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颜体字 从 怎么写
起笔与收笔: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包世臣称:「起笔处:顺入者无缺峰,逆入者无涨墨。」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上述诸点,乃起步之大道理,应多加练习.
提笔与顿笔:
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终使字成形。所以才说书法写作是提与顿的交替过程。其中又包括更细的变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顿也有轻重之巧。这就需要读者自己去体会了。
转笔与折笔:
除了上述之提与顿外,转笔与顿笔也需要重视。「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则是画方的方法。张廷相曾道:「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其中,细分古书所见,折亦可称为翻转,表现的方法有此一句「曳而加于上」,意思是行笔中停笔不动,变换笔锋之方向略成ㄟ状转向。使外角成方,得其笔意。至于转法亦称绞转,行笔中「动而转于下」,意近同于上,只是转锋时不停,顺势回转向下,形亦同于ㄟ,但画外角成圆,转动幅度较为大。蒋梦麟曾以图形说明,并附诗云:「翻转突折成直角,绞转毫滚心如旋。」此例足可明见。
方笔与圆笔:
这部份较为复杂,讲求整体的效果。依前面所提过的起、收,提、顿、转、折,在书写时,放慢些许速度,使运笔较更稳定,以合宜的技巧,在起止及转弯处,笔画中等,将之突显曲度,使整体架构看起来圆润,且萧散超逸。而方笔则是在上述各要点中,突显笔画的骨气,让整体架构明了,直方而不失轻巧,凝整沈着,苍劲挺拔。张隆延道:「方笔平直而精严,圆笔委曲而奇诡。」极为称道。
藏锋与露锋:
谈到笔锋,可延伸出偏锋、正锋、搭锋、折锋、回锋诸法,对于笔锋的用法,重要可知。若书法笔中锋无变化,那即是死法。又以藏锋与露锋最重要。藏锋即是将笔锋藏于笔画中,不露痕迹;露锋就是笔锋自然露外。徐浩云:「用笔之势,特需藏锋,锋若不藏,字则有病。」此句话甚是明白。笔锋不藏,则缺乏含蓄之深韵,也不可偏重一方,则不得中道即为病。两者得相配合,藏锋包其气概,露锋纵其精神,使字气势挺拔,气韵天成,即得其道。
执笔松紧:
执笔的松紧自古即有多种论解,求紧者是因为执笔时紧才能拿稳,不使字无力,求松者是因为若拿笔太紧,会使字枯骨尽露,毫无边劲,其实他们意思都相近,只是重点论分不同罢了。
拿笔太松,运笔时易脱笔,手上无劲,当然拿不稳;拿笔太紧,则有碍运转,一样不好。适度的松紧才是正确之道。
枕腕:即将手腕枕于桌上写字,只靠手掌运笔,范围较小,不宜书写大字。
提腕:把手肘枕于桌上写字,范围变大,宜写中字。
悬腕:将整之手臂提起,手肘姿势固定,由手掌及肩膀运笔,活动范围大,宜写大字,为三法中最难者。
2.问一下,颜真卿和柳公权哪个的字写得好
颜真卿:在字的用笔上,他采取了横画略细,竖画、点、撇与捺略粗,粗笔中画饱满,出锋处又强调锋芒,使每个字都具有厚度,甚至给人以浮雕感。显示出正直、质朴、倔强的风格。
他的行草书,遒劲郁勃,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是继“二王”之后为行草开一生面。颜书越到老年,他的独特面貌越加显得成熟精到,可以说达到人书俱老,炉火纯青的境界。宋苏东坡说:“诗止于杜子美,书止于颜鲁公。”明王世贞评鲁公之书“风棱秀出,精彩注射,劲节直气,隐隐笔画间。”他是一位多产的书法家,我们现在能够看到他的书迹就有60多种,他的书法对后世书法发展的影响也极为深广。在颜真卿之后出现的唐代又一大书法家柳公权,就是学颜而又有创新的。宋代的著名书法家苏东皮、黄庭坚、蔡襄都受过颜真卿的影响,宋代之后,颜书的影响越来越大,如元代的柳贯,明代的李东阳和邵宝,清代的刘墉、钱沣、何绍基、翁同和等等。颜真卿传世作品很多,主要有《玄秘塔碑》、《多宝塔碑》、《颜家庙碑》、《祭侄季明文稿》、《争座位帖》等。
柳公权:不仅字写得好,人品也好,他性格耿直,为人刚正不阿。唐穆宗李恒是个荒淫昏庸的皇帝,在位四年,增加了农民三倍的负担,其他方面则一无建树,所以柳公权及一些忠诚刚正的大臣对这位昏君非常恼火。有一天,李恒向柳公权请教用笔之法。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这就是流传了一千多年的“笔谏”故事。他的书法谨严雄峻,巍峨劲拔,确实和他的气质品格相称。这个故事也说明柳公权不仅在书法上与颜真卿有师承关系,在道德品质及思想意识上也受到颜真卿很大影响。人们公认柳体书法与颜体书法有相近之处,即指二人均书如其人,刚正不阿。所以后人以“颜柳”并提,且有“颜筋柳骨”之说。由于柳公权的书法以精于点画、谨于间架、法度森严而著称,历代书论者对柳体评价很高,论之为“庙唐气象”,宋代大书法家米芾赞美柳书说:“神气清健,无一点尘俗。”朱长文在《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失能。盖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一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评书法》中说:“柳诚悬书,极力变右军法,盖不欲与《禊帖》面目相似。所谓神奇化为臭腐,故离之耳。凡人学书,以姿态取媚,鲜能解此。余于虞、褚、颜、欧,皆曾仿佛十一,自学柳诚悬,方悟用笔古淡处。自今以往,不得舍柳法而趋右军也。”杨守敬在《学书迩言·评碑》中说:“柳诚悬书,平原以后,莫与竞者。《和尚碑》天骨开张,虽不善学者,流为犷悍,然如《苻?碑》、《魏公先庙》、《刘沔》、《冯宿》,皆敛才就范,终归淡雅。《高元裕》一碑,尤为完美。”孙退谷在《庚子消夏记》中说:“唐初诸公无不学晋,即褚河南刚正不挠,千古伟人,而其书亦带有婵娟不胜罗绮之致,盖屈而就晋法也。至诚悬始大辟境界,自出手眼,虽学鲁公,实有‘出蓝’之誉,故唐人称其一字千金。又谓墓碣之书,不出诚悬,则为不孝,至四裔咸知宝重。”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干禄第二十六》中说:“唐末柳诚悬、沈传师、裴休,并以遒劲取胜,皆有清劲方整之气。”柳公权的碑刻流传下来很多,最著名的代表作品有《金刚经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3.颜真卿的孙字咋写
在颜真卿的碑帖作品中出现若干例“孙”字,为后人临摹提供了宝贵的素材。
1、《郭虚已墓志》一例
2、《勤礼碑》五例
3、《颜氏家庙碑》五例
4、《自书告身帖》一例
4.颜真卿的四字怎么写
颜体四字:四 sì(数)指事。
甲骨文字形,象鼻子喘息呼气之形。本义:数目。
三加一所得。四,阴数也。
四分之。——《说文》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
~边。~序(即“四季”)。
~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
亦称“四部”)。~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常用词组四壁 四边,四边儿 四边形 四不像 四称 四处 四川 四川盆地 四大皆空 四德 四谛 四方 四方步 四分五裂 四伏 四顾 四海 四合院儿 四化 四季 四溅 四郊 四脚朝天 四近 四境 四库 四库全书 四邻 四面 四面八方 四面楚歌 四旁 四平八稳颜真卿 yán zhēn qīng 人名。
(西元708∼784)字清臣,唐临沂人,为名书法家。玄宗时为平原太守,安禄山反,倡义讨贼,肃宗时,乱平,迁刑部尚书,封鲁郡公。
德宗时李希烈反,受命前往慰谕,为所缢杀,卒赠司徒,諡文忠。真卿博学工词章,善书法,笔力劲拔,雄浑庄重,与柳公权并称颜柳。
后人辑有颜鲁公文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颜真卿字中的越字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