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公安情报信息
不知道你是指的哪种情报信息。就我的理解而言,公安情报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实时的案事件线索情报信息,还一类是分析研判类的情报信息。
如果是案事件的情报信息,这个就没有什么范文,针对性很强,例如一个在逃人员,其活动轨迹、性格爱好之类的都属于情报信息。
如果是分析研判类的情报信息,又分为几种。1,、四类线索信息。四类线索信息就是政治性事件线索、暴力恐怖事件线索、群体性事件线索、综合性事件线索四类,这个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简单的范文,一会附在下面。2、警情研判类的情报信息。这一类情报信息一般都是110指挥中心或者情报信息中心专职情报员分析研判某一类警情得来的。例如盗窃案件,本周内盗窃案件有多少起,入室盗窃多少起,占多少比例,入室盗窃发案时间都是什么,频发时间是什么,多发地域是城区还是农村,作案手段等等,然后做出相应的预警信息,打防建议。3、还有一种公安信息,如果您不是在指挥中心或者情报信息中心工作的话,写的公安情报信息应该是公安信息,不带有情报二字的普通信息,一般也就是工作动态,经典案例什么的,我认为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四类线索信息(范文)
xxxx退休公安干部带人闯入学校殴打学生 5人被拘网曝XX县XX局退休领导X某,带头进入校园殴打学生。
校园监控视频一经发布,三天点击量超过14000次。XX县XX局回应称,X某等5名涉案人员已经被拘留。
网友
XX局退休人员殴打学生
三天前,网友“难以容忍的社会”在一家视频网站发布一段校园群殴视频,三天来,这段视频被广泛关注,点击量超过了14000次。
视频显示,X日下午X时X分,在X县民族学校X年级教室门口的走廊内,一对中年男女、一蓝衣学生和几名年轻男子动手殴打一名白衣学生,随后几名学生和他们打了起来。
该网友称,X县XX局正科级退休领导X某,带领X多名社会人员,进入X县XX学校,殴打学生,破坏正常教学秩序。他呼吁“还校园一个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孩子一个安心读书的地方”。
对于事发缘由,有媒体援引一被打学生家长的话称,“X月X日下午,我儿子在厕所与该校一名七年级男生发生了冲突,事后这名七年级的男生叫上了他的双胞胎哥哥,到我儿子的教室打了我儿子。随后,该男生又给自己的姥爷X某打了电话,半小时后,X某带领10多名社会人员闯进了我儿子的教室。”
警方
5名涉案人员被拘留
网友“难以容忍的社会”称,领头的是X某,是XX局退休领导,知法犯法。
对此,昨日下午,X县XX局XX科X承认,X某在XX局干过。但时隔久远,他也不清楚X某是什么职务。目前,X某等5名涉案人员,已经被拘留。
学生之间发生怎样的矛盾,引起了这起群殴事件呢?冯科长称,他只知道,群殴是学生之间发生争吵引起的,具体情况并不清楚,需了解情况后给记者答复。
但截至昨晚8时,记者多次拨打X科长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
分析:密切关注,防止舆论影响,杜绝少数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浑水摸鱼,煽动社会舆论,为其违法犯罪打造环境。建议网监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提高预警防范。
2.公安局指挥中心信息研判民警个人总结怎么写
就我个人的经历给你以下几点
信息研判是最麻烦和繁琐的一个事情了。没有一定的文本可以参考,基本上遵循以下几点
1. 当期的总报警数,有效接警是多少起,无效接警是多少起。
2. 在有效接警中,有多少是属于治安案件,有多少属于刑事案件
3. 治安案件中有多少盗窃或者求助。刑事案件中的盗窃或者飞车抢夺等其他案件
4. 接下来就是最头疼的一个事情。通过百分比计算各个辖区的发案率和案件高发的类型 比如入室盗窃还是盗窃助力车等
5. 上面几项完成之后,就是最后的总结。总结的话一般都是通过得出的百分比然后提醒辖区公安机关注意什么时段的发案率和案发多的方面
3.新闻舆情分析研判怎么做
1.新闻事件舆情传播动态追踪。通过蚁坊软件的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可将新闻事件订阅为重点监测主题,系统会自动实时追踪该新闻事件的舆情传播动态,并自动生成相关舆情发展趋势图表,供下载。
2.新闻事件舆情事件演变分析。通过蚁坊软件的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将新闻事件订阅为重点监测目标后,系统会全天分析事件的演变趋势,如新闻事件的热点变化、事件舆情峰值、舆情传播路径变化等。
3.新闻事件舆情重要性分析。通过蚁坊软件的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可对新闻事件舆情重要性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如相关舆情的影响、传播区域、传播层级变化等等,并自动生成舆情分析报告。
4.新闻事件舆情事件观点分析。通过蚁坊软件的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系统,可对新闻事件的网络舆论观点进行分析,如可以是某一领袖人物、传播媒体、传播博主、网络大V、网民等,并生成相关的分析图表。
4.你村早研判晚研判是如何开展的
农村警务室是公安机关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是公安机关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实施农村警务,其实质就是“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将民警推向基层,推到群众中去,实现警务前移,阵地前置,确保农村地区社会治安稳定。笔者在警务区工作近两年,进一步认识到了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充分体会到了“用真心为群众做好事,动真情为群众办实事,下真劲为群众解难事”是社区民警的主要工作。
当前,社区警务工作应以“一警为主,多警参与” 为主要模式,大力整合社区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巡防队、流动人口协管员群防群治组织作用,建立落实多警联动、治安联防、人口管理、阵地宣传四项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服务群众、治安防范、信息建设等社区警务工作。笔者结合基层农村警务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农村警务建设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注重实效,建立多警联动机制。警务室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群众安全的守护神,作用发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公安机关的形象。
但一些农村警务室尤其是城郊结合部的警务室面广、线长,管理压力非常大,要想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增派警力,从我所在的王祥警务室目前工作运行情况看,就较好的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加强警务室建设,一是要全面掌握警务区的现状。
我所在的王祥警务室位于卫滨区平原乡西部,占地面积9600亩,下辖“一院两村”,分别为 71407部队大院和梁任旺村、十五里堡村,共有常住人口 3215人,暂住人口45人,重点人口9个 ,辖区内有加油站、学校、化工厂、仓库等单位 14 家,其中重点单位5家。辖区内因邻里矛盾、土地承包、经济纠纷等多种人民内部利益引发的矛盾冲突非常突出,安全隐患加剧,社会治安管理难度加大。
为此,我和警务室民警一道,走进厂矿企业、深入田间地头、踏遍各家各户,倾听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意见和建议,对掌握的各类矛盾纠纷、治安状况、群众需求、重点人员管理等情况登记在册,分类建立台帐,全面掌握实情。二是要增强多警种协同作战的意识。
多警种协同作业不仅缓解了警务室工作压力,还加大了民警与群众的接触面,增强工作了实效,有助于提高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率。半年来,我坚持每周在社区工作不少于20个小时,每周组织召开一次各警种机关民警参加的联席会议,对上周工作进行小结讲评,制定本周工作计划,通报群众反映的意见和需求,与相关警种民警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和措施,较好的发挥了警务室民警协同作战的意识。
三是要发挥多警种协同作战的效能。为确保工作实效,避免警力资源浪费,我坚持每周组织一次辖区治安形势分析研判,有针对性的开展打击和防范活动,并按照各警种业务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工。
日常状态下,治安、特勤等警种民警开展辖区巡逻防控;刑侦、反扒、网监等警种民警针对重点案件开展侦破攻坚;消防、国保、法制、禁毒、外管、交巡等警种民警开展检查、服务和调查,在走访服务的基础上,宣传交通、法制、禁毒、消防等方面的安全防范常识,全面收集掌握影响社区稳定的各类信息。特殊情况下,集中组织11个警种警力协同作战,打防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挤压犯罪空间。
达到分工不分家的有机结合和统一。二、警民协作,建立治安联防机制。
社区民警要积极依靠社区综治干部、治保组织,以社区巡防队为依托,以化解纠纷,消除隐患为中心,充分关注群众反映的小问题。为此,警务室专门制作了一本《社区居民诉求登记簿》,认真记载了邻里的矛盾纠纷、不和谐因素以及群众的意见诉求,半年来,成功达成了15起矛盾纠纷的顺利调节,到部队登门办送军人身份证257余人,为村民登门办送证80余人。
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调解纠纷、巡逻防范工作。确保“两例会、一研判、一播报”即:保证每周召开一次综治干部、治保主任和社区巡防队负责人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社区巡防队员全体例会。
分析研判警情,通报辖区治安形势,超前谋化,建立严密的技防设施,实现了小区监控全覆盖。目前“两村一院”共建有总监控室2个,安装各种探头20个,其中道路360度“云端”探头8个,在技术防范方面已完成可视监控、红外报警等九大智能监控技术防范系统,构筑了高智能、无缝隙的治安防控网络。
2009年3月通过监控快速破获了梁任旺北地“盗土案”和“村委会宣传栏玻璃被砸案”以及郑安峰家“黑贝”被盗案。三、优化服务,建立人口管理机制。
积极依靠基层党政组织,以社区流动人口协管员为主体,认真收集掌握各类信息资料。一是定期召开协管员例会,落实流动人口管理。
二是物建了5名治安信息员和3名国宝信息员,及时掌握提供不稳定因素和辖区案件侦破线索;三是按照“人员分层次管理”方法,落实管理服务工作。通过“大走访”和“万警下社区”活动,针对十五里堡五保户李长水因判刑手续丢失无户口难以吃低保问题和梁任旺村村民梁红艳因父母不同意她与一劳改犯结婚,导致已经十岁的龙凤胎无户口,上不了学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