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怎样写托物抒情的作文的开头要现成的
叶子的风姿
窗前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片叶子.我望着它,它也望着我.
叶总是微微的摇摆着.我很好奇,问:“叶,为什么你老是摆动?”
“我想飞.”它说.
“叶即是叶,永远不可能像鸟一样飞的.”
“看着吧.”它纯纯的笑着,不再说话.
叶从春天摆到夏天,执著热烈.
我感到诧异:“为什么?一季的时间你已长大,应该明白了……”
“可能吧,”它望着天际,轻轻叹出一口气,“一季的时间使我懂得叶永远无法像鸟一样飞翔,可我依然无法阻止自己去飞.有时,明知是不可能的,但无法自己,不是吗?”
“既然知道是不可能的,又怎么会无法停止呢?”我糊涂了.
“可能,是因为在我心底,还想着飞翔……”它朝我笑笑,笑容里含着一抹淡淡的悲哀……
秋天到了.
我望着摇摇欲坠,即将凋残。 叶子的风姿
窗前有一棵树,树上有一片叶子.我望着它,它也望着我.
叶总是微微的摇摆着.我很好奇,问:“叶,为什么你老是摆动?”
“我想飞.”它说.
“叶即是叶,永远不可能像鸟一样飞的.”
“看着吧.”它纯纯的笑着,不再说话.
叶从春天摆到夏天,执著热烈.
我感到诧异:“为什么?一季的时间你已长大,应该明白了……”
“可能吧,”它望着天际,轻轻叹出一口气,“一季的时间使我懂得叶永远无法像鸟一样飞翔,可我依然无法阻止自己去飞.有时,明知是不可能的,但无法自己,不是吗?”
“既然知道是不可能的,又怎么会无法停止呢?”我糊涂了.
“可能,是因为在我心底,还想着飞翔……”它朝我笑笑,笑容里含着一抹淡淡的悲哀……
秋天到了.
我望着摇摇欲坠,即将凋残的叶子,说:“你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你还追逐着那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吗?”
“是的.”叶抬起头,眼里焕发着不可抑制的光彩,“你知道吗?人,现在我很快乐.”
“快乐?”
“嗯,这段时间,我明白了许多.我在这树梢头看着许多人来来去去,忙忙碌碌,却一直无法得到满足,你知道为什么吗?”
“是他们没有得到想要的?”
“不,是因为他们在追求‘结果’的同时,忽视了‘过程’.要知道,‘结果’的欢乐是由‘过程’带来的.没有‘结果’的‘过程’固然可惜,但没有‘过程’的‘结果’却更为可悲……你明白吗?”
我轻轻摇了摇头:“你……究竟想和我说什么呢?”
它再次展开了笑颜:“我正品味着过程啊!”
冬天,到了.
我迈着沉重的步子来到窗前.忽然,一个景象使我呆住了——干瘪的叶,在飞!
时间如同停流了一般,它用身子散发出年轻时的光彩.它离开了树的怀抱,在四溢的冬日暖阳中,在天空这个舞台上,飞旋着、飘舞着.虽然是如此简单的动作,却舞出了风姿,舞出了韵味,舞得比鸟更轻盈、更动人……它更像一位吉普赛少女,虽然衣着陈旧,裙袄破损,却舞得意志飞扬、旁若无人,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芒.那是平静的热烈,超脱的欢呼!空际间划过一圈一圈的元户,那是生墓旒!?
突然,像是风中的精灵在开玩笑,一阵疾风刮起,叶失去了平衡,像一只折翼的黄蝴蝶,在空中翻腾着,在坠地前作着最后的努力.最终,“蝴蝶”飘落到了地上,夕阳将它染成了金色,如同天边即将逝去的火烧云……
泪,从我的眼眶里缓缓淌了下来:“你的梦成真了,但为此付出了一生的等待,耗尽了全部的精力,你……不后悔吗?”
它没有回答,依旧是静静的微笑着,渐渐的,合上了眼睛……
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在白色的天国里,天使奏着圣歌,叶子安详的飞舞着,留下一道道闪亮的痕迹……
有一个声音在说:梦的存在,是为了追求!
2.怎样写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作文
1、泥土赞 它 , 没有 缤纷 的色彩,没有婀娜的身姿, 有的只是永恒的厚重,有的只是朴实的无语; 它没有钻石珍珠 的 华丽,没有星星月亮 的 闪烁,甚至连它的名字都佷不起眼 —— 泥土。
泥土,到处都是! 世界的每个角落都有它的身影,它太平凡了, 永远只是 默默地生存,卑微而渺小。 很少有人会对 泥土 多加关注 , 是的, 当 人们 踏着泥土外出游览时,兴致大概都在翠绿挺拔的参天大树,娇美清香的奇花异草,奇形怪状的山石峰峦,碧波荡漾的江河湖水 …… 谁会 注意 到 脚下的 这黑黑丑丑的 泥土 呢? 然而,当你 在 热情 赞美鲜花、青松的时候,难道就没有想到它们是依靠泥土生长的吗? 难道你能否认它们其实都有一个共同“丑陋”的母亲?这“丑陋”的泥土啊,不正是人类的母亲!她 用自己体内所积蓄的养分,让 万物 健康地成长, 甚至让他们 变得引人注目,而自己却被人们遗忘了。
但泥土 并不在乎人们对她的态度。她不管人们歌颂还是嘲笑,感激还是漠视, 依然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从不抱怨, 始终如一地 默默奉献。
每一株幼芽的出土,每一朵鲜花的绽放,每一棵果实的成熟,都饱含着泥土母亲无私的爱。当我们在为观赏到绚丽的花朵而惊叹时,在为品尝到美味的果实而享受时,那万物的母亲,定是在一旁拭汗甜甜地笑吧! 诚然,泥土 平凡而朴实,博大而厚重,默默奉献而不期回报,功高盖世而绝不张扬 …… 我要赞美 泥土 , 不 仅 仅 因为她 对万事万物的生存功不可没, 更是她 那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 的 精神 令人折服 。
无论用泥土做什么, 她 都一样尽职尽责。无论谁使用泥土, 她 都一视同仁,无私奉献,不取报酬。
由泥土我想到了 人。 那些英雄模范、先进人物登上领奖台的时候,又是鲜花,又是掌声,又是奖牌,又是奖金,不仅个人风光,而且受人尊敬。
自然,英雄之所以成为英雄,模范之所以成为模范,都与他们本身的努力、奋斗、拼搏分不开,但是他们背后无不有众多默默无闻的人在支持他们,帮助他们。就拿体育运动来说,在世界大赛中顽强拼搏夺金摘银的运动员,为国家争得荣誉,应该称赞。
而他们周围的领队、教练员、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对他们的陪练、指导、帮助、关怀,不都发挥了重大作用吗?世界冠军是光荣的,那些像泥土一样默默无闻的培育冠军、服务冠军的领队、教练、医生和其他工作人员,同样应该受到尊敬,应该得到赞扬。 我赞扬无私奉献的泥土,更赞扬像泥土一样无私奉献的人!愿这样的泥土多一些,更多一些。
那样,我们的社会发展得更迅速,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美好! 2、路灯赞 它,冷淡孤傲,从不肯弯下腰来; 它,忠于职守,几十个春秋过去了,却一动不动地矗立在那里。 那是巷子前的一盏老路灯。
以前,那身闪亮的黑漆早已斑驳,只留下一块块红锈斑,它没有华丽的装饰,也没有五彩斑斓的光芒,因为那些只能用来匹配繁华的马路、商店、游乐场,而它只是守卫小巷的一盏路灯。也许是因为人们觉得它还有一点价值吧,所以它仍然还站在这里。
每天,夜幕降临都伴着它那微微颤动的灯光,那微小的灯光一直照到巷子的最深处。我每晚回家要经过十字路口,在那里,红的,绿的霓虹灯,还有那路旁刚刚建立的一排排笔直的新路灯,刺眼的光芒让我头昏目眩,一直骑到巷子那儿眼前才暗了许多,也寂静了很多,心中觉得好像松了口气。
那微弱的灯光有种温暖的感觉,那是家的感觉,这里是安详的,和平的,没有你争我夺,没有勾心斗角,它付出,只服务于别人,至于回报,它根本没想过。也许再过几年,也许明天后天,它就会被人们以“影响市容”为借口而当废铁处理了,这就是它的一生,默默无闻,不求回报,无怨无悔。
今天的我又走到这里,抬起头忽然觉得它高大了许多,那挺立的身躯,那在风雨中闪亮的灯光依然如初。是的,跟那些迷人眼球的路灯相比,它确实是够平凡的,但正是这样的它为我指引了回家的路,前进的路,以后也会为我照亮人生之路。
我要成为这样的人,一个将自己一生奉献出去而不求回报的平凡人! 3、枫叶礼赞 漫步于宁静的黄昏,脚踩着松软的泥土,在这秋色的黄昏,传来淡淡的树林的香气,一切仿佛都归于宁静。 漫步于绿色的林子,一切都是耀眼的绿色。
南国的秋天基本是不掉叶子的。一帘的绿,墨绿、浅绿、深绿、浓绿、淡绿,仿佛倾倒在一个调色盘里似的。
正当我的眼睛漫无目的地扫视着时,一道红色的身影占了我的眼——一棵枫树。 我径直走上前,抚摸着那略微粗糙的树皮。
仰头望着天,枫叶红似一团火在燃烧,火苗在轻轻的跳跃着,远远望去就如同一股希望之火在心中燃烧跳跃,它点燃希望,让人们顿时觉得心中充满了力量,充满了温暖,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热情! 枫叶是一种特殊的树叶。别的树叶要么秋天发黄甚至枯萎,冬天脱落;要么春夏秋冬四季常绿;而枫叶却春夏绿,秋天则变得火红火红的。
仿佛是一个不谙世事的隐逸使者,只在秋天展开它独特的魅力。或许,可以说是一个另类吧。
想到这,一树的叶子失去了火焰般的情感,只剩下杜鹃泣血般的忧愁。是特别的,又是孤寂的。
毕竟红色的树叶,太少见了。在这一世的绿中,红色太显眼。
3.关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作文怎么写
每个人心中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在此我只 能教你写散文的方法。
写抒情散文最主要 的是意境的美,你就当是一种情感的发泄 ,将你心中的所想全部寄予笔中。写此类 文章一定要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写抒情散 文时,你要将自己感触最深的事用写作方 式表达出来。写抒情散文,你最好多用排 比、比喻、拟人、夸张、引用等修辞手法 。
抒情还要注重这个场景勾起了你什么样 的回忆,要能表达出心里的意愿就成功了 。不过,好的抒情散文主要是以情动人的 ,而以情动人的文章往往离不开联想和想 象,要联想得好联想的深,需要有广博的 知识,建议你多看一看朱自清、冰心的散 文,还有泰戈尔的诗集,你要知道,成功 的路上往往有许多汗水与泪水。
4.托物抒情的作文, 带上评语啊
梅花
我赞美坚贞的松柏,我赞美勇斗西风的篱菊,我赞美莲花的傲视污泥,可我更赞美梅花的傲雪怒放。
在百花凋谢之时,唯有梅花生机勃勃。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傲然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数九隆冬,地冻天寒,那傲雪而放的梅花,开得那么鲜丽。股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花白里透红,花瓣润滑透明,像琥铂或碧玉雕成,有点冰清玉洁的雅致。有的艳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还有的绿如碧玉。梅花开或有早有迟,在同一颗梅树上,可以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粉红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就有几只小蜜蜂钻了进去,贪婪的吮吸着花粉;有的盛开许久,粉红柔嫩的花瓣若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梅花,如今花瓣以凋谢。风吹花落,你不用担心花瓣会摔破,梅花不是娇贵的花,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它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古人有句话说的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它的不是轻柔的春风,而是凛冽的寒风;滋润它的不是清凉甘甜的雨水,而是寒气逼人的冰雪;照耀它的不是灿烂的阳光,而是严寒里的一缕残阳。只有具有挑战的生活,才是美好的生活。它是寒意中傲人的芳香,面对如絮飘舞的白雪,她笑得更灿烂了。它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它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
评语:本文借“梅花”赞美了默默无闻、坚强自信的精神。运用了引用、对比、联想等多种方法进行赞美,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5.托物言志、状物抒情的文章怎么写啊
梅花,迎着寒风而绽放的花朵。它没有月季的艳丽,没有牡丹的大红大紫,没有兰花的淡雅,没有荷花的高雅……但是,它拥有不畏寒冷,独步早春,傲立雪中的精神,象征刚毅精神和崇高品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更是表达了梅花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格。
梅花的花朵不大,像一个个害羞的姑娘,所剩无几的绿叶衬托着梅花。也许是为了让花朵开得更好,绿叶都把自己应该拥有的养分通通献给了梅花。虽然梅花被称为中国的国花,但是它并不张扬。它只是在寒风中默默地开放,在寒风中悄悄地展示自己的风采。所经历的痛苦,只有它自己知道。
偶然一次,在路旁看见一枝梅花带着花盆被人丢弃。花盆中的泥土大多数都撒掉了,枝干无奈地低头搭拉着。枝上没有多少绿叶,稀稀拉拉地挂在枝头。我不禁这样想:这就是传说中傲立雪中的梅花吗?就这样也可以称为不怕寒风彻骨?一点都看不出有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
过了几天再经过这儿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枝干上竟然长出了许多花苞!我不由得凑过去看,真的长出了许多白中泛红的花苞!但是显得弱不禁风,我眼前闪过几日前看见的梅花,对比起现在,这可能吗?也许再过几日花苞就会因为受不了寒冷而干枯吧。
又过了几天,我特地去看梅花。当看见了那一片粉红色的花朵,我惊呆了。一株被人们认为毫无用处的梅花树竟然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开放,真让人不敢相信。那株梅花成了道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路过的人先是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接着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我不得不佩服梅花不屈不挠、坚韧不拔、坚强不屈的精神和顽强意志。
看那一朵朵白中泛红的花朵悄然挂在枝头,闻那缕缕的梅花香味,我深深地被梅花震撼了。谁会知道它的花苞要在寒风中经过多大的努力,才能带伤开放?看那枯瘦的枝条,谁又能相信它能哺育出美丽的梅花呢?
当春天到来,百花齐放的季节,当各种花朵搬出温室时,梅花在角落里却悄悄地凋谢了,它不与百花争芳斗艳,但它为人类献上了新鲜可口的梅子,为人类贡献出自己仅剩的全部力量……
“梅花香自苦寒来”,吹拂梅花的是凛冽的寒风;照耀梅花的是寒冬的残阳;滋润梅花的是残雪的雨露。但屹立在山顶的梅花却是那样的芳香馥郁,雍容典雅。它依旧可以和其他在温室中的花朵比美,而且一点也不比它们差,不是吗?
我不禁想起了那些战斗在荒天雪地的塞北开发者,他们像青松,像秋菊,却更像这梅花。他们在恶劣的环境中,默默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难道他们不具备梅花那坚强不屈的精神和品格吗?没有他们,哪会有我们今天的发展?
想着想着,一股对梅花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6.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怎么 写啊 急求 帮助
月,夜愈黑,你愈亮,烟火熏不脏你,灰尘也不能污染,你是浩浩天地间的一面高悬的镜子吗?
你夜夜出来,夜夜却不尽相同;过几天圆了,过几天又亏了;圆得那么丰满,亏得又如此缺陷!我明白了,月,大千世界,有了得意有了悲哀,你就全然会照了出来的。你照出来了,悲哀的盼你丰满,双眼欲穿;你丰满了,却使得意的大为遗憾,因为你立即又要缺陷去了。你就是如此千年万年,陪伴了多少人啊,不管是帝王,不管是布衣,还是学士,还是村孺,得意者得意,悲哀者悲哀,先得意后悲哀,悲哀了而又得意……于是,便在这无穷无尽的变化之中统统消失了,而你却依然如此,得到了永恒!
你对于人就是那砍不断的桂树,人对于你就是那不能歇息的吴刚?而吴刚是仙,可以长久,而人却要以暂短的生命付之于这种工作吗?
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谜语!从古至今,多少人万般思想,却如何不得其解,或是执迷,将便为战而死,相便为谏而亡,悲、欢、离、合,归结于天命;或是自以为觉悟,求仙问道,放纵山水,遁入空门;或是勃然而起,将你骂杀起来,说是徒为亮月,虚有朗光,只是得意时锦上添花,悲哀时火上加油,是一个面慈心狠的阴婆,是一泊平平静静而溺死人命的渊潭。
月,我知道这是冤枉了你,是曲解了你。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是说明这个世界,就是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是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的完成啊!
试想,绕太阳而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在小孩手中玩弄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圆就是运动,所以车轮能跑,浪涡能旋。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笋。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所以,我再不被失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喜了。我能知道我前生是何物所托吗?能知道我死后变成何物吗?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时候,我生气勃勃地来,长我的绿,现我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尽我的力量。
月,对着你,我还能说些什么呢?你真是一面浩浩天地间高悬的明镜,让我看见了这个世界,看见了我自己,但愿你在天地间长久,但愿我的事业永存。
赏析:《对月》作为贾平凹散文中的精品,向以其巧妙的发见和精致的构思为人们称道。月的阴晴圆缺,本早已为人们所习见,但是贾平凹却能对月发问、借景抒情,从人们最不经意的月亮的形态变化中,阐释出自己对人生最深刻的解读———生活的关键全在于把握现在,要学会踏踏实实的工作、实实在在的生活;只有细心而又随性地享受日常生活,才能收获到最实在、最诚挚的人生。其发见的精妙,令人叹服。而这也正是贾平凹散文的魅力所在:写活平常生活中的感悟和理趣,发掘日常生活、平常人生中的微妙和深挚。其实,看似平常的生活当中,原本蕴藏着挖掘不尽的意绪和美…
7.托物抒情的作文300字
历练后的飞翔 在辽阔的亚马孙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脱它的捕捉.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亲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有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骨骼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常会被折断,也同样会变得疲软无力.如果这样,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地飞翔吗?。
8.托物言志的作文怎么写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中学生学习的是狭义的散文,即以写景、状物、叙事为依托来抒写思想感情,篇幅短小、形式活泼,通常可以分为写人记事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托物言志类散文等几类。通常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法,往往言在此而意在彼,需要加以细心体会。托物言志类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形式。
一、托物喻人。其实,大凡一切咏物的作品都是有所寄托的。像这种通过描绘事物的特征而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风貌的手法称之为托物喻人法。托物喻人法可分为以下三种:1.物人融合式。把所喻的人物品质特征融入到描绘的物象中,全部依托物象的形式,形神兼备地勾勒出“人”的风貌。2.由物及人式。首先描绘物象,然后导入咏叹所喻之人。3.物人交织式。在叙事描写中,把物与人放在同一背景中展现,既描绘物的特征,也刻画人的形象,达到相映生辉的艺术效果。
二、托物抒情。托物抒情是一种通过描写客观物象,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它是象征的一种表现形式,运用托物抒情法可以把抽象的东西寄托到具体可感的形象中,读者可以从有形的物象中感受到无形的感情。托物抒情法可分为咏物抒情和缘物抒情两种。1.咏物抒情。描绘物象、咏唱事物,其目的是借用其象征意义,含蓄地抒发情感。2.缘物抒情。感情常常是和一定的事物相联系的。特殊的经历、特殊的事物,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一旦重睹旧物,当年的情景又会栩栩如生地重现在眼前,感情的潮水就会凭借着这一独特的物象奔泄出来。需要注意的是,缘物抒情中的“物”,对于作者来说,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而对其他人则并不存在这种象征意义。
三、托物寓理。托物寓理是联想思维的产物。联想思维引导人们由此及彼地思索,把有限的经验扩展到宽广的领域中去。自然世界中的花草虫鱼,人类生活中的百货杂物,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作家们由此联想到人类社会,领悟到宇宙的普遍法则。托物寓理可分为以下三种:1.描绘事物特性,寄寓深刻的哲理。2.组织事物对比,揭示深刻哲理。3.纵观事物演变,领悟深刻哲理。
9.谁能给我一篇有关托物抒情的作文或以文章标题为线索的作文
那是小学三年级暑假的一天,一个念头突然在我的心里萌发了:向爸爸妈妈证明我长大了。
如何证明呢?做点儿家务活?不行,5岁小孩也能做。经过再三考虑,我决定一个人乘车去妈妈单位,因为爸爸常说:“你还小,一个人去不了。”我决定去一趟,就是让他知道,我长大了,能单飞了。妈妈的单位在颐和园附近,我家住在公主坟,这段路程约莫有20里,是够远的!
这天中午,爸爸上班去了,我留了一个纸条,便出门了,临走时还拿了一个桃。
一个人坐公共汽车真没劲,因为没人和我说话。还好,那个桃让我的嘴没闲着,可惜,刚过了一站地,那个桃就被我处理掉了。
桃一吃完,麻烦便来了。
我用中指和大拇指捏住桃核的两端,不知放在哪儿好。
同坐儿的老人看我这副样子,便打开车窗,示意我把桃核扔出去,我没有扔,反而攥得更紧了。
到了第三站,我的手变得黏糊糊儿的。忽然,我看见前面靠近窗户的坐位上,坐着一位阿姨,她一边悠闲地吃着石榴,一边顺手把石榴皮扔了出去。看到这里,我想,人家能向窗外扔废物,那我也可以把桃核扔出去了吧?
当我刚想抬起胳膊时,突然觉得那桃核有千均重,怎么也拿不起来;又好像有许多只眼睛在盯着我,我惭愧地低下了头。就这样,小小的桃核,一刻也没离开我的手,尽管车摇来摇去,桃核仍牢牢地被我攥着……
这枚桃核折滕了我一路,到了终点站,我终于把它送进了果皮箱。我意识到,自己长大了,不仅有能力独自乘车外出,而且还能自觉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了。
[评]本文用自觉“保护环境”来说明自己已“长大”,立意较高;“我”本来想通过独自乘车去妈妈单位证明自己已“长大”,途中却发生了宁可黏手也不乱扔桃核的事,恰恰证明自己懂事了、长大了。这就有别于一些同学自始至终围绕一件事来写的老套路,构思较新。
本文后半部分的描写很精彩。“我”拿着桃核欲扔而没扔,其间的行为、心理描写非常真实、生动,把一个孩子的矛盾、犹豫以及不知所措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为突出主题奠定了基础。
不足是,结尾最后一句议论不当。“我”不扔桃核,体现了“保护环境”,却体现不出“爱护大自然”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