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茶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
品茶我一直以为,自己与茶无缘,可今年却喝起茶来了,而且渐渐成了习惯。
因为在茶中,我品味到了一种独特的美。入夏以来,天气一阵燥热一阵闷湿,坐在教室里的人全都昏昏沉沉的。
这时,班里忽然兴起了喝茶。红茶、绿茶、花茶、……一应俱全,大都是放一杯在桌角,居然使教室平添了几分情趣。
常有同学手托清茶,从容步入教室。那神态极为悠闲自怡,令大家羡慕不已。
一来为消暑解乏,二来也是“附庸风雅”吧。我也开始喝茶了。
据说喝茶是极讲究的,有“茶经”、“茶道”之说。茶叶什么时候采,什么时候烘,拿什么样的水来泡,以至于使用什么样的茶具,要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情调……这些都有讲究。
在我印象里,“雅士”们品茶,必是要由江南灵秀的女子采来新茶,在名山古寺取了泉水来泡,斟在雅致的紫砂茶具中,然后细细品来,方是品茶之极致!当然,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奢求。我喝的只是普通的花茶,用的也是一个挺笨的大玻璃杯。
班上的茶友们总是在课间抽空去锅炉房打开水泡茶,然后坐在嘈杂的教室里匆匆地喝上一两口——这也许够不上“品”茶,但却丝毫不能影响我对茶的偏爱。因为,不喝茶的人真是不知道茶的美妙之处。
滚烫的水刚一冲进杯子,原来那些干巴巴的茶叶忽然如惊飞的蝴蝶,在水中上下翻舞起来。卷曲的叶片渐渐舒展开了,原来都是最嫩的芽叶,透过水,可以看见它们暗暗的叶脉。
水面上的泡沫消散了,漂起的茶叶伸展着、伸展着,然后一片跟一片慢慢沉降下来,就像秋天里以各种姿势飘落的树叶,只是显得更悠闲、更沉静。茶叶落到杯底后,有的还会一直竖立着,随着水的波动轻轻摇曳。
杯底渐渐泛起了一片烟色。这烟黄的颜色越来越浓,弥漫开来,染透了整个一杯水。
我的茶刚泡好,还没喝,人已先沉醉了。我没想到,普普通通一杯茶中会有这样的景致。
就好像一个人游遍了名山大川,看惯了繁花似锦,忽然置身于乡间的小村落里,这才发现,原来茅屋瓦盆、阡陌炊烟才是最美的。这美不宣扬,不打扮,却又那样真真切切地打动人心。
她真是无所在,其至会不经意地隐身于茶色之中,耐心地等待着你去发现。许多人不喜欢喝茶,也许是还没有发现这种美吧。
或者,是因为茶苦?茶水初入口,确实有一种淡苦的味道,但那是一种清凉的苦味,使人心中的浮躁闷气一下子消去一半。苦味过后,就只剩下甘香——味自然也是淡淡的——留在唇齿之间。
一杯茶冲上三回,就已经很淡了,可那种清爽的余香却久久不去。沉浸在茶的清爽余味中,恍惚觉得茶味便是生活的真味了。
不是么?我们的生活品一口是苦的;再品一口,人心已沉静;品第三口时,才真正体味到了她的甘甜。有时不由地想,生活和茶一样,最好不要“滴滴香纯”,否则反倒会无味了。
谁咽下了初尝的苦涩,谁就能品到最终的甘甜。看来,古人说的“茶乃水中至清之味”,这话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正因为茶味的“至清”,才有了品茶时的一种独特的情调。在辛苦工作之余,能和朋友一起品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我们可以促膝而坐,毫不设防地谈诗、谈生活、谈自己,看茶的热气飘摇着在我们之间袅袅升起……不以利交的朋友,只要一杯茶——一杯茶就足够了。这就是我所钟爱的茶,普普通通,人人都见惯了。
而它的美却是那样含蓄而意味深长。和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比起来,茶实在是太清贫了,但是,我怎么能不爱它那种贫而不贱、苦而不涩的胸怀呢?难怪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对茶始终有着那么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
握住一杯热茶,就好像轻轻地握住了这个民族温热的跳动不息的脉搏。---------------------------- 品茶 我家虽然算不上嗜茶家庭,但是我家的茶叶也不少。
扁平而光滑的西湖龙井;螺旋形、满叶细毫的碧螺春;体形娇小的武夷岩茶;绿中带黄,黄中带嫩的黄芽叶……今天我和姐姐又品起茶来。 我小心翼翼抓起一小撮黄芽叶,一股淡淡的叶香便弥漫在空中,我的心也变得不在浮躁,静下来了。
我把茶叶轻轻放入透明干净的杯中,黄芽叶静静的躺在杯中纹丝不动,一旁的姐姐见了微微一笑的说:“哟,真像一个个听话文静的孩子!”我点了点头也说:“你看,它们多么悠闲自在。” 只听得“哗啦”的水声,姐姐把滚烫的白开水缓缓倒入杯中。
茶叶像一条条黄绿相间的小鱼儿轻轻地摇着尾巴游上水面,是那么活泼可爱,连我的心也跳动起来。一会儿这些小精灵又慢慢沉了下去。
茶叶片片舒展开了自己的小躯体,如同睡眼朦胧的婴儿在伸展自己娇小可人的身体。 少顷,杯底的茶叶显得越发的蓬松。
有的像柔软的柳条;有的像轻软的水蛇;有的像海底的水草;有的像是长长的舌头。 白开水慢慢的由白色变成了淡淡的绿色又变成了深黄色。
我闻着诱人的清香,禁不住微微抿了一口,顿时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喉咙涌出淡淡的甜香,久久不散,真是齿颊留香啊! -------------------------品茶(1) 家里来了亲朋时第一件事总是先泡茶,有天跟朋友说起喝茶,朋友说喝茶和品茶的感觉是不一样,并说春苦夏涩秋淡冬醇是茶味。
可想而知啊,喝和品当然是不同的。 我并不懂茶道,但喝是随意,品则是有意识的在咀嚼在回味,这是众所周知的。
懂茶的人从品。
2.品茶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
品茶我一直以为,自己与茶无缘,可今年却喝起茶来了,而且渐渐成了习惯。
因为在茶中,我品味到了一种独特的美。入夏以来,天气一阵燥热一阵闷湿,坐在教室里的人全都昏昏沉沉的。
这时,班里忽然兴起了喝茶。红茶、绿茶、花茶、……一应俱全,大都是放一杯在桌角,居然使教室平添了几分情趣。
常有同学手托清茶,从容步入教室。那神态极为悠闲自怡,令大家羡慕不已。
一来为消暑解乏,二来也是“附庸风雅”吧。我也开始喝茶了。
据说喝茶是极讲究的,有“茶经”、“茶道”之说。茶叶什么时候采,什么时候烘,拿什么样的水来泡,以至于使用什么样的茶具,要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情调……这些都有讲究。
在我印象里,“雅士”们品茶,必是要由江南灵秀的女子采来新茶,在名山古寺取了泉水来泡,斟在雅致的紫砂茶具中,然后细细品来,方是品茶之极致!当然,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奢求。我喝的只是普通的花茶,用的也是一个挺笨的大玻璃杯。
班上的茶友们总是在课间抽空去锅炉房打开水泡茶,然后坐在嘈杂的教室里匆匆地喝上一两口——这也许够不上“品”茶,但却丝毫不能影响我对茶的偏爱。因为,不喝茶的人真是不知道茶的美妙之处。
滚烫的水刚一冲进杯子,原来那些干巴巴的茶叶忽然如惊飞的蝴蝶,在水中上下翻舞起来。卷曲的叶片渐渐舒展开了,原来都是最嫩的芽叶,透过水,可以看见它们暗暗的叶脉。
水面上的泡沫消散了,漂起的茶叶伸展着、伸展着,然后一片跟一片慢慢沉降下来,就像秋天里以各种姿势飘落的树叶,只是显得更悠闲、更沉静。茶叶落到杯底后,有的还会一直竖立着,随着水的波动轻轻摇曳。
杯底渐渐泛起了一片烟色。这烟黄的颜色越来越浓,弥漫开来,染透了整个一杯水。
我的茶刚泡好,还没喝,人已先沉醉了。我没想到,普普通通一杯茶中会有这样的景致。
就好像一个人游遍了名山大川,看惯了繁花似锦,忽然置身于乡间的小村落里,这才发现,原来茅屋瓦盆、阡陌炊烟才是最美的。这美不宣扬,不打扮,却又那样真真切切地打动人心。
她真是无所在,其至会不经意地隐身于茶色之中,耐心地等待着你去发现。许多人不喜欢喝茶,也许是还没有发现这种美吧。
或者,是因为茶苦?茶水初入口,确实有一种淡苦的味道,但那是一种清凉的苦味,使人心中的浮躁闷气一下子消去一半。苦味过后,就只剩下甘香——味自然也是淡淡的——留在唇齿之间。
一杯茶冲上三回,就已经很淡了,可那种清爽的余香却久久不去。沉浸在茶的清爽余味中,恍惚觉得茶味便是生活的真味了。
不是么?我们的生活品一口是苦的;再品一口,人心已沉静;品第三口时,才真正体味到了她的甘甜。有时不由地想,生活和茶一样,最好不要“滴滴香纯”,否则反倒会无味了。
谁咽下了初尝的苦涩,谁就能品到最终的甘甜。看来,古人说的“茶乃水中至清之味”,这话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正因为茶味的“至清”,才有了品茶时的一种独特的情调。在辛苦工作之余,能和朋友一起品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我们可以促膝而坐,毫不设防地谈诗、谈生活、谈自己,看茶的热气飘摇着在我们之间袅袅升起……不以利交的朋友,只要一杯茶——一杯茶就足够了。这就是我所钟爱的茶,普普通通,人人都见惯了。
而它的美却是那样含蓄而意味深长。和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比起来,茶实在是太清贫了,但是,我怎么能不爱它那种贫而不贱、苦而不涩的胸怀呢?难怪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对茶始终有着那么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
握住一杯热茶,就好像轻轻地握住了这个民族温热的跳动不息的脉搏。---------------------------- 品茶 我家虽然算不上嗜茶家庭,但是我家的茶叶也不少。
扁平而光滑的西湖龙井;螺旋形、满叶细毫的碧螺春;体形娇小的武夷岩茶;绿中带黄,黄中带嫩的黄芽叶……今天我和姐姐又品起茶来。 我小心翼翼抓起一小撮黄芽叶,一股淡淡的叶香便弥漫在空中,我的心也变得不在浮躁,静下来了。
我把茶叶轻轻放入透明干净的杯中,黄芽叶静静的躺在杯中纹丝不动,一旁的姐姐见了微微一笑的说:“哟,真像一个个听话文静的孩子!”我点了点头也说:“你看,它们多么悠闲自在。” 只听得“哗啦”的水声,姐姐把滚烫的白开水缓缓倒入杯中。
茶叶像一条条黄绿相间的小鱼儿轻轻地摇着尾巴游上水面,是那么活泼可爱,连我的心也跳动起来。一会儿这些小精灵又慢慢沉了下去。
茶叶片片舒展开了自己的小躯体,如同睡眼朦胧的婴儿在伸展自己娇小可人的身体。 少顷,杯底的茶叶显得越发的蓬松。
有的像柔软的柳条;有的像轻软的水蛇;有的像海底的水草;有的像是长长的舌头。 白开水慢慢的由白色变成了淡淡的绿色又变成了深黄色。
我闻着诱人的清香,禁不住微微抿了一口,顿时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喉咙涌出淡淡的甜香,久久不散,真是齿颊留香啊! -------------------------品茶(1) 家里来了亲朋时第一件事总是先泡茶,有天跟朋友说起喝茶,朋友说喝茶和品茶的感觉是不一样,并说春苦夏涩秋淡冬醇是茶味。
可想而知啊,喝和品当然是不同的。 我并不懂茶道,但喝是随意,品则是有意识的在咀嚼在回味,这是众所周知的。
懂茶的人从品。
3.品茶的作文300字
品茶 我家虽然算不上嗜茶家庭,但是我家的茶叶也不少。
扁平而光滑的西湖龙井;螺旋形、满叶细毫的碧螺春;体形娇小的武夷岩茶;绿中带黄,黄中带嫩的黄芽叶……今天我和姐姐又品起茶来。 我小心翼翼抓起一小撮黄芽叶,一股淡淡的叶香便弥漫在空中,我的心也变得不在浮躁,静下来了。
我把茶叶轻轻放入透明干净的杯中,黄芽叶静静的躺在杯中纹丝不动,一旁的姐姐见了微微一笑的说:“哟,真像一个个听话文静的孩子!”我点了点头也说:“你看,它们多么悠闲自在。” 只听得“哗啦”的水声,姐姐把滚烫的白开水缓缓倒入杯中。
茶叶像一条条黄绿相间的小鱼儿轻轻地摇着尾巴游上水面,是那么活泼可爱,连我的心也跳动起来。一会儿这些小精灵又慢慢沉了下去。
茶叶片片舒展开了自己的小躯体,如同睡眼朦胧的婴儿在伸展自己娇小可人的身体。 少顷,杯底的茶叶显得越发的蓬松。
有的像柔软的柳条;有的像轻软的水蛇;有的像海底的水草;有的像是长长的舌头。 白开水慢慢的由白色变成了淡淡的绿色又变成了深黄色。
我闻着诱人的清香,禁不住微微抿了一口,顿时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喉咙涌出淡淡的甜香,久久不散,真是齿颊留香啊! ------------------------- 品茶(1) 家里来了亲朋时第一件事总是先泡茶,有天跟朋友说起喝茶,朋友说喝茶和品茶的感觉是不一样,并说春苦夏涩秋淡冬醇是茶味。
可想而知啊,喝和品当然是不同的。 我并不懂茶道,但喝是随意,品则是有意识的在咀嚼在回味,这是众所周知的。
懂茶的人从品味中能知是哪季的茶,银毫毛针很淡,冲这种绿茶要热杯,快-慢-快,就是说先用急水冲三分之一再慢冲三分之一再急冲,这样银针叶的下半部就能吸足水竖起来,茶水味足意缓,越品就越有味了。其实我觉得口渴时喝茶一口就下去了,品茶则要有时间和心情,好心情时什么都是精品,坏心情时贡品也成庸物,俗话说意好水也甜就是这道理。
喝茶在于品,有心才有品。品本来就是一种带有形象的享受的词,红楼梦中妙玉曾说过,喝第一杯时是品,二杯是喝,三杯则成牛饮了。
这世间会品茶的人有几多?品茶在于品味品心品情品意,第一是味道,第二是心情,第三是品者间的友情,第四是品茶间的意境。独品很惬意,但有点凄清的寂寥,一般不主张独品,因为品如果有朋友们之间的意境,那会其乐无穷。
品为众是复数,所以得二人以上,一个人不叫品而叫思了。 由喝茶品茶让我想到交友,泡好茶是快慢快,而交友好象应该是快慢慢,因为认识一个人容易,相识一个人难,而相知则更难,至于达到相印相契时的友情则更是凤毛鳞角。
交友如品茶,一个好友无啻如一杯好茶,更是人生一大快事,你想想,芸芸众生,为什么偏偏他就能成为你的知交好友?有人说能成夫妻不是命中注定月老牵线,而是刚好两人的情意磁场相碰相吸于是就成了夫妻,就因为是那一瞬间的灵魂相撞,就撞出了一对姻缘,而这友情特别是异性间的友情,是不是也是某种磁场的相吸呢?“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现代社会家庭单位逐渐缩小,人们群体意识日渐薄弱,人际交往的疏离、恐惧、苍白让私欲泛滥的工商社会更是多了一层提防,心与心的贴近感觉变得陌生,想要寻求一种精神抚慰的愿望自然就强烈起来。
喝茶喝到最后能详知茶质的好劣,交友也一样,经过岁月的淘洗,金子才会从无数的沙中淘出来,怎样的人怎样的世界观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时间长了才能了解。淘金术用于现实和网络交友我觉得很贴切,有时真是这样的。
可是往往很美好的事物,却经不起时间的侵蚀,感叹造物主的伟大时不禁也悲观人性的脆弱,心坚如磐石韧蒲的人是自己命运的主宰灵魂的舵手,心若墙头苇的人,随风而变没有重心,奈何? 品茶(2) 而男女间的友谊自古就让人怀疑其纯度,因为心灵相通的感觉很美,象情侣不是情侣,象友情不是友情的情愫纠缠于二人,不涉爱情却又真有那么一种甜丝丝的滋味,一种同性友情间绝无的那种回味。盖棺才能定论,是不是大多纯然友情都是男女间高尚情怀的给予,亦或认为把爱变为欣赏、珍惜更为重要?因为好茶易得,能品的心情难得,益友易寻,长久的情谊维系难守。
恩爱夫妻间渴求天长地久,而能相互心灵抚慰的友情也祈盼能深悠长久。因为情谊太难得。
长久的意义是什么?长久就是相互无私的期待,思念,也是无怨无悔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爱情需要用心血呵护经营保鲜,而友情的珍惜又何尝不如是?有人说既然沙子与金都是友,分那么清干嘛?是不用分吗?也许我是太挑剔了,但我决不会对沙子产生想品之心。
我会让沙子从我指缝间漏掉,把金子宝贝地捧在手心里呵护,就如捧一杯可品的香茗,不忍一仰而尽,只想细细地慢慢的品,意远情长,让生命充满情趣,让平淡耀出虹弧,但又决不会逾越友情的度界。 劣茶好茗一如沙子和金,前者要品后者则品赏外还需要相。
其实不管什么,只要用心了都能品出物质外的东西来,那就是精神,是品的精华沉淀是升华。“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交友做到极处,无有他难,只是品心 人生如品茶 大理苍。
4.茶文化作文怎么写
我大学时学过《茶文化》这个课程,它包括范围很广,从茶的历史发展,民族茶俗,茶歌,茶文学,茶制作,饮茶习俗,到茶道,茶艺等等十六个方面的内容。
如果只是写400字作文,我建议你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与茶有关的事情,如:采茶,制茶,泡茶,品茶,观看茶艺表演,民族茶艺展示。通过描述这件具体的事情,再叙述与之有关的茶文化,如:某少数民族有这样的习俗,在某个时期,在我国的某某区域出现过这种习惯,然后感慨,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OK啦。
请注意:你描叙的你与茶有关的事情是点,与之对应的茶文化是面,点面结合,才能在短短400字中把茶文化写出血肉,不然写出的文章就是口号了。
5.品茶为话题的作文怎么写要最好的
品茶 我一直以为,自己与茶无缘,可今年却喝起茶来了,而且渐渐成了习惯。
因为在茶中,我品味到了一种独特的美。 入夏以来,天气一阵燥热一阵闷湿,坐在教室里的人全都昏昏沉沉的。
这时,班里忽然兴起了喝茶。红茶、绿茶、花茶、……一应俱全,大都是放一杯在桌角,居然使教室平添了几分情趣。
常有同学手托清茶,从容步入教室。那神态极为悠闲自怡,令大家羡慕不已。
一来为消暑解乏,二来也是“附庸风雅”吧。我也开始喝茶了。
据说喝茶是极讲究的,有“茶经”、“茶道”之说。 茶叶什么时候采,什么时候烘,拿什么样的水来泡,以至于使用什么样的茶具,要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情调……这些都有讲究。
在我印象里,“雅士”们品茶,必是要由江南灵秀的女子采来新茶,在名山古寺取了泉水来泡,斟在雅致的紫砂茶具中,然后细细品来,方是品茶之极致! 当然,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奢求。 我喝的只是普通的花茶,用的也是一个挺笨的大玻璃杯。
班上的茶友们总是在课间抽空去锅炉房打开水泡茶,然后坐在嘈杂的教室里匆匆地喝上一两口——这也许够不上“品”茶,但却丝毫不能影响我对茶的偏爱。因为,不喝茶的人真是不知道茶的美妙之处。
滚烫的水刚一冲进杯子,原来那些干巴巴的茶叶忽然如惊飞的蝴蝶,在水中上下翻舞起来。 卷曲的叶片渐渐舒展开了,原来都是最嫩的芽叶,透过水,可以看见它们暗暗的叶脉。
水面上的泡沫消散了,漂起的茶叶伸展着、伸展着,然后一片跟一片慢慢沉降下来,就像秋天里以各种姿势飘落的树叶,只是显得更悠闲、更沉静。茶叶落到杯底后,有的还会一直竖立着,随着水的波动轻轻摇曳。
杯底渐渐泛起了一片烟色。这烟黄的颜色越来越浓,弥漫开来,染透了整个一杯水。
我的茶刚泡好,还没喝,人已先沉醉了。 我没想到,普普通通一杯茶中会有这样的景致。
就好像一个人游遍了名山大川,看惯了繁花似锦,忽然置身于乡间的小村落里,这才发现,原来茅屋瓦盆、阡陌炊烟才是最美的。 这美不宣扬,不打扮,却又那样真真切切地打动人心。
她真是无所在,其至会不经意地隐身于茶色之中,耐心地等待着你去发现。 许多人不喜欢喝茶,也许是还没有发现这种美吧。
或者,是因为茶苦?茶水初入口,确实有一种淡苦的味道,但那是一种清凉的苦味,使人心中的浮躁闷气一下子消去一半。 苦味过后,就只剩下甘香——味自然也是淡淡的——留在唇齿之间。
一杯茶冲上三回,就已经很淡了,可那种清爽的余香却久久不去。 沉浸在茶的清爽余味中,恍惚觉得茶味便是生活的真味了。
不是么?我们的生活品一口是苦的;再品一口,人心已沉静;品第三口时,才真正体味到了她的甘甜。 有时不由地想,生活和茶一样,最好不要“滴滴香纯”,否则反倒会无味了。
谁咽下了初尝的苦涩,谁就能品到最终的甘甜。 看来,古人说的“茶乃水中至清之味”,这话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正因为茶味的“至清”,才有了品茶时的一种独特的情调。 在辛苦工作之余,能和朋友一起品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我们可以促膝而坐,毫不设防地谈诗、谈生活、谈自己,看茶的热气飘摇着在我们之间袅袅升起……不以利交的朋友,只要一杯茶——一杯茶就足够了。 这就是我所钟爱的茶,普普通通,人人都见惯了。
而它的美却是那样含蓄而意味深长。和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比起来,茶实在是太清贫了,但是,我怎么能不爱它那种贫而不贱、苦而不涩的胸怀呢? 难怪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对茶始终有着那么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
握住一杯热茶,就好像轻轻地握住了这个民族温热的跳动不息的脉搏。 ---------------------------- 品茶 我家虽然算不上嗜茶家庭,但是我家的茶叶也不少。
扁平而光滑的西湖龙井;螺旋形、满叶细毫的碧螺春;体形娇小的武夷岩茶;绿中带黄,黄中带嫩的黄芽叶……今天我和姐姐又品起茶来。 我小心翼翼抓起一小撮黄芽叶,一股淡淡的叶香便弥漫在空中,我的心也变得不在浮躁,静下来了。
我把茶叶轻轻放入透明干净的杯中,黄芽叶静静的躺在杯中纹丝不动,一旁的姐姐见了微微一笑的说:“哟,真像一个个听话文静的孩子!”我点了点头也说:“你看,它们多么悠闲自在。 ” 只听得“哗啦”的水声,姐姐把滚烫的白开水缓缓倒入杯中。
茶叶像一条条黄绿相间的小鱼儿轻轻地摇着尾巴游上水面,是那么活泼可爱,连我的心也跳动起来。一会儿这些小精灵又慢慢沉了下去。
茶叶片片舒展开了自己的小躯体,如同睡眼朦胧的婴儿在伸展自己娇小可人的身体。 少顷,杯底的茶叶显得越发的蓬松。
有的像柔软的柳条;有的像轻软的水蛇;有的像海底的水草;有的像是长长的舌头。 白开水慢慢的由白色变成了淡淡的绿色又变成了深黄色。
我闻着诱人的清香,禁不住微微抿了一口,顿时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喉咙涌出淡淡的甜香,久久不散,真是齿颊留香啊! ------------------------- 品茶(1) 家里来了亲朋时第一件事总是先泡茶,有天跟朋友说起喝茶,朋友说喝茶和品茶的感觉是不一样,并说春苦夏涩秋淡冬醇是茶味。
可想而知啊,喝和品当然是不同的。 我并不懂茶道,但喝是随意,品则是有意识的在咀嚼在回味,这是众所周知的。
懂茶。
6.怎么写“茶”的作文
我大学时学过《茶文化》这个课程,它包括范围很广,从茶的历史发展,民族茶俗,茶歌,茶文学,茶制作,饮茶习俗,到茶道,茶艺等等十六个方面的内容。
如果只是写400字作文,我建议你写一篇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与茶有关的事情,如:采茶,制茶,泡茶,品茶,观看茶艺表演,民族茶艺展示。通过描述这件具体的事情,再叙述与之有关的茶文化,如:某少数民族有这样的习俗,在某个时期,在我国的某某区域出现过这种习惯,然后感慨,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就OK啦。
请注意:你描叙的你与茶有关的事情是点,与之对应的茶文化是面,点面结合,才能在短短400字中把茶文化写出血肉,不然写出的文章就是口号了。
7.求一篇有关品茶的作文
品茶
我是个对吃喝不太讲究的人,对各式菜肴来者不拒,杂食;也喝茶,普通龙井而已,我觉得龙井有股纯正的清香茶味,尤喜茉莉龙珠,茶香里又有股茉莉花香,沁人心脾。每次上班,先泡茶,一小撮茶叶,泡好了,先搁着,等到口生渴意才想起泡好的茶,一口下去,总要喝掉半杯或大半杯,有时茶都摆凉了,只好倒掉半杯,再兑上热水喝。我习惯了粗茶淡饭,喝茶只为解渴,吃饭只为填肚,从不讲究。
有一次邻居老陈约我们到他家喝茶。老陈是个退休干部,房屋不大,但布置雅致,爽心悦目。桌上有一套紫砂茶具,老陈展开茶杯,用热水冲过。拿出上好的龙井,先让我们嗅嗅,果然茶香扑鼻。然后泡上一壶,稍过片刻,给每人斟上一杯。我只觉得小小茶杯,酒杯大小,还不够我润润干燥的喉咙。老陈说,喝酒是喝的热闹,而品茶品的是情调。啜一口淡淡香气盈满鼻息的茶汤,轻轻含住,唇舌间立刻有一种清沁的感觉顺着舌尖向两腮漫开,直至整个心脾都被洗过似的清洌。我们一边品茶一边谈心,茶香伴着浓情,那感觉又温馨、又惬意。我就知道,老陈是个懂得享受生活的人。
这样的品茶活动令我心向往之,每逢周末,转到楼下,遇上相熟相得的邻居就约到老陈家喝茶谈心,偶尔下下棋打打牌,我也才懂得,“喝茶”和“品茶”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不久我也买来一套青花的茶具:一把小壶,一只功道杯,另有两只茶杯,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皆是素朴的颜色画着富贵牡丹,原本适合浓妆渲染的牡丹,用淡色画来,不浓烈,却与泛青的瓷色极配。每天下班回家后,脱卸下一天的疲累,茶便是最好的安慰。茶在于我,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感觉。我甚至无需掩饰内心对于茶道认知的空白,堂而皇之流露出对茶的无比喜爱。
茶叶的选择上,我也开始讲究,在于精而不在多,追求“香高、味醇、形美、色艳”,春夏多龙井绿茶,秋冬多祁门红茶,偶尔也问津乌龙、银针、碧螺春。且以龙井为最爱,此茶形状扁平挺直,大小长短匀齐,象一片片兰花瓣,其色泽嫩绿或翠绿,鲜艳有光,香气清高鲜爽,滋味甘甜。若将茶叶在玻璃杯中冲泡,则叶片嫩匀成朵,一旗一枪,交错相映,茶汤清碧,悦目动人。其中明前茶、莲心茶、雨前茶、旗枪、雀舌等珍品尽皆被我品尝个遍。
喝了多年的茶,由当初的牛饮,到学会慢斟细品,其间可堪玩味。“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代,朝气蓬勃,凡事只图个痛快,虽喝茶,亦只能是如牛饮水,哪里耐烦那些个繁文缛节?随着阅历的增加,心境也随之变化,由粗砺渐而细腻,不知不觉中喝茶的方式与心情也便起了变化,也渐渐地悟到茶是用来品的,不但要用嗅觉、味觉、视觉去品,更要用心情去品。
鼻闻清香,舌品甘苦,眼尽云雾,心溶清水……喧嚣了一天的身心,此时此刻,在一种淡淡的温馨里舒展,我自淡定从容,一种惬意油然而生。
8.品茶的作文
品茶我一直以为,自己与茶无缘,可今年却喝起茶来了,而且渐渐成了习惯。
因为在茶中,我品味到了一种独特的美。入夏以来,天气一阵燥热一阵闷湿,坐在教室里的人全都昏昏沉沉的。
这时,班里忽然兴起了喝茶。红茶、绿茶、花茶、……一应俱全,大都是放一杯在桌角,居然使教室平添了几分情趣。
常有同学手托清茶,从容步入教室。那神态极为悠闲自怡,令大家羡慕不已。
一来为消暑解乏,二来也是“附庸风雅”吧。我也开始喝茶了。
据说喝茶是极讲究的,有“茶经”、“茶道”之说。茶叶什么时候采,什么时候烘,拿什么样的水来泡,以至于使用什么样的茶具,要有什么样的环境和情调……这些都有讲究。
在我印象里,“雅士”们品茶,必是要由江南灵秀的女子采来新茶,在名山古寺取了泉水来泡,斟在雅致的紫砂茶具中,然后细细品来,方是品茶之极致!当然,对我来说,这些都是奢求。我喝的只是普通的花茶,用的也是一个挺笨的大玻璃杯。
班上的茶友们总是在课间抽空去锅炉房打开水泡茶,然后坐在嘈杂的教室里匆匆地喝上一两口——这也许够不上“品”茶,但却丝毫不能影响我对茶的偏爱。因为,不喝茶的人真是不知道茶的美妙之处。
滚烫的水刚一冲进杯子,原来那些干巴巴的茶叶忽然如惊飞的蝴蝶,在水中上下翻舞起来。卷曲的叶片渐渐舒展开了,原来都是最嫩的芽叶,透过水,可以看见它们暗暗的叶脉。
水面上的泡沫消散了,漂起的茶叶伸展着、伸展着,然后一片跟一片慢慢沉降下来,就像秋天里以各种姿势飘落的树叶,只是显得更悠闲、更沉静。茶叶落到杯底后,有的还会一直竖立着,随着水的波动轻轻摇曳。
杯底渐渐泛起了一片烟色。这烟黄的颜色越来越浓,弥漫开来,染透了整个一杯水。
我的茶刚泡好,还没喝,人已先沉醉了。我没想到,普普通通一杯茶中会有这样的景致。
就好像一个人游遍了名山大川,看惯了繁花似锦,忽然置身于乡间的小村落里,这才发现,原来茅屋瓦盆、阡陌炊烟才是最美的。这美不宣扬,不打扮,却又那样真真切切地打动人心。
她真是无所在,其至会不经意地隐身于茶色之中,耐心地等待着你去发现。许多人不喜欢喝茶,也许是还没有发现这种美吧。
或者,是因为茶苦?茶水初入口,确实有一种淡苦的味道,但那是一种清凉的苦味,使人心中的浮躁闷气一下子消去一半。苦味过后,就只剩下甘香——味自然也是淡淡的——留在唇齿之间。
一杯茶冲上三回,就已经很淡了,可那种清爽的余香却久久不去。沉浸在茶的清爽余味中,恍惚觉得茶味便是生活的真味了。
不是么?我们的生活品一口是苦的;再品一口,人心已沉静;品第三口时,才真正体味到了她的甘甜。有时不由地想,生活和茶一样,最好不要“滴滴香纯”,否则反倒会无味了。
谁咽下了初尝的苦涩,谁就能品到最终的甘甜。看来,古人说的“茶乃水中至清之味”,这话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正因为茶味的“至清”,才有了品茶时的一种独特的情调。在辛苦工作之余,能和朋友一起品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我们可以促膝而坐,毫不设防地谈诗、谈生活、谈自己,看茶的热气飘摇着在我们之间袅袅升起……不以利交的朋友,只要一杯茶——一杯茶就足够了。这就是我所钟爱的茶,普普通通,人人都见惯了。
而它的美却是那样含蓄而意味深长。和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比起来,茶实在是太清贫了,但是,我怎么能不爱它那种贫而不贱、苦而不涩的胸怀呢?难怪几千年来,我们的民族对茶始终有着那么一种割舍不断的感情。
握住一杯热茶,就好像轻轻地握住了这个民族温热的跳动不息的脉搏。---------------------------- 品茶 我家虽然算不上嗜茶家庭,但是我家的茶叶也不少。
扁平而光滑的西湖龙井;螺旋形、满叶细毫的碧螺春;体形娇小的武夷岩茶;绿中带黄,黄中带嫩的黄芽叶……今天我和姐姐又品起茶来。 我小心翼翼抓起一小撮黄芽叶,一股淡淡的叶香便弥漫在空中,我的心也变得不在浮躁,静下来了。
我把茶叶轻轻放入透明干净的杯中,黄芽叶静静的躺在杯中纹丝不动,一旁的姐姐见了微微一笑的说:“哟,真像一个个听话文静的孩子!”我点了点头也说:“你看,它们多么悠闲自在。” 只听得“哗啦”的水声,姐姐把滚烫的白开水缓缓倒入杯中。
茶叶像一条条黄绿相间的小鱼儿轻轻地摇着尾巴游上水面,是那么活泼可爱,连我的心也跳动起来。一会儿这些小精灵又慢慢沉了下去。
茶叶片片舒展开了自己的小躯体,如同睡眼朦胧的婴儿在伸展自己娇小可人的身体。 少顷,杯底的茶叶显得越发的蓬松。
有的像柔软的柳条;有的像轻软的水蛇;有的像海底的水草;有的像是长长的舌头。 白开水慢慢的由白色变成了淡淡的绿色又变成了深黄色。
我闻着诱人的清香,禁不住微微抿了一口,顿时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喉咙涌出淡淡的甜香,久久不散,真是齿颊留香啊! -------------------------品茶(1) 家里来了亲朋时第一件事总是先泡茶,有天跟朋友说起喝茶,朋友说喝茶和品茶的感觉是不一样,并说春苦夏涩秋淡冬醇是茶味。
可想而知啊,喝和品当然是不同的。 我并不懂茶道,但喝是随意,品则是有意识的在咀嚼在回味,这是众所周知的。
懂茶的人从品。
9.品茶的作文500字~zuowencheng
今天,在教室里,我们一起品尝周昳同学带来的龙井茶。
据老师说,龙井茶叶扁扁的,呈黄绿色,手感光滑。它是中国著名的绿茶,因产于中国杭州西湖龙井茶区而得名,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龙井既是茶名,又是地名和泉名。
我们小组分到了两片叶子。它果然是黄绿色的,叶子硬邦邦的,我凑近闻了一下,有一股淡淡的清香。我想:这么香,它一定会很好吃,还会很甜。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很脆,每咬一口,就“嘎吱”响一次。可是,我却皱起了眉毛,因为茶叶太苦了!比苦瓜还要苦!!我很奇怪:龙井茶这么香,吃起来为什么还这么苦呢?
开始品茶了。老师给我们每个四人小组发了一个纸杯,里面装着一点茶叶,开水烧好了,老师给我们每一组的茶杯中倒了开水。几秒钟后,杯里的水渐渐变绿,茶叶也浮起来了,像一艘小绿船。然后,茶叶竖起来,接着又沉下去,像潜水艇。等水慢慢凉下来,老师说现在可以喝了。我给我们小组的每位同学倒茶,可同学们太着急了,都抢着要,不料……
只听“扑通”一声,水杯摔在了桌子上,茶水撒了不少。我赶紧把剩下的茶水分给同学们。大家端起茶杯,开始认认真真地品起了茶!
茶还是很苦,我皱着眉毛,眼睛眯成了一条缝,真想把它倒掉。但又一想:这样太浪费了。而且茶有许多好处,可以提神、去味。终于,我忍着苦把茶喝完了。
这是我第一次喝龙井茶。品完茶后,我发现头脑似乎特别清醒,果然提神哦!
10.以茶为作文咋写
爱上她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女孩子是如此的爱喝茶,而他从来不爱喝茶,入口就是苦涩,所以,冰箱里总是各式各样的饮料,而她总是笑着说,早晚有一天,你会爱喝茶的。
他每去出差,总是买了最好的明前茶给她,爱情就是这样吧,如果爱了,就愿意给爱人最好的。 而他依旧喝他的饮料,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打即喝,不像她似的,要那么讲究的茶具,还要一步步慢慢地运作,他像在看茶艺表演。
多累啊,他总是笑话她,说她注重过程比结果更甚,而她说,没有精彩细致的过程,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但他爱看她喝茶,她手捧一本旧书,放了古筝的曲子,长发柔柔地飘下来,然后她手执那精致得不像样子的茶具,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真是一幅好画,那一刻,他是喜欢的。 她和他说过,一斤好的茶叶要采七万个幼芽呢,那一刻他惊住,不相信要采七万下才得这一斤茶。
她笑说,就像好的爱情,也许要历经很多次的风雨才能达到吧,而他不信。当然,他依然坚持喝自己的饮料,这般的方便和刺激,像广告上说的,晶晶亮透心凉,夏天里一杯冰凉的饮料,多爽啊,比喝那热热的茶要舒服多少! 后来结了婚,她依然是积习难改,只是生活的忙碌让他有些看不惯她的做派了,永远一副懒散的与世无争的样子,像泡在杯子里的那温温的茶。
其实,她的性格也像那茶,温润的、散漫的、自然的,只是他,越来越不习惯了。于是他说,别把那些光阴浪费在那些茶上吧,你也可以尝试着喝饮料啊。
而她笑说,不习惯。第一次,他讨厌她那慢吞吞的样子,永远和现实有一步距离,不像那些和他—起泡酒吧的女孩子,真炫啊,什么都敢喝下去;而她,单薄到只是喝茶,而且长年一个人在家里喝,一个姿势,仿佛永远不厌倦。
但他倦了,对于婚姻的厌倦就像讨厌那屋子里散发着苦涩味道的茶香,很快,他们分开了。她走了以后,屋子里没有淡淡的茶香,开始他觉得很好,还找了一大帮臭味相投的人来家里喝酒聊天,结果弄得家里乌烟瘴气,烟草味混合着酒精味,家里再也没有那种清香的气息了。
他一个人过了很久。 他还是喝饮料,但久了才发现,这种东西喝多了胃胀,而且色素太多,刚喝下去刺激,时间越长胃越不舒服。
有一天,他一个人实在闷,整理旧物,忽然看到抽屉里还有一罐封存得很好的茶叶,于是他找了一套她留下的茶具,然后自己简单地冲了一壶茶,放了这么的茶,居然还是那么清香,很快,茶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屋子,他忽然感觉到眼睛酸酸的,这么久了,他才知道,那些气息对于他来说是如此的熟悉,甚至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 他喝了第一口茶,苦涩,先是舌尖,然后迅速达到舌根,他皱了一下眉;然后他再喝,居然喝出了温润,一下到了胃里,极温暖,像是一把熨斗在熨。
他想起她说过的,喝茶是在品生活的味道。喝到第二杯,如在空灵的雨中禅寺,于是想起恋爱时她喝茶的样子,那样的清丽与不俗。
喝到第三杯,已是有了淡淡的甘甜,他才知道,茶到三杯原是淡淡的香和淡淡的甜,只是,他一直没有耐心喝到第三杯,就像他们的爱,没有等到好好体会到爱情的美好就中途散了场,落得了无言的结局。 后来,他也爱喝茶了,当然,又结了婚,新婚的妻子问他,怎么这么爱喝茶啊?他总是笑着,淡淡地说,茶苦茶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品味出来的,因为很多人没有耐心品到茶的甘甜就放弃了。
所以,他总是还会想起她来,因为是她教会了他——原来,爱是一个慢慢等待的过程,就像茶苦、等到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