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数字怎么写好看图解
在田字格中,按照正确的位置书写,就可以写的很好看。
拓展延伸:
1. 数字1:不要直写,是斜斜的,但不要太斜,不要理解为两个对顶角点的相连,而是右上角不到起笔后到左下角一点不到收笔。
2. 数字2:它的形象似坐地的小鸭子,但要注意,头要写圆润,身体要写平.收笔的一横要从左下角写到右下角,一笔写成,不停顿.
3. 数字3:象似两只耳朵合成,但注意是上小下大此,大小4:6的比例.头和2的写法一样,要圆润些,上耳写完时稍要慢一些连体写下耳,不要快,以免在交接取可能会形成圆圈.
4. 数字4:关键掌握两竖笔,都要写成斜斜的,第一竖斜度大些,要比第二竖长一些,横笔要在日字格下半格的一半处横出来.
5. 数字5:与4一样,竖笔要斜,70到80度角就好了,在左上角过来一点起笔,到中线开始画半圆,最后的一横要看好连接.
6. 数字6:起笔在上边线中点不到的位置,是一条有点弧度的线,然后画圆在下格收笔就行了.
7. 数字7:只要注意收笔在下边线中点处就好,竖也是稍斜的.
8. 数字8:圆圆的写的时候不碰到左边线就转弯下半边圆要碰到下边线的然后斜斜的到起笔处.注意不碰到起笔,不能画圆.
9. 数字9:注意起笔点在右上角下来一点,画圆,占上半格,回到起笔处后斜竖,到下边线的中点靠左一点收笔.
10. 数字0:可说似一个斜放的鸡蛋.起笔在右上角外,斜着写,要写的扁扁的,弧线尽量圆润圆整.
2.小学一年级田字格数学数字怎么写
小学一年级数学数字的田字格写法如下图所示:
数
拼 音 shù shǔ shuò 部 首 攵 笔 画 13 五 行 金 繁 体 数 五 笔 OVTY
[ shù ]
1.数目:次~。~额。
2.几;几个:~次。~日。
3.天数;命运:气~。在~难逃。
4.表示事物的量的基本数学概念。由于生产实践对计数和测量的需要,首先产生了自然数(正整数),后又逐渐产生了分数、零、无理数、负数、虚数等。
5.一种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所指事物的数量。
6.指数学:~理化。
[ shǔ ]
1.点算:~数(shù)。~不清。
2.比较起来最突出:~得上。~一~二。
3.责备;列举错误:~说。~落。
[ shuò ]
屡次:频~。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一、数落 [ shǔ luo ]
1.列举过失而指责,泛指责备:被母亲~了一顿。
2.不住嘴地列举着说:老大娘~着村里的新鲜事儿。
二、数数 [ shuò shuò ]
1.犹汲汲。迫切貌。
2.屡次;常常。
三、次数 [ cì shù ]
动作或事件重复出现的回数:练习的~越多,熟练的程度越高。
四、数据 [ shù jù ]
进行各种统计、计算、科学研究或技术设计等所依据的数值。
3.阿拉伯数字怎么写好看
(1)、每数字要大小匀称 笔划流畅;每数码独立有形使 人目了能连笔书写 (2)、书写排列有序且字体要 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地写(数字 与底线通常成60度倾斜) (3)、书写每数字要贴紧 底线上顶格般每格 内数字占1/2或2/3位置要更 正数字留有余地 (4)、会计数码书写时应从 左至右笔划顺序自上而下先 左右防止写倒笔字 (5)、同行相邻数字之间要 空出半阿拉伯数字位置也 预留间隔(能增加数字好 ) (6)、除4、5外数 字必须笔写成能人地增 加数字笔划 (7)、6字要比般数字向 右上方长出1/47和9字要 向左下方(过底线)长出1/4 (8)、对于易混淆且笔顺相近 数字书写时尽能地按标 准字体书写区分笔顺避免混同 防涂改例:1写得 过短要保持倾斜度格子占满 样防止改写4、6 、7、9;书写6时要顶 满格子下圆要明显防止改写 8;7、9两字落笔 延伸底线下面;6、8 、9、0圆必须封口 会计数字书写需要注意两方面: 倾斜度和高度 1.倾斜度:向**斜30度~45度; 2.高度:数字高度应表格高度 二分之至三分之二其6要比 其数字高些般超出表 格7和9比其数字低些下半部 分占据下行上半格写0时能 有缺口写8时上方能开口4 两竖要平行9能开口和留尾巴 3.阿拉伯金额数字间有0时 汉字大写金额要写零字;阿 拉伯数字金额间连续有几0 时汉字大写金额只写零字;阿拉伯金额数字元位0或者数字间连续有几 0、元位也0角位0 时汉字大写金额只写零字也写零字。
4.数字的各种写法有哪些
1. 罗马数字Ⅰ, Ⅱ ,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Ⅺ ,Ⅻ。
2. 阿拉伯数字 1,2,3,4,5,6,7,8,9,10,11,12。
3. 小写: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
4. 大写:零、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京、垓、秭、穰、沟、涧、正、载、极。
一、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欧洲在 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数字)传入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现在应用较少。它的产生晚于中国 甲骨文中的数码,更晚于埃及人的十进位数字。但是,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古代文明的进步。
二、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现今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数字符号。最初由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正因阿拉伯人的传播,成为该种数字最终被国际通用的关键节点,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三、传播与发展:
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定位计数的十进位法。由于定位计数,同一个数字符号因其所在位置不同,就可以表示不同数值。如果某一位没有数字,则在该位上写上“0”。“0”的应用,使十进位法臻于完善,意义十分重大。
5.阿拉伯数字1到100怎么写
阿拉伯数字从1写到100按顺序如下:
1 、2、3 、4 、5 、6 、7 、8、9 、10
11 、12 、13 、14、15、16、17 、18、19 、20
21、22、23、24 、25 、26 、27、28、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39 、40
41 、42 、43、44 、45 、46、47 、48、49、50
51 、52、53、54 、55 、56 、57、58、59、60
61、62 、63 、64 、65 、66、67 、68 、69 、70
71 、72 、73、74、75、76 、77 、78、79 、80
81 、82、83、84 、85、86 、87、88 、89、90
91 、92 、93 、94 、95 、96、97、98、99、100
“阿拉伯数字”的名称由来:
公元700年左右,阿拉伯人征服了印度旁遮普地区,他们吃惊地发现:被征服地区的数学比他们更先进。
后在公元771年,阿拉伯帝国首都迎来了一场风靡国家的盛况,印度数字正式被引入阿拉伯帝国。
那时印度旁遮普地区的数学家被阿拉伯帝国抓获,并强迫将“0”到“9”的数字以及计算方法(即我们现在用的十进制法)传授给首都巴格达人民,这才使得阿拉伯数字第一次展现在阿拉伯人面前。
由于阿拉伯数字书写方便、使用简单,所以很快在整个阿拉伯国家普及使用。
后又经阿拉伯国家的商人传到了远在西方的欧洲,当时欧洲人使用的还是写法繁杂的罗马数字,远不及阿拉伯数字简单明了,因此这些数字很快在欧洲国家普及开来,被人们所接受。
扩展资料:
阿拉伯数字使用的场合
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使用的总体原则是: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主要使用场合有:
(1)公元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如:20 世纪 90 年代、2005 年 12 月 12 日、16时 15 分等。
(2)计数单位前的数字。计数单位前大于 10 的数字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整数 1~10,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又很得体的地方,也应该用阿拉伯数字。如:12 支铅笔、4 根管子、1 朵花等。
(3)计数的数字。不论是图表还是记述性文字中,计数的数字都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包括整数、小数、百分数、比例等。
(4)型号、编号、序号、代号等。科技论文中经常出现仪器型号、样品编号、标准号等,这些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序数词前经常带有“第”字。如:ML 1332 检测仪、GB 18745、第8 小组等。
6.阿拉伯数字的写法
1/2/3/4/5/6/7/8/9/10的数字大写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写法如下:
不管是阿拉伯数字(1、2、3……), 还是汉字小写数码(一、二、三……), 由于笔画简单,容易被涂改伪篡。所以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
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这些汉字的产生是很早的,用作大写数字,属于假借。数字的这种繁化写法,早在唐代就已经全面地使用了,后来逐步地规范化成一套“大写数码”。
扩展资料:
一、历史渊源
大写数字的使用始于明朝。朱元璋因为当时的一件重大贪污案“郭桓案”而发布法令,其中明确要求记账的数字必须由“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用以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后来“陌”和“阡”被改写成“佰、仟”,并一直使用至今。
大明政权建立之初规定:每年全国各布政使司、府、州、县,都要派计吏到户部呈报地方财政的收支账目及钱粮数。各级政府之间及与户部之间的数字,必须完全相符。
稍有差错,即被退回重报。由于地方与京城相距遥远,为节省时间,免去路途奔波之苦,各地便带上了盖有官印的空白账册。如被退回,则随时填写更正。又因为空白账册上盖有骑缝印,不能做别的用途,户部也就没有干预。
二、起源时间
计数的数目字用大写,是自古一直沿用到现在,虽然解放后有些账目逐渐改用阿拉伯数字,但是重要账目;支票汇款;股票国债票据依旧使用大写汉字数字。
《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写数字的来历》一文是这样说的:“为反贪树廉,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 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这就是说,用大写数字记数,是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大写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