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波器的使用方法(步骤)
原发布者:ivwsvnx
示波器示波器示波器全名为阴极射线示波器。它是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一种电子仪器。示波器是能够把电信号的变化规律转换成可直接观察其波形的电子仪器,并且根据信号的波形可以对电信号的多种参量进行测量,如信号的电压幅度、周期、频率、相位差、脉冲宽度等。常用的示波器的可分为:单踪示波器和双踪示波器。一、显示屏:显示信号波形。二、示波管操作部分1、“POWER”:主电源开关及指示灯。按下此开关,其左侧的发光二极管指示灯亮,表明电源已接通。2、“INTEN”:亮度调节钮。调节轨迹或光点的亮度。3、“FOCUS”:聚焦调节钮。调节轨迹或亮光点的聚焦。4、“TRACEROTATION”:轨迹旋转。调整水平轨迹与刻度线相平行。三、垂直轴操作部分垂直轴操作部分CH1通道垂直轴操作部分CH2通道1、“VOLTS/DIV”:垂直衰减钮。调节垂直偏转灵敏度,从5mV/div~5V/div,共10个档位。2、“VAR”垂直灵敏度旋钮:微调灵敏度大于或等于1/2.5标示值。在校正(CAL)位置时,灵敏度校正为标示值。3、“AC-GND-DC”:垂直系统输入耦合开关。选择被测信号进入垂直通道的耦合方式。“AC”:交流耦合;“DC”:直流耦合;“GND”:接地。4、“CH1X”:通道1被测信号输入连接器。在XY模式下,作为X轴输入端。5、“CH2X”:通道2被测信号输入连接器。在X-Y模式下,作为X轴输入端。6、“POSITION”:垂直位置调节旋钮。调节显
2.示波器的使用内容及步骤
使用步骤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电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在这个基础上示波器可以应用于测量电压、时间、频率、相位差和调幅度等电参数.下面介绍用示波器观察电信号波形的使用步骤.1.选择Y轴耦合方式根据被测信号频率的高低,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AC或DC.2.选择Y轴灵敏度根据被测信号的大约峰-峰值(如果采用衰减探头,应除以衰减倍数;在耦合方式取DC档时,还要考虑叠加的直流电压值),将Y轴灵敏度选择V/div开关(或Y轴衰减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电压值,则可适当调节Y轴灵敏度微调(或Y轴增益)旋钮,使屏幕上显现所需要高度的波形.3.选择触发(或同步)信号来源与极性通常将触发(或同步)信号极性开关置于“+”或“-”档.4.选择扫描速度根据被测信号周期(或频率)的大约值,将X轴扫描速度t/div(或扫描范围)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实际使用中如不需读测时间值,则可适当调节扫速t/div微调(或扫描微调)旋钮,使屏幕上显示测试所需周期数的波形.如果需要观察的是信号的边沿部分,则扫速t/div开关应置于最快扫速档.5.输入被测信号被测信号由探头衰减后(或由同轴电缆不衰减直接输入,但此时的输入阻抗降低、输入电容增大),通过Y轴输入端输入示波器.。
3.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示波器的使用方法说简单是很简单,但是要正确用好它还是要理解它:1)示波器就等于电压表,是一个高阻抗输入的电压表,不过它不是指复针、数字,是波形,如果你熟悉万用表(电压表)对此就不会陌生,你制第一步就认为它是特殊的电压表就可以了(这里说的是Y轴)一切可以用电压表测量的量都可以在Y轴输入。
21132)思想里应该有示波器工作的信号流程图,或者说是电路框图,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使用它。3)理解X轴,X轴扫描是示波器的核心,X轴就是时间轴5261,和我们教科书上的一样,X周的时基,就是我们的测量基准,有了它在波形上可以知道时间、周期、频率、相位等等,没有X轴,图象(波形)就拉不开,测不出数据。
4)至于聚焦、亮度4102、这是和过去的CRT电视机一样,垂直位移、水平位移这些我想各位都容易懂,我看就不要说了。我上面讲的是着重理解,说明书你不能不读。
而在使用中,多用,多看,多问,多想,很快就能使用得很好的。但是有什么具体量的测试方法1653,到时候可以再来问,本人乐意回答。
4.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在数字电路实验中,需要使用若干仪器、仪表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
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有万用表、逻辑笔、普通示波器、存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万用表和逻辑笔使用方法比较简单,而逻辑分析仪和存储示波器目前在数字电路教学实验中应用还不十分普遍。
示波器是一种使用非常广泛,且使用相对复杂的仪器。本章从使用的角度介绍一下示波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1 示波器工作原理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它是观察数字电路实验现象、分析实验中的问题、测量实验结果必不可少的重要仪器。
示波器由示波管和电源系统、同步系统、X轴偏转系统、Y轴偏转系统、延迟扫描系统、标准信号源组成。 1.1 示波管 阴极射线管(CRT)简称示波管,是示波器的核心。
它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正如图1所示,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三部分密封在一个真空玻璃壳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示波管。
图1 示波管的内部结构和供电图示 1.荧光屏 现在的示波管屏面通常是矩形平面,内表面沉积一层磷光材料构成荧光膜。在荧光膜上常又增加一层蒸发铝膜。
高速电子穿过铝膜,撞击荧光粉而发光形成亮点。铝膜具有内反射作用,有利于提高亮点的辉度。
铝膜还有散热等其他作用。 当电子停止轰击后,亮点不能立即消失而要保留一段时间。
亮点辉度下降到原始值的10%所经过的时间叫做“余辉时间”。余辉时间短于10μs为极短余辉,10μs—1ms为短余辉,1ms—0.1s为中余辉,0.1s-1s为长余辉,大于1s为极长余辉。
一般的示波器配备中余辉示波管,高频示波器选用短余辉,低频示波器选用长余辉。 由于所用磷光材料不同,荧光屏上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一般示波器多采用发绿光的示波管,以保护人的眼睛。 2.电子枪及聚焦 电子枪由灯丝(F)、阴极(K)、栅极(G1)、前加速极(G2)(或称第二栅极)、第一阳极(A1)和第二阳极(A2)组成。
它的作用是发射电子并形成很细的高速电子束。灯丝通电加热阴极,阴极受热发射电子。
栅极是一个顶部有小孔的金属园筒,套在阴极外面。由于栅极电位比阴极低,对阴极发射的电子起控制作用,一般只有运动初速度大的少量电子,在阳极电压的作用下能穿过栅极小孔,奔向荧光屏。
初速度小的电子仍返回阴极。如果栅极电位过低,则全部电子返回阴极,即管子截止。
调节电路中的W1电位器,可以改变栅极电位,控制射向荧光屏的电子流密度,从而达到调节亮点的辉度。第一阳极、第二阳极和前加速极都是与阴极在同一条轴线上的三个金属圆筒。
前加速极G2与A2相连,所加电位比A1高。G2的正电位对阴极电子奔向荧光屏起加速作用。
电子束从阴极奔向荧光屏的过程中,经过两次聚焦过程。第一次聚焦由K、G1、G2完成,K、K、G1、G2叫做示波管的第一电子透镜。
第二次聚焦发生在G2、A1、A2区域,调节第二阳极A2的电位,能使电子束正好会聚于荧光屏上的一点,这是第二次聚焦。A1上的电压叫做聚焦电压,A1又被叫做聚焦极。
有时调节A1电压仍不能满足良好聚焦,需微调第二阳极A2的电压,A2又叫做辅助聚焦极。 3.偏转系统 偏转系统控制电子射线方向,使荧光屏上的光点随外加信号的变化描绘出被测信号的波形。
图8.1中,Y1、Y2和Xl、X2两对互相垂直的偏转板组成偏转系统。Y轴偏转板在前,X轴偏转板在后,因此Y轴灵敏度高(被测信号经处理后加到Y轴)。
两对偏转板分别加上电压,使两对偏转板间各自形成电场,分别控制电子束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偏转。 4.示波管的电源 为使示波管正常工作,对电源供给有一定要求。
规定第二阳极与偏转板之间电位相近,偏转板的平均电位为零或接近为零。阴极必须工作在负电位上。
栅极G1相对阴极为负电位(—30V~—100V),而且可调,以实现辉度调节。第一阳极为正电位(约+100V~+600V),也应可调,用作聚焦调节。
第二阳极与前加速极相连,对阴极为正高压(约+1000V),相对于地电位的可调范围为±50V。由于示波管各电极电流很小,可以用公共高压经电阻分压器供电。
1.2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 从上一小节可以看出,只要控制X轴偏转板和Y轴偏转板上的电压,就能控制示波管显示的图形形状。我们知道,一个电子信号是时间的函数f(t),它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只要在示波管的X轴偏转板上加一个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电压,在y轴加上被测信号(经过比例放大或者缩小),示波管屏幕上就会显示出被测信号随时间变化的图形。电信号中,在一段时间内与时间变量成正比的信号是锯齿波。
示波器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它由示波管、Y轴系统、X轴系统、Z轴系统和电源等五部分组成。
图2 示波器基本组成框图 被测信号①接到“Y"输入端,经Y轴衰减器适当衰减后送至Y1放大器(前置放大),推挽输出信号②和③。经延迟级延迟Г1时间,到Y2放大器。
放大后产生足够大的信号④和⑤,加到示波管的Y轴偏转板上。为了在屏幕上显示出完整的稳定波形,将Y轴的被测信号③引入X轴系统的触发电路,在引入信号的正(或者负)极性的某一电平值产生触。
5.示波器使用方法,正确使用示波器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ivwsvnx 示波器示波器示波器全名为阴极射线示波器。
它是观察和测量电信号的一种电子仪器。示波器是能够把电信号的变化规律转换成可直接观察其波形的电子仪器,并且根据信号的波形可以对电信号的多种参量进行测量,如信号的电压幅度、周期、频率、相位差、脉冲宽度等。
常用的示波器的可分为:单踪示波器和双踪示波器。一、显示屏:显示信号波形。
二、示波管操作部分1、“POWER”:主电源开关及指示灯。按下此开关,其左侧的发光二极管指示灯亮,表明电源已接通。
2、“INTEN”:亮度调节钮。调节轨迹或光点的亮度。
3、“FOCUS”:聚焦调节钮。调节轨迹或亮光点的聚焦。
4、“TRACEROTATION”:轨迹旋转。调整水平轨迹与刻度线相平行。
三、垂直轴操作部分垂直轴操作部分CH1通道垂直轴操作部分CH2通道1、“VOLTS/DIV”:垂直衰减钮。调节垂直偏转灵敏度,从5mV/div~5V/div,共10个档位。
2、“VAR”垂直灵敏度旋钮:微调灵敏度大于或等于1/2.5标示值。在校正(CAL)位置时,灵敏度校正为标示值。
3、“AC-GND-DC”:垂直系统输入耦合开关。选择被测信号进入垂直通道的耦合方式。
“AC”:交流耦合;“DC”:直流耦合;“GND”:接地。4、“CH1X”:通道1被测信号输入连接器。
在XY模式下,作为X轴输入端。5、“CH2X”:通道2被测信号输入连接器。
在X-Y模式下,作为X轴输入端。6、“POSITION”:垂直位置调节旋钮。
调节显。
6.示波器如何使用
去这里看/view/130973.htm双踪示波器的面板图如图5-12所示。
其面板装置按其位置和功能通常可划分为3大部分:显示、垂直(Y轴)、水平(X轴)。现分别介绍这3个部分控制装置的作用。
1.显示部分 主要控制件为: (1)电源开关。 (2)电源指示灯。
(3)辉度 调整光点亮度。 (4)聚焦 调整光点或波形清晰度。
(5)辅助聚焦 配合“聚焦”旋钮调节清晰度。 (6)标尺亮度 调节坐标片上刻度线亮度。
(7)寻迹 当按键向下按时,使偏离荧光屏的光点回到显示区域,而寻到光点位置。 (8)标准信号输出 1kHz、1V方波校准信号由此引出。
加到Y轴输入端,用以校准Y轴输入灵敏度和X轴扫描速度。 2.Y轴插件部分 (1)显示方式选择开关 用以转换两个Y轴前置放大器YA与YB 工作状态的控制件,具有五种不同作用的显示方式: “交替”: 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交替”时,电子开关受扫描信号控制转换,每次扫描都轮流接通YA或YB 信号。
当被测信号的频率越高,扫描信号频率也越高。电 子开关转换速率也越快,不会有闪烁现象。
这种工作状态适用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高的信号。 “断续”:当显示方式开关置于“断续”时,电子开关不受扫描信号控制,产生频率固定为200kHz方波信号,使电子开关快速交替接通YA和YB。
由于开关动作频率高于被测信号频率,因此屏幕上显示的两个通道信号波形是断续的。当被测信号频率较高时,断续现象十分明显,甚至无法观测;当被测信号频率较低时,断续现象被掩盖。
因此,这种工作状态适合于观察两个工作频率较低的信号。 “YA”、“YB ”: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A ”或者“YB ”时,表示示波器处于单通道工作,此时示波器的工作方式相当于单踪示波器,即只能单独显示“YA”或“YB ”通道的信号波形。
“YA + YB”:显示方式开关置于“YA + YB ”时,电子开关不工作,YA与YB 两路信号均通过放大器和门电路,示波器将显示出两路信号叠加的波形。 (2)“DC-⊥-AC” Y轴输入选择开关,用以选择被测信号接至输入端的耦合方式。
置于“DC”是直接耦合,能输入含有直流分量的交流信号;置于“AC”位置,实现交流耦合,只能输入交流分量;置于“⊥”位置时,Y轴输入端接地,这时显示的时基线一般用来作为测试直流电压零电平的参考基准线。 (3)“微调V/div” 灵敏度选择开关及微调装置。
灵敏度选择开关系套轴结构,黑色旋钮是Y轴灵敏度粗调装置,自10mv/div~20v/div分11档。红色旋钮为细调装置,顺时针方向增加到满度时为校准位置,可按粗调旋钮所指示的数值,读取被测信号的幅度。
当此旋钮反时针转到满度时,其变化范围应大于2.5倍,连续调节“微调”电位器,可实现各档级之间的灵敏度覆盖,在作定量测量时,此旋钮应置于顺时针满度的“校准”位置。 (4)“平衡” 当Y轴放大器输入电路出现不平衡时,显示的光点或波形就会随“V/div”开关的“微调”旋转而出现Y轴方向的位移,调节“平衡”电位器能将这种位移减至最小。
(5)“↑↓ ” Y轴位移电位器,用以调节波形的垂直位置。 (6)“极性、拉YA ” YA 通道的极性转换按拉式开关。
拉出时YA 通道信号倒相显示,即显示方式(YA+ YB )时,显示图像为YB - YA 。 (7)“内触发、拉YB ” 触发源选择开关。
在按的位置上(常态) 扫描触发信号分别取自YA 及YB 通道的输入信号,适应于单踪或双踪显示,但不能够对双踪波形作时间比较。当把开关拉出时,扫描的触发信号只取自于YB 通道的输入信号,因而它适合于双踪显示时对比两个波形的时间和相位差。
(8)Y轴输入插座 采用BNC型插座,被测信号由此直接或经探头输入。 3.X轴插件部分 (1)“t/div” 扫描速度选择开关及微调旋钮。
X轴的光点移动速度由其决定,从0.2μs~1s共分21档级。当该开关“微调”电位器顺时针方向旋转到底并接上开关后,即为“校准”位置,此时“t/div”的指示值,即为扫描速度的实际值。
(2)“扩展、拉*10” 扫描速度扩展装置。是按拉式开关,在按的状态作正常使用,拉的位置扫描速度增加10倍。
“t/div”的指示值,也应相应计取。采用“扩展 拉*10”适于观察波形细节。
(3)“→← ” X轴位置调节旋钮。系X轴光迹的水平位置调节电位器,是套轴结构。
外圈旋钮为粗调装置,顺时针方向旋转基线右移,反时针方向旋转则基线左移。置于套轴上的小旋钮为细调装置,适用于经扩展后信号的调节。
(4)“外触发、X外接”插座 采用BNC型插座。在使用外触发时,作为连接外触发信号的插座。
也可以作为X轴放大器外接时信号输入插座。其输入阻抗约为1MΩ。
外接使用时,输入信号的峰值应小于12V。 (5)“触发电平”旋钮 触发电平调节电位器旋钮。
用于选择输入信号波形的触发点。具体地说,就是调节开始扫描的时间,决定扫描在触发信号波形的哪一点上被触发。
顺时针方向旋动时,触发点趋向信号波形的正向部分,逆时针方向旋动时,触发点趋向信号波形的负向部分。 (6)“稳定性” 触发稳定性微调旋钮。
用以改变扫描电路的工作状态,一般应处于待触发状态。调整方法是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地档,将V/div开关置于最高灵敏度的档级,在。
7.示波器怎么使用
示波器
示波器
锁定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示波器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电子测量仪器。它能把肉眼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换成看得见的图像,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示波器利用狭窄的、由高速电子组成的电子束,打在涂有荧光物质的屏面上,就可产生细小的光点(这是传统的模拟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在被测信号的作用下,电子束就好像一支笔的笔尖,可以在屏面上描绘出被测信号的瞬时值的变化曲线。利用示波器能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曲线,还可以用它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如电压、电流、频率、相位差、调幅度等等。
/link?url=_EIGmst0G6Ns3hAf-mXHSDc_
8.示波器的使用内容及步骤
1、选择Y轴耦合方式:根据被测电信号频率,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选择“AC-地-DC”开关置于AC或DC;
2、选择Y轴灵敏度:根据被测电信号的峰峰值,将Y轴灵敏度选择“V/div”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无需读取被测电压值,则只需适当调节Y轴灵敏度微调旋钮,使得屏幕上显示所需高度波形即可);
3、选择触发信号来源与极性:通常将触发信号极性开关置于“+”或“-”档位上;
4、选择扫描速度:根据被测信号周期,将将X轴扫描速度“t/div”开关置于适当档级(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若无需读取被测时间值,则只需适当调节扫描速度“t/div”微调旋钮,使得屏幕上显示所需周期数波形即可);
5、输入被测信号:被测信号由探头衰减后通过Y轴输入端输入示波器。
扩展资料:
示波器的面板按其位置和功能大概可以分为显示、垂直(Y轴)、水平(X轴)三大部分。
1、显示部分包括电源开关、电源指示灯、辉度(调整光点亮度)、聚焦(调整光点或波形清晰度)、辅助聚焦(配合“聚焦”旋钮调节清晰度)、标尺亮度(调节坐标片上刻度线亮度)、寻迹(当按键向下按时,使偏离荧光屏的光点回到显示区域,从而寻到光点位置)和标准信号输出(1kHz、1V方波校准信号由此引出,加到Y轴输入端,用以校准Y轴输入灵敏度和X轴扫描速度)。
2、垂直(Y轴)部分
垂直(Y轴)部分包括显示方式选择开关(用以转换两个Y轴前置放大器YA与YB工作状态)、“DC-地-AC”Y轴输入选择开关(用以选择被测信号接至输入端的耦合方式)、“微调V/div”灵敏度选择开关及微调装置、“↑↓”Y轴位移电位器(用以调节波形的垂直位置)、“极性、拉YA”YA通道的极性转换按拉式开关、“内触发、拉YB”触发源选择开关和Y轴输入插座。
3、水平(X轴)部分
水平(X轴)部分包括“t/div”扫描速度选择开关及微调旋钮、“扩展、拉*10”扫描速度扩展装置、“→←”X轴位置调节旋钮、“外触发、X外接”插座、“触发电平”旋钮、“稳定性”触发稳定性微调旋钮(用以改变扫描电路的工作状态)、“内、外”触发源选择开关、“AC-AC(H)-DC”触发耦合方式开关、“高频-常态-自动”触发方式开关和“+、-”触发极性开关。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示波器
9.简述示波器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示波器是利用电子示波管的特性,将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交变电信号转换成图像,显示在荧光屏上以便测量的电子测量仪器。
使用方法:(1)将示波器探头插入通道1插孔,并将探头上的衰减置于"1"档; (2)将通道选择置于CH1,耦合方式置于DC档; (3)将探头探针插入校准信号源小孔内,此时示波器屏幕出现光迹; (4)调节垂直旋钮和水平旋钮,使屏幕显示的波形图稳定,并将垂直微调和水平微调置于校准位置; (5)读出波形图在垂直方向所占格数,乘以垂直衰减旋钮的指示数值,得到校准信号的幅度; (6)读出波形每个周期在水平方向所占格数,乘以水平扫描旋钮的指示数值,得到校准信号的周期(周期的倒数为频率); (7)一般校准信号的频率为1kHz,幅度为0.5V,用以校准示波器内部扫描振荡器频率,如果不正常,应调节示波器(内部)相应电位器,直至相符为止。示波器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功能,如延迟扫描、触发延迟、X-Y工作方式等,更多关于示波器操作需要,真正熟练则要在应用中掌握,在日常使用中有任何问题可以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