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言谈之礼内容有哪些
言谈礼貌和言谈用语。
言谈之礼内容: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言谈礼貌:
态度要诚恳、亲切;
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
尊重他人。
言谈用语:
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
很久不见为“久违”;
请人批评为“指教';
麻烦别人称“打扰”;
求给方便为“借光”;
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要努力养成使用敬语的习惯。
现在,我国提倡的礼貌用语是十个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这十个字体现了说话文明的基本的语言形式。
2.写一篇言谈之礼作文
我有一个朋友,名叫张驰。
他深受大家喜爱,人缘非常好。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张弛在与别人谈话时总是十分有礼貌,他的语言、动作、神态,都让人觉得很亲切、很舒服。
一次,我和张弛与其他同学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我们谈到了各个国家的历史,大家谈笑风生,时不时就拿历史名人开玩笑。
这时,我突然想起,张弛对历史十分不感兴趣,近乎反感!他会不会突然退出谈话?如果这样,大家一定会十分尴尬的。可是,张弛脸上依旧挂着往日的微笑,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偶尔还点评上一两句。
难道他突然喜欢历史了?分别前,我想张弛说出了自己的疑惑,他接下来的一番话这是令人佩服:“今天大家的心情好像都很好,如果我突然退出谈话,也许大家的好心情就会随着我的退出而消失,所以”——他突然话风一转,“我听了你们的话,忽然觉得历史也很有意思啊!”张弛笑了起来。 从一个人的言谈,就能看出他的文化、品质。
张弛,永远都在为别人着想,他的话也永远使人觉得那么自然、清新。 网上的。
3.行书的节怎么写
一、行书节的写法如下:
二、释义:
[ jié ]
1、物体段与段之间连接的地方:竹~。关~。
2、段落:章~。
3、量词。表示分段的物体:两~烟筒。
4、节日;时令:国庆~。清明~。
5、事项:礼~。细~。
6、限制;俭省:~制。开源~流。
7、删略:~本。~录。
8、操守:~操。晚~。
9、古代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持~。
10、国际通用的航海速度单位。每小时航行1海里(约合1.852千米)称为1节。海水流速和鱼雷速度也多按节计算。
[ jiē ]
〔节骨眼儿〕〈方〉比喻紧要的、能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gu)。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即,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就餐。节,金文
(竹)
(即,就餐),表示竹制餐具,带结的一截竹子。造字本义:名词,远古时代用于进餐盛具的竹碗,以竹结为天然碗底。
文言版《说文解字》:节,竹约也。从竹,即声。
白话版《说文解字》:节,竹结。字形采用“竹”作边旁,采用“即”作声旁。
二、词组释义:
1、调节[tiáo jié]
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水能~动物的体温。经过水库的~,航运条件大为改善。
2、节省[jié shěng]
使可能被耗费掉的不被耗费掉或少耗费掉:~时间。~劳动力。~开支。
3、气节[qì jié]
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民族~。革命~。
4、节奏[jié zòu]
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明快。
5、情节[qíng jié]
事情的变化和经过。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节
4.毕的行书怎么写
毕字行书写法如下:
毕:bì
1. 完结:礼~。~业。~生。~力。
2. 完全:~肖(xiào )(完全相象)。凶相~露。~其全力。
3. 究竟,到底:~竟。
4.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5. 古代田猎用的长柄小网,亦指用长柄网捕取禽兽:“鸳鸯于飞,~之罗之”。
6. 古代丧祭时穿牲体的横木。
7. 姓。
5.“礼”字的繁体草书怎么写
“礼”字的繁体书写为 礼 。
礼,拼音:lǐ,注音:ㄌㄧˇ,释义:同"礼"。今简体"礼"字的旧字形。《中华大字典 · ⽰部》:"礼,古'礼'字,见《玉篇》。"
礼,形声字,从示,乙声。礼,本作"豊(lǐ)",后加"示"旁表义,分化出"⿰礻豊"字。繁体"礼"从示、豊声,简化字袭用《说文》古体"礼"的写法,作"礼"。
繁体字,亦称繁体中文,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称之为正体字,欧美各国称之为传统中文(Traditional Chinese),一般是指汉字简化运动被简化字所代替的汉字,有时也指汉字简化运动之前的整个汉字楷书、隶书书写系统。繁体中文至今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1956年前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标准字。
近代成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最早在太平天国,简化字主要来源于历朝历代的古字、俗体字、异体字、行书与草书的楷书化。1935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第一批简体字表》,但因考试院院长戴季陶反对而搁置。1956年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布《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中国大陆开始全面推行简化字,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批二简字,后被废除。
目前仍然使用繁体字的地区有中国的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汉字文化圈诸国,新加坡以及马来西亚等海外华人社区多为繁简体并存,中国内地在文物古迹、姓氏异体字、书法篆刻、手书题词、特殊需要等情况下保留或使用繁体字。
2001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明确规定中国推行规范汉字,同时也明确保留或使用繁体字的范围。2013年6月5日中国**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含附表《规范字与繁体字、异体字对照表》,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以规范字表为准。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言谈之礼用行书怎么写