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该怎么写教学大纲呢
课程教学大纲基本格式*******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以下均为五号宋体)(空一行)一、教学对象(5号宋体加粗,顶格,下同) 指面向专业、学制、层次等。
跨多个专业的课程可采用大类说明。例如: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财经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
(5号宋体不加粗,空两格,下同)二、学分与学时 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学时要求。三、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技能课模块)、素质拓展课(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综合素质拓展课程模块)课程属性:指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
四、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性质:指本课程在本专业、学科中的地位。任务:指本课程授课要达到的目的。
目的:指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所要达到知识和能力水平。五、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指学生修读本门课程与专业计划中其它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即应先修的主要课程,以及本课程修完后才能继续修读的主要课程。
六、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分章节) 说明:1、某一章的内容不多时,可以以“章”为单元,提出该章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某一章内容较多时,可以以“节”为单元,分节次提出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单元与单元之间留一空行。
2、“目的要求”中对不同教学内容,规定要求学生掌握的深广度,应采用体现教学要求层次的关键词。例如:理论知识部分可用“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要求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入透彻,牢固记忆,并能灵活运用。熟悉:对教材内容清楚地理解,并记住其中主要内容。
了解:对教材内容一般了解,今后需要应用时会进一步查阅有关材料。3、“主要内容”中列出该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中分讲授内容、自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一章)。如果没有自学内容,可以不写(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一节)。
4、当整章或整节为自学内容时,则在“章(或节)”后注明“自学”,“主要内容”直接列教学内容(见下文中的第二章第二节)。5、章节标题加粗,居中;“目的要求”、“主要内容”标题加粗,顶格;其余不加粗,空两格。
(见下文)6、“讲授内容”、“自学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点击菜单栏下面的格式工具栏的快捷按扭 “项目符号” ) 第一章 ******(加粗,居中)【目的要求】(加粗,顶格)1.掌握…………(不加粗,序号前空两格,下同)2.熟悉…………3.了解…………【主要内容】 (加粗,顶格)l 讲授内容(加粗, 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点击菜单栏下面的格式工具栏的快捷按扭 “项目符号” )1.…………2.…………l 自学内容(加粗,前面加“项目符号”圆点●,操作方法同上)1. 2. (空一行)第二章 *****(加粗,居中)第一节 *******(加粗,居中)【目的要求】 (加粗,顶格)1.掌握…………2.熟悉…………3.了解…………【主要内容】 (加粗,顶格)l 讲授内容(加粗,加项目符号圆点)1.…………2.…………(空一行)第二节 ******(自学)(加粗,居中)【目的要求】 (加粗,顶格)1. 掌握…………2. 熟悉…………3. 了解…………【主要内容】 (加粗,顶格)1. …………2. …………七、实践教学(注:含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须有此项。否则,取消此项,以下标题依次提上)详见《……实践教学大纲》。
八、学时分配建议表学时分配建议(加粗,居中)理论教学内容学时 实践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 …………实践一…………第二章 …………实践二…………第三章 …………实践三………………………………合计……合计……(空一行)说明:含实践教学环节的课程须有表中“实践教学内容”项,否则,取消该项。九、成绩考核注明本课程是考试课或考查课(若该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要求不同,即存在考试、又存在考查,则注明:考试课、考查课以各教学系的教学安排为准)。
成绩评定按《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课程考核成绩评定办法》执行。十、教材及参考书目1. 教材《 》, 主编, 出版社, 年出版,版本:(此项可选)。
2. 参考书目《 》, 主编, 出版社, 年出版,版本:(此项可选)。《 》, 主编, 出版社, 年出版,版本:(此项可选)。
十一、与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的关系(若有,则写。) 写明,修完该门课程后(或修完该门课程后,再加上哪些课程的学习)对于考取哪种职业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有帮助。
编写者(或编写教研室):*** 格式二:课程实践教学大纲基本格式*****实践教学大纲(三号黑体,居中)(以下均为五号宋体)(空一行)一、教学对象 (5号宋体加粗,顶格,下同)(注:若为独立实践课程须写此项,否则取消。以下标题提上。)
指面向专业、学制、层次等。跨多个专业的课程可采用大类说明。
例如:本课程大纲适用于财经类各专业三年制高职学生。(5号宋体不加粗,空两格,下同)二、学时(注:如为独立设置的实践课程,标题须写为:学分与学时)指实践教学的学时要求。
三、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性质:指本实践课程在的地。
2.怎样写教学大纲
地球科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104课内学时:50 学分数:2.5一、目的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要求学生一般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科体系和基本理论;初步了解地球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过程以及不同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正确理解地球科学与人类生产、生活需求之间的紧密关系,以及如何运用地球科学手段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灾害等重大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应当懂得:1.尽管高新科技观测手段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直接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实地手、眼考察仍然具有无法取代的地位。2.地球系统内各种地学过程发生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具有极大的差别。
3.地球科学研究必须运用 "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和方法。二、学时分配:1.绪论 1 7.地球及各圈层的物质组成 4 13.生物圈 22.宇宙中的行星地球 3 8.地球上的矿物(实习) 2 14.地表形态 23.宇宙、地球起源和演化 4 9.岩石圈板块运动与地质作用 4 15.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44.地球环境及其变迁 2 10.地球上的岩石(实习) 2 16.自然灾害与减灾对策 35.主题讨论 2 11.水圈 8 17.结语 16.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 4 12.大气圈 2 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 The Outline of Physical Geology(地质学基地班使用,50学时)课程编号:Physical Geology课内学时:50 学分数:2.5导论 Introduction 介绍地质学概念,地质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将今论古"法的基本思想,《普通地质学》(Physical Geology)课程特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质学概念,"将今论古"法基本思想。了解课程特点。
计划学时数:1-2。第一章 地球特征 The Earth's Features本章介绍地球一般知识,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和大小、陆地与海底地形特征,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及主要地球物理特征(密度、重力、地热、地磁)。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地球的总体特征(形状、大小、海陆分布),着重掌握固体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软流圈和岩石圈概念,主要地球物理性质变化规律。了解水圈循环、大气圈垂直分带和全球大气流总特征。
计划学时数:4-6。第二章 矿物 Mineral 本章介绍矿物的概念,包括矿物定义、组成、分类;肉眼鉴定方法及主要造岩矿物的特征及识别。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建立起矿物的概念,掌握最基本的矿物鉴定方法,识别最常用的矿物(长石、石英、云母、榄橄石、辉石、角闪石、方解石、黄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和高岭土)。计划学时数:3-5第三章 风化作用 Weathering 本章介绍风化作用概念、风化作用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及风化作用方式,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和风化作用的产物。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风化作用概念及风化作用类型和方式,风化作用产物(风化壳)。领会风化作用揭开了外力地质作用塑造陆地面貌的序幕。
计划学时数3-4。第四章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 Streams Processes 本章介绍地面流水一般知识,分类,着重介绍河流对陆地的侵蚀、沉积物搬运、沉积作用过程和特征以及影响地面流水地质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河流垂直侵蚀作用概念和平衡过程,侧方侵蚀作用概念及过程,河流搬动作用总特征,河流沉积作用原因及主要沉积地形。一般掌握地面流水分类和影响地面流水地质作用因素。
计划学时数:4-5。第五章 地下水地质作用 Ground Water Action本章介绍地下水一般知识(岩石的空隙度和透水性、潜水面概念),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包气带、季节变动带、饱和带),地下水地质作用方式及其形成产物(岩溶地形)。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着重掌握潜水面概念,地下水的垂直分带及其相应的岩溶地形(溶水洞、石芽、溶洞等喀斯特地貌特征)。了解地下水一般知识。
计划学时数:2-3。第六章 冰川和冰川作用 Glaciers and Glacialtion本章介绍冰川概念、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冰川分类,冰川的地质作用过程(侵蚀、搬运、沉积)及产物(冰川地形、沉积物特征)。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冰川概念,冰川地质作用过程及典型冰川地形(冰斗、冰蚀谷、羊碛堤),一般了解冰川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计划学时数:2-3。
第七章 风的地质作用 Wind Action 本章介绍干旱气候区地质作用总特征,沙漠一般特征,风的地质作用过程(侵蚀、搬运、沉积)及产物(风成沙丘、风棱石和风蚀磨菇)。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风的地质作用类型及典型风蚀地形(风棱石、风蚀磨菇)、风积地形(风成沙丘)。
一般掌握干旱气候区外力地质作用特征及沙漠总特征。计划学时数:2-3。
第八章 湖泊、沼泽地质作用 Lake and Marsh Processes 本章介绍湖泊和沼泽一般知识,着重介绍湖泊和沼泽地区沉积作用总特征。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干旱气候区湖泊沉积作用发展过程(碳酸盐阶段、硫酸盐阶段、氯化物阶段及沙下湖阶段)。
一般掌握潮湿气候区湖泊沉积作用特征。计划学时数:1-2。
第九章 海岸地质作用 Shores and Coastal Processes本章介绍海洋水循环特征,波浪、潮汐和海流运动。
3.ppt的大纲怎么编辑
希望能帮到你~ 在大纲视图中,可以更方便地把握演示文稿的主体,并可以直观地按排每个主题的文本。
如果在大纲视图中完成了输入文本后,要是还要输入其它一些物件,比如图表和表格,那你可以返回幻灯片视图中,就可以完备地完成这一些工作。 1、切换到大纲视图: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普通视图按钮,先切换到普通视图中,然后再单击“大纲”按钮。
2、输入演示文稿主标题:把插入点定位于你要输入幻灯片旁,然后输入该幻灯片的标题。完成后按enter,插入点另起一行,并自动加上标题2。
注意:当输到最后一个时,不用再按enter,否则PowerPoint XP会增加一个主题。 3、增加层次小标题: ①把插入点移到要添加的主题的末尾,按enter产生一个新行,此时自动添加一个幻灯片图标,并重新编排原来的主题和顺序号码。
②选择“视图”--“工具栏”--“大纲”,将大纲工具栏打开。 ③在“大纲”工具栏中的单击“降级”按钮,插入点向右边移一层。
④在新的小标题里输入标题文字,如此,直到完成所有标题的输入。 在创建演示文稿过程中,你可以利用“大纲”工具栏里的“升级”按钮(或按快捷键shift+tab键)和“降级”(或tab键)来改。
希望能帮到你~ 在大纲视图中,可以更方便地把握演示文稿的主体,并可以直观地按排每个主题的文本。如果在大纲视图中完成了输入文本后,要是还要输入其它一些物件,比如图表和表格,那你可以返回幻灯片视图中,就可以完备地完成这一些工作。
1、切换到大纲视图: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普通视图按钮,先切换到普通视图中,然后再单击“大纲”按钮。 2、输入演示文稿主标题:把插入点定位于你要输入幻灯片旁,然后输入该幻灯片的标题。
完成后按enter,插入点另起一行,并自动加上标题2。 注意:当输到最后一个时,不用再按enter,否则PowerPoint XP会增加一个主题。
3、增加层次小标题: ①把插入点移到要添加的主题的末尾,按enter产生一个新行,此时自动添加一个幻灯片图标,并重新编排原来的主题和顺序号码。 ②选择“视图”--“工具栏”--“大纲”,将大纲工具栏打开。
③在“大纲”工具栏中的单击“降级”按钮,插入点向右边移一层。 ④在新的小标题里输入标题文字,如此,直到完成所有标题的输入。
在创建演示文稿过程中,你可以利用“大纲”工具栏里的“升级”按钮(或按快捷键shift+tab键)和“降级”(或tab键)来改变标题、小标题以及更下一步的小标题之间的调换。 4、移动或复制文本:用鼠标指向已选择了的文本,当鼠标指针由“I”形变为空心箭头时,按住鼠标左键,将选择的文本拉到它的新的位置,放开鼠标左键。
如果要进行复制,在拖动前按ctrl键,把文本拉到新的位置后,再放开ctrl键。用此方法还可以把文本从一个幻灯片拖到另一个幻灯片中出。
5、提示:您可以轻松地导入一份设置好标题样式的 Word 文档来创建演示文稿。方法是:在 Word 中打开文档,单击“文件”菜单中的“发送”,再单击“Microsoft PowerPoint”。
每个格式“标题 1” 样式的段落都会成为新幻灯片的标题;每个“标题 2” 样式的段落都会成为第一级文本,依此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