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练好行楷
你好,本人虽不是书法人士,但却写了一手好字。以前我上初中时 字写的很丑,又一次我表姐送给我一支钢笔,钢笔很好看,我渐渐就喜欢上写字了,但后来觉得自己的字 只能算是工整但没有笔锋 没有书法的味道,不是标准的正楷字,就下决心练字。我买了庞中华老师的正楷入门字帖,每天花半小时来练字,少而精,突破一点,每天连五个字左右,每个字练二十遍,三个月后,我的字 已经写很刚劲 很有味道,语文老师还表扬过我^^ 大概五六个月后,我就开始练习行楷,由于正楷基础打好了,两个月 就连好了行楷,我越练越有感觉,又开始练行书 直到现在 我一直在写行书字。
练字技巧 :
1. 兴趣:兴趣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必备前提(这您已具备)
⒉决心:不论是做什么事情,想要有一定的成就就必须付出绝对的努力.(即使你有这方面的天赋)
下面在谈谈我学习钢笔书法的心得:
我认为写钢笔字不能过于急于求成,它是一点一滴,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在我看来写好钢笔字莫过于2点:
⒈写好每个字,即书法艺术的外在表现.(这是基础)
⒉要从内心中真正的喜欢它,了解它,才能写出有感情的字来,既心到,我将它归结为内在表现.(这是更高的境界)
E.G:你看看那些大书法家写的东西,都很有特点,这就是前面提到的1,2点的综合体现!
一句话:写字不但要手到,更要心到!
对于你提的问题:我认为还是先把基本功练扎实,一笔一笔的慢慢来吧!
最后说一句:钢笔字 就是书法!
2.行书字体小字怎么写
1)【小】字行书的几种写法
【小】字的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小】字的方正硬笔行书简体写法
【小】字的经典繁行书写法
【小】字的全新硬笔行书简写法
【小】字的叶根友毛笔行书简体写法
2)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3.书法中墨的几种写法
1、楷书写法初唐三大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的楷书,都最适宜作中楷的临摹范本。
欧阳询的正楷,源出古隶,以二王体为基础,参以六朝北派书风,结体特异,独创一格,其势力深入社会,几为学书的标准本。究其楷书特点,用笔刚劲峻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
虞世南的楷书,婉雅秀逸,上承智永禅师的遗轨,为王派的嫡系。虽源出魏晋,但其外柔内刚,沉厚安详之韵,却一扫魏晋书风之怯懦。
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虽祖右军,而能得其媚趣。其字体结构看似非常奔放,却能巧妙地调和着静谧的风格。
2、草书写法为了便捷书写,经过漫长的约定俗成的过程,尤其是在篆书向隶书转化的时期,民间流行的草字的数量逐渐增多,写法逐渐统一。初期的草书,打破隶书方整规矩严谨,是一种草率的写法。
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草书是按一定规律将字的点划连字,结构简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写。3、隶书写法隶书,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字形优美,扁而较宽。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 。
唐代隶书历来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平分秋色。其中韩择木列四家之首,其隶书代表作是《祭西岳神告文碑》。
史惟则,代表作是《大智禅师碑》。而蔡有邻、李潮鲜有作品传世。
此外,唐代著名的还有徐诰的《嵩阳观记》,唐玄宗的《石台孝经》等。4、行书写法行书是一种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
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王羲之创作了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颜真卿创作了“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苏轼创作了“天下第三行书”《寒食帖》,王珣创作了《伯远帖》,王献之创作了《鸭头丸帖》等。
5、篆书篆书是最早的一种书体,其笔法比其他书体相对简单。篆书结字富有装饰性。
所以说书法从篆书开始,学习者应当先学篆书。篆书体划严肃,布白严谨,学习篆书可以避免弱、俗、荒、斜的毛病。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笔法瘦劲挺拔,直线较多。
起笔有方笔、圆笔,也有尖笔,手笔“悬针”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4.如何练习行楷
如果你把楷书学好了,就可以开始练习行楷了。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写的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的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硬笔书法就是笔尖)的使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游丝的痕迹,这就是牵丝。
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是楷书的流动。经过对几组楷书与行书个字的分析,就会发现楷书与行书书写时,点画的写法,用笔需遵循的准则,如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起主,藏锋等都是一致的,只是行书书写时比较舒展,流动。
楷书结构的排列正好是中间阶段。它是从隶书演变过来的,如果把楷书写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笔法即是隶书。将书写得简便流动一些即是行书,行书再写得简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从隶书开始,就难以掌握楷书的笔法,因为楷书的笔法要比隶书丰富复杂。可见,练好楷书基本功可以作为练写各体的基础。
有了楷书的功底,掌握了楷书的间架结构和笔法,再写魏碑、隶书和行书、草书。乃至篆书,就可以事半功倍。楷书又可以使魏碑、隶书的结体笔法得以丰富和变化,如诸遂良的楷书;楷书渗人行书、草书笔法可以增加灵动,如赵孟頫的某些楷书碑字。
行书练习最好的方法就是临贴,其实临哪本贴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碑贴,颜、欧、柳、赵都可以,但在购买碑贴的时候尽量购买质量较好的字贴。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1]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2]以欤侧代替平整;
[3]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4]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的呼应;
[5]以圆转代替方折;
行书的结构特点: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中宫紧结,凡是框进去的留白越小越好,划圈的笔画留白也是越小越好。布局上字距紧压,行距拉开,跌扑纵跃,苍劲多姿。
浓淡相融。行书书写应轻松、活泼、迅捷,掌握好疾与迟、动与静的结合。墨色安排上应首字为浓,末字为枯。线条长细短粗,轻重适宜,浓淡相间。和草书差不多,但没那么草。
行书创作时的要求:
首先要懂得鉴赏或创作的要求。一件好的书法作品有三条标准,即理法通达、笔力遒劲、姿态优美。古人云:“寓新意于传统,寄妙理于法度。”“神韵为上,形质次之。”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力求达到线条美、结体美、章法美、墨色美,神韵为上。
其次要认认真真临摹,学会正确用笔,又要敢于突破。临摹要选好名贤妙迹,从读临碑帖中体验古人的心律、节奏、气韵。得之于心,施之于手。主帖要反复读、临,主要是解决笔法、用笔、结体问题。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要发展。从“走进去”再“走出来”,从形似到神似,形成鲜明的个人风貌。所谓“采百家花,酿自家蜜”。
再次,在创作前要充分酝酿。借鉴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题材、体裁和表现方法等创作构思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对每个字的结体要认真考虑,尽量不出现类同的字或笔画;对章法要精心安排,可以事先打好小样,但在书写时思绪又不能受其束缚;运笔要讲究节奏、力度,前人所谓的“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说的就是用笔方法的具体体现。
(1)错落大小:由于“放纵体势”,行书单字的高矮、宽窄、面积不尽相同,甚至悬殊很大。因此行书采用“纵有行,横无列”的章法。由于一行字的字数不固定,便容许写得很长;由于横向有一定的伸展余地,便容许写得很宽。这样,行书在字型结构方面便有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创作空间。
(2)调整轻重:“平衡”是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重要因素,而要取得平衡,必须学会调整轻重。
(3)左右挥洒:汉字有伸向左右的撇捺,他们向左右挥洒,不仅使字的神采得以展现,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行间的错落穿插,还能有效的调整轻重。因而“左右挥洒”成为行书布局的常用方式。
(4)上下贯穿:贯穿行气是行书布局谋篇的最重要的技巧。
(5)力求和谐:以上四点是行书布局谋篇的具体方法,“和谐”则是布局谋篇的整天要求。不论篇幅大小,字数多寡,都是一个统一体,和谐主要包括一下几点:笔触和谐统一、间白和谐统一、风格和谐统一、字体和谐统一。
5.怎样练出一手好字 怎样练好行楷字
行楷书具有美观、快捷、易识三大特点。
行楷是在楷书的笔画、字形基础上,适当加上连笔,让字书写得连贯、快捷、美观。是人们在学习、工作中最常用的字体。
如何让学生掌握行书书写技法,练习写好硬笔行楷书呢?第一步,要让学生掌握书写技法,指导学生练习写好楷书基本笔画。第二步,指导学生掌握行书中四大连笔书写笔法:一是连笔(牵丝),二是勾挑,三是转笔(圆笔),四是回笔,教师示范书写,指导学生练习掌握,再指导学生练习行书中由此变化的横、点、反捺和横折等笔画。
第三步,板书示范,详细讲解行楷连笔十八法书写技法。指导学生运用以上四种连笔书写笔法,将各类汉字笔画搭配连笔写,写好最小的连笔符号。
第四步,运用练笔符号练习书写汉字偏旁部件,如:撇连竖即单人旁,撇连捺即人字头,点连点即两点头和两点底,横连撇即厂字部,撇连撇连竖即双人旁,通过连笔法把所有楷书偏旁应用在连笔行楷偏旁书写中。第五步,通过练习行楷的偏旁部件,再组合起来练习行楷归纳范字,便可以组合写好硬笔行楷字。
在教学实践中,将楷书的偏旁和组合字指导学生练习一遍,再将这些偏旁加上连笔书写,最后练习组合行楷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经过18个连笔练习后,每节课通过练习8——10个偏旁部件,再将这些偏旁部件组合起来练习4——5个行楷组合汉字,经过20课时的连笔和偏旁练习写好80个归纳行楷范字,掌握行书书写方法,再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练习书写与所练习的偏旁相关生字、词组,将学会的行楷书写技法运用到课堂笔记和作业中去,经过一学期反复练习使用,便能很快运用到平常书写之中。
这种行楷书练习的特点是:通过练好行书的零件来组成偏旁,练习归纳字,练较少的范字,采用把连笔和偏旁写熟,再练习其他汉字的书写就会事半功倍,由零件组成字的练习方法较为容易掌握,练字的效果十分明显,使学生们感觉行楷书练习不是很难。
6.如何练好行楷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方法,你看能不能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先看你有没有下面四样东西,其他的字帖呀什么的都不是重要的部分.以下四点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你有没有兴趣
第二.你有没有耐心
第三.你悟性高不高
第四.你能不能坚持
上面四项中只有"第三"可以不高,但是其他三项必须有.没有这三项别指望能很快的练好字.如果有了上面四项,那你练字就变的很容易了.具体方法很多.下面我以最常见的练字方式讲:
1.选本好的字帖(我个人认为司马彦\司马东父子的字可以选择,字体不错,最重要的是练起来容易上手.推荐你买那种8元/本的中间夹有白纸的字帖练习,方便使用,并且经济实惠)
2.每天印着白纸写1~2页,不需要写太多(重要的是一定要慢,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细细的体会,琢磨字的运笔方式,可以记成顺口溜“一笔一画写到位,用心琢磨细体会”).
3.写完了开始读帖(看字帖上的字,一类字的偏旁的布局怎样,怎样摆放?体会它的运笔方向,在脑子里写)
说到读帖再说一下.你除了看字帖,在大街上或者是其他什么地方,看到有些店铺的招牌,牌匾什么的,只要觉得那字好就可以看一看.很有效果。“周末无聊没事干,走到街上转一转,有事没事看牌匾,不用动笔把字练”
4.这个时候是你已经写完字帖中的白纸的时候,你自我评价一下,感觉自己的字有没有长进,长进大不大,是否能让自己满意,如果长进不大那你可以买点薄白纸裁小再印着字帖写一段时间.如果已经很有效果了,你这时候就没必要再印着字帖写了.可以照着字帖模仿.照着字帖上的字写.这个时侯应该很熟练了,可以加快速度,加大书写量.
5.这个时期你的字已经很有长进了,就可以扔开字帖了.呵呵.当然不能把字帖也扔了哦.有兴趣的话还要看看,矫正你写的字.
以上是我总结的一些练习硬笔书法的经验,有兴趣可以借鉴一下,希望能对你书法
水平的提高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