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申请校车路线报告怎样写
一、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车辆符合校车安全国家标准(过渡期内申请非专用校车使用许可的车辆,通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车辆查验即可),取得机动车检验合格证明,并已经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办理注册登记;(二)有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人;(三)有包括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合理可行的校车运行方案;(四)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五)已经投保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
二、申请取得校车使用许可业务办理流程(一)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以下简称申请人)向市教体局提交校车使用许可申请表和行驶证、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人驾驶证、校车运行方案、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单等材料。(二)教育行政部门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分别送同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征求意见,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分别依照上级有关规定进行审查工作,分别在3个工作日内回复意见(申请人未按有关规定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的除外)。
(三)教育行政部门自收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的回复意见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查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对不予批准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书面向申请人说明理由。
(四)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申请人到同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填写有关校车标牌申请表,同时提交有关材料,申请校车标牌。(五)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校车标牌申请后3个工作日内,审查合格的,发放校车标牌。
在非专用校车机动车行驶证上签注校车类型和核载人数。申请人需要申请将车辆喷涂为校车专用外观的,按有关改变车身颜色的要求,办理变更登记。
三、受理校车使用许可申请所需材料1、校车使用申请报告;2、校车使用许可申请表;3、机动车行驶证;4、取得校车驾驶资格的驾驶人驾驶证;5、校车运行方案(包括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6、校车安全管理制度;7、机动车承运人责任保险单;8、随车照管人员和驾驶人安全责任书。买校车建议宇通吧。
安全放心。
2.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的“信息采集系统表”怎么填写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2.性别:男、女。 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
如:“20110101”。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
特别注意:学校班主任将有关信息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6.民族:学生的民族全称,如:汉族。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如:中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永久居住证、护照、其他。 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时(也就是黑户学生),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号必填。
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否、香港同胞、香港同胞亲属、澳门同胞、澳门同胞亲属、台湾同胞、台湾同胞亲属、华侨、侨眷、归侨、归侨子女、归国留学人员、非华裔中国人、外籍华裔人、外国人、其他”。11.政治面貌:分为:“中国**党员、中共**预备党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群众”。
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慢性病、有生理缺陷、残疾”。13.照片:导入学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 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
特别注意: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
19.特长:填写学生特长信息。20.学籍辅号:填写我省目前正在使用的学生学号,如“X120101010001”“C1201010001”“G1201010001”。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座号。 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
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 24.入学年月:新学生入学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如“201101”。
25.入学方式:学生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就近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统一招生考试/普通入学、体育特招、艺术特招、其他”。26.就读方式:区分学生在校读书的方式,可分为:“走读、住校”。
27.学生来源:区分学生生源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 28.现住址: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
29.通信地址:可以联系到学生的地址。 30.家庭地址:学生的户籍地址。
31.联系电话:学生的联系固定电话或者**码。32.邮政编码:填写学生现住地的邮政编码。
33.电子邮箱:填写学生的电子信箱。34.主页地址:填写学生的主页地址。
35.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范畴,“是、否”。 36.是否受过学前教育:小学新生在入学前有上过幼儿园或者是学前班,填“是、否”。
37.是否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由其他亲属监护并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分为:“非留守儿童、单亲留守儿童、双亲留守儿童”。 38.是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填“是、否”。
39.是否孤儿: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40.是否烈士或优抚子女: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
41.随班就读:残疾人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类别,可分为“非随班就读、视力残疾随班就读、听力残疾随班就读、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其他残疾随班就读”。 42.残疾人类型:残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分为:无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他残疾。
43.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填“是、否”。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指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但其所需学费部分或全部由当地政府承担。
公办学校的学生填写否,民办学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44.是否需要申请资助:填“是、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填写否,高中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45.是否享受一补:填“是、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高中阶段学生填写否。 46.上下学距离:填写学生家庭住址与学校之间距离。
3.应如何
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按照《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后,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领取校车标牌。
领取时应当填写表格,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校车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 (三)机动车行驶证; (四)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校车使用许可; (五)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包括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校车运行方案。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领取表之日起三日内核发校车标牌。
对属于专用校车的,应当核对行驶证上记载的校车类型和核载人数;对不属于专用校车的,应当在行驶证副页上签注校车类型和核载人数。
4.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领取校车标牌应当提交哪些证明材料
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第35条的规定,学校或者校车服务提供者按照《校车 安全管理条例》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后,应当向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公安机关交通管 理部门领取校车标牌。
领取时应当填写表格,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1)机动车 所有人的身份证明;(2)校车驾驶人的机动车驾驶证;(3)机动车行驶证;(4)县级 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校车使用许可;(5)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 府批准的包括行驶线路、开行时间和停靠站点的校车运行方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领取表之日起3日内核发校车标牌。
对属 于专用校车的,应当核对行驶证上记载的校车类型和核载人数;对不属于专用校车 的,应当在行驶证副页上签注校车类型和核载人数。
5.怎样填写全国中小学生学籍基础信息确认表
当前的项目是学生在系统里的信息,如有错误、变更,请在对应项“变更”栏填写,原来的信息千万不要使用涂改液涂改或划掉;(现在用几个同户口本有关的,关键信息为例子。)
1姓名,项目,有的学生使用的名字和户口本不一样,学籍信息只认户口本,要更改,把新的户口本拿过来。比如张三,改名张四,只要在变更栏里写张四就好。
2出生日期,由8个数字组成,比如2008年6月20日,就写为200806203身份证号码,必须跟户口本一样。3、核查完,家长要签字确认,并写上日期。
其他的项目您看看跟您的实际情况有没有一样,不一样就是变更里写上正确的,但是千万不要涂改。附2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2.性别:男、女。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
如:“20110101”。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
特别注意:学校班主任将有关信息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6.民族:学生的民族全称,如:汉族。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如:中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永久居住证、护照、其他。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时(也就是黑户学生),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号必填。
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否、香港同胞、香港同胞亲属、澳门同胞、澳门同胞亲属、台湾同胞、台湾同胞亲属、华侨、侨眷、归侨、归侨子女、归国留学人员、非华裔中国人、外籍华裔人、外国人、其他”。11.政治面貌:分为:“中国**党员、中共**预备党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群众”。
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慢性病、有生理缺陷、残疾”。13.照片:导入学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
特别注意: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
19.特长:填写学生特长信息。20.学籍辅号:填写我省目前正在使用的学生学号,如“X120101010001”“C1201010001”“G1201010001”。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座号。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
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24.入学年月:新学生入学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如“201101”。
25.入学方式:学生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就近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统一招生考试/普通入学、体育特招、艺术特招、其他”。26.就读方式:区分学生在校读书的方式,可分为:“走读、住校”。
27.学生来源:区分学生生源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28.现住址: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
29.通信地址:可以联系到学生的地址。30.家庭地址:学生的户籍地址。
31.联系电话:学生的联系固定电话或者**码。32.邮政编码:填写学生现住地的邮政编码。
33.电子邮箱:填写学生的电子信箱。34.主页地址:填写学生的主页地址。
35.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范畴,“是、否”。36.是否受过学前教育:小学新生在入学前有上过幼儿园或者是学前班,填“是、否”。
37.是否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由其他亲属监护并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分为:“非留守儿童、单亲留守儿童、双亲留守儿童”。38.是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填“是、否”。
39.是否孤儿: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40.是否烈士或优抚子女: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
41.随班就读:残疾人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类别,可分为“非随班就读、视力残疾随班就读、听力残疾随班就读、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其他残疾随班就读”。42.残疾人类型:残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
6.小学入学信息采集开始,怎么填
学生入学信息一定要如实填写,下面是填写说明:1.姓名:户口簿名字2.性别:男、女3.出生日期:户口簿上出生日期。
如:“20120203”。4.出生地:学生出生的行政区。
“行政区划代码”,在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5.籍贯:户籍所在地6.民族:根据自己真实民族填写,如:汉族。
7.国籍:真实国籍8.身份证类型:常见的就是身份证9.身份证件号:一般就是身份证号10.政治面貌:分为:“中国**党员、中共**预备党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群众”。11.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慢性病、有生理缺陷、残疾”。
12.照片:电子版照片;可通过照片编辑器修改格式。13.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
14.曾用名:有就填,没有就不填。15.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
16.户口所在地: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17.户口性质:“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根据户籍认证的性质填写。
18.特长:特长爱好,如:唱歌、舞蹈、钢琴等19.学籍辅号:填写正在使用的学生号扩展资料:小学学制:六年制小学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为三个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叫低年级,三年级和四年级叫中等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叫高年级。1970年初,按照“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理念,将六年制小学改为五年制小学。
1979年,五年制改回六年制。五年制21世纪初,一些地区进行了实施五年制小学教育的试点。
如宁波、山东等地2006年在部分学校试点小学五年制、初中四年制“五四学制”试点。济宁等地仍沿用五四学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学。
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信息采集系统表怎么填写
附2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2.性别:男、女。 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
如:“20110101”。 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
特别注意:学校班主任将有关信息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
6.民族:学生的民族全称,如:汉族。 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如:中国、美国、台湾、香港、澳门。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居民身份证、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境外永久居住证、护照、其他。 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时(也就是黑户学生),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为“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号必填。
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否、香港同胞、香港同胞亲属、澳门同胞、澳门同胞亲属、台湾同胞、台湾同胞亲属、华侨、侨眷、归侨、归侨子女、归国留学人员、非华裔中国人、外籍华裔人、外国人、其他”。 11.政治面貌:分为:“中国**党员、中共**预备党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群众”。
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健康或良好、一般或较弱、有慢性病、有生理缺陷、残疾”。 13.照片:导入学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 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 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
特别注意:导入全国系统“学生信息模板”时,需将此字段转化为12位的“行政区划代码”,具体代码可上我厅网站“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专栏查询。 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
19.特长:填写学生特长信息。 20.学籍辅号:填写我省目前正在使用的学生学号,如“X120101010001”“C1201010001”“G1201010001”。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座号。 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
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 24.入学年月:新学生入学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如“201101”。
25.入学方式:学生以何种方式进入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分为:“就近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统一招生考试/普通入学、体育特招、艺术特招、其他”。 26.就读方式:区分学生在校读书的方式,可分为:“走读、住校”。
27.学生来源:区分学生生源情况,义务教育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高中阶段分为“正常入学、其他”。 28.现住址:学生现在居住的地址,具体到村庄、街区门牌号。
29.通信地址:可以联系到学生的地址。 30.家庭地址:学生的户籍地址。
31.联系电话:学生的联系固定电话或者**码。 32.邮政编码:填写学生现住地的邮政编码。
33.电子邮箱:填写学生的电子信箱。 34.主页地址:填写学生的主页地址。
35.是否独生子女:学生属于独生子女范畴,“是、否”。 36.是否受过学前教育:小学新生在入学前有上过幼儿园或者是学前班,填“是、否”。
37.是否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指父母外出务工三个月以上,由其他亲属监护并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分为:“非留守儿童、单亲留守儿童、双亲留守儿童”。 38.是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填“是、否”。
39.是否孤儿: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 40.是否烈士或优抚子女: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填“是、否”。
41.随班就读:残疾人在普通中小学接受基础教育的类别,可分为“非随班就读、视力残疾随班就读、听力残疾随班就读、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其他残疾随班就读”。 42.残疾人类型:残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分为:无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他残疾。
43.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填“是、否”。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指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但其所需学费部分或全部由当地政府承担。
公办学校的学生填写否,民办学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 44.是否需要申请资助:填“是、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填写否,高中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45.是否享受一补:填“是、否”,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高中阶段学生填写否。 46.上下学距离:填写学生家庭住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