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情况怎么写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2000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6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
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2.贫困生家庭情况怎么写
贫困生申请书
我毕业于XX中学,家现住在XX市XX区,家里有三口人, {我的母亲长期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同时还要照顾因患有精神分裂症而生活无法自理的父亲}(写自己家里的困难情况),家里的生活没有保障,只能靠政府救济。十几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小时候,母亲为了让我能上学,日夜劳碌奔波,但是她那些辛苦赚来血汗钱抛去生活开支根本不够我的学费,只能向亲戚借。那时候真的太困难了,每天除了学习以外,我就会帮家里作家务,分担责任.为了也能够帮家里省钱,每天放学后我都要收集班里一天下来扔掉的汽水瓶和一拉罐补贴家用.由于当时无钱医治父亲的病,家里的学习环境很差,但是我也养成了在困境中学习和生活的意志.上了初中后,家里一直没有什么起色,而且母亲由于奔波劳碌病情加重,还好有老师的帮助,我们才度过了这一段实为艰苦的时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家里因为房屋的开销借了一笔债,日常开支,除去还债、所剩也就无几了。所以学费一直困扰着我们。终于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XX学校,这是一所专为品学兼优的贫苦孩子开的学校,学校在学费方面的资助帮了家里很多.在这所学校,大家都是因为上不起学而来的,从中我学到了人穷志不穷的道理.大家在一起,除了互相帮助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学校得各种助学活动,自己挣得自己的一些生活补贴.高考已毕,几年的苦读终于换来了XX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是一所一本的重点大学, 大家都在庆祝我,但是我也知道,由于学校在外地,我无法照顾家中两位病重的父母,尤其是母亲,为了我的费用,他又要劳碌,又要照顾病情进一步恶化的父亲,这让我很担忧,为了完成我的学业,圆我的大学梦,我很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我会努力拼搏,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感谢你们!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
X年X月X日
3.家庭对学生的教育情况怎么写
一、问题的提出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教育不仅是学校、教师的责任,更是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只有学校与家庭、教师与父母相互合作,才能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本着这样的初衷,我们对全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增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教育的意识,形成育人整体合力,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调查方法 1、调查时间: 2、调查对象:全校学生家长(家长到会率98%)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采取以班级为单位集中问卷,共发出问卷1000份,收到有效卷987份,无废卷。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家庭状况: 1、家长文化程度:父母中有一人为本科学历的占16.7%,大专学历占34.6%,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48.7%。 2、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条件以中等收入(即父母平均月收入为1000——2000元)为主,贫富两极也占一定比例,人均月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占19.1%,在3000元以上的占34.3% (二)家庭教育现状: 1、家庭教育投入情况: (1)经济投入:家庭订阅杂志、报纸一份以上占61.1%;每月给子女购买课外书3本以上占32.6%。
(2)时间投入:每月经常陪子女去新华书店的(不少于2次)的占38.9%;每周平均有一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孩子一起交流学习占37.5%说明家长对孩子教育比较重视,但经济的投入明显高于与孩子共处的时间投入。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还是不够,实质性付出太少。
2、家庭教育方法: (1)家庭教育的理念:72.1%的家长认为对子女严厉,要求严格,孩子听话;71.4%的家长认为谁对孩子溺爱,孩子就不听谁的话。 (2)教育子女的途径:以生活经验、随时随地教育为主的站96.8%,3.2%的家长从书、报、电视中获取教育方法。
(3)督促子女看课外书的方法:鼓励的占28.1%,采用物质奖励的占42.7%,引导的占13.4%,进行陪读的占16.8%。 (4)在家进行英语、家庭辅导的占82.7%,在家进行钢琴、电子琴辅导的占15.3%。
由母亲承担的占68%,由父母一起承担的为24%,父亲单独承担的占3.6%,祖父母承担的占4.4%。 (5)让孩子在家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如扫地、擦桌子、整理东西)占58%。
(6)93.6%的家长不给孩子零花钱。 说明家长对孩子进行素质培养的观念、方法日渐成熟,普遍认识到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育方法上以鼓励为主,方法越来越多。但仍表现出对孩子智力学习重视的倾向。
3、特长培养情况: 63.2%的家长让孩子参加青少年活动活动中心的乐器、书法、英语、绘画辅导班。 说明家长对培养孩子的兴趣专长较为重视,兴趣的选择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家长对孩子特长培养的投入较多。
4、家校联系情况: 100%的家长希望每学期与老师沟通1次以上,联系方式一发短信、打电话、利用网络、写便条、上门家访为主。 说明家长对子女学习的关心程度较高,对家校合力的重要性认识到位;同时也反映出家长把教育寄希望于老师、学校的心理。
四、措施与对策 1、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家长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在家庭教育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建议通过家长学校等途径,不断接受新知识,接纳新的教育观念,提高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 2、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建议家长多学一些管理孩子的方法,对孩子要尊重,但不是听之任之;要管教,但不是独断专横。对孩子管理要把握好一个度。
细心观摩孩子,发现有异常要及时想办法给以处理。 3、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是子女教育中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思想、行为、道德爱好、习惯对孩子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建议家长改变一些不良习惯,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多与学校保持联系,从而更好地督促孩子的学习。自身也适当地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创造家庭学习的良好氛围。
4、加强家校联系。家庭教育的特殊功能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不能代替的。
但学校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优势。学校应加大同家长的联系和沟通,给家长教育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形成校——家教育阵地,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完善的教育环境。
4.学生家庭情况及在家表现怎么填
学生在家行为习惯表现
一直以来,孩子在家表现良好。
生活方面,能够孝敬父母,不与父母顶嘴吵架。尊老爱幼,有良好的品德,非常有爱心。自立的能力较强,基本上能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吃苦耐劳,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处于叛逆期,但还是能够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关心父母。
学习方面,可以自觉学习,不需要父母的督促,能够独立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够正确地使用电脑,不沉迷于网络游戏,能够按照一个初三毕业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德育方面,身体素质较好,能够参加各项体育锻炼,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与人交往热情大方,讲究分寸。待人很有礼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注意环保。有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体来说,孩子的行为习惯还是比较优秀的。
5.学生家庭基本情况 怎么填
不知道你填的这个主要用于什么目的,从网上帮你找了一篇范文,你根据自己的情况修改借用吧。
尊敬的领导:
你们好!
我是xx学校xxxx院系xx班的xx同学,我来自xxx市xx县xx镇xxx村。那里交通阻塞,经济落后。我现在十分需要领导、学校、国家帮助我,帮我和我的家庭度过难关,让我能有幸和其他的同学一起顺利完成学业。
我家有四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和我.我的爸爸妈妈都是农民靠种田为生,基本没有经济来源。爸爸已年过50体力渐衰,偶尔重病;妈妈已生病卧床
14年,每天都要打针吃药,每过一段时间要做一次手术,每年需要大笔治疗费用,14年来为了供我上学,妈妈一直没去医院好好治疗过,去年她已病入膏肓到医
院看时医生说需要做手术,妈妈为了省点钱一直拖到今年五月份才做了手术;弟弟今年17岁,去年正上初三但因支付不起学费而辍学在家。现在我家已经负债累累
了,已经像信用社借款2万元,其他借款3万元。
2007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带着全家人的梦想,我终于考上了大学。但是高昂的学费却让我们一家更强烈地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我考虑到家里的实际
情况,我原打算放弃继续求学这条道路,早日参加工作来减轻父亲的负担,贴补家用。但是父亲通过自身的经历,深切体会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只有教育才能改
变命运,只有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家里的生活状况。所以为了让我将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在教育质量口碑良好,学风严谨的学校中接受更好的教育,全家人经过仔
细筛选,多方考证,最终在高考志愿书上坚定的写下了xxxxxxxxx这几个沉甸甸的字。但这一年8400的巨额学费是我家2年不吃不喝也攒不出来的。而
我的父母情愿为了我的前途,我们家的未来背负超过4万的债务。多亏了我的父母、亲戚,朋友,我得到了和别的孩子一样的机会,来到了美丽神圣的大学,坐在这
明亮宽敞的教室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大学两年以来,我深知着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我省吃简用,化压力为动力,化爱为能量,无时无刻不再努力着,各门功课均达到优良水平,积极参加学
校的各项活动,热心帮助同学,大一是通过了普通话二级,英语B级考试,计算机省一级,大二时参加了计算机二级的考试,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我的家人宽
慰,用良好的成绩来回报帮助过我的亲人和朋友,来回报国家和社会。
6.家庭环境与家长教育情况怎么写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未来的习惯、成就、素养甚至人格。父母关系又是家庭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夫妻和睦互爱会制造出和谐、亲密、安全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家庭,孩子会比较开心愉快有安全感,产生积极、良好的情绪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发展比较良好的社会性态度,对人、对事认识客观积极,比较容易形成乐观、开放的性格特征。而如果夫妻不睦,经常吵架,孩子就会紧张焦虑担心,长期下去孩子就会形成负面的人际、社会态度,缺乏信任,形成敌对态度,在情绪上容易发展消极、悲观、抑郁内向的情绪、性格特征。
夫妻关系的和睦是一个一般性的相对状态,在和睦的夫妻都有争执发生的时候,这种过分的冲突时力求避免的,但是一旦要发生时,尽量避开孩子,尤其是孩子还小的时候。
除了夫妻关系外,亲子关系也很重要,小孩子会由于好奇心,以及渴望收的父母的重视而不厌其烦地向父母问问题,或要求父母陪他玩。这时要有耐心点,尽量多陪陪孩子,如果忙也要先耐下心来简短而又能语气温和地回答孩子的问题,或说明不能陪他的原因。要多关心。关怀和爱的需要是六岁以内儿童最为重要的需求,这种需求的满足的好坏对其以后成年期的社会适应关系十分密切。
另外6岁以后父母的教养方式也十分重要,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家庭、专制型家庭、放任型家庭。民主型家庭就是管教孩子方式要民主、尊重孩子的合理要求和意见、让孩子参与有关问问题的讨论。这是比较好的方式。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学困生里家庭教育情况分析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