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写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推己及人的故事作文”
1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中国有句俗语:「人和万事兴」.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实现「人和」的润滑剂.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是很了不得的,那样就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实现了全球的和谐、共荣.2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仔细体味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 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其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须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在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者兼济天下”这句话,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才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孟子进言齐威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
2.推己及人作文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走在路上,不小心与人相撞,这时,你会怎样做?是开口大骂别人不长眼睛,还是说声对不起,我想,心存大爱的人都不会选择第一种做法,因为我们要推己极人。
推己极人,心怀大爱。古代诗人杜甫,生活艰苦,却一心想着报国,关心百姓疾苦,由自身的处境想到百姓的生活,并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千古诗句足以证明杜甫心有广大的百姓,为天下的百姓着想。
还有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国家着想,把人们的事情摆在首位,人们生活得安康,自。
3.关于“推己及人”的典型例子有哪些
推己及人---是褒义词。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推己及人
【拼音】:tuī jǐ jí rén
【解释】: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处】:《论语·卫灵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熹集注:“推己及物。”
【示例】:同学之间要做到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能够搞好团结。
【近义词】:以己度人、设身处地
【反义词】:诿过于人
【语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齐景公穿着温暖的狐皮袍子站在窗前欣赏雪景。他觉得景致十分美丽,高兴地对晏子说天气很温和。晏子直截了当地说:“古时贤明的君主自己吃饱了还想到别人在挨饿,自己穿暖了还想到别人在挨冻,经常推己及人,这样国家才会兴旺。”
4.推己及人的及字是什么意思
推己及人—— 用自己的心意去推想别人的心意。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及”基本解释是“至,达到”。在这里与“推”是同义对举,可解释为:推想到,推及到。
?sort=6&old=1#answer-1300673796
至,达到。
及,至也。——《广雅》
及期。——《仪礼聘礼》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
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贾谊《论积贮疏》
祸且及汝。——明·魏禧《大铁椎传》
5.用“推己及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谢了亲们,我不会写,
1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
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为什么有人会如此友善地考虑到其他人呢? 真正的原因是:你种下什么,收获的就是什么。 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非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非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因为你对其他人的所有行为,以及你对其他人的思想,都经由自我暗示的原则,而全部记录在你的潜意识中,这些行为和思想的性质会修正你自己的个性,而你的个性相当于是一个磁场,把和你个性相同的人或情况吸引到你身边。 确切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文明。
一个人真正成为文明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为这是很高很难做到的要求,所以我们目前的社会总是在反复提倡「精神文明建设」。
我国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立立人」和「己达达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
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
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
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推己及人」这种替别人着想的道德情怀不仅在中国,在全世界也有着广泛的影响。据说国际红十字会总部里,就悬挂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录,体现了人类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
中国有句俗语:「人和万事兴」。推己及人的嘉言懿行,正是实现「人和」的润滑剂。
愿我们所有的炎黄子孙,都能时时处处推己及人,使五千年灿烂文明之花,开得更加艳丽芳香。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是很了不得的,那样就经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实现了全球的和谐、共荣。
2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说:因为你有钱后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富人仔细体味着这句平淡无奇的话,百思不得其解。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
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 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
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其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须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者兼济天下”这句话,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才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
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威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
6.请你根据成语"推己及人"的意思写一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推己及人的
推己及人
tuī jǐ jí rén
[释义] 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语出] 宋·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辨形] 及;不能写作“急”。
[近义] 以己度人 设身处地
[反义] 诿过于人
[用法] 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
①老班长常常~;主动替战士们排忧解难。
②能~;同志间的关系就容易处理好。
[英译] be considerate
7.推己及人的及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顾及
一、及的组词:
迨及、略及、赶及、及辰、相及、及事、几及、及期、日及、世及、玄及、连及、及利、及瓜、及艾、逮及、及今、示及、自及、弟及
二、及的笔顺: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三、相关组词:
1、傍及[bàng jí]
推及;遍及。
2、逮及[dǎi jí]
至;达到。
3、代及[dài jí]
谓延及后嗣。
4、玄及[xuán jí]
五味子的别称。
5、赶及[gǎn jí]
追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推己及人的时候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