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据报道,在所有因足部疾患而就诊的患者中,有15%为跟痛症,而其中73%由跟骨骨刺引起。跟骨骨刺是跟骨结节处向前延伸的骨赘。其尖端埋于跖筋膜和趾短屈肌腱起点内,引起跟骨骨刺的原因多为跟垫组织退变后,跟底承受的压力直接传导到跟骨,刺激局部韧带、筋膜、骨膜,致充血、水肿、成骨及骨化;也可因跖筋膜及趾短屈肌的附着部牵拉、刺激所致;亦可见于类风湿关节炎。总之,跟骨骨刺是其附着组织炎性刺激后的最终结果。
一般无症状,如有临床表现,只有在其附着组织炎症期才出现局部疼痛、压痛、负重痛、跛行等。
2.跟骨骨刺是怎么回事
跟骨骨刺以中老年人多见,由于跟骨骨刺对局部软组织产生压迫而出现疼痛,所以在走路时疼痛明显,休息时疼痛减轻。跟骨骨刺常发生在两足,但大小不一定相同,所以疼痛轻重各异。另外,疼痛还与骨刺的方向有关。如果骨刺的方向与足底平行,可能没有疼痛;如斜向下方,则常有疼痛,一般触压两足跟中央偏内侧有疼痛,你丈夫两侧脚后跟疼痛程度不一样,可能与骨刺的大小和方向不一样有关。
建议去医院诊治,X光拍片可以显示骨刺的大小与方向,很易确诊。治疗方面一般采用药物局部封闭、按摩推拿、中药浸足等,都有一定的疗效。
3.跟骨骨刺怎么刺
你好!骨刺,又称骨赘,就是骨质增生,是骨骼的一种退行性变化;系关节软骨退变引起新生骨增生的慢性骨关节病。
好发于中老年人,骨刺多发于负重关节部位,如椎体、四肢关节、跟骨等负重关节。 原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正常软骨是由软骨细胞及基质构成,而基质由蛋白多糖构成的硫酸软骨素和包埋其中的胶原纤维组成。
软骨中硫酸软骨素含量随着年龄增长而减少,致使胶原微纤维分解,软骨产生老年性退变。 继发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如外伤、劳损、先天性关节畸形、局部骨组织缺血、内分泌失调和神经性障碍等引起。
多见于青壮年、单关节受累、某些负重操作受外伤等人。退变软骨不光滑、变薄、脆弱、虫蚀状缺损、最终完全消失、露出骨端,由于修复,骨端硬化,关节边缘形成骨赘、关节面粗糙不平,进而因局部血管增多而产生骨质疏松,关节韧带附着部位可增生、钙化和骨化。
骨刺的临床表现与骨刺形成的部位有关。颈椎的骨刺,可压迫颈丛神经,引起颈、肩、上肢麻木、无力、疼痛,有时疼痛较剧烈,似刀割、电刺并向上肢远端及头枕部放射;腰椎的骨刺有压迫坐骨神经的可能,在弯腰、咳嗽、打喷嚏时可引起腰部、臀部沿大腿后侧向下肢放射的剧烈疼痛,跟骨骨刺则出现足跟疼痛,在双足着地负重时疼痛加重。
祖国医学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虚亏便会筋骨痿软,出现腰膝酸软,四肢无力。 目前西医治疗骨质增生骨刺病症,多选择手术治疗,此类病症的高复发性使手术疗法具有相当局限性;而且患者的治疗痛苦突出。
手术费用也是相当高,颈腰椎手术更难风险极高。在医学界,许多医学工作者甚至认为骨质增生是人体衰老的特征,认为不是独立的疾病,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代偿反应。
由此认为这种退化是不可逆转的,无法达到根治也没有必要强求根治。------可以采用中医外用的药水外涂渗透治疗,有什么不清楚的 可以加我咨询。
4.跟骨骨刺的临床表现
虽然此时骨刺很小,甚至X线检查也不能发现。随着骨刺增大,疼痛常消失,这或许与足的适应性变化有关。因此X线上可见典型的骨刺可以没有症状。反过来,当经过一段无症状期以后,或由于局部外伤(如运动员损伤-参见第62节)。
筋膜炎,见到此变化应考虑血清阴性或HLA-B27关节病(如:强直性脊柱炎,赖特尔综合征)的可能。这一点可与局部原因所致的足跟痛相区别。
5.跟骨骨刺的临床诊断
患者俯卧,踝关节前垫一枕头,足跟朝上,将足放稳,常规消毒铺巾,在压痛点最明显处亦即骨刺的尖部进针刀,刀口线和纵轴平行,针体和足跟底的后平面呈60度角,按小针刀进针四步规程:定点、定向、加压分离、刺入,深度达骨刺尖部,作横行切开剥离,三四下即可出针。然后以确炎舒松A2.5ml、利多卡因2.5ml、生理盐水5ml混匀,在原针孔处封闭约2ml左右。切开剥离的位置一定要在骨刺尖部,并将尖锐的顶部削平,但不必将骨刺过多削掉,一般1次即痊愈,如未治愈,有余痛,5天后再作1次,最多不超过3次。
中医中药:中药内服中药和外敷膏药,内服的中药是胶囊,由多味中药组方,主要功能是调节人体骨骼功能代谢,恢复正常骨骼功能。外用的膏药亦多味中药组方,精选中药中的足跟痛安康/膏,主要功能是拔出阻碍骨代谢的血栓,贴在患病部位,药效直达。具体的比量需要了解病情才可以下方。采用此法治疗,一般4--15天会见效,四个月左右可以彻底治愈。
针灸:近部选穴,选用压痛点、昆仑、太溪、仆参、水泉、然谷为主,毫针针刺,中等刺激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主要是通过手法和穴位的作用,以加强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下肢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从而提高了对因骨刺刺激而形成的炎性产物的吸收能力。同时改善了患部的营养状况,加快了受损组织的修复,由于在手法的作用力下,也逐渐提高了患部软组织对骨刺的适应力。
偏方:肉桂米粥
组成:肉桂20克,粳米50克。
用法:肉桂洗净,粳米淘清,置锅中,加清水1 000毫升,急火煮开5分钟,改文火煮30分钟,分次服用。
功效:温中助阳,散寒止痛。
主治:跟痛症中后期,属肾阳虚型,足跟疼痛伴四肢不温者
附注:肉桂温中助阳,散寒止痛
6.跟骨骨刺怎么办
骨质增生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治疗方法得当,就能消除或缓解症状,像牵引、理疗等治不了本,这样的病症是一种顽疾,打激素药也许当时效果很明显,但是对身体的危害很大,而且有一定的依赖性,如果内服药物,那么药物一般通过肠胃吸收、消化、分解,最后通过血液循环,整个过程需要通过层层屏障才能到达病灶部位,然药效已所剩无几,因此效果极为缓慢且低效,且临床应用这些方法只能缓解疼痛症状,功能康复是无法逆转的,骨质修复更是无从谈起。
而且口服药对肝、肾、胃肠损伤极大。 西医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在吃药没有效果的情况下无非就是开刀手术,但是开刀只是把你表面的骨刺切除,过段时间还是会长的,骨科疾病医院现在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我建议主要采取软坚通络的中草药物外敷治疗,软化钙化的增生部分,使其软化分解,便于吸收排泄。
同时还有消肿消炎的药物,使患部消除水肿和炎症,缓解局部不适。并且以活血化瘀散寒祛湿的药物改善新陈代谢,分解软化的增生物质,通过药物的强力渗透作用而发挥疗效,作用持久、简单易行、无副作用等方面的优势,是治疗骨质增生的首选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