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研究报告怎么写
这篇看看行不行
稀土对花卉植物开花期的影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鲜花的需求也增加了。鲜花色彩艳丽,清香宜人,但都有花期不长久的缺陷。人们为延长鲜花的保鲜期,曾使用过不少试剂,如阿斯匹林等。我们则尝试用稀土来延长植物的开花期。
稀土是一类稀有元素。农用稀土主要是镧和铈元素的化合物。它对植物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为了解它对花期和花的大小有否影响,我们做了以下实验。
一、实验材料
农乐粉状物(一种稀土肥料),金盏菊,烧杯。
二、实验过程和记录将农乐配制成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将金盏菊朵插入,另外设一对照组。列表如下:花直径为3—4cm
农乐溶液 情况记录 对照
50mg/100ml 花盛开,1周后凋谢 花6天后谢
100mg/100ml 花刚开,2周后谢,花盛开
时比对照组略大 花6天后谢
15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200mg/1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300mg/l00ml 花盛开,1周多后凋谢,叶色好 花6天后谢,枝上叶比前较差
三、分析和讨论
从上述实验记录可以认为:稀土对鲜花的开放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从50mg/100ml稀土溶液到3OOmg/100ml稀土溶液都有一定的延长开花期的作用,而且使花朵的直径也略有扩大。金盏菊施加稀土后一般能延长开花2--4天。我们认为,这与稀土能促进植物生命活动,促进叶绿素形成,增加有机物合成(加稀土溶液的植物叶色较深)有关。稀土也许有促进植物**官吸收有机养料的作用。我们还发现,稀土浓度越高(在300mg/l00ml以下),延长花朵开放的时间也越长。至于浓度到达多高才会有负作用,我们还得在以后作进一步研究。
稀土是一种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对植物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张、吴二位同学用农用稀土——农乐做延长花卉植物花期的试验,是很有实用价值的。从文章来看,这两位同学确实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可嘉可勉。
当然,和大多数初次独立进行科学实验的同学一样,他们在实验方法和实验报告的表述方面还显得不够成熟。不过这没关系,以后多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多看一些课外书籍,他们一定会做得更好。与许多同龄人相比,他们已经领先一步了。
首先,从报告的内容来看,作者只进行了一种花卉——金盏菊的花期实验,所以,报告的题目似改为“稀土对金盏菊花期的影响”更贴切一些。要知道,植物是一个外延很大的概念,在科学研究报告中是不能随意乱用的。把稀土对某一种植物有作用看作是对所有植物都有相同的作用,那是不行的。这叫以偏概全,往往会酿成大错。
第二,极稀溶液的浓度应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如文中的“50mg/lOOml"可表示为500ppm。
第三,在报告中应该明确记录用金盏菊做试验的数量和次数(至少10株金盏菊,反复多次)。
第四,花的开放有始花期、盛花期和凋谢期,它们的具体日期要记录明确、完整。注意,实验记录中的数据必须是明确的,如“6天”“23小时”等,不能出现“1周多”“10多天”之类比较含糊的数据,要不然“稀土越浓,花期越长”有何根据?
2.研究报告怎么做
初二物理的实验研究报告: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碘的升华和凝华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观察凸透镜成像,都行拿“观察凸透镜成像”举例:探究课题;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2.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3.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一,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二.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三.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四.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5.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6.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3.科学实践活动内容怎么写
科学实践活动方案《做酸奶》
一、指导思想:
酸奶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饮品,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制造出酸奶,用实验的方法探索酸奶的形成条件,学生会有积极的参与兴趣。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做酸奶的过程,用让他们在活动中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运用对比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索感受到细菌(乳酸菌)的存在,意识到细菌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从而自发地去搜集更多的有意细菌的资料,拓展自己的视野。
二、活动内容及展示方式
本次科学实践活动选取贴近学生生活且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在寒假前布置好,这样在假期有充足的时间开展活动,教师给予全程指导。
1、实验:做酸奶
所需材料:新鲜酸奶1杯,鲜牛奶2袋(每袋约250毫升)带盖的杯子或瓶子(约150毫升),金属小勺1把,竹筷1根,温度计)
操作步骤:a.将所用容器和工具用沸水消毒;
b.将两袋鲜牛奶煮开后,凉至30度左右,平均分装在已消毒的4个杯(或瓶)中;
c.分别向4个盛有等量鲜牛奶的杯中加入1勺等量的新鲜酸奶,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
d.将其中两杯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另外两杯放在阴凉的环境中,24小时后进行观察。
2、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研究制作酸奶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条件
按照正确步骤做完实验,24小时后分别记录4杯牛奶的情况,判断是否已作成酸奶。如果失败,想想哪个步骤需要改进继续实验,反复对比,找到答案。最终找到做成酸奶的条件。这个阶段需要有耐心,对科学研究的执着。
3.上网搜集酸奶方面的资料,还可以搜集其他的细菌有益于人类的资料,记录下来。把记录的资料整理做成小报,知识卡片等
活动成果展示方式:1、实验过程:文字记录配以电子照片
2.实验结果,下结论:小论文
3.搜集资料:手工小报,主题是:细菌和人类的关系
三、活动的实施
第一阶段:(本学期放假前)组织
组织参加科学实践活动的学生集中,布置本次活动的内容,时间安排,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活动方法的指导。特别强调活动的成败在于准备是否充分,是否有耐心。一定要能够持之以恒的完成本次实践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组织教师的联系电话,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给与指导。
第二阶段(放寒假期间)实践
学生自己在假日期间独立完成实践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也可以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也可以与组织老师取得联系,探讨相关问题等,实践阶段大致可分为这些过程:
1、准备材料和工具,做酸奶实验
2、记录、分析、研究实验结果,找到做成酸奶需要的条件,作出自己的结论。
3、上网或查有关书籍,获取更多的关于酸奶,细菌有益于人类的资料;
这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下学期开学)汇报总结
通过半个月的实践活动,每位学生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在开学时候组织他们汇报自己开展活动的过程,心得体会,交流和展示他们的实验过程和实验 结论。同时为了扩大活动的影响,选择开展的较好的同学,把他们的报告向全校学生展示,并向科协组织推荐申报等等。以点带面,逐步的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活动素养。
4.科学研究报告怎么写
用心完成下面一份关于科学家的“研究报告”. 1.外国科学家有:(居里夫人)(牛顿)(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阿基米德)中国科学家有:(钱三强)(钱学森)(蔡伦)(王晓渔)(朱光亚)(严济慈) 2.你最容易想起哪些科学家? 牛顿 ----------------------------------- 3.(1)看看你写出的中外科学家的数量和最容易想起的科学家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我写的都是著名科学家 ----------------------------------- 4.(2)你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因为他们的贡献很大 ------------------------------------ 5.(1)对上面的调查和分析,你有什么感想? 科学家真了不起 ------------------------------------ (2)由此,你想对---自己-----提几点建议:我以后也要这样,为人们做贡献 -------------------------------------。
5.科学报告怎么写
实验报告
姓名 xxx 合作者 xxxxxxx
班级 xxxxxxx 日 期 xxxx
探究实验的名称:影响蜡烛燃烧时间的因素
探究实验的目的:研究蜡烛的高度对蜡烛燃烧时间的影响
仪器、药品: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两只大烧杯。
步骤和方法:
1. 点燃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
2. 用两只同样大小的烧杯同时分别倒扣在两支燃烧的蜡烛上,用秒表计时。
3. 重复实验四次。
实验次数 蜡烛燃烧的时间
高蜡烛 矮蜡烛
第一次 23″18 26″06
第二次 23″19 24″94
第三次 20″02 21″45
第四次 15″16 19″10
结论:在同样大小的倒扣的烧杯中,较高的蜡烛燃烧时间较短。
对结论的解释:原因可能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温度较高,密度较小,不易沉降到烧杯底部,反而聚集到烧杯的上部致使高蜡烛先熄灭。
反思:原来的猜想是矮蜡烛先熄灭,当时认为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密度大,会沉到烧杯的底部使得矮蜡烛先熄灭。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如果把“一定量空气”这一因素,设计为在同一个烧杯中同时点燃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情况是否会有不同?高低差别多大的蜡烛才会在燃烧时间上产生差异?换用其他形状的容器,结果又会怎样?
学会倾听和对话
1. 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
2. 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3. 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小结:
1. 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2. 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这样几个基本环节。
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化学要途径,实验方案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它必须保证实验的公正性。
4. 科学探究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只有积极参与才能享受到探究的乐趣。
6.科学研究报告怎么写作文600字
水污染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原因
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人类必须爱护地球,共同关心和解决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水是生命的源泉,没有水,我们的生活将无法继续下去。水资源的污染及短缺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虽然我市不是一个用水紧张的城市,但水污染却存在,并与每个市民都息息相关。为此,我通过询问形式对我市水污染进行调查。
二、调查过程
第一步:实地调查,首先,我随老爸来到长安航管站,向我爸的老同学刘海华了解长安镇河道情况,然后,乘坐快艇,游览了崇长港及长山河和泰山港,一路上,刘海华叔叔向我介绍几十年前,这些河道,是长安镇附近的主要航道,水清透彻,而现在垃圾遍布河道,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水污染主要原因:人为因素:泥河上流工厂的废水排放,城市布下水道安置此处,污水经管道排入河中,泥河附近大量农田,农民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流入其中,致使藻类疯长,鱼类大量死亡,居民的环保意识差,经常将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第二步:调查分析,经过实地调查,我认为水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危害。地下水污染,用水困难,河水污染严重滋生大量蚊虫,河水散发刺激性气味,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三、调查结论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应尽快开展河水、河岸等全方面的治理工作。首先,对污染源进行处理,杜绝工厂、养猪场把污水、粪渣直接排放到河流中,应集中处理,避免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然后,对河边、河道中的建筑材料(已废弃的)进行清除,并对水道进行整改,进一步将河内的垃圾、淤泥清除,可动员沿岸居民及利用大型机器清除。后在河边种树,植草皮,建立绿化带,避免沙土流失。
2、为了对河道环境的保障,应对附近的工厂、养猪场等加大管理力度,对污染河流的行为进行严肃的处理,并且对沿岸居民及全体市民进行环保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河流的环境,主要还是在于大家的思想意识,故人们应自觉保护河道,保护环境。这样,一条全新河流才会永远呈现在人们面前。
总之,要明确,环境受破坏,受影响的还是人们自己,我们应当充分了解环境与人类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认识到人们改变环境的利与弊。影响水资源的因素还远远不止这些。虽然我们的调查研究也许还不够成熟,但希望能把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在人们的脑海中的地位提高,这样才会使出现的问题一天天好转。
7.校园科学实践调查报告怎么写啊
北京市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现状调查报告 时间:2007年4月11日14:28 出处: 作者:hrou 怀柔教科研中心艺术、体育教研室 张淑君 中国素以礼仪之帮,文明古国著称于世。
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北京作为首都,作为我国政治文化的中心,作为2008奥运会的举办城市,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已成为社会的需要,明天的呼唤。
随着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国际的交往不断的增多,文明的礼仪还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与国格。为了深入了解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的基本情况,我们受北京教育科学院德育研究中心委托,就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现状进行调研。
我们于2005年6月,走进北京市怀柔区怀柔镇小学,抽样为四年级105名学生,其中男70人,女35人,分布于五个班级,统一下发问卷,采取单选和多选的形式,分别从学生自身情况、文明礼仪及行为习惯等几方面设问,发放并收回问卷105份,全部真实有效,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一、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基本状况良好 调查结果显示,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基本状况良好。本结论是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整体评价得出的。
具体表现在本区小学生日常生活的交往、言谈、举止以及所见所闻等方面。 (一)、文明礼仪较规范 1.爱国主义行为比较正确 文明礼仪最直接的表现是对国旗、国歌、国徽的认识和导行。
本区小学生在回答“你认为唱国歌时应怎样”的问题时,认为应该“认真、严肃的站立并大声唱”的占97%,在你看到别的同学在唱国歌时,有100%的同学选择“认真、严肃地立正并大声唱”,这样高的比例说明本区小学生在学习主义礼仪方面做的不错,可以肯定。 这一结果表明,小学生对国歌认识教深刻,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2 .见到老师、长辈、同学、朋友时比较有礼貌 在“见到老师,长辈时应该怎样”一题时,98.1%的学生认为“应该主动打招呼问候”,并且与实际相吻合的是,同样有98.1%的学生能做到主动打招呼问候,在与同学、朋友相遇时,94.3%的学生能主动打招呼问候。在你见到的同学“在见到老师长辈时”的表现,答案不及前两个集中,表现为: 表1 项目 人 数 百分比 主动打招呼的同学 85 81 如果平时对他不错的打招呼 9 0.9 能躲时躲 5 0.05 不打招呼问侯 6 0.06 由此可见,学生观察到的同学表现的文明礼貌不及本人理想。
3.比较遵守交通礼仪,能做到右行礼让 在公共场所和交通要道上右行礼让,100%的学生认为是赞同的, 看到的同龄人60%的能做到右行礼让,31.4%的同龄人大部分能做到,而自己有86.7%能做到。由此可见,学生在遵守交通礼仪方面做得比较好。
4.乘车时,能做到不拥不挤 在乘车购物时,93.3% 的学生认为乘车购物应该做到不拥不挤,92.4%的学生自己在乘车购物时能做到不拥不挤。 5.观看演出、比赛时,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文明喝彩 奥运会的举办,观看演出和比赛的礼仪非常重要。
92.4%的学生在观看演出和比赛时能做到文明喝彩的看法是“应该做到”,96.2%的学生在观看演出、比赛时做到文明喝彩了,而看到同龄人中有的人当中62.29%的人做到,26.7% 的学生看到的是“大部分人能做到”。 6.学生的行为习惯较乐观 (1)对于地上的纸屑学生能做到正确处理 74.3%的学生 的学生“没有看到垃圾桶也会把纸屑收集起来,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22.9%的学生是“如果有垃圾桶就会把纸屑仍进垃圾桶”;而见到同学的做法是:48.6%的学生“没有看到垃圾桶,会就近把纸屑收集起来,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再仍掉”;12.4%的学生如果有垃圾桶,就会把垃圾仍进垃圾桶。
说明学生的行为习惯多数较好。 (2) 能正确对待随地吐痰 随地吐痰是生活细节,却能够表现一个人的素质,95.2%的学生认为随地吐痰不对,不能随地吐痰,而见到的同学 40%的同学不随地吐痰,30.5%的学生很少随地吐痰,在大街有痰时,63.8%的学生是吐到手纸里,然后仍进垃圾桶,28.6%的学生吐到垃圾桶里; (3 )在公共场所,多数同学能够做到轻声交谈 在公共场所,70.5%的学生认为应该轻声交谈。
在见到周围同学的表现是57.1%的学生轻声交谈,23.8%的同学有时轻声。 (4) 学生能够做到不说脏话 98.1%的学生认为”学生应该讲文明不说脏话”,59.0%的学生经常见到的情况是“许多同学不说脏话”,18.1%的学生见到“部分同学不说脏话”,85.7%学生自己能做到“不说脏话”。
(5) 学生遵守交通规则意识较强 在回答“过马路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时,有89.5%的学生的看法是“应该做到”;93.3%的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做到;55.2%的学生看到周围同学能够做到。29.5%的同学“大部分时候能做到”。
从统计数据中不难看出,怀柔区小学生的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基本状况是良好的,但也清晰地看到,仍存在一些问题。 二、本次调查显示的小学生在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中的问题 怀柔区小学生文明礼仪和行为习惯中的问题主要有:家庭环境及父母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影响不太乐观;学生的习惯并未转化为自觉行为等。
在本次调查中,为了提高。
8.怎么写科学研究报告啊
课题研究报告格式 说明:课题研究报告没有固定模式,仅供参考。
研究者根据实际情况撰写。一、题目。
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
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
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
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九 、附录。
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课题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一、标题 可使用比正文大1—2号的字型与变化了的字体(黑体)来排列,上空2—3行,下空1—2行。
二、署名 接标题下一行,一般写上“**单位课题组”,在右上角打上一个“*”,然后在首页文末划一横线下面加注,也注上“*”号相呼应。加注时要标明课题的级别、性质、归属、立题年份、负责人姓名、成员(顾问)姓名、研究报告的撰写者以及一些谢辞。
也可单独列一页,或放置正文末尾括号中,将具体的工作与成员予以说明。三、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研究报告中所描述的背景、采用的主要方法、形成的结论与提出的新见解的简要说明,以100—300字为宜,接着“**单位课题组”空1—2行,其中“内容摘要”用中括号,变体字。
关键词除了帮助检索之外,还在于可提醒本研究报告的阅读者着意理解所列词语,以2—5个为宜,紧接着“内容摘要”,其中“关键词”也用中括号,变体字。四、正文 正文是教育科研报告的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问题的提出⑴是揭示问题或困难;⑵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⑶是研究现状的综述⑷是本课题关键概念的界定。
2、课题研究目标 目标的确定与后文的研究效果分析的思路要一致,有一定的联系。 3、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这一部分需说明自己对本课题研究思路的角度和特色,还要将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工具、研究步骤等方面的问题交代清楚。
4、课题已经的内容与方法 这是研究成果的主体,是课题研究内容的全面展开。 5、研究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结果是根据研究过程中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后展示的客观事实,它告诉我们最终得到什么,这些东西是什么。
结果可用图直观表达,也可用文字简要说明。五、结论 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结晶。
它是在研究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判断、归纳而概括出更高一个层次的成果或观点。结论指出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今后应怎样办等。
六、存在的问题与后续的研究七、报告落笔的时间: 一般放在正文右下方。 参考资料的基本格式 引用对象 基本格式 书籍类 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年*月版) 刊物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刊物名》,*年第*版) 报纸类 作者名《文章题目》(《报纸名》,*年*月*日)成果汇编一、封面 说明课题来源、立题编号、课题名、课题负责人和承担单位、立题时间和结题时间等二、目录三、主报告 正文小四号,1.5倍间距;大标题(题目)三号,粗黑体;一级子标题四号,黑体;二、三级标题与正文同字号,字体变。
附件如篇幅较多,正文可用五号,单倍间距,标题字号相应缩小。四、附件 包括课题申报表、研究方案、立项通知、子课题研究报告、有较强阶段特征的阶段研究报告、相关的研究论文、设计的相关材料(如调查表),相关的个案研究报告、教学设计、活动设计、相关成果的获奖证明及其他有关材料。
(学生的作品一般不纳入汇编,在附典型教案或课堂实录时,还应加上相关的点评,以说明该个案对主成果的联系)。
9.课题研究报告怎么写
课题研究报告更规范的称呼应该是结题报告,以下撰写结题报告是整个过程,请参考:
社会科学课题基本完成以后,需要撰写结题报告。结题报告的写法没有固定的格式,但有大致的框架结构。课题结题报告不同于课题报告。课题报告侧重于研究成果的表述,而结题报告则侧重于回顾过程和评价成果。从应用写作的角度考察,课题结题报告可以分为标题、前言、正文、结尾和附件等5个部分。
一、结题报告的标题:
课题名称和文种——结题报告。
二、结题报告的前言:
简述课题概况,包括课题来源及级别、历时,对课题成果的总体评价及作用意义。
三、结题报告的正文:
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课题的一般情况,阐述列题的背景;指明课题目标、研究思路及原则;说明研究历时及阶段,并分析各阶段的主要工作和特点。
(2)课题的研究成果,简要阐明本课题的基本观点及其逻辑联系;着重揭示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强调本课题与实践的关联性,乃至在实践工作中应用的阶段性成果。
(3)课题的评价意见,自我评价——根据国内外、所在地区和同类单位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现状,对本课题的地位给予正确的定位,并揭示本研究成果的作用及前景。
专家评价——综述专家对本课题的意见,并点明典型评语。
实践工作者的评价——如果本课题在实践中已有应用端倪,则可给出实践者的反馈意见。
四、结题报告的结尾:
对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指出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对本课题的应用推广等问题,表明课题组需作出的努力。结尾的写作应视情而定。
五、结题报告的附件:
列具课题组成员名单;附上课题研究过程中已发表的论文篇目,研究成果已被采纳或开始应用的佐证材料,致谢等其他材料。
上述结题报告,在课题鉴定会结束以后,可根据专家意见作适当的修改。然后经课题组长签署后存档。根据课题级别的高低、研究成果的大小、研究者认识的深浅,结题报告将各具特色,但其总体要求是,反映全貌,突出重点。反映全貌,要求撰写者把握从立项到结题的“全程”轨迹,把握课题预定目标、探索重心和研究成果的“全素”关节,把握研究者、评价者乃至实践者的全员意见。突出重点,既需要突出研究成果的创新特色,更需要突出实践中已有效果的评述和将有效果的预测。(摘自:《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结题报告中常见问题及对策一、结题报告中常见的问题
1.从研究进度看, 有的缺少部分研究、探索过程的叙述性材料。比如外出考察报告(有的写了, 但仅用几十个字写出到某某地方考察就完了) 、基本情况调研报告、验收申请书等。
2.从课题结题总结看, 有的基本情况部分概述不全;有些地方缺少应有的数据及过程; 有的有一定成果,但缺少推广方面的材料。
3.从结题报告看, 主要有3个问题:一是缺少引文或引文附录, 看不出通过研究得出的创新理论以及该理论和支撑实验研究的理论有什么区别或联系; 二是有的课题负责人把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作为课题的实验研究成果展示, 给人一种勉强凑材料的感觉; 三是有的课题负责人把课题立项之前的成果当作课题立项后的实验研究成果。
4.从研究结论看, 大多数结题报告或论文都缺少理论上的升华, 对材料及论文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提炼, 没有理论的提升, 结题报告只见“材料”不见“观点”, 苍白无力说服不了人, 更不具有可操作性, 不能推而广之。
5.从所附资料看, 也有两大问题值得注意: 一是一些所附调查报告或科技小论文撰写不规范; 二是一些研究论文比较粗糙, 不仅行文不太规范, 而且内容也不大充实。
二、撰写结题报告须注意的几点
1.多参阅立项时所引的支撑理论和近年来国内外的有关新信息。
2.仔细阅读课题立项时的研究进度计划, 尽量搜齐各阶段的过程性探索、研究资料。
3.重新审视整个实验研究过程, 尤其是认真审视实验研究论文里的观点。
4.整合所有研究资料, 进行科学的归纳、演绎,尽量提炼出该课题的创新观点, 而不是罗列“你有我有全都有”的普遍观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科学实践研究报告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