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标本的标签上应该写什么
类别、名称、采集地、日期、采集者。
类别就是写标本名称,如叶序标本、花序标本或系统发育标本等。名称是指植物名称。若是叶序标本,台纸上可能有几种不同植物名称。
采集地就是这个植物收集的地点,日期就是植物采集的时间,采集者写上这个植物标本采集人的姓名。
植物分类学用的标本,通常在左上角贴采集记录,右下角贴定名签。定名签要标明采集号、科、拉丁学名、鉴定人和鉴定日期。贴标签时将四个角或上下两边粘牢即可,以便必要时可取下更换。
扩展资料:
植物标本保存法:
1、绿色保存法
植物呈绿色是因为植物细胞中存在有叶绿素。叶绿素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化合物,分子中的镁离子很容易被酒精和福尔马林等保存溶液解,而使其分子结构被破坏。
利用铜离子置换叶绿素中的镁离子,就可以形成以铜离子为中心,在酒精和福尔马林等保存溶液中能够稳定保存的新的“叶绿素分子”,使绿色得到长期的保存。
2、红色保存法
红中带绿的植物标本,如红色果实带有绿色花萼和枝叶的红辣椒、西瓜(果肉红色胎座部位应切开剖面进行固定)等植物标本;绿中带红的植物标本,如甘蔗等植物标本,可用5%硫酸铜溶液固定10~15天,待植物标本由红色变为褐色时,取出洗净,用1%~2%亚硫酸保存即可。
3、黄色保存法
黄绿色或黄色的植物标本如南瓜、马铃薯、甜瓜、沙梨等,先用1%~5%硫酸铜固定1~5天,取出洗净,再用2%亚硫酸与1%~2%酒精,并加少量甘油进行保存即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腊叶标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标本
2.动物标本怎么做
兽类标本是研究兽类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
它可长期保存以便为科研、教学、陈列、观展服务。可根据需要制成假剥制标本、骨骼标本、液浸标本、附属物等标本。
现将制作各种标本所需工具及制作方法分述如下。 1.剥制工具 解剖刀、解剖剪、骨剪、长镊子(尖形,前端内侧不要带锯齿形的)、解剖盘或塑料布、细铅丝或竹筷、取脑勺(取铅丝一段,前端砸扁弯成勺状)、针、线、棉花、竹丝、亚砷酸与明矾相混合的防腐剂。
2.标本的测量 制作前,对标本有关部位的测量是兽类分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步骤,只有获得准确的数据方能更好地鉴别物种。测量的工具和物品包括钢卷尺、秤、标签、采集本。
测量的内容包括以下几项。体重:兽体的全重;体长:吻端至肛门,大型兽为吻端至尾基部;尾长:尾基部到尾端(尾端毛除外)的长度;后足长:自跗关节的最后端至足的最前端(爪除外),对有蹄类动物要测到蹄的前端;耳长:耳壳基部至顶端(簇毛除外)的长度。
大型兽类还需测量肩高(肩背中线至前指尖)、胸围(前肢后面**最大周长)、腰围(后肢前面腰部最小的周长)和臀高(臀部背中线至后趾尖)。 3.兽类标本的制作 (1)小型兽类标本 可分为科研用的假剥制标本及教学、展览用的生态标本。
① 假剥制标本(以鼠类为例) 剥皮 将鼠体仰放在解剖盘和塑料布上用解剖刀沿腹部正中肛门前部 开始向胸骨后端切开皮肤,操作时用力不要太猛,以免将腹腔切破而污染皮毛,然后用刀背或小镊子将切口与后肢相连的皮肤与肌肉分离,将后肢分别往切口处推出,剪断膝关节并除去小腿上的肌肉,剥离背部等周围的肌肉,再把**、直肠与皮肤联接处剪断,清理好尾基部周围的结缔组织,用左手捏紧尾基部,右手捏住尾椎骨缓慢往上拉 ,直至完全抽出,继续剥至前肢,在肘关节处剪断,清除肌肉再剥至头部,用解剖刀紧贴头骨至耳部,剪或切断耳根至眼部时,可看到一层白色网膜状的眼睑缘,细心切开网膜的下端后,即露出眼球了。剥离上下唇时,先在鼻尖的软骨处剪断,然后再用解剖刀剥离下唇,这时皮与肉体已分离,去掉皮内脂肪和贴在皮上的肌肉,均匀涂抹防腐剂,并在四肢骨骼上缠以少许棉花以代替原来的肌肉,再翻转鼠皮,呈皮朝外直筒状即可。
填充 削好1根比原尾椎骨稍细而又均匀光滑的竹的假尾椎骨或用铅丝紧缠棉花制成假尾,插入鼠的尾部末端,假尾要比原尾长一些,以达到腹腔开口处的1/2处为好,这样一方面可固定尾巴,也可支撑整个身体。然后将蓬松的棉花捏成前细后粗形状,用大镊子夹紧棉花的前端,从开口处紧插至头部,再在四肢和躯干部不足处,适当填上蓬松的棉花。
这时,削制的尾椎骨应紧贴腹部压住棉花,使尾椎不至上翘。缝合切口时,要将标本摆正,针从里向外交叉缝制。
整形与固定 标本制做的好坏与整形关系很大。整形时,需将标本横放在桌面上,头部向左,将前肢往里缩,掌面朝下,后肢伸直,跖面朝上与尾平放,眼部用小镊子将棉花挑开,似微凸的眼球,毛要理齐,两耳要竖立,头部稍尖,臀部要拱起。
标签系于右足,将标本置于固定板上,四肢用大头针固定,阴干后就制成了假剥制标本了。 ② 生态标本 在博物馆、教学等单位,常将兽类标本制成生活时的姿态,做为科普用。
剥制的方法基本与假剥制标本相同。只是在填装时还需用铅丝(大型动物用钢筋或钢板)支撑其肢体。
所用的铅丝型号要根据动物本身的大小而定。在头部、四肢、尾部各用1根铅丝支撑。
头部的铅丝先用棉花卷成与颈部原有肌肉粗细长短相同,一端固定在头骨上。也可将原头骨保留。
另取铅丝1根由足底沿肢骨后侧插入肢内,外留一段做为固定用。穿入的铅丝沿肢骨弯曲,用线缚于骨骼上,四肢处仍需补充棉花以代替原来的肌肉。
尾椎骨的制作不宜用竹子,而必须以铅丝方能捏成各种姿态。 (2)中型兽类标本制作 中型兽类一般泛指兔、旱獭、巨松鼠、鼬科各种,如黄鼬等,制作方法与小型兽类标本基本相同。
这类标本由于体大,腹部开口处要稍大些,用竹丝等做填充物填充躯体时,需加一个竹棍,以便支撑身体。 (3)大型兽类标本制作 大型兽类泛指虎、豹、野猪、鹿类等,其制作方法一般有两种,即生态标本和不作假体填装而只保留皮张、头骨等,做为科研上分类鉴定用。
以此类标本为例,制作时可从尾基部至吻端及四肢内侧大开口。但在处理带角的偶蹄类动物时,需在两角间及颈背开一“丫”字形口,沿角基周围切离皮肤;角形较大时还需在颈侧开刀,此外,四肢的蹄、爪均需留在皮上。
(4)液浸标本制作 对某些小型兽,一次性捕获较多(如蝙蝠、鼠类等),因野外工作条件无法一次制作完毕或因分类的目的标本干后收缩无法看清、因内部器官的研究需要等目的,为防止腐烂掉毛可使用此法。方法是从腹部开口露出内脏浸泡在75%酒精溶液中,或浸制在5~10%福尔马林溶液内。
浸泡前,需将每个标本系上已编号的竹签,便于查阅数据。 (5)虫蚀法骨骼标本的制作 本法适于制作脊椎动物的各类骨骼标本。
以兽类标本为例,过去常采取剥皮去掉内脏再用清水煮熟,用镊子剔去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制作,但费时费。
3.动物标本怎么做
A)使用工具
解剖刀:用来解剖器官、神经和血管。
剪刀:用来解剖和剪除多余的组织,制作神经标本,剪除骨骼,最好用民用剪指甲的一种阔头剪刀。
镊子:用来夹取材料。
解剖板(蜡盘):用来固定材料。
20毫升注射器:注射防腐剂用。
标本瓶或标本缸:用来盛浸制标本。
大头针:标本定型用。
玻璃片:插入标本瓶内,用作绑扎标本。
塑料薄膜和纱布、蜡线:用作标本瓶封口。
B)化工用品
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或95%酒精:用作防腐剂。
乙醚:麻醉动物用。
聚胺脂(马利当)粘合剂:用作标本瓶封口。
石蜡:配制标本瓶封口蜡。
合成樟脑:用作驱虫剂。
萘:用作驱虫剂。
²脊椎动物标本的制作
a)防腐 动物整体标本浸制时,保存液不易渗入,时间一长,内脏容易腐败,要注入保存液防腐。可用注射器套上针头,插入草蜥的头部、**和腹部,各注入少量10%福尔马林。
b)整形浸制标本的固定十分重要,要细心地从头部一直做到尾部,不能遗漏。固定时解剖板或解剖蜡盘。将注射过防腐剂的草蜥,背部朝上平放在解剖板上,头颈下面衬垫一团棉絮,使头部仰抬。如果要使口张开,可在口内塞入一团棉絮。将前肢、后肢、躯干和尾部按生态摆好,用大头针固定指、趾和尾,(见图8),如果标本瓶短,可将尾巴弯曲。草蜥的尾容易断,如果尾部断脱,可以用细竹丝插入,连接断尾,再整理姿态。用毛笔蘸40%福尔马林,在蜥蜴皮肤上涂遍两次。1小时以后,草蜥标本的前后肢的指,趾和尾尖部已经定形硬化,拔去大头针,取下浸在10%福尔马林里。10%福尔马林用作过渡浸液,可以浸掉草蜥体内的黄液,以免正式上瓶时污染浸液。标本要浸1~3个月,中间换新液3~4次,直到浸液不再发黄为止。
其实上面的步骤都大同小异,还有一些更简单的方法:
比如说,活活地抓来(你可以考虑把它洗干净点),固定在玻璃片之类的地方让它不动,直接丢到95%的酒精里面,记得浑浊后换酒精。
植物标本,也叫压制标本。其制作过程如下:
1)压榨干燥。将采来并经过修整后的标本,铺垫好吸水性强的纸数张,矫正好标本花和叶的位置。摆放标本时,应注意显示植物的自然状态,避免花、叶压在一起,互相重叠。应该使标本有一个或几个花、叶转过来,以观察它们的背面。然后把它们用压榨板或标本夹压好,并用绳子捆绑紧。
换纸必须勤快,刚采回的新鲜标本,头3天要每天换纸3~4次,至少换2次,以后可每日换1次。换下来的湿纸晒干,以便再次使用。干燥需要时间长短,以植物本身性质而定,一般植物的干燥处理约需要4~5天。鉴别标本干燥得是否适度的简单方法是,当我们拿起标本时,如果是没有干的标本,个别柔软的部分,容易弯曲下垂;过于干燥的标本,很容易弯曲折断;干燥适度的标本有弹性,且不易破损。
2)消毒处理。因为植物体上往往有虫子或卵在其内部,如不消毒,则会被虫子蛀食破坏。
消毒方法可以将压干的标本放在消毒室或消毒箱内,再放敌敌畏于玻璃器皿内,置入室内或箱内,利用气熏法杀虫。约3天后取出即可装帧。
3)上台纸、贴标签。把已经干燥的标本放在台纸上,摆好位置,尽量作到美观,尤其应注意标本的花枝不可太近台纸边缘,否则易碰坏。固定的方法有多种。可用线将标本牢固地缝在台纸上;也可以用纸条贴在台纸上,或在台纸上要固定植物枝条的地方。用刀各割一个小口(宽窄正好能穿过纸条),穿过纸条,把纸条的两端粘贴在台纸的背面。
(PS:如果对标签填写不太清楚的,可以考虑问附近的园艺工人,或者直接问你的生物老师=.=)
每件腊叶标本必须附有标签。标签是标本的科学证明,标签要按野外记录逐项填写清楚。通常贴在台纸的右下角。
4)贴标本衬纸。最后,将一张跟台纸同样大小的油光纸贴在台纸上端的边缘,使油光纸盖在标本上面,以保护标本。
4.怎么制作动物标本
动物浸制标本:浸制标本是采用保存液来防腐的标本。
如果保存得好,这种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下去。它能清晰地显示生物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还能长期保持生物体的原来色泽。
² 准备工作 A) 使用工具 解剖刀:用来解剖器官、神经和血管。 剪刀:用来解剖和剪除多余的组织,制作神经标本,剪除骨骼,最好用民用剪指甲的一种阔头剪刀。
镊子:用来夹取材料。 解剖板(蜡盘):用来固定材料。
20毫升注射器:注射防腐剂用。 标本瓶或标本缸:用来盛浸制标本。
大头针:标本定型用。 玻璃片:插入标本瓶内,用作绑扎标本。
塑料薄膜和纱布、蜡线:用作标本瓶封口。 B) 化工用品 40%甲醛溶液(福尔马林)或95%酒精:用作防腐剂。
乙醚:麻醉动物用。 聚胺脂(马利当)粘合剂:用作标本瓶封口。
石蜡:配制标本瓶封口蜡。 合成樟脑:用作驱虫剂。
萘:用作驱虫剂。 ² 脊椎动物标本的制作 a) 防腐 动物整体标本浸制时,保存液不易渗入,时间一长,内脏容易腐败,要注入保存液防腐。
可用注射器套上针头,插入草蜥的头部、**和腹部,各注入少量10%福尔马林。 b) 整形浸制标本的固定十分重要,要细心地从头部一直做到尾部,不能遗漏。
固定时解剖板或解剖蜡盘。将注射过防腐剂的草蜥,背部朝上平放在解剖板上,头颈下面衬垫一团棉絮,使头部仰抬。
如果要使口张开,可在口内塞入一团棉絮。将前肢、后肢、躯干和尾部按生态摆好,用大头针固定指、趾和尾,(见图8),如果标本瓶短,可将尾巴弯曲。
草蜥的尾容易断,如果尾部断脱,可以用细竹丝插入,连接断尾,再整理姿态。用毛笔蘸40%福尔马林,在蜥蜴皮肤上涂遍两次。
1小时以后,草蜥标本的前后肢的指,趾和尾尖部已经定形硬化,拔去大头针,取下浸在10%福尔马林里。10%福尔马林用作过渡浸液,可以浸掉草蜥体内的黄液,以免正式上瓶时污染浸液。
标本要浸1~3个月,中间换新液3~4次,直到浸液不再发黄为止。 图8 a) 装瓶从10%的浸液中取出蜥蜴,用针穿好白丝线,在蜥蜴的**靠近前肢处和腹部靠近后肢处各穿过一条白线,将线缚在玻璃片上,在玻璃片的边缘上打结,尾部也可绑扎一条白线,使整个标本缚扎于玻璃片上,然后制做玻璃片的垫角,安装于玻璃片上,再装入已洗刷干净的标本瓶中。
将标本装入瓶后再加入保存液,盖好瓶盖。瓶中的保存液不宜装得过满,液面不能接触瓶盖。
取树脂胶或蜡,用毛笔蘸着填入瓶盖与瓶身的缝隙处,直到填平为止,然后,在瓶身贴上标签。 Ø 保存 浸制标本不宜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防瓶口封蜡溶化,浸液挥发。
也不宜放置在零度以下的地方保存,防止浸液冰冻,玻璃破裂。在搬动时,不能剧烈震动,且要放置平直,以免翻倒。
1.4.1.3 剥制标本:指导学生学会制作剥制标本的方法,知道记录外形、处死、剥制、防腐、装置、固定、整形等知识。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鹚因腹部脂肪较多,在腹部开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为从背部剖开。
除此之外,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也因人而异,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鸟类标本时就有从**剖开和腹部剖开的区别。只要做好的标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态、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
² 常用药品 三氧化二砷(As2O3)也称砒霜,白色无嗅无味粉末,剧毒,有防腐功能。 硫酸铝钾[K2SO4·Al2(SO4)3·24H2O]也称明矾无色、透明晶体,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樟脑(C10H16O)具有防止虫柱标本作用。 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较差。
苯酚(C6H5OH)也称石炭酸、来苏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残留肌肉变质。
² 防腐剂的配制 砒霜防腐粉:主要用于爬行类、哺乳类。配制时砒霜、明矾、樟脑按2∶7∶1研成粉末,混匀即可。
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较安全,用硼酸粉、明矾粉、樟脑粉按5∶3∶2混匀即可。 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虫及保护羽毛不致脱落的功能,主要用于鸟类。
² 常用工具和材料 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镊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据经济条件准备。 木工、金工工具:如钢丝钳、台钳、鎯头、电钻、锯等可根据条件准备。
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清洗后的水分,在剥制过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肤之间,防止粘连,并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 铅丝:用于动物标本支架。
可根据动物的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型号。 填充物:主要用于填入标本体内,可选用棉花、竹丝、麻刀、棕等。
玻璃义眼:可用来代替动物的眼睛。 针线:缝合标本剖口用。
标本台、树枝等:固定动物标本用。 标签、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性别、采集地点等。
² 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处死 活的动物一般需在。
5.怎样做动物标本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方法 动物剥制标本的制作是指脊椎动物而言,也就是说脊椎动物的大部分种类都可以制成剥制标本,但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适用于哺乳类和鸟类,以及一些不宜采用浸制方法的其它各纲的大型种类,如鲸、鲨鱼、海龟等。
动物的种类繁多,外部形态、躯体大小,皮肤情况等等都很不一样,在制作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制作。例如一般鸟类的剥皮是从腹部剖开,但鸬鹚因腹部脂肪较多,在腹部开口易污染羽毛,就可改为从背部剖开。
除此之外,在制作标本的过程中也因人而异,有很多种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鸟类标本时就有从**剖开和腹部剖开的区别。只要做好的标本能形象逼真,符合生态、栩栩如生,就是件好的作品。
(一)常用药品1.三氧化二砷(As2O3)也称砒霜,白色无嗅无味粉末,剧毒,有防腐功能。2.硫酸铝钾[K2SO4·Al2(SO4)3·24H2O]也称明矾无色、透明晶体,具有防腐、硝皮作用。
3.樟脑(C10H16O)具有防止虫柱标本作用。4.硼酸(H3BO3)有防腐作用,但较差。
5.苯酚(C6H5OH)也称石炭酸、来苏水。有消毒防腐作用,可防止残留肌肉变质。
(二)防腐剂的配制1.砒霜防腐粉:主要用于爬行类、哺乳类。配制时砒霜、明矾、樟脑按2∶7∶1研成粉末,混匀即可。
2.硼酸防腐粉:可代替砒霜防腐粉,但较砒霜防腐粉差,但使用较安全,用硼酸粉、明矾粉、樟脑粉按5∶3∶2混匀即可。3.砒霜防腐膏:具有防腐防虫及保护羽毛不致脱落的功能,主要用于鸟类。
(三)常用工具和材料1.解剖工具:如解剖刀、镊子、剪刀、骨剪等,可根据经济条件准备。2.木工、金工工具:如钢丝钳、台钳、鎯头、电钻、锯等可根据条件准备。
3.石膏粉(或滑石粉):有吸水功能,主要用于吸收鸟类羽毛清洗后的水分,在剥制过程中撒在肌肉和皮肤之间,防止粘连,并防止血液、脂肪等污染羽毛。4.铅丝:用于动物标本支架。
可根据动物的大小选用粗细不同的型号。5.填充物:主要用于填入标本体内,可选用棉花、竹丝、麻刀、棕等。
6.玻璃义眼:可用来代替动物的眼睛。7.针线:缝合标本剖口用。
8.标本台、树枝等:固定动物标本用。9.标签、记录动物标本的名称、性别、采集地点等。
(四)鸟类及哺乳类动物的处死活的动物一般需在剥制前1~2小时将其处死,待血液凝固后方可进行剥皮。处死方法有以下几种,可根据不同动物选用。
1.**压迫,使其无法呼吸,心跳而死亡。2.空气针法。
在动物的静脉中注入少量空气,阻断血液循环,如家兔可从耳部注射;鸟类可从翼部内侧肱静脉中注射。3.溺死。
对哺乳类动物可使用。(五)鸟类的剥制标本在剥制前如果是活的,需处死;如果是死的需对躯体做如下检查:羽毛是否完整,躯体是否腐败。
躯体是否腐败的检查是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是:用力揿拉面颊部、腹部、嗉囊部的羽毛,如不脱落方可使用。
有的鸟类是用枪弹击毙的,常从伤口等处流出血液或污物沾污羽毛,可用毛刷蘸水或洗涤剂清洗,然后拭去水分,用石膏粉或滑石粉撒在洗涤处,待羽毛干燥后刷去石膏粉块即可使羽毛蓬松,如一次未能完全干燥,可重复再做一次。鸟类标本的剥皮方法基本相同(特殊种类例外),现以家鸽为例,叙述如下:将鸟置于桌上,**向上,头部向左。
分开**的羽毛,露出裸毛区,由胸龙骨前部的凹陷处开口,沿皮肤直剖至胸龙骨中央。开口长度应比鸟的胸宽稍大。
初学者开口可适当加大一些,但不宜过大,过大在后期缝合整形时不好处理。开口的前端应露出颈部,然后用解剖刀沿鸟**的皮肤和肌肉之间剥离,直剥至**两侧的腋下。
在剥皮的过程中要经常撒一些石膏粉在皮肤内侧和肌肉上,以防止羽毛被血液和脂肪沾污。向前,用解剖刀将鸟的嗉囊与皮肤分开,并露出颈部。
用手握住鸟的头部,使鸟的颈部向腹面弯曲,再用剪刀在靠近**处将鸟的颈部及食管、气管一起剪断。这时应注意:①要把颈部与皮肤完全分开后再剪,勿将颈部皮肤剪破。
②如有血污要及时撒上石膏粉,不要使血污污染皮肤。③最好不要把嗉囊弄破,如不小心将嗉囊弄破时,就要及时将鸟体拿起,将嗉囊中的食物剥出,勿使食物污染羽毛。
将鸟体翻转,使背部向上,然后把头部和颈部翻向背上,沿皮肤将鸟的背部剥离,露出两肩。继续剥离两翅的肱骨处。
将肱骨上的肌肉去掉,并在肩关节处将肱骨与鸟体分离。继续向背部剥离,直至腰部。
在剥腰部时要背腹面同时进行,当两腿显露时,要将皮肤一直剥至跗跖骨之间的关节处,去掉胫骨上的肌肉,并在胫骨上端关节处剪开,使胫骨与鸟体分离。向尾部剥离时,剥至泄殖孔时要用刀把直肠基部剪断;剥至尾部时要将尾脂与皮肤完全分离,并用剪刀在尾综骨末端剪断。
剪断后内侧皮肤呈“V”字形,注意不要把尾羽的羽轴根剪断,以防止尾羽脱落。这时躯体肌肉与皮肤已完全分离。
随后进行翼部皮肤的剥离,先将肱骨拉出直剥至尺骨。在剥尺骨时,因翼部飞羽轴根牢固的生在尺骨上,要用手指紧贴羽轴根将翼部皮肤与尺骨完全分离,一直剥至腕骨,然后将尺骨桡骨上的肌肉全部清除干净。
在做展翅标本时,就不能用上述方法剥离两翅。因为把尺骨。
6.怎么样把小动物制作成标本
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 目的要求 初步学会采集和制作昆虫标本的方法。
材料用具 捕虫网,毒瓶,诱虫灯,采集箱,采集袋,指形玻璃管,镊子,三角纸包,放大镜,昆虫针(也可以用大头针代替),三级板,展翅板,酒精,福尔马林,蜡,标签,铅笔,记录本。 方法步骤 一 昆虫标本的采集 采集飞翔的昆虫要用捕虫网。
捕捉这类昆虫的时候,把网口迎着飞来的昆虫,猛然一兜,立刻再把网身翻折上来,遮住网口,以免昆虫从网口飞出。然后打开毒瓶盖,把毒瓶伸进网里,对准捕获的昆虫,让昆虫落进瓶里,盖好瓶盖,再把毒瓶从网里拿出来。
采集夜间出来活动的昆虫要用诱虫灯。晚上把诱虫灯放在田间或者野外,就可以采集到蛾类以及其他喜光的昆虫。
采集活动迟缓的昆虫,虽然会飞但是常常停息的昆虫(如某些甲虫),不需要用捕虫网去捕,可以用镊子去捉,捉住以后,放进毒瓶。 毒瓶里积存的昆虫不要过多,免得昆虫互相碰撞,损坏触角、翅、腿等部分。
从毒瓶里拿出来的昆虫,可以暂时保存在三角纸包(可以用废纸做成)里,再把三角纸包放进采集箱中。有些昆虫,触角和腿很容易脱落,不适于放在三角纸包里,那就应该放在指形玻璃管里。
每采集到一种昆虫,都要用肉眼或者放大镜进行初步观察,并且要做记录,把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昆虫的生活习性(如栖息的环境、危害的农作物、危害的状况),尽可能详细地写在记录本上。最好把被害的植物也一同采集来。
将昆虫从毒瓶里取出,分别放在三角纸包或指形玻璃管里的时候,应该系上或装进临时标签(用纸条做成的),标签上注明采集地点、采集日期和采集人姓名。 毒瓶里放的毒物对人体也有剧毒,因此使用毒瓶时要特别小心。
千万不要把手伸进毒瓶里,不要把食物跟毒瓶放在一起。拿过毒瓶以后,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然后再吃东西。
二 昆虫干制标本的制作 昆虫一般都适于制成干制标本。这种标本的制作,要在昆虫采集回来以后,及时进行,免得时间久了,虫体过于干燥,制作起来容易损伤触角和足等部分。
制作过程如下: 1.把采集来的不需要展翅的昆虫放在三级板上,让昆虫的背面向上,将昆虫针垂直地插入昆虫体内。插针的部位一般是在前翅之间的**中央(金龟子一类的昆虫,把针插在右鞘翅的前方)。
昆虫针插入虫体以后,把针倒转过来,插到三级板第一级的小孔中,使虫体背面露出的昆虫针的高度跟三级板第一级的高度相等。这样,每个昆虫标本在昆虫针上的高度就一致了。
2.蝶类、蛾类、蜻蜓等翅膀较大的昆虫,需要先做展翅工作。做法是:把采集来的昆虫放在展翅板的纵缝里,用针把昆虫固定在缝底的软木底板上,把翅展平,使左右四翅对称,用纸条压住翅的基部,用大头针把纸条钉好,把触角和三对足整理好。
等到虫体完全干燥以后,从展翅板上取下来,放在三级板上调整好昆虫在昆虫针上的高度。 3.身体微小的昆虫,不能用昆虫针插入虫体,这就需要先将昆虫用胶水粘在三角纸的尖端,再用昆虫针插入三角纸基部的中央,将三角纸的尖端转向针的左边,然后把昆虫针倒着插进三级板第一级的小孔中,使三角纸上露出的昆虫针的高度,跟三级板第一级的高度相等。
4.将昆虫针插在昆虫上以后,要用镊子整理一下触角、翅和足,使昆虫合乎自然状态。然后再把这些插着昆虫的昆虫针插过标签中央,在标签上已经预先注明了应该填明的事项,如昆虫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采集人姓名。
把这些插着昆虫和标签的昆虫针再插入三级板第二级的小孔中,使标签下方的高度跟三级板第二级的高度相等。这时候,干制昆虫标本就制成了。
应该把这些标本放在通风的地方阴干,完全干燥以后,放入标本匣中保存。匣中需要放入樟脑,以防虫蛀。
如何制作植物标本 一般而言,要制作植物标本,必须包含根、茎、叶三部分,花的部分因为牵涉到开花季节,所以较不容易制作。小型植物可以在一株植物上包含根茎叶三部分【如草本植物、或小型绝类植物】,而大型植物,因植物本体十分高大,所以无法制作同时包含三部位的标本,这时可以选择含叶子的枝条来制作标本,若能同时附上植物本体的照片,及其他部位的特写,那就更好了。
将植物采回来后,要如何制作标本呢?再将植物携回的过程中,须注意植物水分的供给,以免植物枯萎,携带回家后,可以使用旧报纸,每隔数张旧报纸摆放一种植物,一层一层堆叠起来,然后上面再压放重物,如:砖块。请记得,每隔一至二天,要帮它换掉潮湿的报纸,以免植物发霉了。
如果觉得使用旧报纸太麻烦,那麽可以使用不用的大型电话簿【就是电信局每年给的电话簿】,将植物夹在电话簿中,上面记得放上重物,每隔二天记得帮植物换一下他在电话簿中的位置,这样也可以制作出完美的植物标本。做好的植物标本,记得找一张图画纸或书面纸,将植物固定在上面,如果知道植物名称,请记得写上去喔,以免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