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中位数打分法是什么
中位数:是指一列数据,按大小进行排列后,排列序号是最中间的那个数字,如果数据有偶数个,那取中间两个数值的平均值。
中位数打分法:通过对原始分数数据计算中位数后,根据中位数对原始的分数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出最后得分或确定分数段的方法。
中位数作为打分的判定的指标,有如下优势和特点:
1,中位数是通过数据排列后确定的,因此不易受数据中极端数值的影响;
2,中位数的确定不参考分数数据的满分和零分,因此不会受试题难易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实际使用可根据具体情况来灵活制定规则,可以参考如下三个范例:
范例使用的分数数据:
10,30,35,40,45,50,55,60,90,满分100
数据中,分数整体情况并不理想,整体偏低,并且存在一个特异数据 90。
1,将中位数值确定为一个切实的分数段指标,将所有分数重新划分分数段。
计算中位数:总共有9个数值,第5个是45,因此 中位数 = 45
可以按如下规则对分数分段:
对以上数据再取两个1/4点,即左右部分数据再取中位数,加之前的45得到三个值:35、45、55,
规定:
(1)1/4(不含)以下的人不及格
(2)1/4(含)到1/2(含)的人及格
(3)1/2(不含)到3/4(含)的人良好
(4)3/4(不含)以上的人优秀
那么可得出:
不及格:10,30
及格:35,40,45
良好:50,55
优秀:60,90
2,将中位数设定为标尺重新计算分数。
中位数:45
规定:
(1)将成绩的中位数作为最终成绩75分的标准
(2)小于中位数的成绩,按45:75的比例扩大,得出计算最终成绩
(3)大于中位数的成绩,分数超出中位数的部分按(100-45):(100-25)的比例缩小,再加上基础75分,得出最终成绩
(4)按最终成绩的60分为及格线
计算几个分数的最终成绩:
45分的最终成绩是75分
30分的最终成绩是30*75/45=50分(不及格)
40分的最终成绩是40*75/45=67分(及格)(四舍五入)
90分的最终成绩是75+(90-45)*(100-75)/(100-45)=95分(四舍五入)
处理后,最终成绩的总分仍然处于1-100分之间,不会有超出100或结果为负数的情况。
3,根据中位数确定的标尺,对所有分数通过一个合理的计算公式重新得出最终分数
引用例1中的部分划分方式:1/4点为及格标准。
那么可以用公式:(原始数据)^(1/2)*10(即原始数据开根号再乘以10)
(这其实是很多老师面对考试卷面分普遍很糟糕的时候使用的公式)
公式需具备的特点:
(1)不会有超出分数取值区间的情况,0分仍然是0分,100分仍然是100分
(2)对原始分数会根据中位数设定的标准做一定比例的调整:最终分数60分及格线的情况下,原始分数为(60/10)^2=36分,与设定的35分及格标准相近。
根据公式计算几个分数的最终成绩:
(原始成绩->最终成绩,四舍五入取整)
30分->55分(不及格)
35分->59分(因公式设定的及格线实际为36分,所以一分惜败)
40分->63分(及格)
55分->74分(良好)
90分->95分(不会超出100)
2.名字怎么打分
五格数理是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规则建立起来天格、地格、人格、总格、外格等 五格数理关系,并以其所谓的81灵动数,来推算人的各方面运势。
所谓五格剖象法就是根据《易经》的“象”“数”理论,依据姓名的笔画数和一定的 规律建立起的五格数理关系,并运用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推算人生各方面运势的一 种简易方法。对于姓名学的内容,要用辩证的眼光去看,给后代、子女取名时不妨参考; 如果自己目前的姓名数理配置不理想,也没有必要去改户口本上的名字,可以用笔名、常 用名去补救,原著上说,最常写、常用的名字对自己人生运势的暗示力最大。
五格剖象姓名学计算方法。
易经的精髓是阴阳五行(金、木、水、土、火)1、3、5、7、9属阳;2、4、6、8、10 属阴。
姓名有多种,复姓复名、复姓单名、单姓复名、单姓单名。
姓名学笔画以康熙字典笔画为基准,也考虑到特殊文字的笔画计算方法。
计天格法:如是复姓,姓的笔画相加,得出天格数;如是单姓,姓的笔画加一得出天 格数。如司马光,司马是复姓,天格是5+10=15;李刚,李是单姓,天格是7+1=8。天格乃 祖先留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计人格法:人格,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人一生的命运,均由此人格推 断。其构成是姓氏最下字与名字最上字笔画数之和。复姓复名姓氏的第二个字笔画加名的 第一个字的笔画;复姓单名姓氏的第二个字加名的笔画;单姓复名是姓的笔画加名字的第 一个字笔画;单姓单名是姓名相加的笔画数。如:刘江,人格数是15+7=22。司马懿,人 格数是10+22=32。
计地格法:地格:由名字全部笔画数构成,称为"前运",主管人中年以前的活动力。 如是单字名,再加假添一数。如司马懿,地格数是22+1=23。刘江海,地格数是7+11=18。
计总格法:总格:合计姓与名的总笔画数,主中年至晚年的命运,又称"后运"。如司 马懿,总格数是5+10+22=37。刘江海,总格数是15+7+11=33。
计外格法:外格:总格笔画数减去人格笔画数,如是单字名或单姓,再加假添一数。 主管命运之灵力。如司马懿,外格数是37-32+1=6。刘江海,外格数是33-22+1=12。 如果 是单姓单字名,外格数总是2,如李刚,外格是2。
计算出了姓名的五格后,就是给五格配上阴、阳。数字超过十的只留个位数计算。如 :15为还原成5,属阳土;52还原成2,属阴木,此类推。
得出阴阳关系后,再分辩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问卷调查法怎么写
问卷调查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者征询意见的方法,分为自填式问卷和访问式问卷两种。自填问卷是一种标准化访问,根据发送方式又可分为:报刊问卷、邮寄问卷、发送问卷、网上问卷四种形式。
其优点是:被调查者可以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实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是敏感性问题的调查往往可以得到较为可靠的资料;由于使用标准化词语,每个被调查者所面临的都是完全相同的问题,因而不存在调查人员对问卷的主观随意解释和诱导,避免了调查人员的偏见。
其缺点是:如果问卷填写的答案含糊不清、或对某些问题拒绝回答,是难以补救的;无法知道被调查者是否独立完成问卷及回答问题的环境,从而影响对问卷质量的判断。
4.专家打分法如何设置权重
参考资料: 综合评分法要求在招标文件中明确价格、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等各因素的权值,客观上约束了评委评审的随意性,较好地体现了“三公一诚”原则,因此成为目前运用较为广泛的评标方法之一。
但在政府采购实际操作中,综合评分法面临着价格分值较难确定、技术指标不易明确等难题。笔者认为,要科学规范地使用好综合评分法,需严格把握3个方面的核心工作环节。
评标因素不能所有项目一刀切 众所周知,不同的采购项目,评标因素也各自不同。对通用类采购项目来说,不必或不用过多考虑供应商上门安装、调试、培训等因素;而对专用类采购项目如网络设备、医疗设备等来说,则有可能要考虑供应商上门安装、调试、培训因素。
即使是相同的采购项目,针对不同的采购人,也可能有不同的采购要求,从而应有不同的评标因素。比如,为了培养和普及中小学生的电脑知识,学校作为采购人在采购电脑时,有时要考虑供应商能否给予及时的软硬件维护服务等;而对政府机关来说,由于工作人员基本具备电脑方面的基础知识,一般不会重视或很少考虑维护服务因素。
由此可见,评标因素会因不同的采购项目、不同的采购对象而有不同的内容。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等在考虑评标因素时,要确保实现采购质量优良、选择到最佳中标或成交商的目标,就必须科学合理地确定出各种评标因素,并且,在评标之前,须将这些影响评标结果的评标因素全部确定下来,并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项内容公布给潜在的供应商,以使他们能够及时地对各个评标因素作出实质性的响应,从而使采购工作更加客观公正、公开透明。
从实际工作来看,在正常的评标活动中,一般要考虑的评标因素大致有:价格、技术、服务、业绩、财务状况、信誉以及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等等。 寻求价格、技术的最佳结合点 在明确了具体的评标因素后,接下来的核心工作就是要考虑和评价每个评标因素对评标结果的影响力大小,并按其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分别给予其大小不一的权值。
对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要重点和优先考虑,并赋予其较高的权值比例,如投标的价格等;而对一般性、影响力不大的因素,则给予较小的权值。这样通过研究各评标因素的权值大小范围,有利于把握重点的评审因素及其审核环节,便于防范和遏制评标工作中的随意性,进一步提高评标工作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1.对报价因素赋值范围的考虑尺度。在各个评标因素中,价格因素应当是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实施招标采购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节约采购资金。
在所有的评标因素中,《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惟一突出了价格这一因素的赋值范围,并明确货物类价格因素占总分值的比例在30%~60%之间,服务类的在10%~30%之间。总结大多数招标采购单位的做法,价格分值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确定: 一是查阅政府采购档案等相关资料,凡政府招标案例中有相同或相近项目,且实际效果较好、采购人和供应商较为满意的,就参照其价格分值确定,或进行适当微调。
二是不能查阅到相关数据,就通过分析其项目性质来确定。凡性质比较明朗、技术标准相对统一、越接近通用项目的招标采购项目,其价格分值也就越高,是货物项目的可定为60%,是服务项目的可定为30%。
以此类推,性质不明朗,通用性、标准性差的项目,就分别定为30%(货物项目)、10%(服务项目)。 若通过分析项目性质仍不能确定的,就结合两方面的意见确定:一个是采购人的意见,另一个是专家的意见。
若采购人看重其价格,认为价格分值可定为60%,而专家认为要重视送货方式和售后服务,价格分值可定为40%,则可取两者的平均值50%。 2.技术标准要单列。
除价格因素外,采购人考虑较多的可能是技术因素和服务因素。技术指标是综合评分法中极为重视的因素,每个项目要求的技术指标各不相同。
对通用货物类项目来说,技术因素赋值可适当小一些;对于技术不明朗、较为复杂的项目,技术分赋值适当大些,一般可在15%~30%之间。 常见的技术评分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ISO9001-2000等质量体系认证情况,应注明须在有效期内;是否具有质量技术监督等权威部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主要是针对锅炉、电梯等特种设备;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环境污染情况检测报告或测试报告,应注明须提供近期的检测情况;所提供的货物是否通过3C强制认证,主要适用于国家要求强制认证的计算机产品、家电类产品等;质保认证书,包括“质量信得过企业”等;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校园网络建设许可证等,主要适用于网络工程;售后维修情况,是否为特约维修机构、能否及时响应等等。
针对报价得分、技术得分均相同难以确定中标候选人这一难题,依笔者之见,确定的方法是按综合评分法中各主要因素权重值的先后顺序,依次对供应商的相应得分进行高低排序,然后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 例如,某招标采购项目的各主要因素权重值的顺序是这样排列的:价格0.32、技术0.31、售后服务0.14、财务状况0.11、信誉0.1、业绩0.09,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0.05,那么在得分且招标报价、技术指标相同的情。
5.专家打分法的特点
1、简便。根据具体评价对象,确定恰当的评价项目,并制订评价等级和标准。
2、直观性强。每个等级标准用打分的形式体现。
3、计算方法简单,且选择余地比较大。
4、将能够进行定量计算的评价项目和无法进行计算的评价项目都加以考虑。
6.鉴别茶 打分法
我国茶叶品种花色繁多,有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及乌龙茶六大茶类。每大类的每个等级的商品茶,都有自己的品质特征和品质标准,衡量它们的品质和价格,都必须经过审评检验进入流通渠道。
茶叶品质是依靠人的嗅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感觉来评定的。而感官评茶是否正确,除评茶员应具有敏锐的感官审评能力外,也要有良好的环境条件、设备条件以及有序的评茶方法,诸如对各种评茶用具、评茶水质、茶水比例、评茶步骤以及方法等,都有相应的规定,国内外趋统一,客观条件统一。
茶叶品质,一般是指茶叶的色、香、味、形与叶底。感官审评茶叶品质的优劣,往往先审查外形(包括干茶的形状和色泽),然后嗅香气、看汤色、尝滋味、评叶底,这是鉴别茶叶品质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辩证过程。
而的确,一个茶叶审评最后的打分,就是根据茶叶其各项指标的得分,以及其各项所占比率的出来的。
一般来说,茶叶的外形占20%,香气15%,汤色15%,滋味35%,叶底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