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写好褚体
张怀瑾评诸书如美人婵娟,似不任于罗绮,铅华绰约甚有余态。
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
其书处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
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
我学褚书六年有余,感悟较深,也深受影响,现在回过头来,重温褚书,我颇感亲切,下面就谈谈我学褚书的体会。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是唐楷中最具个性、最有法度、最富美感而远离庸俗的书家。
这也是我喜欢他的作品的重要原因,合乎我的性格。史上对他的书法评价最多的是“婉媚柔丽”。
为什么他的字会写的“婉媚柔丽”呢,我认为和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一是当时社会稳定,人民富庶,整个社会反映出一种富贵气息。整个社会审美如此;他自己位列要地,见识高,历史选择了他。
二他的字从隶书中来,吸取二王行书,线条刚劲而取法比较倾向柔美。把中国书法的刚与柔演绎得淋漓尽致! 褚遂良少秉家学,博涉文史,工于书法,幼从史陵学书,稍长即受到其父友虞世南、欧阳询二位大家的影响。
遂良少年志学、博涉多体,以北朝墓志笔法结体相近。同年所书《孟法师碑》亦多魏书用笔,酷似欧阳洵。
由于唐太宗倡导王字,褚遂良亦深悟二王行法,以虚运实、化实入虚,形成了既饶骨力、又丰神韵,瘦润华逸、清静刚毅的风格。 褚楷作品很多,艺术特点不尽相同。
选择自已喜爱的、符合个人书写性情的碑帖来,必然要在众多的褚楷碑帖中进行认真的选读。初学者应当选择相对平正、字数较多的碑帖,如:《雁塔圣教序》。
有一定书法基础者,可以选择《大字阴符经》或《倪宽赞》墨迹本来学习。至于《孟法师碑》因为取法多家,结字和用笔上的变化较大,是褚楷风格尚未成熟时期的作品,但却充分地展现了褚遂良极强的整合应变能力。
我认为他的帖最好的是“雁塔圣教序”记帖,原因是他写皇上、黄子文章,认真;二是写的时候是他水平成熟的时候;三是由于刻工水平高,表现他笔意真实。是他五十八岁之作,王虚舟评曰:“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如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
要写好褚体字,我认为毛笔必须键,有弹性,纸必须有点吸墨,写的过程中不迟疑,只有快,才能体味他笔划间的连贯。体味落轻收重,左轻右重,左小右大等规律。
还有,他的长横,长竖线条总是弧行的,内含弹劲。最有意思的是他的长竖许多竟没有收笔,直接出去了。
还要融会贯通。先把褚遂良楷书各帖的主要结构、笔法集中展现,另把与之相近的名碑法帖的学习成果相结合,再加上自已的性情,保持褚楷特点要占到60%,个性或借用别帖的占40%,就是非常好的贯通了。
当然需要作者博学多思,需要取精去粗、去伪存真,需要综合艺术素养的支持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褚的楷书,开一代先河,但他的字里面还存在有瑕次的地方,有些笔划还有值得推敲的空间。
但这些并不能影响他光辉灿烂的楷书地位。总之,学习褚楷并不难,只要认真训练,不激不厉,不急不躁,把正确的训练方法落实到行动上,就一定会成功。
2.褚体的行书或字怎么写
褚体的字,看起来飘逸俊秀,锋芒毕露。
但我们要清楚:颜真卿就是所学的褚遂良。
一观颜体,我们似乎就见一个铁骨铮铮的汉子伫立与天地之间,刚劲有力。
这与颜真卿就是将军的身份有关,但更与褚遂良的字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褚遂良的字,看起来纤细无力,软绵之极。当细看,你你是做到他的纤细而又连绵不断。
他的笔法是如钢丝扭结,缠绕一起。一个横画,常见两头粗,中间细,且是很有过渡的细,其中就在于他提笔之时,更有扭转笔锋之意。
所以笔画看起来简单,却实则复杂很多,如果练他的字,尽量锋芒内含,只求其笔法之意。
3.小字的繁体字怎么写
小字的繁体字是它本身。
小拼音:xiǎo
释义: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
3、时间短:小坐。小住。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小队[xiǎo duì]
队伍编制的基层单位,隶属于中队。
2、小心[xiǎo xīn]
注意;留神。
3、小说[xiǎo shuō]
文学类型的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4、小看[xiǎo kàn]
轻视。
5、小组[xiǎo zǔ]
为工作、学习上的方便而组成的小集体。
4.现在写褚体比较好的有哪几位大家
这几个问题逐个回答您:
本人不才,也是一位书法爱好者,也是从小学开始学习书法,至今也有十五六年了,在您这看来我还算是个小年轻。
从小练字过程中,身边的同龄人有从颜体入门的,也有从欧体、柳体、褚体入门的,选择什么入门,理由大多两种,一是因为家中有人对书法有些了解、或者是对什么字体有偏爱,故选择该字体;二是因为书法老师自己擅长于何种字体,毕竟术业有专攻,自己拿手的东西肯定更有心得。
什么体入门其实出入不大,既然都是楷书,那就有殊途同归的部分,至于颜体雍容欧体清秀云云,全凭个人所好,楷书之所以作为入门首选,也是因为他的间架结构最严谨,而且写起来端庄稳重,很适合作为打基础所用
现在褚体写得好的名家我是不晓得,甚至于楷书行书隶书的名家,我也基本没有耳闻,现在这种职称说明一切的时代,名家是否真的有水平还需要具体两说,总之好看的字自然会被人认可,而被人认可、且流芳百世的也就是原贴了,建议直接从临摹原贴开始入手。
书法网络课,个人觉得没什么意义,因为写字不是看着视频自己跟着练这么简单的一门技巧,需要有很多时间用来练习,而且也需要在某些关键的节点得到一些过来人的帮助,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没有我遇到的那些老师们的指导,可能我还要走无数的弯路。如果题主所在的地方有什么少年科艺宫啊或者什么书法学习班,还是建议您去报名实体课程。
还有就是,孩子的兴趣也很重要,假如能坚持下去一定会对您的孩子很有好处的。
5.褚字怎么写好看
(褚)字可使用行书或者草书。
(行书)给人自由活泼的感觉。
(草书)给人放荡不羁的感觉。
(褚)蔡云汉简体行书写法和中国龙新草体写法:
6.褚遂良的字体是什么体
褚遂良的字体是“褚体”。
褚遂良(596年—658年或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
扩展资料:
褚遂良的书法艺术:
褚遂良研习多种字体并综合运用,史称他的书法初学欧阳询、史陵,然后学习舅父虞世南,终法为“二王”(王羲之和王献之)且融会贯通汉隶,自创一体,所以被称为“初唐四大楷书家”之一。
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
“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褚遂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