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分辨道路4车道6车道
如果一侧不包括非机动车道有三排车并排行驶就是6车道,如果有2排车并排行驶就4车道。
四车道:
六车道:
2.双向6车道车道是多宽
双向六车道公路国道、省道、一级公路每车道宽度为3.75米,中间必须设置分隔带或绿化带,必要时必须设立3.5米以上超宽非机动车车道、和4米以上人行道。
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80-120km/h,路基宽度为33米以上,每车道宽度为3.75米,需设立绿化带,路肩、应急车道、紧急停车带为1.5-3.5米。
道路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
扩展资料
标准的依据
公路建设是带状的建设项目,沿途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会有很大的差异,其地形、地物以及交通量就不会完全相同,甚至会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于一条比较长的公路可以根据沿途情况的变化和交通量的变化,分段采用不同的车道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
对于在本标准以前已存在的各等级公路,仍然可以继续存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某些需要发行的公路,根据需要与可能的原则,按照公路网发展规划,有计划地进行改善,提高通行能力及使用质量,以达到相应等级公路标准的规定。
对于分期修建公路工程,特别是半幅的高速公路,今后不提倡。对于某些由于建设资金不足等实际情况而确定需要分期修建的公路,一定要作好统筹安排,最好对前、后期工程进行一次设计,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双向六车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车道宽度
3.关于道路 弯沉值计算
1、计算弯沉值
公式:Lr=L+Zα*S
(Lr=该路段弯沉代表值,L=该路段回弹弯沉值的平均值,Zα=保证系数,S=该路段回弹弯沉值的标准差。)
通过对路基、路面和原有老路进行弯沉检测,并通过计算整理所得到的代表值。其作用主要是评定路基路面状况和作补强设计之用。
2、计算容许弯沉值
公式:LR=720N *AC*AS
容许弯沉是合格路面在正常使用期末不利季节,路面处于临界破坏状态时出现的最大回弹弯沉,是从设计弯沉经过路面强度不断衰减的一个变化值。理论上是一个最低值。
3、计算设计弯沉值
公式:Ld=600N *AC*AS* Ab
设计弯沉值即路面设计控制弯沉值。是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作用下,所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理论上是路面使用周期中的最小弯沉值。是路面验收检测控制的指标之一。
扩展资料
弯沉存在问题
(1)原先的柔性路面设计规范容许弯沉的定义为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末期的最不利季节在标准轴载作用下容许出现的最大弯沉值,它不能直接作为竣工验收指标,否则标准偏低,易出现早期破坏。
(2)2013年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弯沉测试多数采用3.6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但很少考虑由荷载车造成的支架下降变形的影响。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测定时,应采用5.4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对柔性基层或混合结构沥青路面,可采用长度为3.6m的贝克曼梁弯沉仪测定。(JTG E60-2008)
(3)弯沉测试车的轮压不足,从而导致回弹弯沉值偏小。
(4)弯沉测试车不称重或装载偏位、吨位不足,从而导致轴载与标准轴载偏差过大,而引起弯沉值偏小。 (5)弯沉仪测头的位置不正确。一般来说,测试时弯沉仪的梁臂不得碰到轮胎,测头应置于测点上,即轮隙中心前方3~5cm处。
(6)温度修正不正确,往往仅利用当时的气温进行弯沉修正。
(7)代表弯沉测定时间不正确,代表弯沉应在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弯沉值
4.市政道路路床顶面弯沉检测频率为每车道每20m测多少点
频率:测定代表弯沉值时,应以每公里每一双车道为一评定路段。
每路段检查80~100个点。对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数。
方法:路面弯沉的计算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LT=2(L1-L2) 式中LT——在路面温度T时的回弹弯沉值,0.01mm。 L1——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百分表的最大读数,0.01mm。
L2——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百分表的终读数,0.01mm。当需要进行弯沉仪支点变形修正时,路面测点的回弹弯沉值: LT=2(L1-L2)+6(L3-L4) 式中L3——车轮中心临近弯沉仪测头时检ؤ验用弯沉仪的最大读数,0.01mm。
L4——汽车驶出弯沉影响半径后检验用ؤ弯沉仪的终读数,0.01mm。弯沉代表值是弯沉测量值的上波动界限,用下式计算:LR=L+ZA·S 式中LR——一个评定路段的代表弯沉,0.01mm。
L——一个评定路段内经各项修正后的各测点弯沉的平均值。 S——一个评定路段内经各项修正后的全部测点弯沉的标准差。
ZA——与保证率有关的系数,采用下列数值。高速、一级公路ZA=2.0 二级公路ZA=1.645 二级以下公路ZA=1.5 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时,应将超出L±(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
对舍弃的弯沉值过大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处理。
5.道路弯沉计算公式
原发布者:方先平2
路基、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弯沉值评定1.0.1弯沉值用贝克曼梁或自动弯沉仪测量。每一双车道评定路段(不超过1km)检查80-100个点,多车道公路必须按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相应增加测点。1.0.2弯沉代表值为弯沉测量值的上波动界限,用下式计算:LR=L+ZAS式中:LR—弯沉代表值(0.01mm);L—实测弯沉的平均的值(0.01mm);S—标准值;ZA—与要求保证率有关的系数,见表1.0.3当路基和柔性基层、底基层的弯沉代表值不符合要求时,可将超出L±(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重新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对舍弃的弯沉值大于L+(2~3)S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的界限,进行局部处理。用两台弯沉仪同时进行左右轮弯沉值测定时,应按两个独立测点计,不能采用左右两点的平均值。1.0.4弯沉代表值大于设计要求的弯沉值时相应分项工程为不合格。1.0.5测定时的路表温度对沥青面层的弯沉值有明显影响,应进行温度修正。当沥青面层度小于或等于50mm时,或路表温度在200C±20C范围内,可不进行温度修正。若在非不利季节测定时,应考虑季节影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