12期77-78页 185.数字探源 蒋逸雪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8年1、2合期84—87页 中国古代计算工具及算法 186.无劳漫录——算盘之今昔辨 倪羲抱 国学 1915年 1期6—7页 187.缀术与算盘 常福元 观象丛报 1920年5卷12期11—18页 188.策算浅释 陈展云 《上海》晨报六周年纪念增刊 1924年12月217—B22页 189.中国珠算之起源 吕炯 东方杂志 1928年25卷14期81—84页 190.筹算制度考 李俨 燕京学报 1929年6期1129—1134页 191.珠算制度考 李俨 燕京学报 1931年10期2123—2138页 192.珠算之起源 袁在辰 钱业月报 1932年12卷IM丛载1—7页 193.我国古算具 小飞 (上海)晨报 1934年11月16H10版科学介绍25$ 194.筹算研究 义 (上海)新闻报 1935年7月2日18版新闻报附刊汇价103抉 195.算盘发明小考 吴卯 北平晨报 1935年瞩月24日8版 196.筹算考略 周梦云 (上海)新闻报 1935年10月 31日 16版新闻报附刊汇槽121拍 197.从算盘谈起 何风 新青年 1939年2卷5期19—20页 198.珠盘杂考 严敦杰 新世界 1939年14卷8招8—10页、9拥5—7页 199.珠算起源考 廷尊 国艺 1941年3卷2期15——16页 200.算盘探源 严敦杰 东方杂志 1944年40卷2拍33—36页; 201.筹算算盘论 严敦杰 东方杂志 1946年41卷15期33一35页 202.张炳俊山居咏和与算盘史料 严敦杰 (南京)中央日报 1946年6月11日5版文史周刊4期 203.算盘 (上海)大公报 1951年 1月 12 HI版 204.读“中国的世界第———算盘” 于越 新民晚报 1951年 4月 18日 2版 205.策算 数学通讯 1956年3期35页 206.归除 数学通讯 1958年9期32—33页 207.中国算盘和外国算盘 子原辑 新观察 1958年13期28页 208.珠算史话 李俨 杜石然 文汇报 1961年8月6日3版 209.珠算术与珠算盘的历史 李宏金 天津日报 1961年11月三日 4版 210.珠算史谈 问渠 安徽日报 1962年1月17日4版 211.故宫所知清代计算仪器 严敦杰 文物 1962年3期19—22页 212.珠算小议 钟宫 北京晚报 1962年4月1日8版 213.算盘的来历 马岱 北京晚报 1962年12月29日3版 214.“筹算方法”今用初探 王守义 甘肃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6年1期9—31页 215.千阳县西汉墓中出土算筹 宝鸡市博物馆等 考古 1976年2期85—88页转108页 216.中国古代卡尺 沈家骞 计量技术 1978年4期36页 217.论中国算盘的独创性 华印椿 教学的实践与认识 1979年1期76—80页 http://166.111.120.55:8002/paperindex3.htm#1。
4.古代记数方法有哪几种
1. 手指计数:利用两只手的十个手指。亚里士多德指出:十进制的广泛采用,
只不过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生来具有10个手指这一事实的结果。
2. 石子记数:在地上摆小石子,但记数的石子堆很难长久保存。
3. 结绳记数:在一根绳子上打结来表示事物的多少。比如今天猎到五头羊,就
以在绳子上打五个结来表示;约定三天后再见面,就在绳子上打三个结,过一天解一个结;等等。
秘鲁的印加族人(印第安人中的一部分)古时(公元前1500年前)每收进一捆庄稼,就在绳上打个结,用来记录收获的多少。
中国古代文献《周易 系辞下》有“上古结绳而治”之说。“结绳而治”即结绳记数或结绳记事。
结绳记数这种方法,不但在远古时候使用,而且一直在某些民族中沿用下来。宋朝人在一本书中说:“鞑靼无文字,每调发军马,即结草为约,使人传达,急于星火。”这是用结草来调发军马,传达要调的人数。
其他如藏族、彝族等,虽都有文字,但在一般不识字的人中间都还长期使用这种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就收藏着一副高山族的结绳,由两条绳子组成:每条上有两个结,再把两条绳结在一起。
4. 刻痕记数:1937年在维斯托尼斯(摩拉维亚)发现一根40万年前的幼狼前
肢骨,7英寸长,上面有55道很深的刻痕。这是已发现的用刻痕方法计数的最早资料。直到今天,在欧、亚、非大陆的某些地方,仍然有一些牧人用在棒上刻痕的方法来计算他们的牲畜。
5.古代算筹记数 58怎样表示
如下图,十位用横式的五,五条横筹,个位用纵式的八。
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
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这种计数法遵循一百进位制。
扩展资料:
古代数学成就
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这种计数法遵循十进位制。 算筹的出现年代已经不可考,但据史料推测,算筹最晚出现在春秋晚期战国初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年)。
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这样精妙的计算,真是神奇!在这当中,算筹功不可没,它是在珠算发明以前中国独创并且是最有效的计算工具。中国古代数学的早期发达与持续发展都是受惠于算筹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