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分段,归纳段意,概括文章内容
段落,也称意义段、结构段、逻辑段。它是由几个意思密切相关的自然段组合适而成(有时一个自然段也是一个逻辑段)。划分段落是理解文章的必经过程和重要手段。分段,就是把叙述同一内容的各个自然段合并为一个逻辑段。分段时,先要理清全文的顺序,找到分段的依据,然后进行分段。
分段以后,用简明扼要的话说明每段的主要意思,就是归纳段意。这实际上就是把整篇课文概括成一个简单的提纲。这样,我们不仅能掌握每段的主要意思,还能进一步了解作者是按怎样的次序安排材料的,了解段与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归纳段意的要求
归纳段意一般要做到如下三条:一是准确,即要恰如其分地概括出全段的重点内容,不能用部分代替整体或用次要的代替主要的;二是简练,言简意明,不能罗嗦;三是通顺明白,不能含糊其词。
阅读文章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
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
想。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
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概括得完整简要。
2.怎样分段,写段意,概括主要内容
1、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 如《一夜的工作》,可按审稿前、审稿时、审稿后和作者回来的顺序,分为四段。这类记叙文的段落,开头一段一般有交代时间的话,可作为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参考。
2、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分段。任何一件事情,都有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而经过总有它的发展过程。记事的文章,可以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划分段落。
3、按空间变换顺序分段。游记、参观记一类的文章,都可以依据空间的变换分段。分段时,表示空间的词语可作为划分段落的参考。
3.如何概括段意
段落是通向全篇的桥梁,准确地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准确地概括段意,就能较快地抓住文章的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概括段意的过程中,既要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又要运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概括段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抓重点旬概括段意 有一些文章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用一两句话概括了本段的大意,这一两句话便是段落的重点句或中心句,我们在概括段意时,可以摘引这个重点句或中心句作为段意.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第二段,先讲“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后面几个自然段具体讲了春、夏、秋、冬的景色怎样美丽、诱人.在概括这一段段意时,我们可以抓住这段中“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这个重点句来概括.2.分清主次,归纳段意 文章的每段话都是与全文的主要内容有关系的.但是归纳段意时,要善于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要抓住与全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来进行归纳. 例如:《飞机遇险的时候》的第二段,共三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讲飞机遇险时,机长要大家准备跳伞;第三自然段讲**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解下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第四自然段讲**坚决不要大家把伞包让给他.这三个自然段,最主要的是讲: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的.因此段意可归纳为:飞机遇险时,**不顾自己的安危,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小扬眉.如果这个大段是由几个自然段构成的,我们先要搞清楚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意思,再看这几个自然段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着重讲了一件什么事,最后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这就是这一段的段落大意.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第二段,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小兴安岭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第四自然段写的是冬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因此,采用合并法可把本段的段意归纳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非常美丽,物产非常丰富. 有的文章一段中既写了事情的起因,又写了事情的结果,一般把结果做为概括段意的重点.(三)怎样提炼小标题 1.段落大意和小标题的区别 段落大意和小标题都是对一段内容的概括,它们的区别在于概括和抽象的程度不同.段意是对一段文章的基本内容的较完整的简缩和初步概括,而小标题则是这段内容的“画龙点睛”,它比段意更简练,更明确.段意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说明,而小标题则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短语.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段意是:①大年夜,小女孩赤脚光头地在街上走;②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一次次出现幻景;③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而小标题则是:①悲惨的生活;②美丽的幻想;③冻死在街头. 2.列小标题的注意事项 列小标题,首先要求简洁确切、新鲜活泼.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但我们要争取尽量做到. 其次,列小标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尽可能保持形式上的一致.避免这一段的小标题是词语,另一段的小标题是短句;这一段用课文中的词句,另一段又换成自己的话. ‘ 再次,凡是给文章加小标题,一般放在文章各段的前面,目的在于标明各段的重点,区别各段之间的内容,使文章清晰,段意明显,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提炼小标题的方法 小标题是在段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炼概括的结果,它要求语言更加精练,更加突出中心.提炼小标题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规律,要根据具体课文,具体内容来决定.下面举出几个例子,仅供参考. (1)依据段落大意提炼小标题. 例如:《草原》一课,共有五段,段意分别是:第一段,初入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第二段,蒙古人民到几十里以外来迎接客人.第三段,主人和客人在蒙古包外热情相见.第四段,主人盛情款待远来的贵客.第五段,主人和客人表演节目,在夕阳下话别.根据各段段意,提炼出的小标题是:①草原美景;②远迎贵客;③主客相见;④盛情款待;⑤联欢话别. (2)依据作者的写作线索提炼小标题. 例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依据作者的写作线索,小标题可提炼如下:①未到草塘;②初人草塘;③了解草塘;④深入草塘. (3)依据文章的主题提炼小标题.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的小标题可提炼为:①等灵车;②望灵车;③送灵车. (4)依据故事发展的不同阶段提炼小标题. 例如:《景阳冈》一文四段的小标题可提炼为:①喝酒;②上冈;③打虎;④下冈. (5)依据课文各完整故事提炼小标题.’ 例如:《将相和》一文的三个故事,提炼出的小标题分别是:①完璧归赵;②渑池会上;③负荆请罪.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这篇文章主要写什么.阅读一篇文章,一定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才能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获得知识,受到教育,同时可以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归纳: 1.段意综合法 一篇文章可以分为几段,每一个段落大意都概括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意思,把各段的段意综合起来,就能归纳出文章的主。
4.~如何概括段意
段落是通向全篇的桥梁,准确地概括段意,是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
准确地概括段意,就能较快地抓住文章的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概括段意的过程中,既要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又要运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
怎样概括段意呢?一般来说要注意如下几点: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文章的思路、目的是什么;再仔细阅读每个自然段,抓住这些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进行分析比较,考虑它们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找出与全文主要内容有关系的内容;最后将次要的内容舍去,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段落的中心,这就是段落大意了。 概括段意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抓重点旬概括段意 有一些文章在每段的开头或结尾,用一两句话概括了本段的大意,这一两句话便是段落的重点句或中心句,我们在概括段意时,可以摘引这个重点句或中心句作为段意。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的第二段,先讲“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后面几个自然段具体讲了春、夏、秋、冬的景色怎样美丽、诱人。
在概括这一段段意时,我们可以抓住这段中“小兴安岭的树海,一年四季都是美丽的、诱人的”这个重点句来概括。 2.分清主次,归纳段意 文章的每段话都是与全文的主要内容有关系的。
但是归纳段意时,要善于分清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要抓住与全文主要内容有密切关系的内容来进行归纳。 例如:《飞机遇险的时候》的第二段,共三个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讲飞机遇险时,机长要大家准备跳伞;第三自然段讲**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解下自己的伞包,让给小扬眉;第四自然段讲**坚决不要大家把伞包让给他。这三个自然段,最主要的是讲: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的。
因此段意可归纳为:飞机遇险时,**不顾自己的安危,把自己的伞包让给了小扬眉。3.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 有的文章在一段中讲了几层意思,如果只抓住某层来概括段意又不够全面,就需要用合并几层意思的方法归纳段意了。
如果一个自然段就是一大段,首先要看这一大段里共有几句话,把每句话的意思分得清清楚楚;然后看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再看这几层概括起来又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这段的段意。如果这个大段是由几个自然段构成的,我们先要搞清楚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意思,再看这几个自然段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着重讲了一件什么事,最后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这就是这一段的段落大意。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的第二段,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兴安岭春天的美丽景色;第二自然段写的是小兴安岭夏天的美丽景色;第三自然段写的是小兴安岭秋天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第四自然段写的是冬天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和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
因此,采用合并法可把本段的段意归纳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非常美丽,物产非常丰富。 有的文章一段中既写了事情的起因,又写了事情的结果,一般把结果做为概括段意的重点。
(三)怎样提炼小标题 1.段落大意和小标题的区别 段落大意和小标题都是对一段内容的概括,它们的区别在于概括和抽象的程度不同。段意是对一段文章的基本内容的较完整的简缩和初步概括,而小标题则是这段内容的“画龙点睛”,它比段意更简练,更明确。
段意是用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说明,而小标题则是一个词,一个词组或短语。 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段意是:①大年夜,小女孩赤脚光头地在街上走;②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眼前一次次出现幻景;③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
而小标题则是:①悲惨的生活;②美丽的幻想;③冻死在街头。 2.列小标题的注意事项 列小标题,首先要求简洁确切、新鲜活泼。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但我们要争取尽量做到。 其次,列小标题的时候,应该注意尽可能保持形式上的一致。
避免这一段的小标题是词语,另一段的小标题是短句;这一段用课文中的词句,另一段又换成自己的话。 ‘ 再次,凡是给文章加小标题,一般放在文章各段的前面,目的在于标明各段的重点,区别各段之间的内容,使文章清晰,段意明显,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提炼小标题的方法 小标题是在段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炼概括的结果,它要求语言更加精练,更加突出中心。提炼小标题的方法很多,没有固定的格式或规律,要根据具体课文,具体内容来决定。
下面举出几个例子,仅供参考。 (1)依据段落大意提炼小标题。
例如:《草原》一课,共有五段,段意分别是:第一段,初入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第二段,蒙古人民到几十里以外来迎接客人。
第三段,主人和客人在蒙古包外热情相见。第四段,主人盛情款待远来的贵客。
第五段,主人和客人表演节目,在夕阳下话别。根据各段段意,提炼出的小标题是:①草原美景;②远迎贵客;③主客相见;④盛情款待;⑤联欢话别。
(2)依据作者的写作线索提炼小标题。 例如:《可爱的草塘》一课,依据作者的写作线索,小标题可提炼如下:①未到草塘;②初人草塘;③了解草塘;④深入草塘。
(3)依据文章的主题提炼小标题。 例如:《十里长街送。
5.~如何概括段意
一、汲取选用法 例:最令科学家好奇的,是大自然有数不清的奥秘,是大自然有很多令人费解的地方。
大自然隐藏自己的秘密规律,不愿意轻易让人发现。庄子可能老早就有这种感受,他对深藏奥秘的大自然流露出赞美之情:“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探索大自然,就好像跟大自然做捉谜藏的游戏。这就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你越藏而不露,你越秘而不宣,我越要找到你! 题干要求概括段意。
所谓“汲取选用法”就是在汲取有用信息时,直接抓住能够表现段意的词或句子,来表现语段的意思。第一段共5句话,第一句话的重点词是“大自然奥秘”,第二句话的重点词是“规律不让人发现”,第三句话的重点词是“庄子感受”,第四句话的重点词是“探索游戏”,第五句话的重点词是“激发好奇心”。
分析关系,第二、三、四句都在说明第一句,第五句是第一句的结果,回答“大自然的奥妙会怎样”的问题。选用文中的词语“大自然的奥秘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这个段意就出来了。
这种直接选用语段中的词语做段意的方法,我们易于掌握,也不容易出现偏差,因为语段中的词语较为准确。能够做到选用准确,关键是抓准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分析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
二、分析整合法 例:野菊花!野菊花开在山野里。 有谁见过这般豪放壮烈的花云?有谁闻过这么沉郁凝重的药香?那样泼泼辣辣地开。
一簇一簇,一滩一滩,一坡一坡,灿烂辉煌! 花朵不过一分镍币大小,密密匝匝,重重叠叠,织造出淮河堤畔、大别山麓梦幻般神奇的织锦,分明是太阳和月亮灼目滚烫的合金,让造物主随意倾倒泼洒在这里,叫人心灵久久震颤。 几番秋风秋雨秋霜,山野早已敛去辽阔的绿氅,只把灰褐的脊背袒露世间;曾经被悠逸的白云衬托得如此高远的天空,也被铅灰压缩了胸臆;紫燕和鸿雁归飞的呼唤,杳然寂灭在江南的路上,留下水牛与山羊的哞咩,在枯草败叶间低回……纵然是松柏也已减色,纵然是檀竹也已落魄,惟独野菊花,却以她野性的勇敢和进取,在这片天空下,这片山野上,举起开放的拓展的金旗,“欲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题干要求:概括这四段话的段意。 所谓“分析整合法”,就是回答“说什么”的问题,经过对每一句的分析把握,整合段与段的关系,提取出段落大意。
这种方法一般是在“汲取选用”不灵的情况下使用的。上面的例子共4个段落,第一段是个主谓句,“野菊花开”,“在山野里”是补语,补充说明开的地点,而这句中心说明的是野菊花生长的环境。
第二段“豪放壮烈”说什么?态势。“浓郁凝重”说什么?气味。
第三段“镍币大小”说什么?形体。“梦幻般的织锦”“太阳和月亮的合金”说什么?颜色。
第四段用排比句式,写出了在秋风秋雨秋霜下的山野,静的山,飞的燕,牛羊的叫声,松柏的减色,檀竹的落魄,写这些干什么?衬托野菊花的怒放,展示其勇敢和进取的精神。题干要求四段话的段意,这就要求我们整合段与段的关系,前两段从野菊花生长的环境,生长的态势,发出的气味;第三段写野菊花的形体、颜色;第四段写野菊花的精神。
重点在说什么?野菊花的精神!定下这个中心,其它段落都是为这个服务的。因此,可把这四段概括为:通过描写了野菊花生长的环境,开放的态势,赞扬了野菊花勇敢和进取的精神。
“分析整合法”掌握起来稍有难度,难在对每一句、每一段的把握上,这就需要在读书时不急不燥,静下心来,认真体会作者的意图,做出准确的判断,回答好“说什么”的问题。
6.阅读文章怎样概括主要内容
1)课题填充法: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是内容的高度概括。
首先,读懂题目字面上的意思,再根据文章内容把题目扩展成一句完整的话,接着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修整,使表达更加全面,最后检查。 (2)段意合并法:先清理文章脉络,再写出每段段意,接着根据文章内容分清主次。
如果都是主要的,就把段意合并起来;如果有主有次,就取主要的,舍次要的。注意,合并时要对各段大意作修整——删重复的内容,综合相同的内容,最后检查。
(3)重点突出法:有些文章重点部分十分突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就在其中。只要抓住重点部分的段意,再加上必要的补充、交代,就成了。
(最后要检查) (4)语句摘录法:有些文章结构上有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内容上有中心句。摘录这些概括性的语句,稍加改动,就成了。
注意:摘录中心句后,还需要串联或精简,最后检查。 (5)重点罗列法:以叙事的文章为多,我们概括主要内容时可以先分解再综合,抓住“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要注意把它们整理成表达通顺的话,最后检查。
7.求下列语文阅读题型答题格式 (1)概括文章段意,主要内容
语文阅读题型答题技巧与格式: 一、概括题: 概括文章内容题:按叙述的基本要素(行为、经历)或小说情节或人物言行或作者的情感变化,筛选材料,组合回答. 示例:◆请以朱丹的言行为发展线索,概括叙述小说的主要情节.(不超过80个字)(5分) ◆请概括叙述“我的奇特经历”. (不超过60个字) 概括的操作思路是: 1、依据中心句进行概述总括.一篇文章内容的具体化,通常表现为围绕某个中心展开叙述、议论或说明,因此,抓住了中心句,它就把握了具体的要旨. 2、通过提炼要点,关键词句进行概述总括.有的文章中,很难找到提示具体内容要旨的中心句,那就需要把有关的要点提炼出来. 3、通过辨认相关性进行概述总括.任何一篇文章的具体内容,都是由局部构成的一个整体,从局部之间的关系入手,即辨认语句之间或语段之间的相关性,是进行概述总括的重要途径.例如朱自清的《春》,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除了①②自然段为“盼春”,⑧⑨⑩自然段为“送春”,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为什么说③至⑦自然段为“绘春”呢?③自然段写春草,④自然段写春花,⑤自然段写春风,⑥自然段写春雨,⑦自然段为写迎春.将其统而摄之,我们不难发现作者从各个侧面描写着春天,所以我们可以将③至⑦自然段内容概括为“绘春”. 4、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牵头,就是抓住具体内容的起始;接尾,就是连接具体内容的终结.通过牵头接尾进行概述总括,其内容的要旨就浮出水面了.请看魏巍《我的教师》第10段.对这段文字的内容概述总括,我们可以把它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连接起来,其内容要旨就概括出来了.它的内容要旨是:慈爱、伟大、公正的蔡老师在那时占据了“我”的心灵. 5若问某一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或“什么——怎么样”) 二、理解、品味词句题 1、注音、解释题:“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2、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3、问某词能否去掉,或者调换另一词题型解题模式: A、回答可以还是不可以;(一般情况不可以,特别是书上的原文时). B、解释词义,比较两个词含义上的差别,并结合句子分析为何要用该词(强调突出了或限制说明了或修饰限制了+句子具体表达效果,哪个表达效果更好,更能形象或恰如其分地表现某物某特点) C、不用或调换后,语境有何变化(不用,不能体现语言的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或与事实不符或太绝对,用了,体现语言的准确、生动、形象或严密.) 4、品味词语:A、分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若没有,则不写这一点. B、表面意义(表面上的意思)和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特点) C、深层含义(联系上下文、主题、作者意图,蕴涵有什么道理、思想、感情等)肯定了/褒扬了/赞美了/歌颂了或批判了/讽刺了/否定了/反驳了,或者给了我们.的印象、启示,道理等. 5、问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的位置能否调换: A、能否 B、词语:分别解释两个词,句子:简单概括这两段或两部分的内容 C、词语:为何这样安排先后顺序(强调其中一个或与前文顺序一致或符合搭配习惯,内在的顺序) 句子:指出这两句有什么关系,所以不能调换(若是说明文则看是时间顺序或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若是其他文体则看是并列式或层进式或总分式) 三、理解、品味句段题1、理解语句、语段的作用:(要从三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 总领全文,开启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写作手法上,常有A开篇点题,B为后文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F、衬托G、渲染H呼应、照应I对比J象征K先抑后扬,L预示性作用等特点. 三从内容上(语面的象征义、喻指义 , 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 点明全文思想意义) 2、谈写作手法和作用 ①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作用: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和景物、场景)作用:交代时间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某性格、烘托人物某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主题 ②人物描写:(语言 动作 外貌 神态 心理)表现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③对比、反问、排比等的作用 突出或强调该对象的**特征 ,排比:增强了气势. ④比喻、拟人、夸张等的作用 A比喻、拟人的相比两物的相似点;B生动形象地表现(描写)该对象的**特征 ⑤象征的作用 象征该事物某种精神(品质、思想) 示例:◆以下是有关对主人公朱丹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其表达作用.(4分) ① 一身黑色云锦衣衫仿佛把他也紧束成一棵梅树.(暗示朱丹对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的深切悼念)② 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他的木笛.(小心谨慎表现出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 3问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阅读文章概括段意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