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凯风网投稿有哪些具体要求和规定,投稿的具体程序什么,请指教
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投稿要求
1.稿件一律以word文档添加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写到邮件正文里。敏感词汇不要出现在邮件主题及附件名上,文档内容里出现不受影响,例如:标题中的李XX\法XX等请用字母、数字或其他文字代替。
2.郑重强调!!!请将作者真实姓名、刊发笔名、详细地址(信件能达为准)、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常用投稿邮箱等信息,写在word文档中。缺少以上信息,稿件坚决不予编辑刊发!!!
3.我网刊发稿件为典型**受害案例,针对**热点动态的评论等文章,具体可参看已刊发文章。工作汇报材料类稿件不予刊发。
感谢您对凯风网的关心和支持!
2.怎样在凯风网上答题
为在"六五普法"活动中宣传普及反**法制知识,使社会公众增强法制意识,提高防范抵御**的能力,由**防范和处理**问题办公室、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主办,由法制日报社、中国妇女报社、中国反**协会、法制网、凯风网协办的全国"六五普法"反**法制知识竞赛活动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启动。
凯风网将承办此次活动网络在线答题并提供咨询服务。 参与对象: 社会公众。
咨询服务: 本次活动由凯风网()为广大参赛者提供咨询服务。联系邮箱:keditor@vip。
sina。com 竞赛流程: 竞赛活动自2013年9月至11月。
(一)答题阶段(2013年9月、10月) 本次竞赛采用在凯风网()在线答题方式进行。2013年9月1日0时至10月31日24时,参赛者登录凯风网,在首页点击"反**法制知识竞赛系统"后,按照网页提示的方法,进行网上答题。
(二)阅卷、评奖阶段(2013年11月) 答题结束后,得满分者才能进入到抽奖环节。抽奖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
获奖者名单将在法制网、中国反**网和凯风网公布。抽奖过程将作法律公证。
答题规则: 1、参赛者应使用真实有效的**码和所在省份进行登录,以确保奖品发放工作顺利进行。 每个**只能使用1次,无效**码在评奖阶段无效。
2、参赛者登录"反**法制知识竞赛系统"答题。完成后点击"提交"按钮提交答卷。
奖项设置: 1、特等奖5名,5000元奖金或同值奖品; 2、一等奖20名,1000元奖金或同值奖品; 3、二等奖200名,300元奖金或同值奖品; 4、三等奖5000名,价值50元奖金或同值奖品。 亲,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赐个好评吧。
谢谢。
3.谁知道古诗凯风读后感怎么写
关于《凯风》的主题,说法不一。《毛诗序》说:“《凯风》,美孝子也。卫之淫风流行,虽有七子之母,犹不能安其室。故美七子能尽其孝道,以慰母心,而成其志尔。”认为是赞美孝子的诗。朱熹《诗集传》承其意,进一步说:“母以淫风流行,不能自守,而诸子自责,但以不能事母,使母劳苦为词。婉词几谏,不显其亲之恶,可谓孝矣。”这种说法有些牵强。而魏源、皮锡瑞、王先谦总结今文三家遗说,认为是七子孝事其继母的诗,则比较通达。现代闻一多认为这是一首“名为慰母,实为谏父”的诗(《诗经通义》)。这是一首儿子歌颂母亲并作自责的诗,这样比较宽泛的理解,似乎更稳妥一些。
诗的前二章的前二句都以凯风吹棘心、棘薪,比喻母养七子。凯风是夏天长养万物的风,用来比喻母亲。棘心,酸枣树初发芽时心赤,喻儿子初生。棘薪,酸枣树长到可以当柴烧,比喻儿子已成长。后两句一方面极言母亲抚养儿子的辛劳,另一方面极言兄弟不成材,反躬以自责。诗以平直的语言传达出孝子婉曲的心意。
诗的后二章寒泉、黄鸟作比兴,寒泉在浚邑,水冬夏常冷,宜于夏时,人饮而甘之;而黄鸟清和宛转,鸣于夏木,人听而赏之。诗人以此反衬自己兄弟不能安慰母亲的心。
诗中各章前二句,凯风、棘树、寒泉、黄鸟等兴象构成有声有色的夏日景色图。后二句反覆叠唱的无不是孝子对母亲的深情。设喻贴切,用字工稳。钟惺评曰:“棘心、棘薪,易一字而意各入妙。用笔之工若此。”(《评点诗经》)刘沅评曰:“悱恻哀鸣,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与《蓼莪》皆千秋绝调。”(《诗经恒解》)
古乐府《长歌行》为游子颂母之作,诗云:“远游使心思,游子恋所生。凯风吹长棘,夭夭枝叶倾。黄鸟鸣相追,咬咬弄好音。伫立望西河,泣下沾罗缨。”命意遣辞全出于《凯风》。唐孟郊的五言古诗《游子吟》的名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实际上也是脱胎于《凯风》“棘心夭夭,母氏劬劳”两句。蒋立甫指出:“六朝以前的人替妇女作的挽词、诔文,甚至皇帝下的诏书,都常用‘凯风’‘寒泉’这个典故来代表母爱,直到宋代苏轼在《为胡完夫母周夫人挽词》中,还有‘凯风吹尽棘有薪’的句子。”(《诗经选注》)
4.以《凯风》为题写关于母爱的400左右
邶国原本是商纣王之子武庚的封国,后来并入卫国。邶国在朝歌地区,今河南淇县一带。朝歌原为殷商的首都,叫做“牧野”或“沬(妹)邦”。武王灭殷、占领朝歌后三分其地。朝歌北部是邶、东部是鄘、南部是卫。邶风是邶国的风土之音,也就是民间歌谣。“风”用曲折、机巧的方法来进行劝谏,能起讽刺和教化作用。诗歌的作者是一般老百姓,因年代久远和几经多人口头传诵,已难以考证。
母爱是人的天性,母爱是无法磨灭和改变的亲情。歌颂、赞美母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例如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就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凯风》以旁衬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母亲辛劳地养育子女的感人形象。由于长年操劳,母亲的身躯如同酸枣枝条随风弯曲,腰已弯、背已驼。而且到了老年,虽然有七个子女,却无人尽孝。这种反常的情况和悲剧的命运,不禁令人对母亲寄予深切同情而对不孝子女予以谴责和鄙视。诗的末节以黄莺的啼声婉转动听来比喻、讽刺子女们嘴上说的比唱得好听,然而实际上言行不一或言而无信,或互相推诿而造成没有一人对母亲尽孝,导致老母在晚年时孤苦伶仃,无所依靠。
《凯风》的另一个艺术特色是运用诗经常见的反复重叠表现手法。“凯风自南”诗句的重复,着重强调母爱就像南方吹来的和暖春风,把酸枣“嫩枝条”吹变成“粗枝条”,象征着母亲把子女由幼年抚养到壮年、长大成人。另也重复“有子七人”的诗句,意在突显以养育子女之众多来表现母亲的长年辛劳程度。令人读后印象深刻、心灵震撼,更加感悟应该如何做人。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