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约书亚记24章19
书 24:19 约书亚对百姓说:「你们不能事奉耶和华;因为他是圣洁的 神,是忌邪的 神,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罪恶。
书 24:20 你们若离弃耶和华去事奉外邦神,耶和华在降福之后,必转而降祸与你们,把你们灭绝。」
书 24:21 百姓回答约书亚说:「不然,我们定要事奉耶和华。」
书 24:22 约书亚对百姓说:「你们选定耶和华,要事奉他,你们自己作见证吧!」他们说:「我们愿意作见证。」
书 24:23 约书亚说:「你们现在要除掉你们中间的外邦神,专心归向耶和华─以色列的 神。」
书 24:24 百姓回答约书亚说:「我们必事奉耶和华─我们的 神,听从他的话。」
书 24:25 当日,约书亚就与百姓立约,在示剑为他们立定律例典章。
书 24:26 约书亚将这些话都写在 神的律法书上,又将一块大石头立在橡树下耶和华的圣所旁边。
书 24:27 约书亚对百姓说:「看哪,这石头可以向我们作见证;因为是听见了耶和华所吩咐我们的一切话,倘或你们背弃你们的 神,这石头就可以向你们作见证〔倘或…见证:或译所以要向你们作见证,免得你们背弃耶和华─你们的 神〕。」
书 24:28 于是约书亚打发百姓各归自己的地业去了。
*************************
当以色列百姓表态说要服侍耶和华神的时候,约书亚进一步督促他们要极其谨慎作出正确的选择,并重申了神的圣洁、和悖逆神的可怕后果。以色列百姓再次确认他们的信仰后,约书亚让百姓为自己的选择作见证,百姓表示愿意为此作见证。于是,约书亚吩咐百姓照着他们自己的选择,除掉偶像,专心侍奉耶和华神。
25~28节,约书亚三次问百姓、百姓三次都回复“愿意”。与神立约是极其重要的事,当慎之又慎。于是,约书亚率领百姓在示剑举办了立约大典。当我们接受主的救恩之后,也应借着受洗,当众归入他的名下。“立定律例典章”,信仰绝非口上的应承,更是生活中行为的实际。耶稣说:人若爱他,就必遵守他的道。
**************************
约书亚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他在引导以色列民与神立约的事情上,表现得非常睿智,因势利导,不着痕迹,浑然天成。他没有强逼大家听他的话,而是让大家选择,慎重而乐意,真正的发自内心,而不是走形式,走过场。
在大家明确表态之后,他又及时形成书面文件,并固化下来,加深大家的印象,强化大家的记忆,这样就让大家的信心和决心得到巩固,为以后的遵守和传承打下扎实的基础。
立好约,明确游戏规则,就要让这些人散去,否则他们可能商量之后,又议出一些新的东西,节外生枝,所以要及时遣散,让他们各归地业,安分守己个日子去,别搞事。
2.约书亚记13章:24~33节灵修
约书亚记 13章 24~33节
24-28 迦得支派所得之地在河东山谷。
26 [拉磨米斯巴] : 在希实本以北十六公里(约十英里)。
[比多宁] : 在拉抹米斯巴北面。
[底璧] : 与10:38 之底璧不同。
27 [伯亚兰] : 在约旦河口东北十三公里(约八英里)。
[伯宁拉] : 在耶利哥以东约廿四公里(约十五英里)。
[疏割] : 在雅博河以北三公里(二英里)。
[撒分] : 在北部。
29-31 玛拿西半支派所得之地包括巴珊和基列北部一带。
32-33 结语。
来源:串珠版圣经注释。
3.圣经约书亚记讲了什么概括
书1:7 只要刚强,大大壮胆,谨守遵行我仆人摩西所吩咐你的一切律法,不可偏离左右,使你无论往哪里去,都可以顺利。
书1:8a 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
书23:14a 我现在要走世人必走的路。你们是一心一意地知道,耶和华你们神所应许赐福与你们的话没有一句落空,都应验在你们身上了。
书23:15 耶和华你们神所应许的一切福气怎样临到你们身上,耶和华也必照样使各样祸患临到你们身上,直到把你们从耶和华你们神所赐的这美地上除灭。
书23:16 你们若违背耶和华你们神吩咐你们所守的约,去事奉别神,叩拜他,耶和华的怒气必向你们发作,使你们在他所赐的美地上速速灭亡。
4.民数记23章查经资料主要是讲什么
民数记23章查经资料主要讲了三次预言:
1~12节,神改变巴兰第一次咒诅为祝福;
13~26节,神改变巴兰第二次咒诅为祝福;
27~30节,巴勒要求巴兰第三次咒诅以色列。
扩展资料:
1、民数记内容简介:
民数记重点讲数点百姓。有两次重要的数点:第一次是在民数记第一章;第二次是在民数记第二十六章。第一次是在西乃山下,神在这里颁布律法,神把十诫、要求告诉他们,然后神就数算他们;第二次是在约旦河对岸准备进迦南之前,在摩押平原那里,神第二次数点他们。
本书是继出埃及记和利未记之后记载以色列人在旷野四十年的漂泊。以色列人在正月十五日离开埃及(民三十三 3:参出十二 2、5),并在三月一日(新月)到达西乃旷野(出九1)。到第三日,神在山上启示自己(16节),会幕继而在第二年正月初一竖立起来(四十17)。加入这书的明显目的,是填补西乃启示与在摩押准备进入应许之地之间的空隙。
然而,若细加研究,民数记的写作目的不止于此。由西乃经亚克巴湾到加低斯巴尼亚,只需要十一日(申一2)。直接的路线还可省去几天,而取道以东及摩押则只需多走一两个星期。民数记清楚指出三十八年的旅程,是缺乏信心而有的惩罚,那一代不信的以色列人,全部不能进入应许之地(参申一35、36)。本书很容易便可分成三个主要部份,每部份由以色列人的旅程划分,另外在全书的结尾则附记一些杂项。
2、书卷影响:
创世记描述神创造人类,拣选和赐应许给以色列人的列祖,并把雅各一家带到埃及繁殖增多。出埃及记描述神怎样藉摩西,领以色列民离开埃及为奴之地,在西乃山上与他们立约,颁布律法。利末记详细记载神启示的律法礼仪,预备他们成为祭司的国度。民数记接续下去,描述神怎样把他们组织起来,踏上旷野的旅程,在屡次反叛中管教他们,最后把他们领到应许地的边界。
本书的体裁多元化,把律法、宗教礼仪、历史、诗词和预言混为一体。内容的发展部分按时间次序,其他部分则按逻辑次序,表面看来似乎杂乱无章,但实际上内容高潮迭起,一气呵成。律法的记载在本书占了不少篇幅,但与利未记和申命记不同,本书提到的律法是在历史事件中颁下的,作用有如耶稣的比喻,藉日常生活的实例显出属灵的真理,在此充分显出律法的贴切和实用。
本书包含丰富的神学和预表,所以新约(例如哥林多前书和希伯来书)的作者喜爱引用它的内容。例如本书充分彰显神慈爱和公义的属性: 是立约施慈爱的神,藉云柱火柱带领选民的旅程,从天降吗哪和鹌鹑供应他们的需要,又为他们打败敌人。
另一方面,是公义的神,在百姓埋怨 ,因探子的报告失却信心时,严厉地惩罚他们,使反叛的一代在旷野四十年飘流中死去。领袖不顺服神,所得的待遇也是一样,可拉党被地活埋,米利暗、亚伦和摩西都相继死去。在律法的光照下,人的罪性显露无遗。本书也充满预表,例如大祭司预表基督,围绕帐幕居住的百姓预表新约的教会,旷野的经历预表基督徒在世上的生活等。
5.1,何为默想
如果说读经是吃进灵粮的话,那么默想就是消化。只有消化了,经文才能成为属灵生命的一部分,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在教会能经常听到有关读经、祷告的教导,但是很少提到默想、思想神的话。由于缺乏默想,可能从熟知的经文中也得不到真正的生命感悟、属灵经历和切实帮助。
以撒有过傍晚在田间默想的经历(创世记24:63),大卫说他“默想的时候,火就烧起……”(诗篇39:3)有理由相信,被陷害下在埃及监牢里的约瑟、在米甸旷野牧羊四十年的摩西,在基立溪边隐藏的以利亚,在阿拉伯三年期间的保罗都有过美好而深入的默想经历。在这些相对沉静、隐藏的人生阶段之后,他们无一例外担当了划时代的伟大使命,谱写了神奇的事工篇章,可谓波澜壮阔。约瑟后来升为埃及宰相,在大饥荒中拯救了整个家族、延续了希伯来这个神奇的民族。摩西八十岁在何烈山受命,将被奴役四百多年的以色列人带出埃及,浩浩荡荡几乎是百万大军过红海、飘荡旷野。以利亚在民族空前的属灵黑暗中,在迦密山顶单枪匹马一举击溃450个巴力先知,震惊全国。一代使徒保罗的三次外出旅行布道,奠定了初期整个基督教会分布的版图,而他的教导文字也占了全部《新约》的半壁江山。
当我们以固有的思维模式演绎历史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狂妄和自大。一切都是上帝的作为,他需要合用的器皿。这些先知、使徒沉静隐藏的人生阶段是无所事事、消极遁世吗?不,必然是与神有更亲密的交通,借着环境的磨砺,属灵生命被神大大膏抹。这么看来,倒是默默无闻时期的生命经历帮助了他们未来的事工。
“犹大家所逃脱余剩的,仍要往下扎根,向上结果。”(列王纪下19:30)今天属神的儿女如何向下扎根?岂不是要回到神那里,读经、祷告和默想并真正的经历神吗?喜欢抛头露面过于默然一个人亲近神的基督徒,生命必然浅薄;从不默想也不喜欢默想的基督徒,其属灵生命必然贫瘠。神通过以赛亚先知的口说:“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以赛亚书30:15)默想的时候,是真正平静安稳的时候,也是信心的真实彰显。
什么是默想?就是对《圣经》主动的思考、揣摩、默念、咀嚼、体会,是比读经观察时更深入更细致的用心,是“如鹿切慕溪水”般的属灵渴求。《诗篇》119首多处提到思想、默想:“我要默想你的训词”(15节),“你仆人却思想你的律例”(23节),“我何等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地思想”(97节),“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思想你的话语。”(148节)
默想会带来祝福:“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诗篇1:2)默想神的话是祝福的开始:“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这书上所写的一切话。如此,你的道路就可以亨通,凡事顺利。”(约书亚记1:8)当抱怨神不赐福的时候,更该反躬自省的是我们如何对待神?怎样对待神的话语?
在新约中,保罗给提摩太的信中说:“我所说的话你要思想……”。(提摩太后书2:7)对基督徒来说,在嘈杂的属世环境中,每天抽出一些时间阅读、祷告、记诵并默想神的话,是理所当然的灵性生活。在奔走天路的行囊中,是灵性而不是任何其它装备,才会保证我们到达那天国的终点。
默想的时候,还是真正揭穿假我的时候。我们太喜欢在人群中伪装自己,明明很软弱却非要装作刚强;其实痛苦,却装作快乐;心里嫉恨嫉妒嘴上却问寒问暖;遇到困难问题却掩藏起来。安静的时候,神话语所发出的亮光才会照到我们生命的死角,刺透心底,看到自己生命的本相。由于文化习俗的影响,我们中国人习惯生活在生命之外,被一大堆标签、道具、戏服包围而不自知。
我们通过默想探视我们的内心,看到生命现状的实际,除非看到问题,否则就不会主动解决问题。神永远看人的心腹:“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神,诚心乐意地侍奉他;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历代志上28:9)既然神都看重内心,基督徒有什么理由忽视自己的心呢?不认识自己,就去安静默想吧!基督徒最可悲的属灵实际是:不是我们让神失望,就是神让我们失望。难道神的恩典、能力、祝福真那么吝啬吗?神的慈爱不是永远长存吗?
这该是一个不错的默想主题,愿弟兄姐妹从默想中得福。
6.约书亚记一章到九节解经资料大全
约书亚记一章一到九节逐节详解: 【书一1】「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了以后,耶和华晓谕摩西的帮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 〔吕振中译〕「永恒主的仆人摩西死了以后,永恒主告诉摩西的助手嫩的儿子约书亚说:」 〔暂编注解〕摩西约在主前1405年逝世。
摩西逝世前,遵照神的吩咐,将领导权移交给了他忠心的助手约书亚(申三十一1~8)。关于约书亚的生平,看书前<参考资料>。
本章记有以色列年轻一代在他率领下渡河进入迦南前的三段重要讲话:1,神给约书亚的晓谕,再三勉励他“当刚强壮胆”。约书亚虽已八十多岁,身经百战,但初承伟大领袖摩西肩负的大任,面对强敌,难免胆怯。
耶和华嘱咐他不要惊惶,因神与他同在,又反复叮咛务须遵守神藉摩西所传律法,以确保顺利亨通(1~9节)。2,约书亚下令全民准备渡约但河进入神赐以色列人为业之地迦南,并对流便、迦得和玛拿西两个半留在河东地的支派讲话,要他们的勇士依诺与其余支派一同渡河击敌(10~15节;参申三12~20)。
3,全民回答他的讲话,全心全力拥护他(16~18节)。 以色列的第一位领袖摩西去世了,新一代成长了,他们要……约书亚记始于以色列人在应许之地的边缘,就是在约旦河东安营之时。
那时,摩西刚辞世不久,他们为他哀哭的日子也满了(参申34:7-8)。在三十九年以前(就是从前在西奈山用一年时间,领受了神的律法以后),他们本来有机会进入应许之地,却因为不信神能使他们得胜,所以神不让他们进入,要以色列人在旷野飘流,直到这悖逆的一代全都死去。
他们在旷野飘流时,接受并遵行神的律法,并且教导下一代的人谨守,好叫他们能进入应许之地(也称为迦南地)。年轻的一代长大以后,领袖叫他们牢牢记住,对神信而顺服就必得胜,不然就会自取其祸。
在老一代的人死尽,新一代的人长大成人时,他们就整装待发,要去占领渴望已久的应许之地。 耶和华的仆人摩西死了以后。
参民7:1。原文第一个词暗示《约书亚记》是《申命记》的继续,同时也说明约书亚是《申命记》最后一章的作者。
他从本节起接着记录他自己的经历。时间一定是为摩西举哀的三十天以后(申34:8)。
仆人。该词往往指完全顺服主人的人。
在本节指完全顺从神和他吩咐的人。 神的计划从来不依靠一个人。
摩西死后,神已预备了约书亚。摩西最有资格站在法老面前。
约书亚所面对的,则是迦南人。神拣选人考虑到四个因素:一,他的性格。
约书亚是一位军事天才,勇敢又坚定(民14:6-9),赋有强大的个人影响力(书24:31)。二,他受过训练,担任领袖已有四十年(出17:9,10;民13:2,3,8)。
训练和经验是很重要的。三,他的威望。
他和迦勒曾力排众议,主持正义。四,所要完成的任务。
驱逐迦南人需要战士。人选和任务必须相称。
帮手。不单指宗教方面。
它是出于自愿的帮助,与“仆人”不同。仆人是被迫的。
1:1-5 约书亚作领袖不是无缘无故的,也不是照人的意思──约书亚接替摩西,作以色列人的领袖。他有甚么才华可以领导以色列全族呢?(1)是神所指派的(参民27:18-23)。
(2)他曾目睹神给埃及降十灾,释放百姓脱离为奴之地,而他更是仅存的两个见证人之一。(3)他作摩西的助手达四十年。
(4)在窥探迦南地的十二探子之中,只有他与迦勒深信神必能叫他们占领那地。【书一2】「“我的仆人摩西死了。
现在你要起来,和众百姓过这约旦河,往我所要赐给以色列人的地去。」 〔吕振中译〕「『我的仆人摩西死了;现在你要起来,你和众民都起来,过这约但河,到我所赐给他们、以色列人的地去。
」 〔暂编注解〕约但河为迦南地东疆的屏障,春季洪泛期内,河面阔至一公里,水流湍急;但平时,耶利哥城附近河面不过四、五十公尺。以色列人过约但河时值“收割的日子”,为阳历四、五月间,河水泛滥时期。
神命河水分开,使以民可以过河登上对岸干地。一千数百年后,耶稣也在此河中受洗。
“摩西”因不信——击打盘石出水,(参看民二○12),不能进入巴勒斯坦地。“约但河”水涨的时候(书三15),会很难渡过;其宽度由二百码(183米)至一英里(1.6公里)不等。
“现在你要起来”,──如果神向你这样说,你会……约书亚曾协助摩西多年,所以他已准备就绪,来担当民族领袖的大任。领袖的更易,在许多机构中乃是常事。
新旧交替之际,要想建立新领导层,就必须平稳过渡。新领袖必须受到训练,才会有卓越的政绩。
如果你现在居于领导地位,请你开始准备物色接班人。这样,当你离开或升职的时候,他就会有迹可循,不至于政因人废。
如果你立志将来作领导人,现在就要向别人学习借镜,一旦准备妥当,机会来临,便可以接班挑大梁了。 约旦(Yarden)。
来自动词yarad (下去)。约旦河水流湍急,源于2,814米高的黑门山,以每英里60英尺的速率倾泻到低于海平面209米的加利利海。
当它流出加利利海时,下降的速率就低多了,大约每英里10英尺。每年春天,当黑门山的积雪融化的时候,约旦河河水总是涨过两岸,汹涌澎湃地冲到低于海平面400米的死海。
这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水。所以“约旦河”是“下去”的意思。
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约书亚记23章默想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