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吴字的繁体怎么写
吴字的繁体字是吴,如下图所示。
从夨、口。意思是大声说话。
吴,也是中国东部江浙地区文化的统称,位于浙北、苏南的环太湖地区及上海全境,此地区长期位于同一行政单位内(会稽郡、江南东道、两浙路),语言为吴语。
到明清才分属浙江,江苏,上海三省市,文化、习俗、语言较为接近。先秦时期,吴属百越之地,被中原称为“勾吴”,生活着众古越族。
其部首是口部,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横、撇、捺,共7画。相关词组有很多,比如吴语、吴口、吴趋、吴闉、吴云、吴绵、吴丝、吴泉、吴鸿、吴梁等。
扩展资料:
一、吴字起源
“吴”字,会意。从口,从矢。矢(zè),象头的动作。合起来表示晃着头大声说话。
它的原始意义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寓意着原始狩猪者的召唤。吴字的原始象形:奔跑、回头、高声喊叫。
“吴”是一个会意字,由“矢”和“口”两个构件组成。从吴字的两个构件看,“口”表示呼喊,喊叫,“矢”像一个人在奔跑时不时地回头反顾。
两个构件结合组成“吴”,它的原始意义就是表示一个人在奔跑时一边高声喊叫,一边回头反顾。当狩猎者发现大野兽时,一边奔跑,一边呼喊,一边不时回头看。这种大喊大叫的动作就叫吴。
二、相关词语解析:
1、吴语
1)拼音:wú yǔ
2)释义: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
2、吴口
1)拼音:wú kǒu
2)释义:指吴地的美女。
3、吴趋
1)拼音:wú qū
2)释义:犹吴门 ,指吴地。门外曰趋。
4、吴丝
1)拼音:wú sī
2)释义:吴地产的丝。喻指精美的琴弦。
5、吴牛
1)拼音:wú niú
2)释义:吴地的水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吴
百度百科-吴语
百度百科-吴口
百度百科-吴趋
百度百科-吴牛
百度百科-吴丝
2.“庐”的繁体字怎么写
“庐”的繁体字为庐,部分浏览器及输入法不支持此繁体字。
【读音】:[lú]
【字义】:
1.(形声。从广( yǎn),庐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特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
2. 同本义
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说文》
庐,舍也。——《广雅》
中田有庐,疆场有瓜。——《诗·小雅· 信南山》
3.亦泛指简陋居室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晋· 陶潜《读山海经诗》之一
南阳 诸葛庐。—— 唐· 刘禹锡《陋室铭》
焚汝庐。——明· 高启《 书博鸡者事》
5.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
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周礼·地官》
6.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 。
7.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 。
君厌承明之庐。——《汉书·严助传》。注:“直宿所止曰庐。”
8. 古州名。故址在今 安徽省 合肥市一带
9.通“籚”。矛戟等兵器的柄 [handle]
粤无镈, 燕无函, 秦无庐。——《周礼·考工记·总序》
【组词及释义】:
1. 茅庐[máo lú]
茅庐 茅舍;草屋
2. 篷庐[péng lú]
像篷盖似的屋子。比喻屋子简陋。明萧芷厓《冬日村居》诗之一:“风霜凄竹径,橘柚老篷庐。”
3. 毡庐[zhān lú]
亦作“氊庐”。即毡帐。《新唐书·北狄传·奚》:“逐水草畜牧,居氊庐,环车为营。”
4. 雪庐[xuě lú]
被大雪封盖的房舍。宋陆游《岁晚幽兴》诗之三:“泥巷有人寻杜甫,雪庐无吏问袁安。”
5. 蜗庐[wō lú]
狭小如蜗壳的房子
6. 衡庐[héng lú]
衡门小屋,言其简陋。多指隐者之居。晋皇甫谧《高士传·姜岐》:“岐少修孝义,栖迟衡庐,乡里归仁,名宣州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