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源地怎么写
生源地怎么填
1、本科生的生源地
本科生的生源地是指高考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地,一般为在哪个省市(自治区)参加高考,就是哪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源。
例如:A同学在高考时是贵州户籍,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户口从贵州迁到了北京,大学毕业后到广东工作(或者读研、读博),户口又从北京迁到了广东。则A同学是广东户籍、贵州生源。
另外,多次以不同户籍参加过多次高考的考生来说,以最后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
例如:① A同学是山东人,以山东考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没有考上大学,第二年,A同学把户籍转到了海南省,以海南考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并且考上大学。则A同学是海南户籍、海南生源。
② 如果A同学户籍是A市A区,高中学校是A市B区,在B区的学校参加高考,则A同学的生源地为A市A区。
2、研究生的生源地
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前未间断学业,由大学起连续攻读的(即全日制),其生源地为高考户籍所在地;若入学前有过工作经历且已在工作单位落户(非集体户)的,原则上以工作地为生源地。
2.大学毕业生生源地怎么填
为毕业生入学前的家庭户口即父母户口所在地。
毕业生生源地为毕业生入学前的家庭户口即父母户口所在地,若入学后家庭地址变迁,由新址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父母户籍证明,可以将毕业生家庭所在地的新址作为毕业生的生源地。
毕业生生源地与大学所在地的户籍没有关系,与毕业时的户口所在地也没有关系。生源地以从哪里参加高考所填写的户口所在地为标准,不随户籍的变化而改变。
扩展资料:
毕业生生源地的相关要求规定:
1、学校应在派遣前认真负责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须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后仍未治愈或无用人单位接收的,户粮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按社会待业人员办理。
2、结业生由学校向用人单位推荐或自荐,找到工作单位的,可以派遣,但必须在《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
3、在规定时间内无接收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粮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居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口),自谋职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生生源地
3.生源地怎么填
生源地 1、生源地就是指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
与在什么地方上的大学,现在的户口所在地没有任何关系。 生源地不随户籍的改变而改变。
例如:A同学在高考时是贵州户籍,考上了北京的大学,户口从贵州迁到了北京,大学毕业后到广东工作(或者读研、读博),户口又从北京迁到了广东。 A同学是贵州生源,广东户籍。
2、另外,多次以不同户籍参加过几次高考的同学来说,以最后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 例如:如果A同学是山东人,以山东考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没有考上大学, 第二年,A同学把户籍转到了海南省,以海南考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并且考上大学。
则A同学是海南生源。
4.毕业生就业信息中的生源地怎么填写
毕业生就业信息中的生源地,通常是指毕业生的原籍所在地,即填写高考报名时的户籍地址。
比如辽宁某高校某毕业生的原籍是来自四川成都市,其生源地可以这样填写: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民族街道办事处。即表明毕业生原籍户口所在地——生源地。
报到证上写的是成都市教育局,说明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
师范生培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签约免费师范生,另一种是自费师范生。因此有两种填法:1.“全日制签约师范生”;2.“全日制普通师范生”即可。“签约师范生”,一看就知道是免费定向培养的师范生。而现在的“普通师范生”,是自费自由择业培养方式的师范生。
5.大学生毕业信息生源地怎么写
大学毕业生的生源地,是指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如学生入学后户籍所在地发生变更的,在毕业生阶段核实生源信息时,向院系和就业中心出具相关证明。
本科毕业后直接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其生源地为本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研究生入学前有工作经历并已经在工作地落户的毕业生,原则上以其工作单位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如毕业时能明确不回原工作所在地工作的,则生源地确认为本科入学前的户籍所在地。
扩展资料
生源地以户籍为标准,所以你的户口在云南西双版纳。
对于以不同户籍多次参加过高考的考生来说,以最后一次参加高考时的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生源地以教育局的系统信息为准。从2016年起,以户籍所在地为生源地。
本科生的生源地是指高考时的常住户口所在地,一般为在哪个省市(自治区)参加高考,就是哪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源。
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入学前未间断学业,由大学起连续攻读的(即全日制),其生源地为高考学籍所在地。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生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